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沒有身份證信息嗎?” 房東說:“住這種房子哪來什么身份證信息,都是些三教九流的人,每個月肯正常交租就不錯了?!?/br> 江微問:“那個人大概是什么樣子還記得嗎?” 房東抓抓腦袋,想了半天說:“不胖不瘦,中等身材,大概1米75的樣子,頭發都遮到眼睛了,看不清具體樣貌?!?/br> “哦!對?!狈繓|補充道:“他下巴上有道疤!” 姜兮明和江微對視一眼,有道疤!這倒是條重要線索。 江微追問道,“你有留意他是不是少了只耳朵嗎?” “啊呦,我哪有時間看他這個,按時交租就行了?!?/br> “那他是不是左手少一根手指?!?/br> “這個也沒注意?!?/br> “他是什么時候搬走的?!?/br> “大概三個多月前吧,其實也說不準,就是某一天突然不聲不響的就沒人了,連押金都沒要?!?/br> 第19章 油漆 第二次關于割耳殺人案的討論會在警局召開,葉文軍主持。 最近由于壓力太大,周奇峰忙著四處滅火,既要去省廳那邊做匯報,又要安撫社會上的不滿情緒,忙的腳不沾地,因此案件偵破的相關工作全部交給了葉文軍。 主管刑偵的葉文軍坐在會議桌盡頭,偵查的幾位骨干加上鑒定中心的法醫陳方,技術科的大周,還有幾位負責現場檢驗的痕檢員,都列席了會議。葉文軍不像周奇峰那般反感犯罪心理學,相對比較開明,因此江微也位列其中。 葉文軍咳嗽一聲說:“大家都知道情況,我就不廢話了。小于,最新的那起案子,報告一下情況?!?/br> 于向東站起來說,“前天晚上接到報警,在向陽小學發現了一具女尸。死者名叫蔣英,向陽小學一年級語文老師,28歲,被發現時仰臥于教學樓一樓東側的洗手間內。由于死者遇害時是晚上學校已經放假,因此部分監控斷電,沒能拍到案發時段洗手間的進出情況。通過現場痕跡推測,兇手是翻窗進入洗手間,該洗手間位于一樓,緊鄰學校圍欄,圍欄高兩米三,正常成年人都可以翻過,圍欄外側正對著一片公園,攝像頭缺失,沒有發現有效線索。據蔣英的親戚朋友介紹,蔣英平時性格溫和,育有一子,極少與人發生沖突,在老師和同學們口中評價都不錯,可以說蔣英的人際關系基本上沒有什么可疑的?!?/br> 于向東報告完,葉局轉向陳方,說:“死因這邊是什么情況?” 陳方清了清嗓子,說,“死者身上共發現刀傷二十三處。除了第一刀割喉外,在死者的上肢也發現多處抵抗傷。這次兇手沒有先將受害人捆綁后再行傷害,而是直接將受害人一刀割喉,而后又發泄般地在死者身上刺了二十多刀。從刀口深度來看,幾乎每一刀都是奔著要命去的。死因嘛,失血性休克,必然的?!?/br> 陳方頓了頓,補充說:“但這次我們在尸體上有額外的發現?!?/br> 這句話瞬間勾起了大家的興趣,坐在會議桌旁的眾人全都抻長脖子望著他。 大屏幕上幻燈片一張張劃過,陳方翻到想要的那一頁,示意大家看大屏幕。 那是死者后背的照片,翻過來的衣領處有一道暗紅色的痕跡。姜兮明和江微早已看過,并不覺得奇怪。也許是照片做過銳化處理,當時看著并不明顯的痕跡,現在放在大屏幕上,倒是非常清晰。 陳方說:“經化驗確定這是一種。從痕跡和位置初步推測,極有可能是兇手手持匕首,繞到死者面前割喉時,不小心留在死者脖領處的。我們在檢驗出成分之后,立刻對市面上主流的幾種相同顏色的油漆做了成分對比,經查該油漆與利豐牌油漆成分檢測一致?!?/br> 陳方在介紹時,姜兮明并沒有看大屏幕,腦海里徘徊著一個念頭。 雨衣!油漆!兇手! 姜兮明猛地一頓,說,“大周,你還記不記得之前看監控時有個綠雨衣的,下擺有塊污跡?!?/br> “誒,有哇?!贝笾芰ⅠR明白過來,迅速調出那段監控,大屏幕定格在那塊楓葉型暗紅色的污跡上。 “嘿,別說,這么看還真像?!标惙秸f。 “怪不得這小子要把雨衣反著穿了,原來是為了藏這塊油漆?!?/br> 眾人議論紛紛,緊盯著屏幕上的那個暗綠色身影,那就是他們苦苦追尋的兇手。 嘈雜的會議室里突然響起一道聲音,“不對!” 江微面向大屏幕的臉半青半紫,但他的視線始終沒有離開那道身影。 “什么不對?!?/br> “我覺得不是為了隱藏污跡?!?/br> “那是為什么?!?/br> “我覺得他的雨衣上應該留有某些信息,比如印刷標語之類的,所以才會反穿雨衣。單單為了一塊看起來不知道是什么的污跡就做出這么可疑的舉動,不像兇手謹慎的風格?!?/br> “那這樣排查難度可就大了?!标惙秸f,“總不能查全市類似的雨衣上都寫著什么吧?!?/br> 姜兮明覺得江微說的有道理,兇手很可能是為了隱藏雨衣上的某些信息才反著穿的,那么雨衣的線索只能先放一邊了。 姜兮明說:“那就從油漆入手,接下來重點排查利豐牌油漆的銷售渠道,與所有受害者的人際網絡交叉對比,我就不信找不到線索?!?/br> 江微說:“再加上一條,兇手下巴上有道疤?!?/br> 探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