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7
書迷正在閱讀:原始人之現代艷皇(我欲狂生)珍藏全本、憐卿甘為身下奴、俗氣逼人、一個46歲的長春老女人、仙路美人圖(曉林修改版)、亂游記、對我一往情深的上海少婦、藍月外傳、露出放尿的乖巧資優生、少年派-人生編劇
日之后,宅院煥然一新;那原房主的母子兩人倒也賢良,第二日便尋了住處搬了出去。 門外的大棗樹被連根刨除,外邊院子里的大石磨子也被移到了邊角處,另新添置了全新的家具用具,將原主人留下的大部分物事清除出去賣的賣送的送燒的燒。 那兩株牡丹得以幸存保留,但有心的葉芳姑還是剪了條紅布扎在枝頭上用來辟邪。 有了這座大宅院之后,宋楠跟家中眾人一樣都心情舒暢,在京城有了房子,便覺得有了歸屬感,租住在那四合院中,逼仄不說,每月還有房東來收房租,心中總是有些忐忑不能安心。 但幾下里用度也幾乎用光了宋家的所有積蓄,四個鋪子生意雖好,每日約莫有五六百兩的純利進賬,但開業不過四五個月,賺的又投入了一部分,伙計店面本錢稅金等等全部算下來,也不過積蓄了一萬六千兩銀子,花在這所宅院上便近六千兩,又租了南邊偏僻處的荒廢大院子,添置了十幾臺烤爐,還給小公爺八千兩本金,再送了江彬一千兩的賀禮,平日里宋楠花起錢來也不留手;這一萬多兩銀子就這么如流水般的干干凈凈。 陸青璃拿著空空如也的銀票盒子給宋楠看時,宋楠哈哈大笑不已。 陸青璃道:“宋大哥,你還笑呢,錢都花完了,就剩下幾百兩了,鋪子里還有一千兩又不能動,咱們沒錢花了?!?/br> 宋楠笑道:“賺錢為了什么?還不是為了花的痛快么?幾個月花了一萬多兩銀子,咱家這回算不算大戶了?” 陸青璃撅嘴道:“沒錢了,宅子里還有許多地方不滿意呢,馬上大牛哥帶人從蔚州趕來又要安家費,還要雇人手,可怎么辦?” 宋楠笑道:“你擔心什么,那能要幾個錢?鋪子每日進幾百兩,還不夠花么?放心,錢有的掙,只要人不趴下便成?!?/br> 陸青璃語塞,既然宋大哥都不擔心,自己還擔心什么?只是一下子一萬多兩銀子沒了,心中著實的rou痛。相比以前,自己和jiejie一個月都花不了二兩銀子的日子,真不知道當時是怎么過的;現在自己和jiejie手上的一只玉鐲子都夠以前活一年的了。 眨眼間,十日休假時間過去,宋楠重回錦衣衛衙門做事,眾百戶見到宋楠自然是問東問西,將那日宋楠的無畏行為吹捧的天上少有地下全無。 彭萬里也著意關照了宋楠幾句,不過宋楠對他也沒什么好說的了,這次連其他坊間的千戶都送來了慰問的禮金,身為正南坊千戶,自己的頂頭上司的彭萬里卻一點表示也沒有。 宋楠可不信他拿不出幾十兩銀子來,自己也不缺他這幾十兩銀子的禮金,只是覺得此人心機過于深邃,或者說是謹慎過頭;刻意的跟自己保持距離,便仿佛沾上自己,今后便有什么霉運一般。既然如此,宋楠自然不會強求,這種人明哲保身,自以為左右逢源,殊不知無論是何種沖突之中,最招人恨的反倒是無立場的墻頭草,他這一輩子,千戶之職恐怕就算是到了頭了,再想寸進卻難了。 ‘養傷’告假的這幾日里,坊間倒也清閑,宋楠最想知道的是東廠番子們的反應,結果一問之下,卻大跌眼鏡,坊間的東廠番子和密探仿佛銷聲匿跡了一般,也不冒頭,更不惹事,好像乖了許多。 宋楠雖覺奇怪,但也沒多想;重回衙門,每日帶人東逛逛,西跑跑,倒也悠閑自在,時不時的往城管大隊的駐地跑,約束這幫家伙們好生的辦事,畢竟自己每個月可是要掏幾百兩銀子花在這些人身上。 唯一讓宋楠覺得有些尷尬的是,每次去城管大隊駐地,總是能見到小郡主的身影,這妮子也不知怎么了,好好的公爺府不待,偏偏喜歡耗在城管大隊的駐地,每日cāo練鞭打這些家伙們,弄得怨聲載道,還單獨弄了間房舍,早出晚歸,把這里都當成公爺府了。 頭一回宋楠見到她,還為當日的事情向她說了幾句好話,小郡主也沒說什么,只說事情已經過去了,她當日也沖動了些,雙方都有錯,兩下里扯平了。 小郡主平淡的態度,倒讓宋楠心里頗不是滋味,說不出的有一種空落落的感覺,似乎小郡主不再粘著自己,倒好像失去了點什么;不過宋楠很快釋然,嘲笑自己變得太過敏感,遂將此事拋諸腦后。 十月十八,李大牛帶著一大幫子蔚州父老終于到了京城,除了李家老兩口之外,還有原來小石橋的七八家鄰家夫妻,外加沾親帶故的幾名老實后生;宋楠喜出望外,安頓好眾人住下,當晚請了眾鄉親在酒樓大吃一頓,又請眾鄉親參觀自家宅院,頓時將眾人驚得目瞪口呆。 “宋家哥兒,你這是發了大財啊,這么大的宅子,恐怕沒個幾百兩銀子拿不下?!编徣朔酱笫鍙堉彀蛦柕?。 宋楠笑道:“五千兩?!?/br> “我的個天爺啊?!北娙瞬铧c暈去,五千兩銀子,這一輩子也賺不到這許多錢呢。 許多人心道:宋家哥兒居然花了這么多銀子買了這個宅子,卻不去放高利貸,當真可惜!若是放利錢,一輩子吃利錢便可頓頓雞鴨魚rou,小哥兒雖有錢這筆帳可算的不精。 眾人議論紛紛,羨慕不已,同時也認為,小哥兒這宅子定是被人蒙了,在蔚州這樣的宅子頂多八百兩,宋小哥兒吃了五倍的虧,今后既然在宋家做事,這方面可要幫宋小哥把把關。 宋母全程笑的合不攏嘴,本就是鄉里鄉親的,在一 起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