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秦頌性格內斂,平時總一個人在座位上安靜看書看卷,不發一言,唯有討論案情的時候,才仿佛是換了個人,特別是對爭議問題,很有自己一套獨到見解,也愛堅持己見,很難被其他人說服。 一次秦頌參辦的一起故意殺人案退回公安補充偵查,他給人家做了四五十頁的補偵提綱,搞得公安同志叫苦不迭。事后偵辦人員跟宋卿青抱怨,說你那個助理實在太軸,一點都不體諒一線兄弟們的難處。 實際中的案件偵破不比電影電視劇,沒有一眼就能斷定死亡時間的法醫,卻有太多因為各種情況滅失而難能收集到的證據,外加一線人手不足、辦案壓力大,一些程序上瑕疵在所難免,偵辦人員覺得,實在沒必要較那個真兒。 但在秦頌看來,提綱上的問題即使他不提出來,專業點的被告律師一樣會提?!肮室鈿⑷恕迸c“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的罪名之間有時只差一項關鍵證據,行為性質卻是天差地別,刑罰甚至可能跨越生死。倘若公安認定嫌犯就是殺人真兇,想要將其繩之以法,就必須把證據做得更加扎實。 宋卿青起初欣賞他的認真態度,后來漸漸發現這種“認真”并非源于對真相的絕對敬畏,更像一種基于法律規定對事實的“查缺補漏”。 那時他們集中處理市檢管轄的重大刑事案件,殺人、搶劫、放火、強jian……犯罪分子大多手段殘忍、后果惡劣,每份卷宗自移交到秦頌手上的那一刻起,“嫌疑人”就只是個形式上的稱呼,罪名早已打成烙印,刑罰永遠寧重毋輕,如果證據鏈條還有瑕疵,那就不遺余力地將其補足。 宋卿青時常提醒秦頌,辦案應當注意量刑尺度、避免有罪推定,除了法理本身還要兼顧人情。然而這個徒弟卻始終有他自己的堅持,特別是在秦父經歷過了那場事故以后,秦頌不止一次向她表示,他不可能和任何的犯罪分子產生共情。 到了馮少坤的案子,律師認為一審從定罪到量刑都有問題,提出的種種質疑也有依據可循,比起擔心秦頌要面臨的業績考評壓力,宋更擔心他的心理狀態,怕他還沒走出六年前的那片陰霾。 “姜律師,我冒昧問一句啊,”宋卿青抱著案卷走出接待室,送姜郁往電梯間去,目光描過她的側臉,愈發覺得熟悉,“你是不是……跟小秦談過朋友???” 姜郁和秦頌還在一起的時候,為了避嫌從沒去過市檢找他,也不記得曾跟宋卿青有過交集,不禁有一瞬的詫異:“您見過我嗎?” 宋卿青笑道:“沒見過本人。但是那會兒小秦桌子上擺了張照片,我剛才見你就覺得眼熟,原來還真是啊?!?/br> 因為市檢男生資源緊俏,秦頌才剛入職就被各種旁敲側擊地打探感情生活。問得多了,他嘴上雖然不說,心里估計也挺煩的,索性洗了張和女朋友的六寸合影,就擺在辦公桌上。 這下整個市檢都消停了。 姜郁有些不好意思:“好多年前的事兒了,沒想到您還記得?!?/br> 彼時秦頌決定參加遴選,宋卿青就隱約猜出他和女友感情出了問題,兩人沒能走到最后也在意料之中。她沖姜郁擺了擺手,“我這純粹就是八卦好奇,你別介意?!?/br> 頓了頓,她又問道:“那他父親當年那場交通事故,你應該也知道吧?” 姜郁一愣,“您說秦檢察長?” 兩人交往五年,姜郁對秦頌的家庭情況自然了解一些,知道秦頌生于法律世家,父親秦明澤曾任濱江市古北區檢察院副檢察長,后調任至臨市綏春某區檢察院任檢察長。母親早年在濱江大學法學院教書,后來下海經商,在省內開了幾家商標專利代理公司,規模不小,收入可觀。 但對秦父的那場車禍,她卻未曾耳聞,不知是在兩人交往期間還是分手以后。 宋卿青看出姜郁臉上意外之色,隱約猜到什么,又覺得不可置信:“秦頌從來都沒和你說過嗎?” 宋卿青十多年前還在古北區檢做檢察官的時候,曾與秦明澤共事過兩三年,對這位盡職敬業、溫潤有禮的前輩印象深刻。后來再見秦頌,不禁感嘆簡直是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父子,從樣貌儀態到言談舉止,無一不相似。 姜郁有些尷尬,“我們分手挺久了,他去北京以后也沒再聯系過?!?/br> “噢,這樣啊……”宋卿青喃喃,隨后又歉疚地笑笑,“你看我跟你說這些干什么……那沒事兒了,姜律師,你慢走,有什么情況咱們電話聯系?!?/br> 電梯廂門在這一刻打開,姜郁頷首告辭,上了電梯。 離開省檢察院大樓,宋卿青的那些話仍在姜郁腦中揮散不去。她忍不住拿出手機,在網頁里檢索當年的那場事故,卻沒找到相關新聞消息,只翻出了一份秦父秦明澤的履歷,顯示其于綏春市某區檢察院的任期至2016年止,再無下文。 2016 年,是她和秦頌在一起的第五年,也是最后一年。 那年她拒絕了他的同居提議,仍租住在律所附近的一間單身公寓,因為出差變得頻繁,兩人聚少離多,他也在她面前表現得愈發沉默寡言。 姜郁覺得或許兩人之間太多分歧讓彼此都感到厭倦,一段相處五年的感情無法進入下個階段,食之無味又棄之可惜,她還需要多一些時間,他卻顯然沒有更多耐心,最后淪為分手收場也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