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可無人知其真面目,只知閻王最愛一身白衣。 那一年……秦國王都,若無喪事,人人不敢著白衣。 歌謠傳遍睿國時,蕭景容殺了國舅,囚了太后,改革新政,推行新法,忙碌中生了一場重病,但沒多久又親自前往各地查看新政實施情況。 第二年。 天機閣的生意遍布全國各地,甚至暗中睿國以及其他小國和部落互開商路,賺得盆滿缽滿。 眼線更是安插各處,經過秘密培訓的臥底和死土,幫著秦懌逐漸擴大人馬,行事也越發順暢,甚至實力遠超太子和翼王。 也是那一年,秦懌如沈安言之前預言的,親自備上重禮,登門求見。 鞠躬行禮,直言,愿奉沈安言為座上幕僚。 頗有三顧茅廬,求賢若渴的姿態。 沈安言拒絕了。 但他表示自已會繼續給秦懌提供幫助,也會為他出謀劃策。 秦懌欣然允之,兩人一場酒醉,摒棄前嫌。 同年,太子妃暴斃,秦皇指婚楊婉玉,指定一年后完婚。 而睿國,新政實施到一半,因為動了權貴們的利益,蕭景容屢遭暗殺,各處封地的閑王也發動了政變,集兵攻入都城。 第三年。 沈安言利用天機閣收納各方勢力,把生意做得更大更廣,惹人眼紅嫉妒,遭遇幾次暗殺后,身邊也多了幾個心腹。 卻也成了天下最有錢的富豪。 他施計助楊婉玉解除與太子婚約,時隔三月后,楊麒將軍被人誣陷,沈安言再次施計搭救,期間危險重重,險象迭生。 護了楊家滿門性命,卻暴露自已所在,成了太子和翼王的眼中釘,兩人聯合之下,沈安言雖能自保,卻難免疏漏,再次重傷,險些誤了性命。 同時,秦皇病重,無力回天。 利益權衡之下,楊婉玉選擇嫁給秦懌,成為端王妃。 沈安言再次施計,令太子陷入危難中,令秦懌出手搭救,暫藏野心,并表忠心,助太子成事,登上皇位。 至此,秦懌暫時抽身奪位之爭,保存實力,留翼王與新皇暗中較勁兒,以待漁翁得利。 潛藏睿國的細作傳來消息,幾路閑王發動政變失敗,被蕭景容趁機收回權勢和封地,新政繼續實施,小皇帝開始逐漸收回政權。 第四年。 秦懌斂藏鋒芒,不問朝堂政事,日日只想著如何與王妃風花雪月,順利瞞過新皇與翼王,徒留這兩人爭個你死我活。 偶爾起了興致,就往里面添一把火。 天機閣威名遠揚,人脈錢財數不勝數,當年的活閻王,成了人人艷羨敬佩的天之驕子。 但沈安言卻一病不起。 楊婉玉和秦懌想盡辦法費盡心思,卻也無可奈何,只能尋遍天下珍稀藥材為他續命。 將近年關,蟄伏多年的各地部落暗中集結,吞并了周邊小國,其首領巧用妙計降服百姓,自稱為王,創立王朝,稱西域。 最后發兵睿國,沒多久后,睿國駐扎邊境的軍營卻莫名其妙全員暴斃。 蕭景容親自領兵,趕往邊境。 沈安言于病中收到細作傳來的消息,疑心此次戰爭不簡單,與楊婉玉秦懌商討后,由秦懌入宮說服新皇,出兵相助睿國。 一晃,第五年至。 秦睿兩國,首次聯盟,于前后夾擊中擊敗西域。 秦懌率領的秦兵與蕭景容帶領的睿兵與兩國交界線處會合,共享戰報,察覺西域俘虜皆暗藏貓膩,全都死于暴斃,死后尸體很快腐爛。 一番商討后,決定繼續聯盟,查出西域建國的真正目的和手段。 夏至。 秦懌班師回朝,入宮與新皇詳稟西域怪事。 新皇在朝堂又議此事,朝臣們各抒已見,竟大多認為西域小國不值一提,不必與睿國聯盟。 更有甚者,竟認為該在此時進攻睿國,擊敗睿軍,獲得多數朝臣認同。 唯有閣老一人堅持謹慎為上,不可掉以輕心。 但新皇才能一般,糾結為難之下,選擇少數服從多數。 沈安言得到消息,無奈之下,只能再施妙計,于王都中搞出頻頻怪事,又命人在宮中特意為新皇準備了一系列的鬼怪事件“助興”,嚇得新皇難以安寢。 最后把鍋丟給了西域。 之后,王都流言四起——西域壯大之時,必是秦國滅國之日。 新皇在朝中大發雷霆,痛斥當日拒絕與睿國聯盟的幾位重臣,把翼王罵得狗血淋頭,其中不乏公報私仇之心。 翼王怒而當朝離去,引得眾臣議論紛紛。 新皇雖怒不可遏,卻仍舊關心聯盟之事,便將此事交給秦懌處理,由他在宗室女眷中選出聯姻之人,將其冊封為公主,再送往睿國和親。 直至白露。 和親公主選定,并舉行冊封儀式,新皇擬定使團于三月后出發。 沈安言半坐于床榻上,身下蓋著厚厚的被褥,身上還被迫披著純白棉襖,發絲散落,臉色于蒼白中帶著病態。 垂眸喝藥時,睫毛閃了閃,那模樣乖巧中又帶著柔弱。 看著就好想讓人欺負。 他喝完藥,拿起帕子擦去嘴邊藥漬時,又悶聲咳嗽了幾下,肩膀在壓抑中輕輕顫抖著,垂落的發絲干脆覆在他面上,遮去了大半的容顏。 楊婉玉將空碗遞給一旁的玉鳧,看著他嘆氣說:“都這么久了,還沒好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