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 胸口的陣陣熱意,把江念博的思緒從早上的麥當勞,帶回了絕望坡。 雖然被那句“我佛不渡窮逼”噎得一口老血憋在心間,但他明白自己的不適并非來源于此——不受控制地,他覺得自從t恤上被那碗熱干面糊住了之后,總是熱得有些不正常。 像是滾滾熱浪被堵在泄洪口,又像是核聚變前夕。 跋山涉水翻山越嶺,江念博頂著能把人烤化的陽光,費了老鼻子勁兒才慢騰騰地把電驢挪到博士宿舍1號樓下。 江科大的宿舍條件放眼全國都算是好的。博士生兩到三人一間,獨立木床獨立書桌,空調、暖氣和浴室一應俱全。宿舍大門口還有個兩百多平的小超市,除了零食日用,超市更兼營粉面、奶茶、麻辣燙生意,給超市店主發個信息,就能免費送貨上樓。 因而經常有學生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窩在寢室學習或打游戲。 國慶長假期間,江念博樓下304寢室軟件工程系的三位博士生哥們兒,就創下了整個假期沒有離開過1號樓的記錄,從此在博士宿舍英名遠揚——人送外號“三宅一生”。 只是三個人在十月八號開門的時候,腿有些打顫。還被宿管批評宿舍的衛生紙堆成了小山,踏都踏不進去。 江念博抱著“廢物電腦”上了宿舍樓。 整個博士宿舍片區,都有不少留校的學生。但讀書讀到這份兒上,大家似乎都有種學習慣性——既然選擇了舍棄寶貴假期,不學點兒什么,就對不起自己的犧牲——因而他們要么早早洗漱奔往自習室和實驗室;要么悄無聲息地窩在宿舍樓里做科研死宅。 此刻宿舍樓里十分空曠,陽光從窗格中肆無忌憚地涌入,伴著蟬鳴和夏日樹木散發出的清香,有一種別樣的熱鬧。 孤獨總會以熱鬧的形式表現出來。 又要一個人度過一天。 江念博和經管學院一個讀企業戰略管理的博三同學同住。 經濟學博士的就業前景,不能說是擁有光明的未來,只能說是和生化環材五十步笑百步,真要細論,也就是食物鏈底端和倒數第二層的微小差異。 同學是江城土著,家庭條件同江念博半斤八兩,到現在家里還住著筒子樓。窮人的孩子早摳門,倆人的革命友誼,完全建立在同用一張網吧vip卡、外賣怎么拼著點能滿三十減十五、明天南三門新開的牛rou面館茶葉蛋買一贈一……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上。 不過也正因雞毛蒜皮,所以情誼深厚。 所謂“你我本無緣,全靠一起省錢”。 江念博就不免有些羨慕起這位心思活絡的同窗來了——經管院的學業壓力比他所在的材料院要小上許多,暑假沒有留校學習的必要,放假當天,土著同學巧舌如簧,就在家旁邊的新東方英語學校找了份兼職,教考研英語,隨后便暴風收拾鋪蓋卷,美美賺外快去了。 江念博來到自己住的寢室。 寢室門上釘著的【404】是古早的鐵質綠牌,鐵牌的邊緣早已泛黃生銹,頗有某種夢回三十年前的復古質感。 門口掛著一幅春聯——【科研基金五六萬,if引用七八千(1)】——這還是今年春節前,他和窮逼室友留校肝論文之際,參加新年聯歡活動時一起寫的。 當時,他還信心滿滿地補了個橫批:【喜提院士】。 如今紅色紙張發舊泛白,雙面膠快干透了,邊緣早已翹起,和門牌倒是莫名其妙地很搭。 看上去也是莫名諷刺。 江念博掏了鑰匙開門,饒是有窗外的大片樹蔭遮擋陽光,可雜亂的寢室比外面還要悶熱,仿若在蒸鍋里扣了許久的蒸籠。屋中的床鋪、桌椅、電腦、行李箱……在眼中微微晃動,似是下一秒就要變形融化。 他醒了醒神,懷疑自己再這樣下去遲早要中暑,于是放下“廢物電腦”,準備先去沖個涼。 胸口愈發guntang,他低頭看去,發現被熱干面污染的t恤早已被蹭得臟兮兮,于是連忙脫下,并順手丟進浴室的臟衣盆中。 突然之間,他又似想起了什么,飛奔到陽臺從衣架上扒了件t恤套上,隨后光速下了樓。 差點忘了要給那輛垂垂老矣的bmw電驢充電。 有“無情路”和“絕望坡”的加持,江科大的電動車大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發展壯大,上放學高峰期,大軍浩浩湯湯,一路壯觀得堪比春運回家的摩托黨。 學校見不好管控,干脆一刀切,為了安全,禁止學生將電動車帶上宿舍樓。于是原本數量就少得可憐的地面充電樁,更是十分緊張;就連暑假,有時也要靠搶。每天宿舍樓下排隊給電動車充電的學生,幾乎比得上蘋果新品發售的黃牛隊伍,以及光灣廣場一家又一家新開奶茶店做試喝活動時的排隊人潮。 直至親手將插頭塞進插座,江念博才松了口氣,心情大好地重新回了寢室。 倒霉到喝涼水都塞牙縫的一天,總算有了那么一件稍微順心的事。 他正盤算著,沖完涼后是先試一下“廢物電腦”,還是抓緊時間讓超市老板送一碗牛rou面上樓;不行就一邊吃一邊下魔獸副本;中午再美美地補個覺…… 就這樣,他拿出手機,用新近流行的社交應用軟件“微信”,給超市老板發了條要牛rou面的語音;隨后心不在焉地把浴室的門推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