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3完結
陳遲和蔣辭是完全不同的人。 陳遲的爺爺生了陳宇和陳慕兩兄弟。陳宇和陳慕的年歲隔得比較大,所以陳宇從小對陳慕也諸多照顧和關愛。 后來,陳宇和唐雯結婚了,生下了陳遲。那個時候,陳慕才十四歲。 陳慕二十五歲時遇到了人生摯愛,林顏。但林顏有先天性心臟病,無法生育,陳慕依然毅然決然地和她結了婚。他們也沒有領養小孩,一直把陳遲當成自己的孩子。 陳遲就在這樣的家庭里長大,從小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父母是東洲市高官,叔叔的公司近些年也越做越大。從部隊退伍以后,他參加高考,上了一個不怎么樣的大學,后來又自學了MBA的課程,前幾年進了陳慕的公司,年紀輕輕坐上了總經理的位置。 家世長相,能力手腕都是萬里挑一。 就連他最荒唐,最叛逆,最不堪的那幾年,他都一直受到萬眾追捧。 永遠高貴,永遠光芒萬丈,永遠活在別人的夢里。 蔣辭始終覺得,陳遲就是這樣的人。 而蔣辭呢? 天真,軟弱,自卑,明明憤憤不平卻無能為力。 像極了每一個普通人。 也不是像,她就是一個普通人。 蔣辭在家里是老大,下面有個弟弟。 雖然說手心手背都是rou,但總有區別對待,總有一個能夠輕易得到父母的寵愛,而另一個需要做很多。 蔣辭不是幸運的那一個。 因為她的性別。 這是她不被母親待見的原罪。 蔣辭很喜歡甜食。 人生中第一杯奶茶是蔣父送她上大學的那一天給她買的。那杯奶茶很便宜,混雜著食用香精和色素。味道其實不算太好,甜到發膩,但蔣辭很喜歡。 蔣父把她送到學校,安置好行李。兩人也沒好好吃個飯,蔣父就走了。蔣辭把他送到車站,陪著他等車。 臨上車前,蔣父對她說,“你好好念書,家里的事有我呢。別怪你mama,她也不容易。你讀大學了,以后也教教你弟弟怎么學習。我女兒真有出息?!?/br> 最后一句還帶著一點驕傲,你蔣辭強忍住眼淚,點了點頭。 如果當時和他好好吃頓飯就好了,蔣辭總這么想。 那輛客車在回去的路上發生了連環車禍,車上三十三個人,無一幸免。 蔣父那張歷盡風霜的臉被白布蓋了起來,杜麗在一旁嚎啕大哭,蔣俊一張小臉上滿是淚水。蔣辭握住他一根手指頭,并不平坦細膩,相反有很多老繭。小時候,他也是用這根手指頭牽著蔣辭過馬路;在蔣辭被杜麗罵哭的時候,用它給蔣辭擦過眼淚;明明今天下午,還想用它摸摸蔣辭的頭發。 母親和弟弟已經崩潰了,蔣辭不能放任自己。她從始至終都沒有掉過一滴眼淚,嚴肅認真地處理了父親的身后事。 葬禮結束以后,蔣辭又去買了一杯奶茶,一樣的甜,一樣的膩,是蔣父最后留給她的味道。 她喝著喝著,就哭了出來。 那是她第一次覺得,父親真的走了。 成年人內心世界的崩潰只需要一件小事,牽一發而動全身。 痛入骨髓,直至心肺。 蔣父的遺愿,蔣辭履行得很好。 她最大限度的包容母親,完成他們所有的心愿與要求。 這次也不例外。 蔣俊在縣里的高中和人打架,架是打贏了,學也上不了了。杜麗想到最后,只好把他帶到東洲,投奔蔣辭。 宿醉的感覺并不好受,何況還有這種事等她處理,蔣辭覺得自己的頭皮都在跳,“媽,我先洗個澡,你們也休息一會兒?!?/br> “哦,對了。你怎么昨晚上不在家?去哪兒了?是不是和你那個相親對象在一起?”蔣辭不理她,拿著衣服進了浴室,“你別不說話!我明天就打電話給蔣蓉。我問清楚!” 其實她不敢,蔣辭知道。 蔣蓉當年是鎮上第一個名牌大學生,畢業以后留在了東洲市,和蔣辭的姑父結了婚。蔣蓉一向看不起這個嫂子,覺得她庸俗粗魯,所以順帶著蔣俊,她也不太喜歡。但對蔣辭,也許是先天的母性,她關照得更多。 蔣蓉在蔣俊剛出生,沒人照顧蔣辭的時候,把蔣辭接到了自己家里。那段時間,正好是蔣辭的青春期,性格養成的日子。 蔣蓉對她不是不好,只是寄人籬下,難免會沒有歸屬感,何況蔣辭生性敏感。 蔣辭打開了花灑,把杜麗的聲音隔絕在門外。杜麗也不生氣,坐在沙發上給蔣俊削蘋果,腦子里都是即將飛黃騰達的美夢—— 蔣俊來東洲上學,以后就是城里人了,再娶個城里媳婦,給她生個大胖孫子。她也終于能給老蔣家一個交代了。 蔣俊最后進了一個末流高中,憑他的成績,就算蔣辭找了不少同學的關系,這也是唯一的選擇。 那所學校離蔣辭住的地方很遠,所以蔣俊選擇了住校,杜麗看事情已經辦妥,也心滿意足地準備回老家。 臨走之前,蔣辭請他們吃了個飯。 這后來一直是蔣辭的習慣,告別的時候要好好和人說再見。 杜麗在飯桌上難得沒有對蔣辭進行“說教”,反倒是要蔣俊好好留在東洲,聽蔣辭的話。 蔣俊正值叛逆期,一味地點頭,臉上盡是不耐煩。蔣辭沒好氣地拍了他一下,“你什么態度???” “你打他干嘛呀?”杜麗又開始了。 蔣辭拿起筷子,重新吃飯,也不管兩人。 “姐,前天看的那雙球鞋,給我買了唄?!笔Y俊湊了上來。前兩天,蔣辭為了讓他有個新面貌,特地帶他去買了兩身衣服。那雙AJ4太貴了,蔣辭沒舍得。 “月考前三百名?!?/br> 蔣俊乖乖地放開了捏住蔣辭胳膊的手,飯也吃不下去了,“那算了吧?!?/br> “快吃菜,吃菜?!倍披惤o他夾了一筷子水煮rou片,“媽給你買?!?/br> “那雙鞋兩千四?!笔Y辭的語氣淡淡的。 “……”杜麗立馬噤聲。 吃過飯,蔣辭喊來服務員買單,準備送杜麗去車站,結果卻被告知已經有人買過了。 “嗯?”蔣辭滿臉疑惑,“誰?” “李總也在這邊吃飯?!?/br> “李澤遠?” “是的?!?/br> 蔣辭看了眼時間,還算充裕,決定去和李澤遠打聲招呼,說句謝謝。 到了包廂門口,蔣辭也不敢貿然打擾,只好拜托服務員把李澤遠喊了出來。 陳遲抵達飯店,看見的就是蔣辭和李澤遠站在門口談笑風生這一幕。蔣辭笑容滿面,全然沒有面對他時的小心翼翼。 那天晚上回去以后,陳遲本來沒有把她的話放在心上,如今見了這個人,突然又想到了她的那一番話。 兩人誰也沒有注意陳遲的到來??粗麄?,這頓飯,陳遲突然不想吃了,拿出手機給李澤遠發了條不能來的消息,轉身就走。 走到拐角,一對母子在那里拉拉扯扯,母親把錢塞在男孩子手中,男孩下意識縮回手,撞上了陳遲,錢散了一地。 女人連忙蹲著撿錢,“讓你拿著就拿著,讓你姐看到了怎么辦?” 陳遲根本沒想著道歉,匆匆離開了。 陳遲剛啟動車子,兩個人又從飯店里出來了,身后還跟著一個婦人和一個男孩子。四人說說笑笑上了李澤遠的車。 陳遲一腳油門,跟了上去。 李澤遠把杜麗送到了長途汽車站,蔣辭麻煩他已經很不好意思了,想著還有一桌人在等他,就讓他先行離開了,還約定下次有機會請他吃飯。 李澤遠的標志笑容掛在臉上,怕給蔣辭造成心理負擔,點頭答應了。 杜麗似乎是把李澤遠當成了蔣辭的追求者,仔仔細細地,從上到下認真打量了一番。李澤遠十分坦然,淡定地接受了她的注視。 蔣辭拉過母親,和李澤遠道了別。 “這個男人不錯的,蔣辭你要把握住啊。上次蔣蓉介紹的是不是他?我聽你弟說,他那個車,一百多萬呢……” 人還沒走遠,李澤遠上車前就聽到了這么幾句。他想,蔣辭就出生在這樣的家庭里嗎? 蔣辭送母親上了車,從車站出來的后一秒,陳遲的車“嗖——”地一下停在了她和蔣俊的面前。陳遲的雙手把著方向盤,目視前方,也不看她,臉上有些不耐煩,吐出兩個字,“上車?!?/br> 后面的出租車司機已經開始摁喇叭,一聲比一聲急促。蔣辭迫不得已,帶著蔣俊上了車。 車廂內的空間逼仄狹小,空氣沉默壓抑。三個人誰也不出聲,蔣辭沒忍住,偷偷打量著陳遲的側臉。 時隔這么多年,他依然玉樹臨風,全然沒有中年男子的油膩與邋遢。 時間好不公平。 陳遲輕車熟路地開到蔣辭家的那條小巷子。 蔣辭把鑰匙給了蔣俊,“你先上去?!?/br> 蔣俊一步三回頭,生怕面色不善的陳遲做些什么。 陳遲打開音響,舒緩的輕音樂流瀉而出,蔣辭的心莫名的定了下來。 陳遲也不說話,點了根煙。他的輪廓在跳動的火焰中愈發明顯,愈發生動起來。 “蔣辭?”看吧,他連名字都記不住,“大家都是成年人,咱們直接一點,開門見山。我也不想調查你,也不想從別人嘴里知道這些,這對你不尊重,也不公平。 “為什么喜歡我?蔣辭?” 為什么喜歡他? 蔣辭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喜歡一個人真的能說出,對方到底是哪一點吸引了你嗎?如果真的可以說出來,世上那么多具有同樣特征的其他人,為什么偏偏是他? 陳遲在一個恰當的時間,恰當的地點,恰巧走進了蔣辭的心。他只是碰上了蔣辭動心的瞬間,不早不晚,不是別人,只是他而已。 愛情,不是愛一個人,是愛一個瞬間。 蔣辭愛那個瞬間,愛了十五年。 所以是你,別人都不行。 但在陳遲問出來這句話以后,蔣辭突然覺得陳遲和其他人也沒什么不一樣。他也會計較這些,問這些庸俗的問題,也逃不過凡人定律。 陳遲并不是神,不是她幻想里的那個人。 高高在上,高不可攀。 說來矯情,蔣辭一直希望自己是一個不那么普通的人,希望得到大家的認可,得到大家的關注。喜歡陳遲這件事,是蔣辭平淡無奇的人生里,最轟轟烈烈的秘密。她羨慕那種不做什么也能得到大家追捧的人。 比如陳遲。 蔣辭的少女夢,沒有碎在那個陳遲被抓進派出所的深夜。 最終碎在這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夜晚。 蔣辭是個普通人,她期待的救世主沒有出現,也不會再來了。 陳遲不是那個人了。 “陳先生,我已經不喜歡你了?!笔Y辭經歷了內心的波瀾壯闊,表面還是平淡如水,“就在剛剛一瞬間。我已經不喜歡你了。 “我剛剛才想明白,這些年,我都錯了。我喜歡的人也是一個普通人,會計較得失,計較愛恨,計較對錯。沒有認識你以前,我是靠著想象活下去的。您為什么要打破我的幻想呢?” 蔣辭這場曠日持久的暗戀終于落下帷幕。 暗戀是對自己幻想中的人的迷戀,通過一件事,認定對方是那樣的人,永遠活在自己塑造的夢里。 暗戀的結局,不是在一起與否。 暗戀的結局,是保存幻想,還是打破幻想。 蔣辭再沒有見過陳遲和李澤遠。 她開始流俗,開始承認自己平凡,開始重新審視生活。 蔣辭小時候曾經做過很多不切實際的夢,總是想著會有一個人,帶她逃離這樣的生活,或者是能滿足母親所有愿望。 慢慢的,她長大了,幻想也一個個破滅。她漸漸認識到自己的天真,明白自己的渺小,認清世界的不懷好意,于是她一直妥協,一直被壓在命運的魔掌之下,每每稍稍探出頭,又被無盡的風浪壓著,縮了回去。 遇見陳遲以后,她想了很多。 陳遲一直是那個被她寄予厚望的人,就像她夢中的蓋世英雄,某一天會踏云而來,可陳遲沒有。不僅沒有,他甚至打破了蔣辭心中最后一絲美好的幻想。 蔣辭終于明白,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這件事,錯得很徹底。 從頭到尾,能帶她逃出去的,只有她自己。 蔣辭辭掉了穩定的工作,在三十歲這年重新開始做自己想做的事——當一個律師。 路是她自己選的,她不能后悔,也不允許自己后悔。 三十五歲那年,她遇到了她的丈夫,也是她的同學,是走在街上不會引起任何回頭率的人。 她感到安心。 結婚那天,陳遲送來一個花籃,沒有署名。但蔣辭就覺得是他。 在一片百合和玫瑰堆積的海洋里,緬梔花的花籃顯得格格不入。 花籃上只有一句新婚快樂。 花語是,希望和新生。 希望你們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