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珩 第15節
回憶起河畔的慘烈,耳邊似仍流淌凄厲的慘叫,家仆匍匐在地,禁不住瑟瑟發抖。 有狐丹眉心深鎖,許久不發一言。 有狐達若有所思,眸光微沉。 有狐顯臉色難看,握拳砸在案上,怒喝道:“一派胡言!” 護衛林珩的雙矛兵出自晉陽,本為智氏私兵。這支私兵固然騎術精湛,也做不到馬上開弓。還有在雨中燃燒的烈火。世間哪有此等異事,火焰遇水不滅,簡直滑天下之大稽! 見有狐顯不肯相信,家仆連連叩首,發誓沒有半句虛言。 “仆句句屬實,全是親眼所見!” 有狐顯正要發怒,被有狐達按住。 “稍安勿躁?!?/br> 話音剛落,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幾名門客聯袂而至,道出的消息令父子三人吃驚不已。 “城內勛舊集結,齊往城門迎公子珩!” “什么?!” 有狐顯猛然直起身,有狐達和有狐丹也驟然變色。 “宮中有旨意傳出?”有狐達沉聲道。 “無?!遍T客搖頭,滿臉苦色。 正因沒有國君旨意,才顯得這件事非比尋常。 晉侯沒有下旨,勛舊氏族聯合出城迎接,簡直是行無所忌。嚴重來看,分明是在挑釁晉侯的權威。 不等父子三人做出決斷,同有狐氏結盟的家族接連派人前來,專為詢問事情對策。 “陶氏、雍氏、費氏等派大子出城。家主命仆來問,該當如何?” 該當如何? 有狐氏父子一言不發,皆面沉似水。 他們同舊氏族矛盾日深,完全無法調和。勛舊聯合出城,他們自然按兵不動。反正雙方早就撕破臉,無妨一切擺上桌面。 但有一事值得提心。 “留心宮內,注意國太夫人?!?/br> “諾?!?/br> 新氏族陸續接到回信,和有狐氏保持一致,都在家中閉門不出,對歸來的公子珩視而不見。 王宮內,晉侯靠坐在榻上,一名侍人伏身在地,向他稟報城內情況。 “陶氏、雍氏、田氏,費氏?” 知曉前三者,晉侯如有所料,絲毫不感到驚訝。聽侍人道出費氏,他猛然間坐直身體,雙目爆出兇光。 “好,真是好!” 他患頭疾多年,屢次尋費氏求藥,捧出重金也無法得償所愿。 如今林珩歸來,費氏競派嫡長子出城相迎。 晉侯倍感羞辱,當場火冒三丈,抓起枕旁的如意丟出去,精準砸到侍人的腦袋上。 如意滾落在地,侍人顱頂被砸破,登時血流如注。 “拖出去?!?/br> 晉侯怒火難消,緩和的頭痛又開始劇烈。 兩名侍人彎腰走入,戰戰兢兢拖走昏迷的侍人。 鮮血順著侍人臉頰流淌,滴滴答答落在地上。很快被負責清掃的侍人擦凈,不留半點痕跡。 王宮南殿,國太夫人居處,探頭探腦的侍人被婢女抓獲,押送至內史面前。 “不用審,拔掉舌頭,捆起來丟進花池?!?/br> 內史年約不惑,頭戴布冠,面容清癯。他侍奉在國太夫人身邊多年,一直忠心耿耿,極得國太夫人信任。 侍人拿了好處刺探消息,偶爾為有狐氏傳話,不想會丟掉性命,登時嚇得魂飛魄散,當場涕淚橫流。 “饒命,我……” 侍人剛要求饒,就被兩名強健的仆婦抓住胳膊卸掉下巴。一名瘦高的婢女走上前,帶著繭子的手指探入侍人口中,熟練地向外拖拽。 內史轉身穿過回廊,將這一幕留在身后。 國太夫人久居深宮,不輕易過問朝政,不意味著遠離權柄。她手中有先君留下的甲士,國君也不敢小看。 麗夫人和公子長試圖討好她,一直不得其法,反招來厭惡。如今公子珩平安歸來,勛舊集結出迎,宮中、朝堂和國內的局勢注定發生改變。 “起風了?!?/br> 內史邁步登上臺階,恰遇冷風卷過回廊。 壓住隨風鼓起的袖擺,想到國太夫人對晉侯偏寵妾庶的不滿,他不禁掀起嘴角,腳步隨之加快。 第十四章 殿內縈繞樂聲,絲絲縷縷的花香飄散在空氣中,沁人心脾。 三名樂人席地而坐,一人鼓瑟,一人吹笙,另一人吹奏長笛。樂音裊裊,不似晉國鏗鏘激越,更類越國瑰麗繾綣。 殿中央,一名舞人袒露上半身,腰間襲彩絹,頭插稚羽,頸掛彩貝,赤著雙足騰挪旋轉。烏黑的長發高高束起,金色面具遮住半面,隨著旋律展露矯健的體魄,活似一頭游弋在山林中的豹。 彩裙翩翩的婢女伺候在殿內,手捧金盤銀碗,里面盛裝著果脯rou干,還有裹著蜂蜜的餅,散發出香甜氣息。 上首設一方長案,兩名婢女跽坐左右。 案后置榻,國太夫人斜靠在榻上,烏發堆云,長裙迤邐。眼波流轉間風姿嫵媚,半點看不出已年近花甲。 內史行至殿門前,立即有婢女入內稟報。 少頃,殿內樂聲告一段落,樂人和舞人魚貫退出。內史跨過門檻,三步并作兩步走近長案,在案前躬身行禮。 “如何?” 聲音自頭頂傳來,迥異于艷麗的外貌,帶著幾分刺耳的喑啞。 國太夫人早年曾中毒,事后查明是為先君擋災。雖然保住性命,卻傷了嗓子,再不復往昔清脆悅耳。 內史深深彎腰,口中道:“勛舊遣大子出城,新貴隱忍不發?!?/br> “哦?” 國太夫人靠在軟枕上,染著蔻丹的手指輕敲手背,片刻后輕笑出聲。 “先君在時,他們安敢如此?!?/br> 內史不出聲,低頭凝視地面,仿佛變成一尊雕像,許久一動不動。 “繆良,你說我該助誰?” “仆不敢言?!?/br> “無妨,恕你無過?!?/br> 內史謹慎抬起頭,視線略微升高,始終不敢直面國太夫人,口中道:“仆以為朝堂諸君勢同水火,君上舊疾難愈,晉國當早立世子。朝堂平穩則國內平穩,國內平穩則外敵自退,太夫人方能安享歲月?!?/br> 尾音落下,內史小心窺一眼上首,旋即垂下頭不再多言。 國太夫人陷入沉默,表面看似平靜,手指敲擊的頻率卻在加快,足見內心正在權衡利弊,一時間主意難定。 “坐?!?/br> 沒有評議內史之言,她命內史落座。 婢女無聲退離左右,移走燃盡的香爐,打開爐蓋,重新投入香餅。 “先君戰功赫赫,拔城摧池攻無不克。彼時,國內氏族無不俯首帖耳,無人敢越雷池一步?!?/br> 回憶當年,對比如今,國太夫人語帶薄怒,目光陰翳。 “今上志大才疏,行事虎頭蛇尾,捅出簍子不自知。年復一年,至今無法收拾?!?/br> 國太夫人越說越氣,既是對氏族也是對晉侯。 內史深諳她的脾氣,始終保持緘默,老老實實做一個傾聽者。 “他要獨掌大權,好。他要扶持新氏族削弱勛舊,也好??伤辉摵鷣?,鬧得國內一團亂?!?/br> 國太夫人坐直身體,這番話壓在心中許久,她需要宣泄。 “削弱智氏本無過,但他不該因小失大。坐視國境危急卻不發兵,這同自毀江山有什么區別?!?/br> “我以為他送走嫡子是權宜之計,待威懾勛舊再迎回,也能平衡新氏族收攬人心。哪想到他真要扶持庶子,簡直不可理喻!” 內史抬起頭,見國太夫人面染寒霜,張了張口,到底沒有勸諫。 “他八成是忘了,當年他能成為世子,靠的是嫡出,是我為先君飲毒!” 郁氣擠壓在心頭許久,今日終得以宣泄。國太夫人臉頰泛紅,唇殷似血,能窺見年輕時是何等風華絕代。 前推四十年,她是越國宗室數一數二的美人,以艷麗聞名天下。 若非如此,她也不會嫁給晉侯,成為兩國聯姻的紐帶。 她自詡聰慧,絕非愚鈍之人。萬萬沒想到生下的兒子卻眼高手低,總喜歡自作聰明。 “若非我被毒傷了身子,無法再有孕……” 國太夫人坐正身體,聲音漸漸低沉。未盡之語消失在空氣中,溢出的森冷和殘酷令人脊背發寒。 “太夫人,此時不晚?!眱仁纷プr機出聲,意圖將話題引向林珩,“公子珩歸國,勛舊出迎,您既不喜公子長,何妨推他一回?!?/br> “勛舊?”國太夫人冷笑一聲,似感到疲憊,重新靠向軟枕,“那是一群貪婪的兇狼,先君去后脫離鎖鏈,今上壓不住,他的兒子也未必?!?/br> 內史心生不解。 勛舊違背晉侯意志出城,豈非擺明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