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2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我不是械王、搞基建嗎?我超專業的、直播收容詭異boss
夜相點頭,笑著說:“歸雪的信上說,讓我們繼續督辦糧草軍餉和一應供需,他們準備奪下大魏幾座城池,然后,再跟大魏議和。扒下大魏一層皮?!?/br> “好,好?!蹦铣踹B連點頭。 他又高興了一會兒,忽然收了笑,“你家夜歸雪都寫信寫戰報回來了,小七怎么沒個信送回來給孤?” 夜相道:“歸雪養傷,左右無事吧?有閑暇書信回王都,王女軍事重,大約是抽不出閑暇來?!?/br> 南楚王勉強接受了這個理由,“孤也想去前線?!?/br> 夜相立即說:“王上,您就別去搗亂了,前線人夠了。咱們回京這些日子以來,歸言和秦若,還有那負責運輸糧草軍餉的風月、挽娘等所有人,都忙的腳不沾地,晝夜不歇,王都剛安穩下來,您就好好待在王宮吧!否則南宮家的余孽,興許還有藏在暗處的,若是一個不小心,您有個差錯,也是讓王女分心?!?/br> 南楚王吸氣,看著夜相,“夜相啊,要不你去?” 夜相立即搖頭,“老臣也不能去,老臣也有很多事情要忙,自從南宮家叛亂,整個南楚,幾乎陷入了癱瘓,送到老臣面前的各地的折子,已堆成了山,老臣挑挑撿撿,重要的急事,讓人搬來給您了其余的大部分雜事,可都還要老臣處理呢?!?/br> 夜相指指自己腦袋,“您看,老臣這些日子,連白發都多了,眼圈都熬黑了。老臣在議事殿住了已半個月沒回府了,老臣的夫人怕是都快認不出老臣了?!?/br> 南楚王沒了話,嘟囔,“哎,孤就是想女兒了嘛?!?/br> 夜相:“……” 他還想孫女了呢?他的孫女還在大梁東宮呢,他說什么了嗎? 南楚王擺手,“行了,你去忙吧,孤知道了,孤也就說說,你放心,孤不添亂?!?/br> 夜相放心下來,沒立即走,而是對南楚王說:“關于王后與留安王,王上您打算如何處置?” 南楚王回王宮后,還沒見著王后,在回王都前,便聽人說王后住去了他的寢殿,他踏進王宮門時,便嫌惡地吩咐人將他的寢殿提前一步封了,將人直接關在了里面,他這些日子一直住在御書房。 聽夜相提起,南楚王道:“王后一直刺殺小七,她的性命,等著小七回來取吧!聽候小七處置。至于留安王……” 南楚王提起來就怒,“他人還在天牢關著了?” “與他一起參與叛亂的所有人,都在天牢里關著了?!币瓜嗍亲類篮薜?,當時他一家差點兒死在留安王手里。 南楚王想了想,“也等小七回來處置吧!” 夜相點頭。 元照派去給燕回聲的信使,并沒有回返,元照派人去探,也沒見被燕回聲斬殺,將尸首掛在城墻上,用來表示大梁不接受議和。 元照皺眉,“燕回聲這是什么意思?” 羅厭在一旁不忿,“太子殿下,要我說,我們就該打回去,我們的兵力比大梁多,重新奪回失去的城池,讓大梁見識見識我們的厲害?!?/br> 元照看著羅厭,“本王要議和,自然要有個態度,我們如今的確能打回去,但南楚呢?南楚如今可是有六十五萬兵馬,跟大梁穿一條褲子?!?/br> 羅厭跺腳,很想說“元照你怎么這么窩囊?”,但她沒敢,只恨恨道:“若是大梁不接受議和呢?否則大梁怎么會是這個態度?” 元照沉著眉眼,“應該不會?!?/br> 他抿唇,“再等等吧,三日后,沒有消息,本王再派信使前去?!?/br> 羅厭沒了話,心里雖恨,但也無可奈何,她不滿,“太子殿下你早先跟我說,讓我幫你對付燕回聲的,沒想到你來到這藍灣河后,就變卦要議和了?!?/br> 元照看著他,“本王當時也沒想到,元辰會如此慘敗,最后兩門攻城炮都沒了?!?/br> 他安慰羅厭,“你放心,早晚本王會讓你報仇。戰場上做不到,還有別的手段?!?/br> 羅厭只能點頭。 燕回聲與老護國公自然也知道,這一戰的結果,就是議和,但他們在等著南楚的消息。 在大魏派了信使的三日后,他們總算等到了蘇容的飛鷹傳書。得知蘇容已帶兵攻下了大魏與南楚的邊境定南城,還準備繼續多攻打幾座城池后,二人齊齊笑了,將早已商議好的條件,附在書信上,將那信使放回了大魏。 第859章 底線(二更) 太子元照等了三日準備在派信使時,三日前派出去的信使卻回來了。 信使呈遞上大梁太子燕回聲的回信,有氣無力地說:“殿下,這是大梁太子的親筆信?!?/br> 近侍檢查了書信遞給燕回聲。 元照接過書信,問信使,“怎么三日?你為何有氣無力?大梁對你用刑了?” 信使搖頭“屬下是餓的,剛呈遞上信,就被大梁太子命人關進了牢里,沒有吃喝,今日才放屬下回來?!?/br> 元照點頭,又問:“除了這封信,大梁可還說了別的話?” 信使搖頭,“沒有了?!?/br> 元照擺手,“你下去吧!” 信使餓的腿軟腳軟,立即下去找吃的了。 元照打開燕回聲的書信,看過后,臉一下子黑沉。他知道大魏主動議和,大梁自然會提出苛刻的條件,但也沒想到,會如此苛刻。 燕回聲在回信中說,大梁攻打的十二座城池,悉數歸大梁,另外,大魏再割讓三城,奉上黃金三十萬兩,上等寶馬五千匹,外加攻城炮構造圖,弩箭改良構造圖,以及,大魏獨有的糧食種子,開通邊境貿易互市,派大魏二皇子元辰為質子,送往大梁京城為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