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25
書迷正在閱讀:原始人之現代艷皇(我欲狂生)珍藏全本、憐卿甘為身下奴、俗氣逼人、一個46歲的長春老女人、仙路美人圖(曉林修改版)、亂游記、對我一往情深的上海少婦、藍月外傳、露出放尿的乖巧資優生、少年派-人生編劇
會,宋楠率領二百余兵士已經摸到了城門后廣場空地下;廣場上數百賊兵發現宋楠等人的蹤跡,呼喝著沖上前來,宋楠二話不說,一擺手,百余火銃齊射,頓時割草般的全部撂倒,周圍呆立的數千百姓們一個個如見鬼神呆立原地。宋楠高聲叫道:“爾等還不藏匿起來,官兵進城了,難道還要從賊么?” 眾百姓茫然不知所措,宋楠也沒工夫去管他們,帶著人沖上城墻后方的階梯,往城墻上沖去,城頭的賊兵已見異狀,調轉弓箭往里邊射來,一排火銃掃射之后,城頭的賊兵被轟的血rou模糊,但同時,更多的賊兵從兩側城墻上蜂擁而至,將登上城頭的二百官兵圍在當中。 宋楠大聲喝令,兩側士兵拼死擋住,給中間的錦衣衛親衛換彈藥的機會,付出數十條生命的代價,火銃隊再次發威,逼仄的城墻上簡直就是火銃霰彈槍的最佳用武之地,瞬間的爆發打出成噸傷害,在兩側迅速清理出四五十步的空地來。 賊兵在頭目的逼迫下再次緊逼過來,遠遠還有刁鉆的弓箭手往人群中射箭,手下頓時又倒下數十個,火銃親衛營兵士也倒下十幾個。 宋楠心疼不已,命人取了他們的火銃和彈藥,冒著箭雨重新裝彈,與此同時,將攜帶的十幾根長繩拋下城墻去;城下的侯大彪因得宋楠牽制賊兵,這會子已經隨著馬匹游過護城河,長繩子墜下,立刻便有十幾名士兵抓住繩子,猿猴般的往城頭攀援而上。 賊兵們這才想起城下還有官兵,登時手忙腳亂起來,賊兵頭目大聲呵斥鼓噪,催動士兵猛撲向宋楠等人,他們明白,務必要趕在下邊的官兵爬上之前占領這段城墻割斷繩索,否則大批官兵爬上來就無法再守了。 賊兵反撲之勢兇猛,外圍的士兵死傷慘重,攀爬的錦衣衛緹騎才到半空中,宋楠等人已經被逼的退后數十步,一段繩索落入賊兵控制,賊兵首領一刀砍下,半空中攀爬的數名緹騎頓時長聲慘呼摔落下去,摔得皮開rou綻。 危急之時,城門廣場處傳來高聲的叫喊聲:“城破啦,官兵大都督宋大人進城啦,鄉親們,協助官兵殺賊啊,宰了這幫天殺的!” 數十名身著賊兵服飾的兵士沖入廣場之中,口中對數千呆若木雞的百姓高呼著,一名賊兵頭目高聲罵道:“牛大力,你他娘的瘋了么?老子要扒了你的皮?!?/br> 牛大力高叫道:“你這反賊,官兵攻破城池了,你還在此蠻橫,官兵怕是要扒了你的皮才是。諸位父老鄉親,別提反賊賣命了,官兵破城了,是時候宰了這幫天殺的了,那些被抓了民夫的兄弟們,你們還不醒悟么?” 鎮守南門的賊兵將軍高聲吼道:“別信他的鬼話,官府什么時候言而有信過?將來定秋后算賬把你們統統殺了,從賊就是造反,造反之人朝廷會饒了你們么?給我宰了牛大力,宰了他升百戶,賞銀子一百兩?!?/br> 眾士兵和百姓不知聽誰的,愕然僵立;宋楠仰天放了一槍,高聲叫道:“各位鄉親父老,我便是朝廷派來剿賊的大都督宋楠,我在此立誓,這兩日投入城中的傳單都是真的,凡立刻投誠者,我以大明剿賊大都督的名義免除他從賊之罪,有功的還要獎勵;現在,誰殺了城樓上那賊兵頭目,升千戶之職,不想當兵的,給良田百畝,賞銀百兩?!?/br> 宋楠一現身,城上城下頓時一片大嘩,王勇趁機高聲叫道:“我家大都督說話從不食言,皇上都聽我加大都督的話,難道你們還要執迷不悟為這些殺害你們家人,搶奪你們財務的反賊賣命不成?你們自己長著眼睛看看,城北城西已經城破了,我大軍已經入城,最后一次問你們,投不投降?” 城墻上的賊兵放眼望去,將城北城西到處起火,燒的漫天通紅,個個面露驚慌膽戰心驚;一名士兵忽然拋下兵刃抱頭便往城下跑,口中叫道:“我不打了,我不打了?!?/br> 一名賊兵小頭目怒罵著踏步趕上,挺起一矛遡通他的身體,血糊糊的身子咕嚕嚕滾下城墻;此舉頓時引起sao亂,王勇見機飛身而上,踏過十幾名賊兵的頭頂,手中繡春刀閃過寒光,將那小頭目砍成兩截。 宋楠大聲叫好,舉刀叫道:“反賊無視你們的生死,你們若執迷不悟便莫怪本都督無情了,本都督已經仁至義盡了?!?/br> 數十名錦衣衛緹騎從城墻下冒出頭來,城下的士兵已經綿延登城了,守城的賊兵將軍大罵連聲,大聲下令攻擊,但賊兵之中只有半數聽他的號令,就聽叮叮當當之聲不絕,兵士們拋下兵刃往城下逃跑。 “臨陣脫逃者,殺?!辟\兵將軍咆哮著。 幾十名欲逃下城頭的士兵瞬間被斬殺,人群終于爆發了,起初數名士兵開始反抗,緊接著越來越多的兵士開始反擊,內斗瞬間升級場面混亂不堪。 宋楠命身邊親衛嚴密守衛有長繩垂下的這段城墻,城下錦衣衛緹騎源源不斷攀上城墻,頑固的賊兵們知道大勢已去,立刻四散逃走,那守城的將軍也不知什么時候不見了蹤影。 第一卷第三九四章勢如破竹 第三九四章(謝:123,往來無黑丁兩位兄弟的月票。求訂閱) 北門城樓上,楊虎坐鎮城頭,喝令手下兵馬對城下正積極背著沙包推著滿載土石之車在護城河上筑出攻城通道的官兵給予兇猛的打擊;雖然官兵的進度很快,數條丈許寬的土石堤壩已經橫亙在護城河上,但為此官兵也付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