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我不是械王、搞基建嗎?我超專業的、直播收容詭異boss
瑞安王也正是這個意思,立即點頭,“對,七小姐所想也正是本王所想,那就這樣辦?!?/br> 瑞安王說完,當先去吩咐人處理安排了。 夜歸雪從隔壁房間走出,看著瑞安王匆匆離開,他溫聲問蘇容,“沒歇著?” 蘇容搖頭,把瑞安王的來意與夜歸雪說了,看著他問:“歇夠了嗎?若是歇夠了,咱們就回京了?!?/br> “歇夠了,走吧!”夜歸雪看了一眼院外,“雪越來越大了,若是今日不走的話,明兒便不好下山了?!?/br> 蘇容也這么覺得。 鳳凌弄來了兩把傘,一把遞給夜歸雪,一把留在了自己手里。 蘇容瞪著鳳凌,“我的呢?” 鳳凌嘻嘻一笑,“姐,您跟夜二公子打一把啊,他那把傘大?!?/br> 夜歸雪微笑,此時已撐開傘,罩住蘇容,溫聲道:“走吧!” 蘇容沒了意見。 蘇容和夜歸雪到山門口時,瑞安王已命人綁了住持和幾個堂主塞進了馬車里,瑞安王來大佛寺帶的人不少,其中還有一半護國公府的護衛,蘇容想著再加上他與夜歸雪,想必此程是安全的。沒人敢再伸爪子,這時候再伸爪子,無異于找死,更能讓他們揪到線索,查出幕后之人。 第295章 交待(二更) 果然如蘇容所料,回城的路雖然冒著大雪不好走,但十分順利。 進了城門后,瑞安王走在前面的馬車停下,等著蘇容馬車靠近,他挑開簾子詢問:“蘇七小姐,本王覺得應該直接進宮,你說呢?” 蘇容點頭,“好?!?/br> 她轉向夜歸雪,剛想說送他回護國公府,夜歸雪卻道:“此事我也參與了,我也隨你一起入宮?!?/br> 瑞安王聽到了夜歸雪的話,立即說:“這樣更好了,勞煩夜二公子了?!?/br> 夜歸雪搖頭,“不勞煩?!?/br> 于是,瑞安王索性將住持等人一起帶著,去了皇宮。 皇宮內,皇帝早已下了早朝,在御書房內批閱奏折,沒了余安的伺候,他覺得別人伺候的都不盡心,處處不如意,但又不能把余安放出來,再加上幾件大案牽聯在一起,還不知道瑞安王會查出什么來,今兒早朝上四皇子燕慎又已死證清白請求查麗嬪的案子,也讓皇帝覺得麗嬪這件案子怕是還真另有其人,因為他也不覺得,這么大的幾樁案子,是麗嬪一個人能做得來的。 聽聞瑞安王與蘇七小姐、夜二公子帶著大佛寺的主持和尚進宮了,皇帝立即道:“宣?!?/br> 不多時,瑞安王等人來到御書房。 御用的金絲炭將整個御書房烤的暖意融融,幾個人一邁進門口,便撲面一股熱氣和暖意,蘇容抖了抖身上的雪,夜歸雪拂了拂衣袖,同時幫蘇容扶正因她晃動的幅度太大而弄歪的發簪。 皇帝本來就看著二人,見到夜歸雪的動作,目光一頓。 瑞安王拱手見禮,“陛下,臣昨夜離京,重查了大佛寺……” 瑞安王將昨夜離京后的經過詳細地對皇帝說了一遍,期間提到蘇容與夜歸雪找到的大佛寺后山鷹嘴崖的藏金之地則是根據蘇容對他的復述對皇帝復述了一遍,又提到將大佛寺的住持并幾個堂主押回京問審。 皇帝聽完后,又驚又怒,“鷹嘴崖半山腰的藏金之地,兩百箱金?是大佛寺的和尚所為?” 瑞安王點頭又搖頭,“回陛下,到底是何人所為,得近一步徹查,大佛寺的住持一直否認,說他不知此事?!?/br> “兩百箱金是多少?”皇帝問。 “一箱五十斤金,兩百箱一千斤金?!比鸢餐醯溃骸罢酆香y兩,大約有一百多萬兩?!?/br> 皇帝點頭,一百多萬兩雖多,但對于皇帝來說,也不會看在眼里,又問:“據你們所說,那個藏金之地,按理說,挖那么大,不止藏這些金?” 瑞安王看了蘇容一眼,頷首,“七小姐與臣提及,臣也覺得如此?!?/br> 蘇容這時也開口:“回陛下,是的,所以我與歸雪在找到藏金之地之后,覺得十分奇怪,有此疑義?!?/br> 皇帝點頭,“你們是因為先查到大佛寺,根據大佛寺的線索,才查到的藏金之地?” “沒錯?!碧K容隱瞞了燕慎入東宮求燕回聲之事,自然也就隱瞞了從燕慎口中得知的藏金之地,一切都按在御史中丞秦源一案與麗嬪一案有異曲同工之處以及對大佛寺有疑之上。 皇帝壓制著怒意,“豈有此理。將大佛寺的住持給朕叫進來?!?/br> 有人立即去了,須臾,押著住持進了御書房。 住持此時臉色灰白,看到皇帝,當即跪在地上,“阿彌陀佛,陛下,貧僧冤枉?!?/br> 皇帝一臉怒容,“朕問你,你說冤枉,指的是什么?大佛寺,堂堂佛門之地,查出有和尚包藏禍心,藏污納垢,如今竟然還查出在后山的鷹嘴崖有藏金之地?你如實招來,朕會念著你在太后在世時的情面,從輕發落,若不如實招來,朕讓你死無全尸,也封了大佛寺這座千年古剎?!?/br> 住持顫著身子,“陛下,貧僧當真是冤枉的,貧僧也不知大佛寺的后山鷹嘴崖怎么會有藏金之地?!?,他灰著臉辯解,“貧僧這些年不曾踏足后山。更是不曾去過鷹嘴崖?!?/br> “那鷹嘴崖底的山洞,僧人半夜裝車搬運山石,你作何解釋?”皇帝問。 住持道:“是十一年前,貧僧的師叔普惠游歷前,說要修筑佛祖坐臺,貧僧自是支持的,故而從鷹嘴崖挑選山石打磨制成一塊塊平整的石板,再在鷹嘴崖底暫且貯藏,每日在佛祖佛像前誦經,本應三年后就該修筑,但師叔游歷一直未歸,這件事情便一拖再拖,一直拖到如今,近來大佛寺不太平,貧僧心里發慌,便想起是否佛祖怪罪,本應早就該修筑的坐臺一直沒修,故而連忙與師兄師弟們商議,將此事提上日程,沒想到趕上昨日,倒被王爺誤會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