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書迷正在閱讀:[ABO]小道士穿越星際后成了帝王心尖寵、魏晉第一美少年、我的乖軟小夫郎、反派他無心工作、重生成崽三歲半[種田]、虐文女主嬌寵日常[快穿]、反派穿成癡情男二[快穿]、替身受重生后和渣攻他叔HE了、重生醫妃一睜眼,全京城排隊搶親、假千金漂亮親媽重生了
“軍隊!”院子里發人嘩啦全站起來。 親兵氣喘吁吁地道:“是朝廷的軍隊,他們是奉命追剿打著□□名義的流民軍的,為首之人自稱都指揮使?!?/br> 都指揮使,正四品的官職,比魯巡檢這九品的官階高出好大一截。 魯巡檢立刻整肅身上衣服,叫上十幾個小旗的領隊跟自己出去迎接,同時吩咐其他人快把這里的鍋碗瓢盆收收。 不知道這都指揮使的脾性,要是觸了他的眉頭,眨眼睛治他們一個軍制散漫的罪都能叫他們吃大苦頭。 天色越發黑了,眼看著就要徹底暗暗下來。 魯巡檢和顧凜聶勇以及去他小旗的領隊從縣衙出來,走到鎮子前的那條挖過陷阱的路上,就看到火把下翻飛的旌旗,以及穿著統一軍服,手持長木倉,拿著刀劍的軍隊。 為首之人已經下了馬,正蹲在他們之前挖的陷阱前。 “下官魯達,參見指揮使大人?!濒斞矙z跪在地上,身后的顧凜等人也跪下去。 蹲在陷阱前的都指揮使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你就是負責安遠鎮軍務的巡檢之一?” “回大人,安遠鎮共有三個巡檢,王巡檢和左巡檢因為前些日子進山剿滅流民軍還沒有回來?!?/br> 第145章 “剿滅流民軍?”這位都指揮使讓魯巡檢和顧凜他們起來,“你們安遠鎮上三個巡檢手底下的人加起來還不足四百吧,那伙從府城流竄來的流民軍少說也有一千七八,你們這是在哄騙本官,以為本官是那些只拿軍餉,不懂排兵布陣的酒囊飯袋嗎?” 這都指揮使的語氣一下子變得嚴厲,魯巡檢連忙道:“回大人,非下官哄騙,實際情況如此?!?/br> “二十多天前,下官手底下的第十小旗的領隊從府城回到安遠鎮,在來的路上便發現一伙五百人左右的流民軍,他將此消息告知安遠鎮縣令后,縣令大人便很快把下官三人召集到縣衙,商量如何躲過這次禍事?!?/br> “隨即,下官派出第十小旗的人查探敵情,沒想到卻發現原本的那伙流民軍和另外一股流民軍合在了一起,人數已達兩千二三——” 魯巡檢話還沒說完,這個都指揮使就道:“你說,到達安遠鎮的流民軍總數還多了五百,總數有兩千二三?” “是?!濒斞矙z自然不敢信口胡言,說的全是真話。 但是都指揮使更不信了,眉頭皺了起來,有些厭惡地看著魯巡檢:“越說越離譜,莫非你還要告訴我,僅憑你們這三四百人,將兩千多流民軍全殺了不成?” “……”事實本來就如此。 魯巡檢在心頭叫苦,要不是他自己親身參與,誰跟他這么說他也會覺得牛皮吹上天。 他只得說得更清楚明白:“回大人,那日第十小旗的領隊疾馳而歸將此消息帶回后,下官等已做好與安遠鎮共進退的準備,可是第十小旗領隊是個十分有想法的年輕人,他提出分而殲之,敵多我跑,敵少我圍的策略,在安遠鎮百姓撤離安遠鎮的時候沿途利用地形阻擊流民軍,最后以安遠鎮為屏障再次消耗了一波流民軍,讓三個所的士兵分為二十人一隊的小隊,裝作不敵后撤到遠離村子的山林里,于山林里繼續蠶食流民軍?!?/br> 都指揮使心里頭不信安遠鎮上這點人馬真的能把流民軍留下,想的更多的是流民軍在安遠鎮劫掠一番后繼續往南逃竄。 但是魯巡檢有理有據的話讓他生出幾分驚異,仔細琢磨了一下他說的這個分而殲之的策略過產生一種說不定這是真的念頭。 他對魯巡檢嘴里的這個第十小旗的領隊興趣大增:“叫第十小旗的領隊出來,本官要親自問話?!?/br> 魯巡檢叫苦不迭,要不是這都指揮使一副立馬要降罪的樣子,他也不會把顧凜說出來,誰知道這些上官會有什么念頭。 但是事情到了這個份上,只能如此了。 顧凜在魯巡檢身后,他和都指揮使的話聽得一清二楚,在魯巡檢叫到他名字的時候,他上前一步,抱拳行禮:“第十小旗領隊顧凜,參見大人?!?/br> 都指揮使宋秉看向魯巡檢嘴里數次提到的顧凜,只見火把下的少年穿著一身黑色上袍和黑色褲子,身條瘦削,面容寡情而俊氣。 但是年紀太小了,看起來可能只有十五六歲。 “你就是那個從府城回到安遠鎮,并發現一伙五百多人的流民軍,制定出分而殲之策略的第十小旗領隊?” “是?!?/br> “那好,本官問你……”一個個問題拋出來,被顧凜一個個清晰而簡潔地解答,一開始宋秉的問題十分尖銳,慢慢地,變成了討論,最后,已經成顧凜講解他所疑惑的地方。 宋秉望著眼前的少年,徹底相信魯巡檢剛才說的事了。 以三四百人殲滅了兩千多的流民軍,一次以少勝多的絕佳實例。 宋秉的目光變得柔軟,指著地上的陷阱問顧凜:“本官見此陷阱里的竹刀還有碎瓷片上似乎特意沾了什么東西,是毒?” 顧凜垂著眼睛,八風不動:“回稟大人,是糞水?!?/br> “糞……”宋秉可不比魯巡檢這樣尋常出身的軍漢,他是京都子弟,家里雖然是武將世家,但錦衣玉食。 別說吃喝拉撒了,就是躺下都有丫鬟扶著頭,哪里想到竟然會聽到這么腌臜的東西,當下捂住了嘴巴,皺著眉道:“這么做有什么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