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們全村穿九零啦、八零之繼母摸索記、穿成矯情反派的豪門后媽、女主不發瘋,當我是根蔥、和龍傲天一起建設祖國[快穿]、影后mama單身帶娃上綜藝后、穿到荒年后,我成了極品惡婆婆、[快穿] 因為男主我又死了、我用神豪系統搞基建[快穿]、好男人他殺瘋了[快穿]
第403章 384 紀遠之 這些人錯過數里之前的淺灘,想來匠肆歇腳得乘竹筏橫渡,或前行三里路到潯屻鄉再說。他們中唯一穿著布衣裋褐者揮手,朝匠肆呼喊,其余人卸了行囊就地而坐、或躺倒。 王葛令隸臣撐筏過去接,一共八人,七名學子,當中竟有紀遠之和孫綽。揮手之人姓庾名翼,字稚恭,自豫州來,游歷至南山館墅再起程時,紀遠之幾人隨其出行,十月下旬再回南山。 晉朝大族培養學童,都是自幼年起便鼓勵他們外出訪友,望他們增長閱歷的同時能盡早獨立。紀遠之緩過乏勁,告訴王葛他們是后半夜被庾稚恭催著行路,一路沒停過,直到實在走不動了,幸好看到了匠肆。 剛才王葛掂過兩筐行囊,確實不輕快。但看庾郎君下來竹筏后,停步在江邊看匠工制器,詢問各構件如何拼裝,精神抖擻,僅體力比較,實在令人佩服。 午食有新鮮魚湯,山菌燉野味,炙兔腿,棗泥與麥粉相攙蒸的餅。再饑餓,學子們都溫文爾雅進食。飯后,飲竹葉泡的水。竹葉是洗干凈晾曬好,再幾片幾片放在釜里煎出香味,貯存于墊了竹茹的甕里。 未正后,王葛留下沈山、呂匠工陪這些學子,她來江邊繼續忙碌。 每處洗衣桶、木臺外都得建榭。待衣、布洗涮好,二人沿一面的梯登上榭屋,屋梁正中(轉桶的上方)有轆轤,懸粗繩,繩一端系于木絞盤,另端有木鉤,二人協力鉤布、轉絞盤取衣。榭屋另三面全有延伸出去的若干竹桿,直接將布、衣鋪到桿上晾曬。 洗衣、搗衣之水也不必耗人力。每處洗衣桶配一牛轉翻車,往高處刮水,再用竹筒接引。并不浪費畜力,一??梢怨苷匆聟^域。 王葛還計劃造若干大型筒車,汲水后通過竹筒輸往不同的生活區,減少匠工、隸臣妾來往江岸汲水的時間。 她做這些可不是體諒隸臣妾辛苦,而是要騰出更多人力伐木伐竹、采摘山貨、撐筏捕魚。王葛將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發揮到極致,并沒意識到這種不間斷的創新制器會讓她上癮,導致最后一小小秩干匠肆,差點把近距離這座山峰折騰成斑禿。 后話不提,先說眼前。 庾郎君、紀遠之都對機械感興趣,王葛在哪分配活,二人都緊跟著旁聽。齒輪咬合運行的道理一聽就明白,但是在她講之前,他們想不到能用到某種勞作中。 “這里?!蓖醺鸾羞^一匠工,此處水淺、流緩,她直接在地上畫模圖,臥式水輪帶動橫軸,軸通過支架擔到岸上?!斑@處再加支架,用棍穿了野物后,與軸連在一起,試著用水輪旋轉炙rou。能明白么?” 匠工:“能。主吏,可我還在做另份活……我記住了?!表敳蛔⊥醺鸬膰绤柲抗?,他速回剛才忙的地方,心里哀嘆,今夜得更晚睡了。 庾、紀二人繼續跟上王葛。她都走過制碓桿的倆匠工了,又折回來,差點踩著紀遠之。 “制過貯水碓么?”她問。貯水碓是水碓的雛形,到了明代時有單獨的名稱,叫“槽碓”。這種碓的桿,前細后寬,原理是從高處引細流,貯于碓桿末梢的寬槽內,當積水到一定程度時桿尾沉下去,杵槌翹起,槽內的水在沉下去的霎那淌掉,杵槌這端又重了,砸到臼內。 倆匠工均回“制過”。 王葛接著下令一人專門制貯水碓,山上一道道的溪流小,正好利用起來,連接竹筒引到烹食區,用貯水碓把栗子、干棗搗爛制餅。 阿薪提醒:“主吏,申時鼓響了?!?/br> 王葛通常在申時、酉時制尺或雕刻鬼工木球。她“嗯”一聲往回走,看洗衣桶、搗衣臼制作區沒什么問題后,往吏署返。 吏署外周是匠肆唯一用土筑的院墻,在院外就聽到孫綽六人的喧嚷聲。莫說庾、紀二人,王葛也以為其余學子下午時間要攀登野山游玩的,沒想到玩起了升官圖。 這套升官圖一直放在匠肆,是制給阿薪幾人消遣的。 “這是什么?”紀遠之剛好奇出聲,孫綽就過來把他拽到圖前一頓解釋。 王葛看到孫綽系在腰帶上的骨雕飾物,面露不解,怎么是……算盤?她一轉身,庾稚恭仿佛會瞬移似的,已站在他行囊前,舉著個稍大些的木制算盤,咧開兩排大牙沖她笑:快問我啊,我告訴你這是啥? “是叫算盤么?”距離準匠師考核太久了,當時主考官沒對算盤單獨評價,因此王葛以為此物不合時宜,讀書人還是習慣用算籌,便慢慢淡忘此事。幾年后再見,誰知道當中經歷了什么? 庾稚恭錯愕。孫綽不想玩升官圖了,過來驚訝道:“王同門已經知道算盤了?夫子跟我們說,本縣先從南山、清河莊用這種新算器,以后替換掉算籌?!?/br> 原來如此。王葛裝著不感興趣,只要官署不宣布,她絕不會說此算器是她制,“算盤”名是她起的。 來者是客,學子們既然沒去爬山,她這一時半會的也閑了,就讓匠徒鋪席擺案,與庾郎君、孫綽對坐交談。 孫綽先笑著夸贊:“上次在彩石灘聽王同門講平州之事,我都沒聽夠呢?!?/br> 王葛可不敢輕視這個娃娃臉的小少年,按慣例,年紀十五才能修大學學業,孫綽看上去也就十二、三,應是跟劉泊一樣的早慧者。她謙遜道:“我在平州走動,大多時候是為了參加匠師比試,經歷并不多。再往多了講,就全是道聽途說之言了?!?/br> 庾稚恭問:“平州的匠師考,跟內郡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這時紀遠之過來,升官圖再新奇,也比不上他對王葛說不清道不明的一抹思緒。應該達不到愛慕,他也不敢,自家一直與鄧家交好,這點紀遠之從小就知道,來南山一起求學的鄧葳也知道。 可樓船初見王葛的情景,不知為何,總時不時竄進紀遠之腦海、閃現她轉身走上船梯的倜儻之姿。對,她擁有著這個年紀兒郎都少體現的倜儻氣度,跟相貌無關。 紀遠之想在議親前理清自己的心,因此長輩議起該向鄧家提親了,他片刻猶豫,斷然拒絕。心若不純凈,跟鄧家聯姻只會害自己,也害了鄧葳。 第404章 385 聰明人真難纏! 少年涉世到底淺,他這一拒,僅兩天時間,家中便把他異常的唯一變量查到了。這便是紀家打聽王葛的前因后果。 匠吏、亭戶?家中僅一幼童在讀書?紀家的打探如清風拂柳,漣漪散,然后算了。他們愿給兒郎時間,相信不必長輩勸,遠之能理清、想通。 紀遠之坐下后,王葛簡潔回庾郎君之問:“平州偏重兵械類考核,內郡偏重小木件雕刻?!比思邑M會真對木匠的事情感興趣,千萬別長篇大論。 孫綽:“當日三句不全詩已經傳開,真的不全嗎?” 王葛一笑:“桓縣令也問過我,的確不全?!?/br> 庾稚恭:“可惜了。不過……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是抒圖中之景么?” 懂得怪多! “是抒我心中寧靜之盼?!蓖醺鹑舴莾奢呑蛹悠饋淼某练€,現在就露餡了。她恍悟,那天桓縣令半玩笑似的向她確認盜詩,破綻就在這句里!此詩名為《畫》,所贊全是畫中之景,怎可能是她臨時作詩?幸虧梁詠是草包。 紀遠之:“我前段時間告歸,得知梁詠棄學了。他非踱衣縣人,以后應不會來了?!?/br> “希望如此?!蓖醺鹇殬I假笑。 庾稚恭:“我有一疑請教主吏。江邊水輪各異,有利于碓、有利于礱、有利于磨,主吏想沒想過,將諸多利合至一起?” “阿薪,把水輪三利的模圖拿給郎君?!蓖醺鹂此骑L輕云淡,心中實驚。此人僅在江邊觀看半日,就往這方面考慮?還是以前接觸過類似機械,早有這想法,和她探討? 不管哪種原因,她改良的“水輪三利”都得盡快打造,不能按原先計劃拖到需立功的時候呈給官署了。 王南行所處的歷史中,直到元代,才由農學家王禎發明了“水輪三事”,兼碓、磨(礱)、灌溉三種用途。 王葛能提前改良出這種功用合并的器械,跟王南行無關。是王葛在平州不斷考試、不斷鉆研、不斷游歷,三者缺一不可,方增廣機械所見、增進所知,啟發出了“水輪三利”。 今日這些學子看過她繪的模圖,哪怕實物還沒造,將來若有人在她之后創出此械,至少不能誣她抄襲。 其余學子不玩升官圖了,都湊過來看水輪三利圖。 酉時鼓響。 奇怪的是,幾息后,又一聲鼓。 庾稚恭一心二用,先將手中圖遞給孫綽,問:“都是報時鼓么?” 王葛:“是。匠肆用的兩個漏刻為同種形制,可滴時讀刻仍有誤差?!?/br> 孫綽笑著問:“那為何不擇一個漏刻報時?兩個都報,主吏不嫌亂?” 聰明人真難纏!王葛剛要回,呂匠工匆匆過來:“主吏,一隸臣采摘山果摔傷了腿?!?/br> 王葛仍沉著,詢問:“隸臣里有醫者,診過了么?” “診了,可、可肆內藥材不齊?!?/br> “之前讓你去臨水亭補藥材,沒去?” “我,近日太忙,還沒顧上去?!眳谓彻ぶe,害怕地垂低頭。 “阿蘆,”王葛吩咐道:“你找沈郡兵,讓他這就去臨水亭。呂郎君,你問清楚隸臣摔傷的山路,再問那段路有沒有別人摔過?!?/br> “是,我這就去,一定問清楚!” 紀遠之以為問清哪段山路易摔,是提醒自己這些人上山覽勝要當心。庾稚恭卻覺得…… “機械可用于山道運輸么?” 王葛點頭:“一定可以。事在人為?!?/br> “王主吏匠能巧慧,心性堅毅,比傳言中更具班輸之智。因此我勸主吏重修學業,莫一味鉆研機械,不然匠路遲早走窄。哪怕每日騰出一時辰、半時辰……” 腳踏萬里路,心承千卷書。理固機中栝,何止百齒輪。 誰都沒想到,對方幾句規勸之言后,背起行囊,大步高歌而去。先是孫綽追趕對方,其余學子也趕緊跟上,紀遠之明白這一去,更少有機會跟王葛相遇。 幾息猶豫后,他還是揖一禮:“庾稚恭句句肺腑,王主吏,望你勿放棄學業。珍重?!?/br> “珍重?!蓖醺鹉克?,直至看不見他們身影,才呢喃出聲:“嘖,前邊是絕路呢?!?/br> 一個半時辰后,八人咬牙閉嘴重新路過匠肆,得折回好幾里啊,才能從淺灘去對岸。 亥時,沈山順利攜藥回來。 次日吃過早食,王葛只帶高月、阿薪登山,尋找隸臣說的那段怪地勢。 才進山的區域,腐枝老藤相較剛建匠肆時少了很多,都被揀走當柴燒了。這個季節漫山色彩更絢麗,黃樹葉、紅樹葉交相輝映,要不是她每天太忙,真該抽出時間多登山。 找到地方了。 據隸臣講,此地看著平坦,但就是常絆跤。王葛觀看四周,高月和阿薪在摔倒痕跡的地方來回走。 高月有功夫,察覺能力強于普通人?!巴踔骼?,是有點怪?!彼钢仙椒较?,“這樣看,其實還是稍稍有上坡之勢的,但踩路感覺其實是下坡。所以負重物走路時,就算沒有石頭和藤也容易被自己絆倒?!?/br> 王葛:“我知道了。我們的目力往往受周圍參照影響,以兩邊的地勢、樹木起伏來判斷腳下起伏,加上習慣了,以為上山路就該是不斷的上坡。而這段坡勢,跟目力所見是反的?!?/br> 王南行生活的濟南,就有類似的一段怪坡,看著是上坡路,其實是下坡路。 返回山下后,王葛先讓匠工制提醒牌,懸掛到怪坡沿途。就從怪坡開始,她要一段路、一段路地安裝起重吊桿、運輸滑輪或軌道,在冬雪覆山前,開辟出一條省力的機械運輸通道。 未時,賈舍村村東賈地主家來人,牛車中載滿物,有雞、鴨,有姜、黍。領車之人是賈家現在的家長賈順。 這位賈四郎很會說話,先言他知道王葛是同村之鄰,但是匠肆初建,他不好貿然打擾。如今將要入冬,正是食雞鴨進補養生之時,他怕再不來,天就寒了。再道,匠肆若有需要賈家出力的時候,遣人說一聲就行,賈家定全力協助。 王葛沒推卻,叫過隸臣把車夫帶至灶區卸物。阿薪明白王葛意思,跟了過去。 阿蘆笑容滿面道:“郎君看到了,主吏事忙,郎君有事請求的話,不妨跟我們主吏直言?!?/br> 第405章 386 聽墻角的皇帝 賈四郎靦顏開口:“我家中靠江的田,種的全是水稻。村里消息難跟外頭一樣靈通,真不知如今有無農具能減輕栽苗時節的勞累。主吏掌匠肆,懂得肯定比我多。唉,現在鄉里建了兩三所野亭,壯年佃農全去亭里種地,剩下的不是上了年紀,就是受不了累的?!?/br> 匠肆常跟臨水亭來往,王葛已知賈家這兩年壓榨佃農、佃農數次到臨水亭告狀的事?!百Z郎君所求是利農正事,為何不到鄉所申求?” “去過了呀,去過兩回了。是鄉正幫我出的主意,說鄉所報到縣里,最終還得找匠師管這事,求遠不如求近,呵,女郎是主吏,肯定是咱們縣最有本事的匠師?!?/br> 鄉正豈會講這種話。王葛耐心道:“農人、尋常匠人均可隨意改自家農具,但匠師改良農具,必須按制令報縣署。賈郎君勿憂,凡利農申求,誰都不會故意耽擱,月底前我會報給縣署?!?/br> 賈四郎強笑:又是這種推辭。 唯一令他舒心的是,匠肆還他滿車的山菌山果,這趟過來算是沒虧??墒侨诵牟蛔?,路上他越琢磨王家的快速興旺,越不可思議。一貧窮村女,學點手藝真就考上匠師了、還能成為吏?這也太離奇了!且聽說王家子在清河莊念書,粗鄙農家的孩子能認幾個字?怎么進去的清河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