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有幾個離得近的選手,一看這里的選手居然和評委認識,當場心態便被影響,有些患得患失,迷茫起來。 好在評委群里還有一個更迷茫的—— 包西西四處閑逛,隨機發出哇的聲音:怎么中式面點刀功還能這么考? 對于包西西而言,她的饅頭包子,最多就是切切面團,剁剁餡,甚至現在剁餡都被機器代替了。 可是人家這刀功可不一般。 最基礎的刀功,人人都很熟練。在包西西眼里,就是花樣百出地把面團們分開:以自里向外慢慢推切;自上而下迅速剁下;不切斷推刀成劑。兩只手有節奏地咚鏘咚鏘,現場仿佛在演奏音樂。 要說這個技術,包西西還能算熟練,能夠進去濫竽充數的話,下一個可就不行了。 手工雕荷花,你看過嗎? 胡蘿卜做花心,白蘿卜做花瓣,各人手法各不相同,但都美極了。 包西西向吳家姐弟倆看去,果然兩個孩子傲氣有傲氣的資本,同樣是做手工雕刻荷花,他們比旁人更是精致了三分。 青蘿卜做花心,胡蘿卜切絲,粘上芝麻碎末之類,環貼于青蘿卜,胡蘿卜絲顫顫巍巍的,一抖一抖,不時還能抖落一兩顆小花粉。而雕刻出來的白蘿卜花瓣,吳家姐弟還用了粉色勾勒邊緣,使得這荷花更多了三分嬌艷。 不過…… 包西西來做評委之前,也算臨時抱佛腳突擊了一些面點知識,怎么面點刀功做成蘿卜開會了呢? 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惑,包西西輕聲問:“這考核的是面點刀功中的……” 胡老頭笑了笑,他知道包西西對這職業也是一知半解,干脆趁此機會,對著攝像頭娓娓道來:“面點源遠流長,甚至能追溯到新石器時代。一直以來,它們都很貼近我們種花家百姓的生活,誰都離不開他們。包捏技法是我們的主要手段,可是如今時代在發展,中式面點的手上功夫既要有揉搓捏,又要能在刀上下功夫,這才能走得更遠??!” 吳茹忍不住偷偷吐槽:“你就說考別的考不出花頭精,整點新奇的提高收視率來得了唄!” 這小姑娘嘴巴可真不帶把門的……包西西眼角抽搐,不敢回頭看胡老頭的表情。 還好,刀功只是初試的一部分,一個多小時結束后,就是傳統的基本功了。 包西西看著工作人員把那一朵朵荷花撤了下去,忍不住拉住一個人問:“這東西你們拿下去……蒸了吃?” 也不對啊,這些蘿卜一蒸,不賊難吃? 工作人員吃驚:“你沒看到他們都是拿502粘的?這玩意可不能吃啊?!?/br> 我說呢!他們人手一個小瓶神秘兮兮的,包西西還以為是什么絕密配方超強力的漿糊呢!得,原來還得502,真是大巧若拙啊。 “那你們這些拿下去不會扔掉吧?”雖然都是些蘿卜,可是經過這群大廚們的手,已經美得像藝術品,就這么扔進垃圾桶,實在讓人心疼。 “不會的,”工作人員友善地笑笑,她還從來沒見過這么關心的評委,“我們會有個展出的地方,明天會對市民開放,還會抽一朵給幸運兒帶回家呢!” 包西西聽得心動:“那剩下的荷花……我可不可以……我正好能……” 兩天后,包老板饅頭鋪掀起了一股購買高峰:一次性消費滿30元,送面點大師賽大廚手作荷花一朵! 別說,502現代科技就是□□哈,兩天以后的蘿卜荷花,還是如此的□□! 薅羊毛的水平,包老板不遜色于君飛羽做中間商賺差價的水平。 不過這也是后話了,眼前的包西西,還在認真觀摩第二輪,捏法。 種花飲食文化博大精深,光是面食上的捏法,就能讓人研究很久。捏是以包為基礎的,但多了捏這個動作,點心造型便能一下子優雅精致許多,分為許多,常見的木魚餃、月牙餃、冠頂餃、四喜餃、蝴蝶餃、蘇州船點等等都要靠捏才能出來。 光是捏這個手法,就能分為擠捏、推捏、疊捏、扭握、花捏、楞捏等多種多樣的捏法。 胡老頭還在那里興致勃勃地解說著,捏法主要講究的是造型,考核的關鍵就在于捏得像不像。尤其是面點中,經常會出現各種動物、花卉、鳥類造型,選手不僅色彩要選取搭配得當,更重要的是捏的形態要逼真。 對包西西這種半個外行來說,他們樂樂包子可做不了這么精致的活,工廠只想套個模具就完了,怎么產量大怎么來。 角落里,一個沉默的女孩,手底下的面團旋轉旋轉,她的手指仿佛是在面團上跳舞,包西西忍不住被吸引了過去。 只是還不等她過去仔細端詳,前面的兩位選手,不知怎的,就口角了起來,越說越激動。 胡老頭趕緊示意攝像頭離開,過去勸架,可惜兩個選手都在氣頭上,誰也不給他面子,還是一抵一句地說著,間或摔打一些東西,增加己方氣勢。 包西西聽了半天,總算明白兩個師傅在吵什么了。 兩人師門就有些糾葛,這次又好巧不巧,工作臺一左一右挨著坐也就罷了,這次的選題作品都撞了。 悵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