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節
書迷正在閱讀:八零之繼母摸索記、穿成矯情反派的豪門后媽、女主不發瘋,當我是根蔥、和龍傲天一起建設祖國[快穿]、影后mama單身帶娃上綜藝后、穿到荒年后,我成了極品惡婆婆、[快穿] 因為男主我又死了、我用神豪系統搞基建[快穿]、好男人他殺瘋了[快穿]、攬春光(重生)
“可不是,我十六……” 古懷民:“安靜,我國法律,十八歲才算成年?!?/br> 停頓一下,他繼續說:“結婚年齡,男同志不能小于二十二周歲,女同志不能小于二十周歲,如果你們違反規定,就是犯法了?!?/br> “??!” “我的天老爺!” “娘咧,這這這……” “這閨女不砸手里了?” 古懷民嚴肅:“話不能這么說,一個地方有一個地方的規矩,既然大家來到這里,就得守著這里的規矩,你們覺得這個年紀是歲數大,其實外面還有三十四十不結婚的?!?/br> “???” 田家村眾人懵懵的互相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這個朝代,好奇怪??! 這么晚結婚,這三十四十的,這么晚他們都能當爺奶了??! 不懂,一點也不懂。 “關于婚姻法,我們會稍后再給大家科普,既然大家在這里生活,首先就要明白貨幣體系。我現在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現在最大的面額是一百元,最小是一分錢……” 他介紹了起來,隨即又開始介紹物價。 這一上午,主要就是介紹這些,還別說,甭管是最老的老人還是最小的小孩兒,可沒有一個人坐不住的,一個個都聽得津津有味兒。這可是關乎生計的大事兒,他們可不敢有一點差池。 這里不用銀子不用銅板,大家都得從頭學,自然是十分認真,一個個還在本子上畫著只有自己能看懂的符號做記錄。是的,本子。桌上的本子,他們每個人一份,是給大家做筆記用的,當然了,大多數人是不舍得用的。 少有認識幾個字兒的,像是宋學禮這樣的,才會寫幾個字兒。 一上午啊,就在錢與物價里徜徉,同時大家也曉得,村委會這邊會有一個小賣部,柴米油鹽醬醋茶,都可以過來買。這一上午,真是無盡的知識啊。 你要是真的讓大家學認字兒,可能還沒有那么快,但是這關乎嚼谷兒的大事兒,可沒人不放在心上,一個個都分外的精神。 中午休息回去,田老頭兒:“以后每個月一號要去村委會方會計那里領錢,咱家是、咱家是……咱家是……” 他算了又算,沒算出多少錢,索性說:“六個大人,六個孩子?!?/br> 陳蘭花不服氣:“我們家青柳都十七了,竟然還算孩子,真是沒有這個道理的?!?/br> 田青柳也不言語,她話不多,就老實的貓著。其實田青柳原本也不是這么內向,不過未婚夫悔婚是一茬兒,逃荒見多了慘劇又是一茬兒,人就越發的不愛說話了。 田老頭兒:“這事兒還是不聽人家的,你們叨叨也沒有用,那我來考考你們,看看你們上午有沒有認真聽?!崩项^兒還來了點興致,他搬出板凳坐下,問:“剛才那邊說雞蛋是多少錢一斤來著?” “一塊五一斤,一斤差不多能稱七八個?!标愄m花可不會記錯這個,啥事兒都能記錯,就是不能記錯雞蛋。那可是頂頂重要的。 田老頭兒點頭:“豬rou也是一塊五?!?/br> “嗯吶?!?/br> 田老頭兒:“大米呢?甜丫頭你來說?!?/br> 田甜蹲在臺階上回答:“四毛左右,會隨著市價有些起伏變化,但是基本維持在四毛左右,不會波動很大?!?/br> 田老頭兒再次點頭,甜丫頭用心聽了。 “玉米呢?東子你說?!?/br> 田東:“不到兩毛,也是有起伏,但是起伏不大?!?/br> 田老頭兒很滿意,看向了田南:“你說說,鹽咋賣?” 田南緊張了一下,結巴:“三、三毛錢?!?/br> 田老頭兒點頭:“對了?!?/br> 他又問田北:“糖呢?” 一番考教下來,倒是看得出,這事兒大家都記在心里了,他也點頭:“你們認真聽就好,這不管講啥,都要認真記在心里,咱在這里生活,且用得著呢?!?/br> “爺,我們曉得的?!?/br> 田甜抄著小手兒,覺得傻子才不好好聽呢。 她又問:“下午就要劃分土地了,咱要帶著木棍子去嗎?” 田老頭兒嘴角抽了一下,陳蘭花贊同的說:“對啊,老伴兒,咱們是不是得拿個菜刀什么的,這劃分土地,保不齊要打架啊?!?/br> 誰不想要肥地??! 田老頭兒:“……” 無語,別問,問就是無語。 田甜跟著她奶轉悠,就學不到什么正經東西。 “用不著,咱別做那討人嫌的事兒,這女娃兒都給分地,人家講究的是公平公正,咱拿出一副找茬兒的樣兒,人家肯定煩咱。別干那費力不討好的事兒?!?/br> 大家一想也是這么個理兒。 這要說起來,大家是真沒想過,女娃兒也能分地。這可是竄上天都沒見過的好事兒??!家里老老少少都格外高興,天老爺,有這樣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兒,不高興才是大傻子! 田家人喜出望外,但是還真是沒想到,就真的有人不高興呢。 此時的田富貴家,田富貴臉色陰沉的坐在炕上,面色黑的能滴出水兒了。他這個樣子,他老娘周蘭花都不敢大聲咋呼了。家里孩子們更是躡手躡腳,不敢發出一點動靜兒。 相比于其他人家喜氣洋洋,田富貴可不是那么愉快,他原本打算的好好的,自家是有底子的,他還有私藏的金子呢。到時候穩定下來,他還能東山再起,依舊是村里首富。 可不曾想,這竟然要給他們分土地。 說起來,他家女娃兒不少,女娃兒也有份,他家一點虧也不吃的,但是他家有的,別人家也有,他就很不樂意了。大家都過得好,他怎么拔尖兒? 更不要說,這田老頭兒田遠山竟然還當上了副村長,對家過的好,他哪里樂呵的起來。 田富貴心里真是一千個一萬個不滿意,陰陰沉沉的。 好半天,田富貴說:“珍荷?!?/br> 一個跟田甜差不多大的姑娘趕緊進屋,低眉順眼的說:“爹,咋了?” 田富貴:“咱家雖然跟你比大姨一家子關系不好,但是這都是當年的冤孽,怨恨不到你們孩子身上,你沒事兒也多找你表哥表姐他們玩。別說一筆寫不出兩個田字,就連你娘這邊,咱們也是實在親戚。不管從哪方面說,咱都得好好處?!?/br> 珍荷聽話的點頭:“都聽爹的?!?/br> 田富貴滿意,隨即又露出一點點慈祥的微笑,說:“你田大爺做了副村長,對咱們田家村所有人來說都是頂頂好的一件事兒,對咱家更是,有的沒的,你也多問問你表哥表姐?!?/br> 珍荷又點頭,應了是。 不過很快的,她小聲說:“田甜都不怎么理我們的?!?/br> 田富貴深吸一口氣,更柔和,笑著說:“她一個小姑娘,你多哄哄她不就好了?爹知道你行的,咱們家,你是最懂事,也是最能干的。她們可比不了,就一個田甜,你想交好還能做不到?我們珍荷最能干?!?/br> 珍荷被鼓勵的高興,用力點頭:“爹你放心,我肯定和田甜成為好朋友?!?/br> 田富貴:“哎。這就對了?!?/br> 田甜:“哈切,哈切!” 她坐在堂屋幫忙燒飯,接連打了幾個噴嚏,揉著鼻子說:“誰在背后說我壞話哦?!?/br> 第14章 學啊 好日子人人愛。 可偏生,有人歡喜有人憂。 不過這憂愁的人總是極少極少數,大多數人是樂呵的都合不攏嘴,畢竟啊,誰也不傻啊,好日子誰不喜歡??!腦子不清楚才不高興呢。反正他們才安定下來沒幾天,村里不少人都成了無腦吹。 還是這個政府好啊,要不說,是人民當家做主了呢。 遙想當年啊,還有皇帝那日子,真真兒沒法兒過,現在才是過日子呢。 雖說他們還沒有見識島外是個啥樣兒,但是大家已經心滿意足了,就這島內的生活,那也是賊好了。再說,也不是不讓他們出去,不過就是學習嘛,學好了讓走也正常。 不過啊,其實大多數人還不樂意離開呢,誰知道島外是啥樣兒,就跟故土難離一樣,大家其實對島外還是很陌生很害怕的。這想起來,心里多少總是打鼓,寧愿留在島上。 最起碼這日子看著也是安穩的啊。 他們這一天也是忙活的,不過雖說是上課,但是大人和孩子倒是并不是一起學習,雖然都是四堂課,但是側重點可不同。大人們包含的主要就是生活相關的。 首先就是法律,不說講解的多詳細,但是總歸得讓他們這古代來的知道啥事兒不能干,犯法可不行。 其次就是生活上的那些吃喝拉撒,不僅有生活常識,還有種地啊,養雞養鴨養豬啊,再就是捕魚這些有的沒的,這些都能貼補家用的,也是除了種地之外另外的出路。 種地誰都會種,可是現在跟古代可不一樣,那個時候哪有化肥那些個東西,更是沒體驗過什么機械化,這些可不都得學,開始的時候不少老人家仗著自己一把年紀,種了一輩子地,心里還不以為然,但是一看課上的那些,一個個都麻爪兒了,果然是滄海桑田變化大啊。學吧。 種地的事兒,大家都認真。 除了這些個生活上的事兒,再就是要學習認字兒寫字兒和數學,不是說要學多少文章,主要是掃盲。要說前兩項大家都能聽得進去,這兩個課程可真是要了人的老命了。 學的大家要生要死??! 然而不學還不成,特別是名字復雜點的,那腦子真是嗡嗡的,想到必須得會寫自己名字,就覺得腦殼子大??傊?,就是一個大寫的苦! 以前總是想著啊,就是家里窮才讀不起書,但凡是有個機會,肯定能把握住,保不齊就能考個秀才。這真的讓他們讀書之后才曉得,娘的咧!原來讀書這么苦!一下子對讀書人更尊敬了,這認字兒算數的,比干活兒還累??! 即便是每天只有上午上課,上午又只有一半時間學習,大家也是生無可戀。大人們是一上午的課程,下午就沒事兒了,村里已經分了地,雖說現在是九月份已經不適合種地,但是一些短期就能長成的秋菜還是可以種的,過日子活兒總是不少。 大人們是半天的課程,下午就可以忙活各家的事兒了,不過孩子們可不成,他們是上午下午都要上課,每周除了周天,還有兩天是下午休息,分別是周三和周六的下午。 因為他們村的孩子都是文盲,所以不管什么年紀,都是在一起學習,不超過十八周歲都是分在這邊,高矮胖瘦,真是應有盡有。只有六歲以下的小孩兒可以不用上學。 田甜就跟自己那十五歲的哥哥還有十七歲的小姑一起,都在學習。 田青柳萬萬沒想到,自己都定過親的人了,竟然還有混在一群小蘿卜頭里一起學習,她先頭兒幾天上課都紅著臉,尷尬的摳手指呢。好在,像是她這么大的姑娘不是只有她一個,不然更尷尬。 別說是田青柳啊,就連田東這十五歲的男娃兒都覺得臉上火辣辣的,他覺得自己也是個爺們了,就連逃荒的時候也是當做一個大老爺們用的,現在倒是要跟著小孩兒一起。 看一眼村里王大家的大兒子狗剩兒,七歲! 他們是同班同學,田東就覺得自己覺得可以體會到姑姑的惆悵。 不過他們倒是沒想過什么男女大防的問題,雖說古代這種事兒是蠻重要的,但是那是體面人家,他們這樣的小山村可真是沒有那么多的講究,男人女人的,都下地干活兒呢,講究多了還過不過日子了。 這就是古代上層和底層的不同。 如今學了小半月了,雖然是同時啟蒙,但是大家學的進度真是不同,有的學的快的,也有的學的十分不好。田甜算是班上學得好的,她這歲數最適合學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