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荒年后,我成了極品惡婆婆 第269節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 因為男主我又死了、我用神豪系統搞基建[快穿]、好男人他殺瘋了[快穿]、攬春光(重生)、神秘豪門家主是我同桌[重生]、當我穿成古早文里的女配、穿成豪門小可憐后我成了團寵、我靠言靈野路子吃瓜、怎么都想拯救反派啊、真千金親媽快穿回來了[穿書]
第427章 端午節福利 端午節是百年前傳下來的習俗,慢慢變成了一個大節。 去年有荒在,端午節都沒怎么好好過,今年家家戶戶春收滿倉,于是熱熱鬧鬧慶端午。 早幾天前,程彎彎就讓家里的孩子們去大河邊上摘粽葉,大河水位線高,粽葉長得也很好,好一大片都被四蛋幾個孩子摘回來了。 “咋搞來這么多粽子葉?”程圓圓驚愕道,“包這么多哪里吃得完?” 她心靈手巧,是包粽子的主力軍,幾個丫頭已經學會了,一個個都忙著煮粽葉,準備綁粽子的繩子,不是線繩,而是一種叫馬蘭的草,韌性很強,不容易斷,村里人專門用這個來綁粽子。 程彎彎笑著道:“工坊里那么多人呢,我打算每個人發幾個?!?/br> 上輩子在現代時,每年端午節中秋節過年,公司都會發節禮,這已經成了約定俗成的規矩。 而今工坊里的工人們一個個干活踏實又賣力,她沒有任何道理不給他們發節禮。 就包那種最普通的糯米粽,一人發六個,再加兩個咸鴨蛋,咸鴨蛋在朱老婆子那里預定好了,都已經送到了庫房放著。 一大家子人坐在院子里開始包粽子,上千個粽子,那真是得費不少功夫。 明天就過節,今天就得把粽子包好煮熟,給工坊里的眾人發下去。 粽葉需要提前過一遍水,晾曬一下,然后將頭頭上的那個梗剪掉,糯米也需要泡水備用。 然后取一片粽葉,折成三角形,在空間中填滿糯米,然后合上粽葉,再加一片粽葉沿著紋路包一圈防止漏,最后用草繩綁起來就算是包成了。 包一些出來后,魏紅英就會拿到灶房里開始煮,煮了沒多久,就聞到了粽子的清香。 這粽子里雖然沒放其他食材,但也很美味,糯米染上了粽葉的香氣,沾一點點白糖,咬一口,粽子和甜甜的糖在味蕾間綻放,程彎彎一口氣吃了兩個,十分滿足,真不愧是流傳了千百年的傳統小吃。 人多力量大,在工坊下工之前,上千個粽子總算是全都包出來煮熟了,裝了好幾大桶子,全部拎到了空地上,然后再將早已洗干凈的咸鴨蛋抬過來,支一張桌子,準備發端午節福利。 工坊的人還沒下工,就得到了消息,說是要發粽子。 一到點,眾人就迫不及待聚集在了空地上。 “好,都排隊!”趙老太太手里拿著一個花名冊,“領了粽子的人就在自己名字后頭按個手印,不許插隊!” 她老人家在工坊當了小半年的主管,別的字可以不認識,但每個人的名字看多了也就眼熟了,絕對不會弄錯。 每人六個粽子,用繩子系起來拎著,再加兩個咸鴨蛋。 工人們一個個喜氣洋洋。 他們這些人以前不是沒在別的地兒做過活兒,東家能把工錢發下來就不錯了,他們從不敢指望其他任何。 什么發衣服啦,免費吃飯啦,過節還發粽子鴨蛋啦……這是以前從來想都不敢想的事。 “明天就是端午節了,所有人帶薪休息三天?!背虖潖澘粗娙碎_口道,“干活的時候好好干活,休息的時候也一定要好好休息,放心,工坊虧待不了大家!” 過節休三天的事,這些人以前聽趙老太太提起過,但誰也沒當回事,沒想到竟然是真的。 他們的工錢是按月來算,也就是說,就算三天不干活,也不會少一文錢。 “大山娘……啊不,總覺得大山娘這三個字不適合你,以后我們還是叫你穗孺人!” “也只有穗孺人才有這么大的心胸和氣度,有穗孺人,是我們大河村最幸運的事!” “我們這些程家村的人也沾光了,程家二姑……哦不穗孺人,我們一定好好干活!” “……” 眾人看向程彎彎的眼神瞬間就變得更加尊敬。 程彎彎知道,在古代,資本家剝削也很嚴重,一些底層勞動人民的福利根本就得不到絲毫保障,她無力改變時代,只能讓歸屬于自己工坊下面的工人能盡可能的做一個體面的、有尊嚴的勞動者。 “好了,大家都回去吧?!?/br> 她拍了拍手,散會。 這邊的盛況,傳到了吳大人耳中。 雖然前陣子煤礦爆炸塌方了,但缺錢的老百姓們還是愿意拿命來這里干活,煤礦晚上下工一般比肥皂工坊那邊晚一個時辰,這會大家還在吭哧吭哧干活,一個個累的灰頭土臉。 “大人,這是穗孺人派人送來的端午節吃食?!惫俨顚⒁粋€籃子放在案桌上,取出粽子和鴨蛋,“穗孺人說都是煮熟了的,可以直接吃?!?/br> 吳大人放下毛筆,他沒想到穗孺人竟然也給他送了粽子。 他沒吃粽子,站起身走到辦事處門口,偶有村民們從門口經過,都在議論剛剛發福利的事,每個人提起穗孺人,都是一臉的尊敬和崇拜,大家忙了一天,好像一點都不累,一個個臉上都是輕松地笑容。 他扭頭看向煤山,好像看到了那些煤礦工人眼底的羨慕。 他終于明白,為何穗孺人會如此得民心。 他緩聲開口:“六個粽子加上兩個咸鴨蛋,價值幾何?” 身后的官差在心里盤算了一下道:“六個粽子也不知道有沒有一斤糯米,十文錢差不多了,鴨蛋貴一些,一般來說三文錢一個?!?/br> 也就是說,每個人發了不到二十文錢,就讓這些人感恩戴德。 為何其他商人就沒想過花這些小錢籠絡人心呢? 不是不舍得小錢,而是,那些商人根本就沒把底層的老百姓當一回事吧。 就像管理煤礦的官員一樣,不把人命當回事,所以從未想過改進煤礦設施,安不安全對他們來說無關緊要。 “都是十里八鄉的村民們,一些人有節禮,一些人卻什么都沒有,會讓人背后說朝廷的壞話?!眳谴笕碎_口道,“等會下工后,煤山上的所有工人,都可去賬房領取三十文的禮節錢,還有,明日上午休息半天,讓他們下午再來?!?/br> 放三天假肯定不行,會拖慢進度,他也只有給半天假的權利。 當礦工們聽說這個消息時,一個個都驚呆了。 他們知道穗孺人大方,很想去給穗孺人干活,但是那邊招滿了,只能來煤山,他們給朝廷干活,哪敢提什么要求,只要按時發工錢就行了,沒曾想,這位吳大人也跟穗孺人一樣大方! 礦工們當即跪在山頭上,叩拜:“謝謝吳大人!吳大人萬福!” 吳大人遠遠看著,心中莫名激蕩。 他一直是管理人員,管工部的事,很少和老百姓打交道,原來被老百姓愛戴是這種感覺。 一種很美妙的感覺。 第428章 萬般皆下品 一大早,程彎彎就被艾草的香氣給熏醒。 程圓圓將田里割來的艾草放在院子的每個角落,還燒了一把驅蚊驅蟲,艾香四處彌漫。 家家戶戶都在準備過端午節,一大早村子里就熱鬧起來。 程彎彎讓趙二狗去曹家和沈家送節禮,親戚嘛,逢年過節就是互相送禮走動,關系才會越來越好。 因為過節,全家人都休息,老趙家的人都會聚在一起吃個飯,自然是在程彎彎這里開火。 老趙家拎了雞鴨過來,還帶了一些干菜,兩家的菜合在一起做,大廚就是吳慧娘和文氏,魏紅英和程放及春花在邊上打下手,四個人麻利的忙碌著,一頓豐盛的過節餐很快就做好了。 飯菜剛端上桌,院子門口就停下一輛馬車。 “干娘,我們回來啦!” 沈正從馬車里出來,比阿福更快一步跳下車,緊接著是程昭。 三人一臉風塵仆仆,很顯然是一大早就起來趕路,才能在中午之前趕回大河村。 程彎彎臉上滿是欣喜:“你們兩個怎么回來了?” “官學休三天,讓大家都回家過節呢?!鄙蛘ξ麑⑹掷锏臇|西拎起來,“特意從湖州買的鮮rou粽,干娘等會好好嘗一嘗?!?/br> 程彎彎將東西接過來,問道:“你們不會是直接到我這里來,還沒回家吧?” 沈正咳了咳:“我祖母天天吃齋,我爹肯定不在家,回家冷鍋冷灶,我才不想回去呢?!?qqxsnew. “我先給大姑二姑,還有老師送完節禮,再回去?!背陶褜⑹掷锏臇|西拿出來,“這是湖州的雙黃咸鴨蛋,聽說味道很不錯?!?/br> 他拿了三份出來,程彎彎,程圓圓,虞夫子,各一份。 “先進來吃飯?!背虖潖潓⑷齻€孩子帶進去,“去湖州還不到一個月,感覺你們都瘦了?!?/br> 程昭和沈正在桌子邊上坐下來,趙老太太給兩人猛夾菜。 阿福則端著個碗坐到邊上去了,不一會兒,趙老頭子也和阿福坐到了一起,若是仔細聽,就能聽到,老頭子在跟阿福聊木工活呢,一些高難度的技術,阿福說的頭頭是道,趙老頭子頻頻點頭,每個字都認真的記下來。 這邊孫氏端著一個碗湊到了程昭身邊,殷勤的道:“昭兒,讀書累不累呀?” 程昭放下筷子拱手道:“謝謝三嬸關心,讀書不累?!?/br> 孫氏一撅屁股,趙老太太就知道她要拉什么屎,板著臉道:“老三媳婦,你又想搞啥幺蛾子?” “我這不是給軒軒找個好老師么?”孫氏笑瞇瞇的道,“昭兒讀書這么厲害,這么優秀,是我們大河村讀書最好的人,我呢,就想讓昭兒來給咱們家的軒軒啟蒙……” 程彎彎:“……” 以前孫氏沒有兒子的時候,好像并不關心讀書的事,而今一生下兒子,竟然就有了“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思想覺悟。 只不過,軒軒才剛生下來,都沒滿月,就啟蒙,這思慮的是不是太早了些? “你想的還真美!”趙老太太毫不留情噴道,“昭兒現在是什么身份,咱們湖州最厲害的秀才,馬上就成舉人老爺了,你好意思讓舉人老爺給你兒子啟蒙,真不知道你腦子你在想些啥子!” 孫氏面上露出委屈,她這不也是希望軒軒給趙家光宗耀祖么,她哪里錯了? “咳,三嬸,軒軒還小,不急?!背陶褱芈暤?,“幼童三歲啟蒙,三歲送到村中學堂即可,虞夫子教書育人才是真厲害?!?/br> 孫氏撇撇嘴,虞夫子要是真厲害,就不會窩在一個山溝溝里當夫子了。 不過看到一屋子人不贊同的眼神,她只好將小心思壓下去,反正兒子還小,再慢慢籌謀吧。 一大家子人熱熱鬧鬧吃完飯后,程彎彎就看到趙老太太和文氏,帶著趙大旺去了王家,手里還拎著好些禮物。 正是端午節的時候,村里沾親帶故的都會互相送禮,倒也沒引來多少人的注意。 親事談成了皆大歡喜,要是談不成,也不至于傳出去什么不好的流言。 “小正,你等會再回去?!背虖潖澗砥鹦渥拥?,“我和大山去湖里抽一點藕帶,你帶回去給你阿奶嘗嘗鮮,吃齋的人肯定喜歡吃這個。昭兒,你也等一會子?!?/br> 她和程家的關系最近緩和了,讓昭兒帶點吃食回去也沒啥。 沈正也跟著卷袖子:“干娘,我跟你們一起去?!?/br> 藕塘就在后院,推開門,就有一條棧道,穿過棧道很快就走到了藕塘邊上。 “原來這就是荷?!鄙蛘@訝道,“聽說去年,大河村就是靠這個熬過了荒災?!?/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