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如今三垣掌權的太傅是仙閥派系的,他當初是靠政變誅了大將軍一族上位的嘛,也難怪各地仙軍派系都對他不滿啊?!?/br> “難道西宿衛這么陽奉陰違,只派些弱兵出征,也是因為同太傅并不齊心嗎?” “難說,三垣對外藩管不到,但對司州四方宿衛的掌控還是很強的。這一仗真若打敗了,西宿衛的軍閥不更是要遭到太傅借機打壓清洗嗎?” “恩……這樣看來,好像無論勝敗,三垣都穩坐釣魚臺啊……” “而且……聞天君近來風頭正盛,威望日隆,而且麾下強兵悍將。我聽說三垣里仙軍的一派,有意推他為領袖,回朝擔任衛將軍的,如果聞天君在坤國遇難……” “應該不至于吧……三垣籌備了這么久,同門閥借了這么多錢,不拿下坤國就破產了。到時候天下要大亂的。何況有九大玄門相助,神教在坤國待不久的……” 藍胖子皺眉,“別扯遠了,這一局算的是戰場的變化,不是天下的大勢?!?/br> 于是話題又被扯回來,一眾修士拿出一些新棋子當作‘八幡軍’,開始指指點點,算計這個算計那個,把一堆棋子推來推去,李凡雖然算術只是入門,有棋子輔助也能看懂這些修士的推算。 雖然這次有些意外,叫神教小勝一場,但并不影響大局,甚至神教要是連贏一場的本事都沒有,那仙宮也犯不著為了對付他們,特地籌集一支紙面數據完全碾壓的大軍過來征討了。 大概三垣上層,也對宿衛軍飄忽不定的戰力有所估計,并對神教這次冒險行動背地里可能存在的陰謀有所防備,所以一下子就集結了七路大軍。 所以就算宿衛軍敗了一陣,按住眾修士的計算推演,剩下幾路大軍也完全可以解決問題。仙宮花了三年功夫籌備了各種軍糧物資,后頭還有從九江源源不斷輸送的兵餉糧秣,而神教的補給得跨越昆侖長途運來,根本就沒有什么翻盤的余地。 只能說現在神教的精兵尚存,戰力未損,就算有預先準備的奇兵和鬼謀,可以贏個一次,兩次,甚至贏上十幾次,都不可能從根本的大局上翻盤。只要斗上一兩次,把底牌都露出來,把主力都打光了,或者等玄門從北邊壓過來,那這棋輸的還是神教。 哪怕是三大派,也不可能以一敵二,當戰爭開始的時候,結局就注定了。 李凡看了一會兒也不肯了,這些修士基于明面上的信息推演,怎么推都是神教敗亡,現在也只是在等更清晰明確的戰場情報,挨個確認那些敗逃回來重組的宿衛軍兵將口供,想推測出神教是用了什么花招手段,突然襲擊攻破西方衛大營的罷了。 而李凡比較關心的墨竹山修士,阿莎鯤豹等一眾渡殺劫的修士,應該在戰場邊緣輔助離國大軍攻城占地。南宮家雖然挺惡心人的,但從這地圖上看,也在主戰場這邊,頂多也就是牽扯幾千人的神教軍隊打醬油罷了,應該還不至于那么缺心眼,調轉頭去打離國的軍隊。 至于觀主他們在玄門那邊就更輕松了,十絕陣雖然兇險,不過既然是玄天劍意頭鐵得破過一次的,那真的沒啥好擔心的了吧? 不過這些人這么熱心得在那推算戰事,李凡也插不上話,等了一會兒,見有的沒的消息接連傳來。這些人推算起來一時也沒個結果。 更不好冒著天書消息泄露的風險,當著這么多人的面去挨個打聽那‘紫釵’的事情。干脆自己又飛離了平臺,四下轉悠去了。 在斗劍臺的附近,就能看到許多北辰劍宗的遺跡了。 什么,北辰劍宗鑄劍池遺跡,北辰劍宗藏劍冢遺跡,北辰劍宗萬劍閣遺跡,北辰劍宗歷代掌門生活用品紀念館等等。李凡瞧著也是蠻無語的,尼瑪整得和旅游勝地一樣…… 好吧,有一說一,北辰劍宗雖然是一群神經病,但是招牌大,名頭響,聲望高,以前就是九大玄門數一數二的實力派,更為了天下蒼生犧牲,九大玄門還占了人家的總山,當然要捧得高高的供到天上了。當然正兒八經的什么鑄劍池啊藏經閣藏劍冢的,肯定是各家分一分拆的只剩下遺跡了。不過好在歷代掌門生活用品都是些沒人要的垃圾,所以留下來擺一個衣冠冢紀念館供著。還專門弄了個小型仙島,給歷代掌門紀念館單獨擺放著,不過也就是間普通的祠堂大小,法陣啥的結界也沒有,附近連個看守人都沒有。 李凡難得來旅游一趟,當然要進去瞧瞧了,先進門口供奉的自然不必多說,是九天玄女持劍版白玉像,李凡便行弟子禮三叩三輯拜了。然后進去祠堂里,第二尊是個猴子…… 啥……李凡不由得瞇起眼,仔細瞧了瞧那猴子的說明。說是九天玄女傳授劍術時,旁觀得學劍道的白猿,因為劍術最佳,初代弟子沒人比的過它,就拜作大師兄,尊稱為猿公。它還教過好幾代弟子劍術,但在同仙宮的連年征戰中,為了保護弟子重傷不治,就被北辰劍宗追認為祖師…… 然后李凡又瞧瞧旁邊一尊祖師像,底下寫的也是袁公,不過他是前一個猿公的徒孫,父母都是追隨玄女反抗仙帝的義軍。因為從小父母戰死,他和一大批沒有姓氏的孤兒,都被白猿撫養,最后從討伐仙帝的血戰中活下來后,就開創了北辰劍宗,成為二代掌門袁公…… 呃,好吧,還真的是正兒八經有考據的傳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