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四爺后院背了首詩(清穿) 第15節
書迷正在閱讀:在蟲族文里逆天改命那些年、年代文俏媳婦躺贏了、在高危世界扮演圣父[穿書]、九零年代我有巨額房貸、穿書后男主對我戀愛腦了、炮灰美人竟是萬人迷[快穿]、哥哥的調教、思寂寥、煙嵐云岫(兄妹骨科1V1)、小胖子
工業社會再生產出的工業人口,和農業人口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 君不見王熙鳳協理寧國府,要人按時上班都費勁呢。鳳姐兒手底下尚且是賈家的家生子,她是正兒八經的管事奶奶。凌霄手底下呢?是四九城里的八旗子弟。 這就是階級不純的后果啊。凌霄滿心悲哀,讓八旗子弟當工人,能干出什么好活兒。 說好的先進生產力呢。凌霄看著機器拉胯,人工糊弄的生產現場,頓悟了,草臺班子隨緣吧。 我一個沙雕穿越還真想提高大清鋼鐵產量? 凌霄格格用她冰冷的手給四大爺寫信,對不起爺,我吹牛吹大了,愧對列祖列宗。是我沒有提前研究旗情,把一切想的理所當然,迫在眉睫的差事讓我辦砸了,您怎么罰我我都認了。 收到信時正緊鑼密鼓完善銷售系統的四爺:???? 四爺頓時坐不住了,蜂窩煤在四九城里賣得如火如荼,這時候凌霄的上游生產可不能出問題。他叫上一眾幕僚,大冬天的,打馬就往圓明園奔。 凌廠長見到投資方更羞愧了,低著頭檢討了一回自己,你說我一個研究國際政治的辦什么廠子呢。副廠長孫季才和資方代表蘇培盛悄默聲地跟在凌霄身后,連背鍋的資格都沒有。 四爺還是了解大孫女的,一見她這副無地自容的樣子,心里一邊咯噔咯噔的,一邊又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預感。他鎮定地安慰了凌霄兩句,要她帶路自己要親自去看看。 凌霄便垂頭喪氣地領他去亂七八糟的生產現場,提起精神反思復盤,給投資方和下游廠商做介紹:現在五條生產線已經莫名其妙并成三點五條了,一個機器攪出來的原料供應兩條線,效率提高了嗎?并沒有,只是多提供了一些就業崗位,在短時間內比“反怠工運動”有效一些…… 聽著格格的羞愧解說,看著熱氣騰騰的生產場地,提心吊膽了一路的雍王爺和雍王幕僚們都沉默了。 鄔思道簡直匪夷所思,他忍了又忍沒忍住,顫抖的手指指向蜂窩煤堆砌成的工整煤山,“那這是什么?!” 你廠生產出的蜂窩煤都壘成一座山了??! 凌霄更慚愧了:“提前沒有做好倉儲和物流工作,備料也不足……”她說著說著覺得大家看她的目光都不太對,一道靈光閃過,凌霄格格猶豫著問:“啊,這些很多嗎?” 四爺深深凝視著他不知人間疾苦的大孫女,無語凝噎:“你管這叫少?。。。?!” 凌霄:……我知道你們沒見過世面,不知道你們這么沒見過世面。 眾幕僚:什么反向的何不食rou糜?。?! 無人在乎的角落,這些天被凌霄格格洗腦的孫季才和蘇培盛熱淚盈眶:果然是格格腦袋有問題,明明是很多??! 要說這么多人里最能理解凌霄的還得是四爺,他知道凌霄是真見過更大的世面,才看不上這樣的“區區小場面”——四爺看得上,四爺非??吹蒙?! 四爺欣慰拍大孫女的肩膀,由衷道:“果然是工業化生產,就是先進??!” 凌霄:……你管這叫工業化? 明白了,這波是我朝一百分努力,實際只做了二十分,結果日常見慣五分答卷的家伙,對二十分驚為天人…… 豈止是四爺驚為天人,是整個四九城煤炭市場驚為天人。 煤球也是有質量差別的,煤粉比例高的,質輕,能燒一個時辰,遇上黑心的商人往煤球里摶石渣那就沒個數了。 雍王煤上市第一天,斤斤計較的主顧們掂掂分量,再一問價格,撿便宜一樣喜滋滋買回家了。 回家點火一燒,媽耶,撿了個大便宜!剩下的冷天兒好過了! 人們走親訪友、疏通關絡時也帶上幾塊雍王煤做禮物,家人們燒過這個煤嗎?現在可難買了,惦記你特意多買的!雍王煤以實打實的產品質量迅速從日常消耗品變成京城硬通貨。 在冬天的尾巴上,堆積如山的雍王煤如流水一般分流到胡同的爐灶里,一文一文的銅錢匯集奔騰砸穿了雍王府。 “錢已經數不過來了?!笨倲堜N售的十三爺沒有掙錢的喜悅,只有數錢的疲憊,“現在預估的數是拿麻袋裝了稱出來的?!?/br> 四爺翻著賬本,反復摩挲著最后的數字,人也贏麻了,問話中甚至帶點小心:“……咱們沒提價吧?” 說好的不掙錢呢,四爺雖然生長在金玉堆里,面對這么一大筆觸手可及的財富也是猶豫許久才下了和煤球平價的極大狠心。 現在數錢都數不過來,你逗我玩兒呢。 “是跟市面上的價錢一樣,但本來就是有賺頭的?!甭酝ń洕氖隣斀忉?,“雍王煤賣得便宜,愿意買、買得起的老百姓就更多了。據掌柜們說,現在老百姓們只認雍王煤,煤球賣不動?!?/br> 十三爺說完自己這一攤,鄔思道在一旁補充,他昨天去茶館里坐坐,老百姓們嘴里的“雍王”已經從“雍王爺是皇上四兒子,前頭皇后娘娘養大的”這種還算屬實的美化消息,逐漸離譜,非常離譜,離了大譜。 四爺自己聽完都要問一句“這是誰”的程度。 比如說,如今坊間流傳,雍王相貌好,像個佛爺,信佛,心地慈悲待人和善有求必應…… 待人和善?待人當然和善啦!不是善心佛爺能這么賣煤嗎? 只差沒有編出點雙耳垂肩兩手過膝的傳說。 “咳?!彼臓敹嗌龠€要點臉,聽完鄔思道的轉述沒有點頭贊同,只是矜持地轉移話題,“咱們賣了多少雍王煤?” 十三爺指點著輿圖上的銷售網絡,象征性翻著根本來不及總結的各個鋪面上交的原始數目,自己總結起來都覺得奇幻,“供應了大半個四九城吧?!?/br> “……這就是格格說的產量低嗎?”一位幕僚幽幽出聲。 整個書房都沉默了。 雖然整個四爺奪嫡團隊有慨然改革大清之志,但這部分目前還只在紙上談兵階段,大家真正干的活兒其實就是一個實權王爺的日常公務和交際往來。 誰都沒想過一塊蜂窩煤能在四九城拉出這么大的攤子,掀起這么大的波濤,效果太好了! 鄔思道左右看看主公和同僚都不說話,知道他們也是有點被嚇住了。西林覺羅格格輕飄飄扔出來一塊煤,還嫌產量低,他們這些辦事的卻已經瞠目結舌不敢置信了,如對浙江潮。 他暗自苦笑,還想探探人家西林覺羅格格的本事,自己也配? 八爺黨更不敢置信。 “老四哪兒來這么多煤?!”十四爺在小聚會上低聲嚷嚷,“這得囤幾年吧,我就看他圖謀不軌,現在太子廢了,果然他先跳出來了!” “都是從圓明園運出來的?!本艩斮澩臓數挠^點,大大咧咧罵人:“他老四是個屬耗子的吧!” 十爺看他九哥一眼,想了想說,“這么真金實銀買名聲,也算他舍得?!?/br> “嘿,坑的還不都是煤商的錢。我可知道,那些煤商把砸手里的煤球折價賣給十三,一個個血本無歸。這不得參他一個巧取豪奪!”九爺大聲嚷嚷。至于煤商進價多少他是不提的,有多少煤商趁機靠上雍王府的大樹他更是想都不愿意想。 “也算他劫富濟貧了?!卑藸斁従徴f了個冷笑話,然后才道:“自然有人參他與民爭利,不過咱們汗阿瑪忌憚的可不是這個?!?/br> 康熙爺忌憚什么呢?因為朝臣擁戴他做太子而被指著鼻子罵辛者庫賤婦之子的胤禩可太有發言權了。 你說這個老四,真金白銀買民間和窮酸小官們的名聲,圖什么?他暗地里囤了這么些年的煤,為什么?既然能囤煤,會不會還囤點別的東西? 八爺冷著一顆心,想,老爺子會把這些問題都琢磨清楚的。 我只是在朝臣里有名聲就被擼了貝勒爵位,如今坊間快把雍王爺吹成了菩薩佛爺,我等工部改你和碩親王的大門! 京里煤炭產品迭代、雍王府吃到全部紅利的時候,康熙爺正在外巡視河工。 這不耽誤皇帝消息靈通。折子每日快馬遞送到移動的政治中心,康熙爺把雍王煤的折子留中不發,收到已閱但不回復。 彈劾雍王府與民爭利乃至收買民心的折子康熙翻看一眼就撂下,他上心看過三遍的是內務府替雍王仔仔細細算賬的折子。 他家老四在雍王煤的生意里賺了多少錢呢?也沒多少,不過就是區區七天賺了一年的親王俸祿而已。 康熙一想起來這個數就氣得慌,這份算賬折子被他留在手邊,一氣得慌就再拿出來看一眼。 就在年前,開府的阿哥們還跟老父親集體哭過一回窮。一個個成親多年開枝散葉,出宮時分到的安家銀子早花沒了,養家負擔重,人情開銷又大,懂得經營的還好,不懂經營的有入不敷出要跟戶部借銀子為生的。 康熙素來是心疼孩子的,準備過了年就給兒子們賜銀,或四千或五千,也是他這個汗阿瑪貼補的意思。 需知道,他兒子說多那是真不少,四五千銀子對皇帝是不多,一家家加起來的總數也為難人,內務府沒少跟他討價還價。 結果!你個濃眉大眼的老四,張手就摟這么多錢! 內務府礙于親王門楣還只是激情澎湃地申請要求也干干這樁生意,這可不是一波的快錢,冬日要燒煤取暖,夏日也得燒水煮飯!為了展示萬歲爺恩澤天下,我內務府立志要全大清從南到北都能燒上蜂窩煤! 真是說到了萬歲爺的心坎兒上,康熙爺在回京的鑾駕上拿著內務府請命的折子愛不釋手。 ——崽啊,掙了這么多錢,分阿爸點? 第18章 快去圓明園請格格 從煤球到蜂窩煤,是一次產品迭代。除卻煤炭作為能源的日常消耗品特殊性,雍王府能吃個盆滿缽滿是因為技術加權力。 做慣煤炭生意的不敢公開仿制這么個真一眼看透的蜂窩煤,一是產量拼不過,二是的確怕死。 當然,雍親王是不會這么想的,雍親王自認是吃到了“工業化”的紅利。 八、九會收攬人心,老三有清流聲望,十四在騎射上出彩,這些能攔住百姓們買煤嗎? 百姓最會算賬,市場有無形的手。 四爺在數錢數到手抽筋的盛景下,反復想起凌霄的話,土布怎么能打過機制布呢?同樣的價格,百姓們怎么可能不買雍王煤去買死煤球呢? 這才是真正的大勢,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它不是玄而又玄的天命,它就是圓明園拉出的一車車煤! 沉甸甸的,一筐一筐,一車一車,能把人砸死。金錢利祿能買通下屬旗民,能求取皇父歡心,如何對抗這一車車從圓明園拉出的雍王煤呢? 產量是最重的籌碼,何況還是煤炭產量。 胤禛有了這樣的感悟,百忙之中重新琢磨給康熙的折子。 雍王府在試生產的時候就給御前孝敬了十車蜂窩煤,上折子給康熙報備過自己這個“小發明”。如今真的把項目執行下去,影響這么大,原定計劃全部推翻,雍王府熬夜點燈琢磨材料。 我是上交呢?還是上交呢?上交給皇父,他老人家有臉收嗎? 會不會引起皇父忌憚?御前問答應該怎么應對? 這里正忙著為幾日后雍王迎駕面圣定調子,京中又出了一樁雍王煤的公案。 賣雍王煤的鋪子外頭排著隊,就有閑人磕著瓜子在旁邊說閑話。 排隊買煤的人說雍王是好人,閑人就說雍王是花錢買名聲。買煤的人說雍王是大好人,閑人就說雍王是裝好人。 閑人振振有詞,這么多煤早拿出來都能過個暖冬!就是想買名聲還賠不起錢! 大家火兒挑起來,買煤的漢子一腳踹在閑人身上。 十數人斗毆,不算什么稀罕事,為了雍親王打架,就立刻驚動了京兆尹。 “王爺!查清楚了!”松岳匆匆跑進前院和四爺回稟原委。 那波閑人是旗人,京城出了名的幫閑,這回是拿錢辦事,要將好上天的雍王名聲往下壓。 “和另一幫人是一伙兒的嗎?”四爺問。 四爺得知此事的第一反應就是有壞人故意找兩撥人演戲鬧事來害本王! “為您出頭那波……”松岳吞吞吐吐,他領命調查之前就知道四爺的猜測,因此也盡力往這個方向去查了,但是查來查去…… 松岳一咬牙,回報說:“他們都是窮苦百姓,一個個有名有姓有家有室,應當背后沒有什么人指使?!?/br> 四爺半響沒說話。 還是十三爺沉吟著追問,要他詳細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