分卷閱讀753
書迷正在閱讀:原始人之現代艷皇(我欲狂生)珍藏全本、憐卿甘為身下奴、俗氣逼人、一個46歲的長春老女人、仙路美人圖(曉林修改版)、亂游記、對我一往情深的上海少婦、藍月外傳、露出放尿的乖巧資優生、少年派-人生編劇
可能是幸福來得太突然,昨日宋楠送來的好消息讓楊一清覺得見到了陽光,希望越大,期待越高,最后的失望也越大,失落也越痛苦,楊一清便是陷入了這種巨大的反差之中。 “上奏對你無半分好處,對眼前的事情也無半分的益處,純粹多此一舉,所以我才燒了你的奏折。這件事另有解決的辦法,不過想請求朝廷的協助卻是無望之想,要解決還的在寧夏鎮,靠的也不是別人,而是你和我?!?/br> 宋楠鎮定的神色堅定的話語讓楊一清自慚形穢,自己活了幾十年,歲數比面前這個青年人大了一倍有余,遇事卻沒他這么鎮定自若,這么分析清晰,實在是有些慚愧。況且從宋楠的話中,楊一清聽出了端倪來,宋楠定是已經有了應對之策,此人計策多端,沒準真能扭轉局勢也未可知。 第一卷蔚州雪第四七三章強行介入 大明朝的低俸盡人皆知,作為俸祿的補充,職田的收入成為官員們收入的巨大組成部分;當冠以職田之名侵吞的軍屯面積越來越大的時候,官員們都嘗到了這種掛著羊頭賣狗rou的好處,他們已經習慣了從土地中獲取豐厚的回報,相較于這種收入,朝廷的俸祿簡直不值一提。 這便是邊鎮將領和官員們瘋狂侵吞軍屯田地的原因之一,這么做的弊端顯而易見,軍戶淪為佃戶,生計艱難,從軍的軍戶子弟便心生怨懟,宋楠在蔚州之時便知道王旦瘋狂侵吞軍屯帶來的后果,軍心不穩還是輕的,軍戶的大量逃亡,甚至引發軍中嘩變都是時有發生的。 然而對軍官們來說,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軍戶逃跑自有兵源補充,大明朝地域廣大,三條腿的蛤蟆難找,兩條腿的人多的是;再說逃往的軍戶抓回來就是囚犯,不但不用給屯田,還可以充軍為名重新上崗,更是根本無需擔心。 寧夏鎮的總兵姜漢還算是個有良心的,在三百畝職田之外,他也只侵吞了五百畝的軍屯,這還是手下指揮使周昂送給他的。若不是妻子王氏在家里天天哀嘆當了總兵夫人都窮的叮當響,連像樣的珠寶首飾都沒一套,吃住都沒別人光鮮舒適的話,姜漢本也打算不收這五百軍屯,他也知道此舉是不妥的。 可王氏天天的嘮叨,再加上在寧夏鎮中,官員們之間越發的有一種攀比豪奢之風氣蔓延,來往宴飲愈發的頻繁豪闊,作為本鎮的最高軍事長官,姜漢每次都無顏面對,他實在是招架不住了。這些手下的指揮使副將們都比自己會撈錢,自己又何必認著死理不放?于是姜漢半推半就的收下了這五百軍屯的田畝,加入了撈錢的大軍之中。 效果自然是很明顯的,五百畝額外田地一下子便讓姜漢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妻兒的臉色好了起來,身上的衣服光鮮起來了,生活中的樂趣也多了起來。姜漢感嘆之余不免心中有些惴惴,這等事畢竟跟做賊一般,總是不能見光的,不知什么時候起,便會發生一些不好的事情來。 三邊總制楊一清上任之時,消息傳到寧夏鎮,上下官員都有些慌亂,這個楊一清在西北曾打過交道的,那是個一根筋的戇貨,當年他在陜西便是以整飭馬政和屯田而著名,得罪了不知道多少人,連他手下的屬官都對他怨聲載道。此人后來被內外廷聯合彈劾,雖沒獲罪,但也落得個一抹到底歸隱田園,但現在他又回來了,而且還成了三邊總制官,怎不叫人恐慌? 姜漢也擔心這把火會燒到自己頭上,可是要他交出這五百畝屯田的話他又舍不得,他自己也不愿去過那種清貧如水的日子了;正在此時,有人出來替他解決這個難題,在周昂的大包大攬之下,他的五百屯田和大部分官員的違規田畝盡數打包納入慶王府名下。至于慶王府為什么愿意當這個擋箭牌,誰人和慶王府搭上了關系這些事情,姜漢實在懶得去管,重要的是,這五百屯田名亡實存,租子還是自己收,耕種的還是那些佃戶,什么都沒變,這才是讓姜漢開心的。 而現在,當安化王將所有田契一并返還之后,姜漢頓時感到了壓力,安化王不愿提他們這些人當擋箭牌了,那么楊一清便會逼著自己交出這五百畝地了,而且此事也將成為楊一清卷宗上的一筆,就算自己的屯田侵占的并不多,但自己身為寧夏鎮總兵,所負的責任卻比手下那些侵占了更多田畝的部將們更大。 危急時刻,貴人在此搭救,周東連夜上門,告知他不必驚慌,他將會在丈量田畝的時候高抬貴手,讓這五百畝屯田在丈量記錄上消失,自己的名下清清水水只有三百畝職田。姜漢欣喜之余也有些奇怪,這個周東自打來到寧夏鎮自己便沒正眼瞧過他,因為有消息說周東是劉瑾的人。 姜漢無意跟宮里的劉公公攀上什么交情,上次有人說劉公公在劉大夏離職之后曾大力推薦他為兵部尚書的人選,便是那一次,姜漢也沒當回事。他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兵部尚書的職位他根本就沒想過,掛著個兵部侍郎的虛銜已經是姜漢認為的仕途的極致了。他也壓根沒因此而感恩戴德,事實上此事也終究不了了之,兵部尚書之職最終是陸完就任,根本跟自己一點關系也沒有。 但不管怎樣,周東愿意解圍,姜漢求之不得,后來經周昂悄悄點撥他才知道,原來安化王爺并不是不愿當擋風墻,而是換了個手段抵消楊一清的這次行動,雙方皆大歡喜免得鬧得都下不了臺。安化王爺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