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鐵腕奪位
第十一章鐵腕奪位 七月中旬,歷時二十余天的長途跋涉,楊元慶率領三萬幽州軍抵達了北黃河,大軍在距黃河約二十里外駐扎下來。i 楊元慶隨即派人去大利城通報,下午時分,一隊騎兵渡過黃河,向楊元慶的駐兵處疾速奔來。 大軍駐扎在草原上,防衛異常嚴密,在三里外,騎兵隊便被百余名巡哨攔住,為首軍官連忙抱拳道:“在下楊恩,豐州副總管,特來拜見大將軍?!?/br> 巡哨校尉也回禮道:“請把兵器交給我們,我們帶將軍前去見總管?!?/br> 楊恩回頭命令一聲,眾人紛紛將刀弓解下,遞給了巡哨士兵,巡哨帶著眾人向大營奔去。 此時楊元慶已經接到了稟報,他喜出望外,親自出營門迎接,楊恩翻身下馬,在他面前單膝跪下,“卑職參見大將軍!” 他身后的馬紹也跪下行禮,“參見大將軍!” 所有的士兵都很著跪下行禮,楊元慶望著這些老部下,他心情激動異常,“好!各位弟兄請起?!?/br> 眾人起身,楊恩嘆道:“我們千盼萬盼,就盼大將軍趕緊來,莫被宇文策那賊子搶先,大將軍終于來了!” 楊元慶點點頭,“我知道,隨我進大帳再談?!?/br> 他帶著眾人向大營走去,楊元慶又拍拍馬紹的肩膀笑道:“好像比從前胖了一圈?!?/br> 馬紹撓撓頭笑道:“娶了娘子,自然就胖了?!?/br> 楊元慶點點頭,又問:“胖魚呢?這小子怎么不來見我?” 楊恩笑道:“他現在是豐州總管府錄事參軍,魚大帥特別喜歡他,認他為侄子,還提拔了他?!?/br> “錄事參軍不是張庭嗎?” “張庭任司馬,杜如晦任長史,皇甫詡調為屯田使,反正調來調去都是這幫老兄弟,魚帥基本上沒有提拔新人?!?/br> 幾人一邊說,便來到了中軍大帳,其余士兵在別帳休息,楊恩和馬紹進了大帳,坐了下來,楊元慶這才問道:“說說宇文策,他到了嗎?” 楊恩點點頭,“他在五天前抵達了九原縣,聽說和魚帥是在靈武郡交接的兵權,上任第一件事,便撤換了九原縣督軍裴行儼和四名鷹揚郎將?!?/br> “等一等!” 楊元慶止住了他,“怎么豐州也有督軍?” 楊恩連忙解釋道:“這是魚帥的改制,豐州軍三萬人,設立了六個督軍,每人管轄五個軍府,我、馬紹、裴行儼、趙武、賀六甲、楊宗正,都是老弟兄?!?/br> 楊元慶點點頭,趙武、賀六甲、楊宗正都是他的鐵衛,也就是六郎、七郎和八郎,他們都有了自己的名字。 “你的意是說,宇文策已經控制了五千軍隊?” 楊恩嘆了口氣,“這個宇文策帶了幾十名隨從赴任,上任第二天,便把裴行儼免職了,還殺了一名裴行儼的手下校尉,非常狠毒,昨天我收到他軍令,他命令我和所有督軍都去九原縣述職,估計是準備全部清洗?!?/br> 楊元慶重重哼了一聲,又問:“那裴行儼呢?” “他在烏海城,我讓他去烏海城暫時做鎮將?!?/br> 楊元慶背著手,走了幾步,回頭對馬紹道:“你先回大利城,封鎖我回來的消息,我晚上再入大利城?!?/br> 馬紹答應一聲,轉身便出去了,楊元慶想起一事,又問楊恩,“我的家人可到了嗎?” 楊恩精神一振,連忙笑道:“都在大利城,而且我還要恭喜大將軍!” 楊元慶微微一怔,他心念一轉,忽然反應過來,便大喜問道:“可是我侍妾阿蓮生了?” 楊恩笑道:“恭喜大將軍再得貴子?!?/br> 楊元慶喜出望外,算時間阿蓮應該是五月份生孩子,沒想到竟生了一個男孩,他的第二個兒子誕生了。 入夜,楊元慶率三萬大軍借著夜色的掩護,進入了大利城,把軍隊安頓下來,他便立刻趕回了自己的府邸。 在大門口,他翻身下馬,正好遇到聞訊出來查看情況的小妾綠茶,綠茶愣住了,他忽然轉身向內宅跑去,“夫人,老爺回來了!老爺回來了!” 楊元慶搖頭笑了笑,走進了府宅,裴敏秋帶著一家人歡喜無限地迎了出來,沒有什么能比在亂世中一家人平安重逢更令人欣喜,楊元慶和妻兒一一擁抱,眾人都喜極而泣。i 阿蓮走在最后,她懷中抱著一個兩個月大的嬰兒,楊元慶小心翼翼地將自己的次子抱進懷中,小嬰兒睡得正香甜,長得粉雕玉琢,眉目清秀,倒像一個女孩兒。 裴敏秋也上前笑道:“這小家伙是在太原出身,整天安安靜靜,就喜歡睡覺?!?/br> “老爺,給他起個!”阿蓮笑道。 楊元慶在孩兒粉嫩的小臉上親了一下,回頭問裴敏秋,“我的玉匣呢?” “我去??!”綠茶飛奔而去,片刻拿來一只白玉匣,裴敏秋將匣子打開,里面有一本小冊子,這就是楊素給楊元慶的子嗣名冊,名字都已經定好,女兒可以由楊元慶取名,但男孩必須按照冊來。 裴敏秋其實知道,她還是要鄭重地讓丈夫選擇,“夫君,第二個字是‘靜’?!?/br> 這就是楊素寫的,前四個字便是‘寧靜致遠’,所以長子叫楊寧,那次子自然就是楊靜,不分嫡庶,按序排列。 楊元慶笑了起來,“這個名字好,正好符合他的心性?!?/br> 他把孩子遞給阿蓮,“他就叫楊靜,我希望他長大是個文采斐然的詩人?!?/br> 楊元慶和家人團聚一夜,次日一早,他便帶領大軍離開大利城,浩浩蕩蕩向九原縣殺去。 宇文策今年約五十余歲,身材瘦高,也是練武出身,參加過開皇初年平定尉遲迥的戰爭,立功受勛官為上大將軍,在家族中他也頗為精明能干,但因為兄長宇文述光環太盛,把所有兄弟都掩蓋在他的光環之下,使宇文述的幾個兄弟都默默無聞。 宇文策在開皇年間當過幾年劍州司馬,因牽扯蜀王楊秀之案而被罷免,之后便一直沒有出仕,這次他被任命為豐州總管,是宇文述策劃已久之事,宇文家族一定要在邊疆掌軍權,為將來的宇文家族起事做準備。 這也是宇文述自己所夢想的職位,他能坐鎮一方,無疑就是豐州的土皇帝。 宇文策是從涿郡出發,程較短,加上他比楊元慶早出發三天,因此他比楊元慶早五天抵達豐州,一上任便開始奪取軍權,他帶了三十余隨從,這些隨從都是宇文述的心腹之親衛,是宇文述特地為宇文策奪軍權而準備。 宇文策已經奪取了九原縣的五千軍權,將督軍裴行儼趕走,下一步,他就是奪取另外五名督軍的軍權,以及殺掉副總管楊恩。 命令已經傳出去,下面就是要等這些督軍道他這里來述職,宇文策興奮地等待著,他也考慮過,如果督軍不來怎么辦?那他就帶兵上門,一個一個收拾。 房間里,宇文策背著手來回踱步,命令已經三天過去,但沒有一個人到來,他心中開始有些忐忑不安了。 ‘難道是裴行儼的事情傳出去,讓他們都生出警惕了嗎?’ 宇文策有些暗暗懊悔,他應該想到的,應該把裴行儼扣住,再封鎖消息,自己放走裴行儼,有點失策了。 這時,院子里傳來一陣急奔的腳步聲,他的一名親隨緊張地喊道:“總管,城外來了數萬軍隊?!?/br> 宇文策一愣,立刻問道:“是哪里的軍隊?” “不清楚,從北面過來?!?/br> 宇文策看了一眼天色,天色已經昏黑,他眉頭一皺,這個時候,難道是楊恩來了嗎?帶兵前來,來者不善??!他立刻出門向城墻而去,又問道:“城門關閉沒有?” “回稟總管,已經關閉了!” 宇文策騎馬飛奔,片刻沖上城墻,城墻上數千士兵已經布防,宇文述向北方眺望,只見夜幕下,北方數萬黑壓壓的士兵正列隊向九原縣城開來。 軍隊在縣城北城外列成了方陣,一片片火把隨即燃起,火光下大旗飄舞,黑色的獵鷹在紅色大旗上展翅欲飛,這是豐州軍的赤鷹戰旗,和城頭飄揚的大旗完全一樣。 火光下,一名頭戴金盔的大將催馬緩緩上前,頓時城頭一片驚呼聲響起,士兵們都認出此人,正是他們的老總管楊元慶。 楊元慶沉聲高喊:“弟兄們,我便是豐州總管楊元慶,奉圣上之命來討伐宇文逆賊,把城門打開,放下兵器,你們依舊是我的兄弟!” “胡說!” 宇文策指著楊元慶大喊:“你才是逆賊!” 他大聲喝令道:“射箭!射死他!” 出乎他的意料,城頭上安安靜靜,沒有一名士兵聽從他的命令,不少士兵還冷冷地盯著他,宇文述任命的幾名鷹楊郎將都慌了神,掄起皮鞭猛抽士兵,大罵:“渾蛋,快射箭!” 楊元慶卻張弓搭箭,弓弦響起,一支鐵箭閃電般射至,只聽一聲慘叫,一名正舉鞭抽打士兵的鷹楊郎將被射中頭部,從女墻上翻墜下城。 城頭頓時一片混亂,一名校尉大喊:“弟兄們,拿下此賊!” 幾十名士兵一擁而上,將宇文策從馬上揪下地,反捆起來,城門也緩緩打開了,校尉在城頭上大喊:“總管,反賊已拿下,請速進城!” 楊元慶眼中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自己在豐州十幾年打下的威信,并沒有白費,在豐州這片土地上,宇文策怎么可能是自己的對手。 他一揮手,“進城!” 三萬騎兵列隊浩浩蕩蕩進城,城門內,數百名士兵將捆綁結實的宇文策和他幾名心腹推了上來,跪在楊元慶面前,宇文策大喊:“我愿讓位,請楊將軍饒我一命!” 楊元慶彎下腰對他冷笑道:“我饒你,宇文述要殺我,我不饒你,宇文述還是要殺我,你說我饒不饒呢?” 楊元慶冷冷一擺手,“推下去,砍了!” 士兵們如狼似虎般將宇文策等人拖了下去,宇文策大聲求饒,楊元慶臉上卻陰冷如鐵,須臾,幾顆人頭砍下,士兵們將血淋淋人頭呈上,“稟報總管,已斬首!” 楊元慶點了點頭,令道:“把人頭放在木匣里,讓宇文策的其他手下帶去回去?!?/br> 他要讓宇文述知道,甚至要讓楊廣知道,想謀他楊元慶者,必將付出慘烈的代價. 百度搜索閱讀最新最全的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