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室(作者:枝呦九) 第152節
只是她看江南的游記更多了。她盤算著自己什么時候才能去閩南看看。 如今什么事情都定了。玉岫的平哥兒保住了,孫jiejie也保住了,茶葉也賣上了,閩南的地也買了。 袁大人在閩南扎根,刕鶴憫的越州離閩南不遠,王夫人也在淮州。 京都——淮州——越州——閩南。 處處都有人接應。 素膳還活著! 她每天晚上都盤算著這些,想著該怎么自然的,用一個大家都接受的借口,在一個清晨,帶著素膳走過那座薔薇花開滿的墻,而后坐在馬車上出城門。 走過郊外,一路南下。 只要想到素膳坐在馬車里活蹦亂跳的,她就高興得掉眼淚。 她真是年歲又大了一些,不經想從前。一想就會哭。 而后思緒一頓,她想,她還要問問瑩姐兒愿意不愿意出門去看看。 宋玥娘年輕的時候,也是跟著家里兄長出門游學過的?,摻銉焊?,即便不去閩南,只去越州見刕鶴憫,宋家人和宋玥娘應該也會同意。 她翻個身,掰開手指頭算來算去,如今掛念在心頭的只剩下一個太后娘娘。 太后幫了她,此刻正是難熬的時候,她不能離開。 不急。 她想,一路上可能還有許多危險,她要一樣樣的都想好。 她已經等了六七年,她不怕再等一兩年。 要事無巨細才行。 她翻個身,又爬起來,給孫三娘寫信,一寫就是一個晚上,第二天打著哈欠進宮。 二月的時候,太后有了想出門的意愿。這是一個自己控制不住的念頭。起了心,動了念,便覺得在長樂宮里面躺著是件難受的事情。 但她已經十幾年沒有出門過了。 折綰并不催她。她笑著道:“一天挪一步,也是好的?!?/br> 太后:“你哄孩子呢?!?/br> 她可不是孩子。 她試探性的搭著阿綰的手,走出了長樂宮的門。 在出門的那一刻,她的心都顫了顫。 她不肯動了。好像外頭是什么洪水野獸一般,她又退了回去。 但太后這一步,讓還在御書房里面批改奏折的皇帝大驚,大喜,大為震動。 他給折綰賞賜了許多金銀珠寶,綾羅綢緞。 皇帝對太后的感情很深。他當年雖然是太子,但是舉步維艱,父皇偏愛榮妃母子,對他很是不好。 是母親一點一點拉著他磕磕碰碰的往前面走,頂住了所有的苛責,這才有了今日。 但他卻不孝順,這么多年了,沒讓母親出長樂宮一步。 他當即落淚,對著太后道:“母親愿意走一走,兒子這輩子也算是如愿了?!?/br> 太后也怪難受的。她道:“是我讓你擔心了?!?/br> 皇帝笑著道:“母親想開了就好?!?/br> 太后:“談何容易?!?/br> 皇帝還提起了最近諸多人家想送姑娘來的事情,“母親真不要養一個?” 太后:“不養!” 皇帝嘆息,“聽聞英國公家的孫女不錯,朕想著母親跟英國公家的孩子有緣分,還想讓她進宮陪陪你呢?!?/br> 太后皺眉,心中不喜,“估摸著又是英國公的念頭?!?/br> 她本來是看在鶯姐兒的份上不愿意說她父母的,但英國公實在是過分,她不免道了一句,“他這般難道真是為了我?” 皇帝一愣,好笑道:“自然也是為了他自家?!?/br> 但見太后不喜,本是高高興興的,難得的露出了不悅的神色,連忙道:“這是個庸才,母親不要與他生氣,朕罵一罵他就好?!?/br> 太后平日里是要說一句“那就不用了”的好話,她是個不與人為惡的性子,但今日卻道:“嗯,皇帝,你好好與他說一說,否則他又逼著孩子來?!?/br> 她回憶當年,“鶯姐兒不就是這般被他送進宮的么?” 皇帝哪里會在這個時候反駁太后,便跟著說了幾句,“是,他的手段跟后宅婦人一般,朕這些年一直看不上?!?/br> 英國公一直是沒有升官的,領著閑職倒是也過得去。 至少勤懇。 也就是這么點用了。 折綰再進宮的時候,太后心情好了許多,不僅出了宮門,還在附近的青石板路上走了走。 她喜歡上了說從前。她說自己剛進宮時候的事情。 她跟折綰道:“先帝去世,我便從皇后的長明宮搬到了長樂宮,成了太后?!?/br> 但沒多久,皇后就去世了。 太后還是很喜歡皇后的。她道:“她自幼就嫁給了皇帝,又生下了太子,當年皇帝還沒登基的時候,她跟著吃了不少苦——所以如今皇帝對太子很是寬和?!?/br> 她喃喃道:“那是個極好的孩子,可惜了?!?/br> 折綰就靜靜的聽著她說從前。 人要走出來,必定是要回憶從前的。 她剛重回這世的時候,也很喜歡回憶原來的事情。 她就輕輕的問:“后來呢?” 后來啊。 太后笑了笑,“咱們慢慢走一走,我說與你聽?!?/br> 第99章 得無念,得無名(28)) 太后開始愿意去御花園里走一走了。折綰總是隨侍左右, 還會對御花園的花花草草做出品評。 她道:“您看這朵花,看著好像是要枯萎了,但它的根好得很, 只要拿果皮切碎了放幾天,如同漚肥一般,等出了水, 再把這些水倒在花根上, 過陣子它就又能長得好了?!?/br> 太后還是第一回 聽見果皮能讓花草起死回生。她感慨起來, “還是你懂得多?!?/br> 折綰:“精通此道, 常年學著,做著, 此刻我也敢跟老農比一比學識的?!?/br> 太后哈哈大笑。 而后又問起瑩姐兒的事情, “她如今還在宋家住著呢?” 折綰點頭, “她倒是想回去。上回還拉著我說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 還說這話雖然糙,但細細琢磨起來, 還真自有幾分道理?!?/br> 太后高興道:“是個小大人呢?!?/br> 折綰:“誰說不是呢?只是父親這回也生了氣。宋家人見父親沒遞話來,便也沒送她們回?!?/br> 太后撇嘴, “英國公有什么好生氣的?” 因對瑩姐兒的觀感極好, 太后不免也對英國公生出七分不滿來, “他就是個掉在權眼里的。之前我是不愿意想這些,可我若是細細計較起來, 當年他可沒少讓鶯姐兒傳話——光是這些,就能讓他喝一壺?!?/br> 折綰:“那我去接瑩姐兒回去?” 太后:“讓英國公去接!” 折綰笑起來, “好呀?!?/br> 太后拍拍她的手, “我一向講理,但我年輕的時候, 性子卻很直,如今老了,雖然改了很多,但骨子里還留著些呢,隨時能變成不講理的老太后?!?/br> 折綰悶聲笑,“那可太好了,講理的人都吃虧受罪,反而是那些不要臉面的活得痛快?!?/br> 太后就感慨,“誰說不是呢。就是鶯姐兒一事,也是我跟你婆母傷心,英國公怕是想都沒想起來幾次?!?/br> 折綰便發現了,太后不過于苛責自己后,就轉而探尋起英國公的不好。 她也不是故意這般想的。但她從前想的都是自己克女兒,是個不祥之人,有煞氣——想別人的不是便想得少。 結果如今英國公還要送瑩姐兒進宮,把小姑娘逼得有家不能回,就直接觸及到了她心里的傷心和怒火,讓她情不自禁地就將矛頭對準了英國公。 她道:“鶯姐兒進宮那天就在哭?!?/br> 她對英國公和趙氏有虧欠,一直都是愧疚的,但愧疚了這么多年,回過神來,自然也能發現他們的不是。 “怎么就不能對鶯姐兒好一點呢?后來鶯姐兒進宮后,他也不聞不問的,只一味的享受她帶來的好處?!?/br> 宮里面廝殺出來坐穩太后之位,讓皇帝聽之任之的人,哪里是糊涂的,只是她不愿意去想罷了。 她抹抹眼淚,“傳我的話,讓英國公親自去接,否則我也有法子對付他?!?/br> 這話不能折綰去傳,太后專門跟玉妃說的。 玉妃琢磨了一會兒,便把玉岫叫進宮,“姿態擺足了?!?/br> 如此過了兩天之后,英國公就接了懿旨,臉色慘白的叫上趙氏一塊去宋家接人。 宋玥娘嘚瑟得很,不用玉岫提醒也做足了姿態。 但宋老大人還是得體的,即便心里得意,但也留了臉面,請了人喝茶。 席面之間由宋老夫人負責陰陽怪氣,他負責打圓場,把英國公夫婦說得臉色一會兒紅一會兒白。 這頓茶吃了一個時辰才停。 英國公徹底沒了臉面,回去就病了,本來想把刕鶴春叫到床前訴苦的,但想到這個兒子已經對自己離心,便又忍住訴苦的沖動,想維持自己僅剩的顏面。 于是一腔怒火發在了趙氏身上。趙氏這段日子實在是憋屈,也不慣著他,“你自己豬油蒙了心,還在這里怪我做什么,難道是我讓你這么做的嗎?” 英國公兩眼無奈看蒼天,“你們……你們一個個的都反了天了,可誰又替英國公府想過呢?川哥兒和升哥兒天資平平,靠他們自己走出一條路來,那英國公府的門楣也別想保住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