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學醫救一個,抓到一個連環殺人犯,也許救的是無數個。這個賬你算的清吧,姜隊!” “你……” 姜兮明承認江微說的有道理,一個連環殺人犯造成的破壞堪稱恐怖。如果在兇手犯案早期就能抓住他,那么挽救的不只是許多個無辜的人,還有因此牽連破碎的無數個家庭。 “這么說在你看來,醫生跟你們犯罪心理學專家還是一樣的咯?!?/br> “一樣也不一樣” “醫學上對各類病因有完整翔實的解釋,充足的數據和理論支撐??墒亲锓傅男睦聿∫騾s各有不同,除非對他們的過往特別是童年經歷做細致的剖析,否者很難說了解他們真實的犯罪心理?!?/br> 服務員陸陸續續將所有菜品擺上了桌,江微是個南方胃,吃的不亦樂乎,姜兮明吃不慣,假模假樣地夾了幾口菜,回頭又說起了案情。 “你有想過割耳殺人案的犯罪誘因是什么嗎?” “我不知道,但肯定與耳朵有關?!苯⒁豢诠締Krou塞下肚。 “這不廢話么?”姜兮明在心里吐槽,“那你是怎么判斷兇手是個有應激創傷的殺人狂?” “???”江微一口咕咾rou還沒咽下去,聽到這話立刻明白姜兮明想問什么,“我沒有判斷,我只是一開始就假設兇手是個有應激創傷的冷血殺人狂?!?/br> “為什么?” 江微擦擦嘴,解釋說:“首先,現場很干凈,沒有留下任何有效痕跡,這是典型的有組織力連環殺人狂,聰明,高智商,謹慎,這樣的罪犯他們往往注重的是結果,亦即殺死受害者?!?/br> “其次,我第一眼看到照片,受害者耳部傷口損毀嚴重,那種程度的損傷,不是利器造成的,我能想到的只有折磨受害人??墒歉钭叨湔勰ナ芎θ诉@個動作對于兇手來說是額外的,不必要的,可他還是這么做了,那么只能說明對兇手而言,一定有這樣做的必要。對一個殺人犯來說,我只能想到應激創傷了?!?/br> 姜兮明聽完這一串解釋,突然明白了王教授沒說出來的話,江微似乎總是以最壞的意圖來揣測人心,以最壞的結果來預判當前的情況。 意外殺妻案,警察們看見丈夫痛哭流涕,現場證據不充足的情況下,傾向正當防衛,江微看到照片直接點出丈夫是蓄意謀殺;警察都把王欣欣當失蹤,江微直接站在王欣欣遇害的角度考慮;警察以為殺人兇手是心理變態,殺人后割耳作為戰利品,但是江微直接指出兇手不僅僅是割耳,還一邊殺人一邊割耳,要讓受害人在痛苦中死去。 這是一個違背姜兮明所受教育的地方。警察在查案時會刻意撇開自己的個人喜惡,力求只相信證據,不偏不倚,哪怕嫌疑人是個十足的人渣,只要沒有足夠的證據,那么根據疑罪從無的原則,依舊不能定罪。但是江微總做有罪推定,先假設你是最可怕的殺人犯,再來找證據支撐。做得好能破案,可是如果江微錯了呢? 江微沒注意到姜兮明精彩紛呈的臉色,自顧自地說:“我覺得還有一個突破口,兇手對待王翠的方式非常殘忍,但是對待王欣欣的方式卻……很溫柔?!?/br> 姜兮明愣了一瞬,“江博士,你是不是對溫柔有什么誤解?” 江微攤開雙手,解釋說:“相對而言。王欣欣身上沒有任何傷痕,而且發現她的時候,怎么說呢,坐得端端正正的,就像一個精美的洋娃娃擺在那里,而且……” 江微做了一個雙手從嘴角向外劃開的動作。 “她在笑,或者說兇手希望她在笑,希望她笑著離開這個世界。兇手如此溫柔的對待王欣欣,只有一種可能,就是兇手把自己投射在了王欣欣身上,王欣欣在某種程度上是兇手的替身。所以兇手肯定在童年時期遭受了某些事情,因此產生了異于常人的心理?!?/br> “所以找到了你所說的‘某些事情’,就能知道兇手的動機?!?/br> 江微點點頭,“大概率?!?/br> “能從王欣欣身上推導出來嗎?” “難說,王欣欣身上的標簽,女孩,小孩,女兒,我們不知道具體是哪一個標簽與兇手契合?!?/br> “回到原點了?!?/br> “王欣欣的父親呢?” “幾年前離婚了,是個做外貿的,出國了,正在聯系?!?/br> “……” 警車在夜幕中飛馳,江微和姜兮明溝通好重訪前幾起案發現場的時間后,姜兮明便打算將他送回學校。 一天的交流下來,兩人各懷心思,一路無言。 第10章 意外 江微回到宿舍,室友沈聰探出頭,“回來啦!你的快遞,我幫你拿回來了?!?/br> “誒,謝謝?!?/br> 江微這才發現入口處有個大包裹,看尺寸足有一個普通行李箱大小。他拎了拎,挺沉的,不用看就知道肯定是母親寄來的,不知道母親這次又會給他什么樣的“驚喜”。 母親前兩天給他打電話說寄了點東西,盡管江微一再強調,不希望母親把他當小孩子,但是母親寄來的日常物品依舊源源不斷。江微拆開外包裝,才發現母親竟然直接將行李箱一起寄了過來。大約母親擔心這邊一直下雨,氣溫下降得快,寄來的秋冬的衣物占據了行李箱的大部分,零食和日用品倒是少了。 江微默默把各類食物拿出來,收拾好行李箱,將它塞進了衣柜深處。 探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