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們全村穿九零啦、八零之繼母摸索記、穿成矯情反派的豪門后媽、女主不發瘋,當我是根蔥、和龍傲天一起建設祖國[快穿]、影后mama單身帶娃上綜藝后、穿到荒年后,我成了極品惡婆婆、[快穿] 因為男主我又死了、我用神豪系統搞基建[快穿]、好男人他殺瘋了[快穿]
王葛抬臉從眼縫里看人,沒辦法,見到阿父、阿弟時哭一場,見到大父母哭一場,見到阿菽、阿蓬、阿艾時,被仨弟、妹引著又哭一場,現在倆眼腫的都疼?!俺?。我問過了,過所可隨南山考試的匠工一起辦?!?/br> 王翁輕“啊”一聲,這就意味著,孫女此次離家,怎么也得隔三個月才能再見。 第125章 124 堅定大道 既定下此事,就不需再陷于悲傷,所有人圍坐,看王葛捎回來的兩筐簡策。越是知其價值者,比如王翁、王葛姊弟,越是歡喜的見牙不見眼??梢赃@樣說,這里面的任何一卷竹簡都比那四貫余錢貴重。如果抄錄它們的學子將來或為官、或為儒師,那他們早年的筆墨更彌足珍貴。 虎頭把桓真請來。簡策上都是秦文小篆,姊弟倆目前的學識,十個篆文也猜不準一個,根本沒法對其分類。 桓真每拿出一卷都會小心展開,跟王葛一家人講上面寫的為何?單獨贊某個字、或他也確認不了時,王荇都會趁此空隙在阿父的手心里寫,以此描述這個文字究竟是何筆劃。 劉泊所抄錄的,涉及內容大多為秦朝律法,或秦太史令胡毋敬所著《博學篇》中的章句,因內容不連貫,有些秦文連桓真也確認不了,便如實說,單獨放置一邊。過后他或與袁彥叔一同考證,或書信于張夫子。 這個時代,文字的魅力對普通百姓來說,猶在錢糧之上!哪怕不知其所以然,也會在桓真娓娓道來中癡迷傾聽。 天晚。 一更鼓。 二更鼓。 桓真起身告辭,另筐書簡只能延后再講。 姊弟倆送他出來,月色清冷,桓真的話,王葛一時間沒琢磨明白其中深意?!巴踅彻な欠袢匀缰?,堅定匠師大道?” “從未踟躕?!?/br> “那就暫不要想別的?!?/br> 王葛……想別的?想啥別的? 桓真倒是不藏不掖,緊接著輕聲告誡:“劉泊聰穎,一兩年后,肯定會去都城太學求學。這一離去,至少三年內都在洛陽?!?/br> 王葛眨巴眨巴眼,一副羨慕、震驚的神情道:“劉阿兄這個年歲……竟要去太學了?” 王荇亦仰慕不已:“太學??!阿姊,太學就好比你最向往的將作監哩?!?/br> “嗯,我知道?!?/br> 桓真假裝摳摳虱子……糟了,多言了。二十來卷簡策,劉泊全用松煙墨仔細抄錄,依對方淺淡的性子、貧寒的家境,如此舍得,要么是王葛對他有恩,要么他屬意王葛。所以自己多言提醒,生怕她小小年紀心許劉泊,耽誤了匠師大道上最要緊的年華。 話得圓回來?;刚嬲Z氣更加嚴肅:“所以你莫要自負自傲,要知這世間聰慧者不止在讀書人里,在匠工考生中也比比皆是。此次返回南山,所有空閑時間都要用在提升匠技上。好了,不必送了?!?/br> 姊弟揖禮。 王荇抬頭看看王葛,生怕她被桓阿兄訓生氣了?!盎赴⑿謬绤?,是為阿姊好?!?/br> “嗯,我知道?!彼娴闹?,同時更警醒自己,她已經十一了,以后身邊肯定會出現別的“劉泊”,別的“張菜”,她萬不能再和少年郎君獨處,或平白受人的利。這個時代對女子的束縛確實少,但關系到聲名,吃虧的終歸是女娘。 夜深。 王荇睡著了,偶爾呢喃句夢話:“阿姊……” 王葛輕輕湊過去,額頭抵住阿弟的額頭。她很累了,卻怎么都不想睡,因為一醒就得離家。 這次去南山,三個月后才能見到家人,她最最掛念的就是虎頭。她帶大這孩子太不容易了,當時誰都以為哭都哭不出聲的虎頭肯定活不下來,連大父母都放棄了。沒辦法,那時家里比現在窮多了,要忙開荒,要忙阿母下葬的事,阿父被打擊的一蹶不振,唯她不愿放棄,就是不愿放棄! 她把阿弟擱筐里,背著挨家挨戶的求,求他們告訴她,有沒有認識的能喂養孩兒的婦人?離的遠沒關系,她會帶上糧、帶上家里的雞,爬也要爬去求人家,只要對方能施舍阿弟,哪怕施舍幾口都成啊,餓不死就行。 老天眷顧,她求到了。大母立即帶著虎頭去了,孫兒能活,誰不求一求、試一試呢? 那些年過的……真是想想都不知道咋熬過來的。 “阿姊?!被㈩^睡的很不安穩,小手軟軟的揮起來,王葛連忙接住,攥在自己掌心里。 虎頭,暫時的分離,不怕。待我們姊弟再相見時,你一定比現在勇敢。我也是! 清早,王葛背上筐,里頭是新鋪蓋、兩身新衣裳、新裋褐,還有足衣、手套、頭巾、手巾,連竹壺都是新的。大到被褥、小到手套,上面的針腳都很密,每次一穿針、一引線,想必都附著大母的掛念,從妹阿菽的關懷。 時間最是留不住,她抑制感傷,跟家人揮手道別。 走出一里外,后頭馬蹄疾響。 一騎飛馳而來,是桓真抱著阿弟在馬背上?;刚胬振R,停在丈外。 王荇大聲誦道:“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后乃今將圖南?!?/br> 桓真揚聲:“王匠工,莫辜負家人厚望、張夫子厚望!鯉已化鵬,需勇往直前!” “是!桓郎君也一樣!五月時,郎君定能在大武比中奪魁!”王葛轉身,沒再揮手,欣然而行。 原來不知不覺中,阿弟已經成長、快要站到她的前方來保護她了。他為她誦《逍遙游》,是怕她還在為離別感傷,特意追來勉勵她。 那她豈能辜負家人的掛念與勉勵?!準匠師,她志在必得! 四月,布谷鳥啼于房檐,它們也是南山馴養的,并不怕人,從晨起就開始鳴叫,惹得一眾小學童真想拿石子揍它們。 倒是許久未見赤霄了,謝據說這賊鶴還在換羽期,飛不起來,老實的要命。 王葛不厭布谷鳥,還把它們當成準匠師考中的撥浪鼓干擾,恨不能它們叫的越勤越好。 這個月里,她除了修訓詁學,其余時間全用在匠技的自我進階上,每晚只睡兩個半時辰。她還格外注意生活中所遇、所用的器物,在腦海中思考如何改造器物。她發明了切豆腐的竹器,很受庖廚歡迎,此竹器一摁下去,方正寸距的豆腐塊一下就切出來了。 只是時間真的緊??! 四月底,她去縣邑考試的過所竹牌拿到手。 考試地點:縣邑之南,就在城墻外不遠的空地,按入城大道的中軸線平分,東側的空地為鐵匠大類、木匠大類巧絕技能“準匠師”的考場,西側空地為“鄉兵大比”考場。 幾類考試的開考時間均為五月十五。 這么說,她有可能遇到桓亭長? 五月初五,王葛跟隨謝氏踱衣縣戶籍的所有匠工考生,一同提前下山,坐船到達津渡后,步行去考場。 赤霄重披羽衣,翔于天際,唳聲嘹亮。王葛不管它是否能瞧見,朝它揮手。 準匠師考,終于要開始了!此次考試,方能稱得上匠師大道的起跑線! 第126章 125 糟心的準匠師考(一) 鐺鐺鐺鐺鐺…… 錚錚鐺!錚錚鐺! 鐺鐺錚錚…… 王葛微仰著臉,被東側鐵匠備考區域傳過來的,一聲緊跟一聲的打鐵動靜吵的腦門子疼。 咚! 最近的大鼓驟然被槌響,她深呼吸,勸自己冷靜,把耳朵眼里的布團再塞塞。 “瓿知鄉,李……不識字?!遍彻牡目忌鷿M臉通紅,實際上旁邊沒幾人看他。 “大聲!”游徼吼的比鼓聲都響。 咚!稍遠些的潯屻鄉備考區的鼓又響了,次數比文盲倒數第二多的瓿知鄉備考區頻繁至少三倍。 “潯屻鄉……不識……” “大聲!” “潯嘿嘿……” “不以為恥,還有臉笑,廢考試資格,轟出備考區!” 西側,僅隔一條入城寬道的鄉兵大比備考區。 嗒嗒嗒嗒……急促的馬蹄聲帶起塵土一片。 “射快快快拐拐……好!” 鄉兵的騎射演練,一天能持續十二個時辰!是的,白天場、夜練場交替,王葛來此處一天多了,騎射場跟角抵場就沒安靜過哪怕一刻! 角抵場就在騎射場南鄰。那里被分成幾個小切磋場,每個切磋場的圍觀者都里三層、外三層,叫好聲、唾罵聲夾雜,嚎的跟今日就是末日一樣! 王葛除了耳朵難受,真的能覺出來臉脹,從昨日來到備考區、到今日傍晚,也就十四個時辰,豈止被吵的頭昏,連雙眼、連鼻孔都被吵腫了! 她前世今生很少罵臟話,可今回真想痛罵,是誰把木匠類別、巧絕技能方向的考場,安排在鄉兵大比和鐵匠考場中間的?是誰?是特意考驗木匠考生?還是特意折磨? 咚! 潯屻鄉仿效而置的“鄉名鼓”又響了。 當啷當啷當啷……若干搖著撥浪鼓的匠吏也又來了。他們是縣府置下匠肆的匠吏,有一人來到王葛跟前,邊搖撥浪鼓邊皺著眉眼大聲問:“尺木訓練場!去不去?” 王葛趕緊搖頭。 官府可真會營利,在備考區最南,增置了若干訓練場,每個訓練場都用氈布圍著,外面的人無法看到里面。訓練收費,一個時辰五十個錢。 剛才這人說的“尺木訓練場”,訓練內容應當是仿效考試第一項“巨型直尺劃線”。王葛本來還覺得通過謝據提前知曉考試內容,有些心虛,現在看來,啥嘛,這跟公開有啥區別??! 不過備考區只能進、不能出(除非提前被淘汰),現在公開考項,對考生確實也起不了多大益處。 訓練場的匠吏每個時辰都來一撥,不知是為了讓考生提前適應撥浪鼓的干擾,還是純粹不讓考生休息好,總之,這伙人從來到走一直搖小鼓,連他們自己都被吵的齜牙咧嘴。 “呼!”王葛又深呼吸一下,看向手里的木牘??忌贿M備考區,核對完過所竹牌后,都會發放一個書寫著密密麻麻隸字的考規木牘。正反面皆寫滿了,沒有斷句。 考生只能通過木牘得知考場規則,不識字者、不確定斷句者,可向各鄉的“鄉名鼓”下求助匠吏或游徼,求助前必須槌鼓,達到官吏要求的“報鄉名”聲響。 注意的是,官吏只會照著木牘快速講述一遍規則(王葛嚴重懷疑這些人未必也能識全規則中的字,其實是早背下來了),可是不識字的眾考生,一遍豈能記???因此最窮、讀書人最少的潯屻鄉考生都在排著隊等待擊鼓,當然,那邊鄉名鼓下的官吏人數也最多。 咚、咚、咚……此鼓為“計時鼓”的一種,是催促考生前去領晚食。庖廚設在草苫棚下,灶為一個個可移動的陶灶。晚食只有稍帶咸味的麥餅,熱水倒是不限。 王葛先去了趟茅房,然后領麥餅,返回鋪蓋旁邊吃、邊背誦考場規則。進考場前,木牘會被收回,所以規則必須熟記于心。 天黑下來后,篝盆被點燃,火光有限,她把塞耳朵的布條取了,躺進被窩、蒙上頭,思量心中的疑惑。 考生太多了!無論縣府掌握的名額,還是世族掌握的名額,進入備考區后,都要按案驗戶口時的戶籍為準,分開在各鄉、縣邑備考區。僅瓿知鄉備考區,王葛大略數了一下,就達一百二十余人。十五日進考場前,肯定還會陸陸續續增加人數。 所以眾考生相加,豈不要超過六百數? 只錄取五十人??!淘汰的考生這么多,是怎么做到只有世家大族才知曉考試內容的?還如此詳細?打比方說,以后阿菽有機會考到這一步,那她能不把考試內容泄露給阿菽嗎?再比如阿菽嫁人了,能不把考試內容泄露給夫君家有需要的宗親? 王葛被吵雜聲攪的翻個身,耳朵已經舒服些了,重新堵上布條,繼續思考。照現在看,匠師考的考項都透明成篩子了,有何保密的?再退一步、說句厚顏的,謝據都能打聽到考項,桓郎君不能么?桓郎君那厚臉咳……不拘一格的行事作風,不早跟她透露了? 不對,越琢磨越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