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反正什么都不用做,是男是女又有什么關系?” 雖然李乾坤的意思是,這二十一個過繼來的孩子,誰最優秀,他就把這個享福的位置留給他。 可在文武百官看來,小皇帝是在自嘲。 不過是個傀儡而已,是男是女很重要嗎?一點也不重要。 于是文武百官什么都不說了,就當給陛下一個面子。只是在暗地里,他們想著要多多教導皇子們,絕對不能讓公主們超越了去。 結果還是讓公主們超越了去。 明明有繼承權,可所有人都不在乎她們,輕視她們,她們怎么能受得了?就算是為了打某些人的臉,她們也要努力,努力,再努力。 不過這是很多年后的事了,讓我們把時間線拉到小皇帝剛剛過繼二十一個孩子的時間點。 這一年國家發生了一件大事,要打仗了。 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一百五十二年前,大晉朝灰飛煙滅。 大皓,大宣,大惠,lt;a href= target=_blankgt;三國順勢而起。 李乾坤所在的國家是大宣,他是大宣的第五代皇帝。 近三十年來,自從大皓新皇登基之后,剛開始還好,年紀越大越野心勃勃,想要吞并其他二國,統一天下。 其他兩國哪里肯?一直在尋找生機。 別的國家不知道,反正大宣這邊,先皇將權力交給了攝政王。 事實證明,這個舉措是對的。 近些年來,天下萬民的生活是越來越好了,再也不負二十年前的絕望。 這次大皓進攻大宣,想必是已經兵強馬壯,糧草充足。 大宣獲勝的幾率不大。 聽到這樣的話后,李乾坤睜大了眼睛。 救命,如果這個國家沒了,他還能過上好日子嗎? 知不知道現在的日子有多好?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玩什么就玩什么,想要看話本子,整個國家都為他背書,看都看不完。一旦沒有了皇帝這個身份,先不說他小命還在不在,就算在,還能有這樣的好生活嗎? 李乾坤第一時間看向了攝政王,希望攝政王能出個主意。他相信,先帝將整個國家交給攝政王,一定有其原因。 在小皇帝的灼灼目光中,攝政王說:“大宣不會輸?!?/br> 李乾坤聞言松了一口氣,然后該干什么就干什么去了。 然而沒幾天,攝政王走了,去了戰場。 于是政事一股腦的落在了小皇帝身上。 李乾坤看看這個大臣,又看看那個大臣,毫不猶豫的要將工作推出去。 然而沒有一個人愿意接,誠惶誠恐的紛紛退縮。 小皇帝沒辦法,只好自己干。 只是某些廢話能不能別寫了?看著頭疼。 不是他嫌棄,是真的有很多廢話。其實某些折子,特指請安折子,壓根就不用寫。還有談正事的時候,直接寫正事不行嗎?為什么有那么多彎彎繞繞?不看,怕漏了什么???,頭疼,腰疼,眼睛疼。 李乾坤當即下令,誰要是寫廢話他就貶誰的官。 他不止這么說,還這么做了。短短三天的時間,十幾個官員一貶再貶。 文武百官們心驚膽戰,生怕小皇帝再做出什么事來。私底下他們不知道有多后悔:早知道陛下是這個性格,還不如就讓攝政王主政呢! 可李乾坤永遠也不會讓他們失望。 他不管朝廷官員之間的關系是不是錯綜復雜,他只管自己的要求有沒有達成?誰若是沒有做到,不管是誰,一律貶官。 什么?沒了這批人,誰當官? 笑話,天下想當官的人數不勝數,隨便提拔一個就行了。做不好就換掉,釀成了大禍就殺掉,就是這么簡單。 慢慢的,文武百官們學乖了。老老實實做事,安安分分做人。 朝廷這邊,李乾坤過得很高興。 而戰場那邊,攝政王都快要愁禿了。 小皇帝的所作所為充分證明了他就是個門外漢,如果不是攝政王和攝政王的班底一直在給他兜底,他肯定翻車。 不過攝政王雖然憂愁,卻也滿意。因為小皇帝誤打誤撞地解決了很多事情,他回去后就好辦了。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 三年后,攝政王班師回朝。 李乾坤歡歡喜喜的迎接了他,又把所有的事都交給了他。 這下子文武百官是看明白了,原來陛下和攝政王自有默契。 ?;庶h的眼淚掉下來,陛下,你早說??!你早說我們就不會暗搓搓的搞事了。 自從攝政王回來后,李乾坤又過起了幸福美滿的生活。 說句老實話,干活真的好累,他想躺平。 現在的生活就很好,他要一直過下去。 然而這是不可能的,在他四十五歲的時候,攝政王逝世了。 李乾坤人傻了。 攝政王才五十五歲,怎么會死? 更何況是突然死了。 查,一定要查,好好查。 他那么大一個工具人,錯了,是攝政王,怎么就沒了呢? 葬禮那天,李乾坤更傻了。 所有人都指著一節木頭說是攝政王的尸體,可那就是一節木頭??! 剛開始的時候,他還以為其他人在指鹿為馬,一起蒙騙他,讓他以為自己看到了幻覺。 直到他看到了其他人的眼睛,他才知道他想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