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也因為天書太過奧妙,一開始便按照九部玄女天書分了九個讀書小組,而且招募弟子也特地選那些悟性資質極佳,有可能參悟天書的天才。平時還有玄門長輩定期組織五藝考核,考教鞭策年輕一輩對天書的解讀和掌握,這才有了九大玄門的雛形。 到后來自然而然得會有對天書解讀的分歧,于是又衍生出許多旁支門派,但大家都拜玄女,修玄女天書正宗仙道,自然也就自成一玄門系,人多了,輩分高了,規矩大了,而且這些精英確實夠強,玄門也就逐漸成了天下不可忽視的強大勢力。 再到后來又出了神主和神教搶奪玄女天書的波瀾,玄門幾次聯合同神教奪書,就逐漸形成了九大玄門的領導框架。 理論上來說,玄門各派是平等地位,只要加入玄門都可以在天書大會上發言,爭取他派的支持。不過如今峨嵋這樣的巨擘,同某些被滅門到只剩三兩只余孽,只有背黑鍋的時候才時不時被人提起來緬懷一下的門派相比,實力差距確實是客觀存在的,所以也不存在絕對的平等。 所以一般處于玄門領導地位的,是由天書大會上推選出的,九個最強門派。這九大派組成常任理事會一類的機構。 由這九大派的掌門,以及九大派核心長老及弟子,來商議決定玄門的各項方針和戰略,組織弟子應劫,五藝考核評比,各種洞天福地資源分配,協調鎮壓討伐天魔妖怪,應對仙宮和神教集團的競爭等等。 如今的九大派就是峨嵋山,衡山,嵩山,茅山,霍桐山,王屋山,丹霞山,麻姑山和蓬萊山。 當然玄門底下還有像青城山,太乙山,岱岳山這樣實力深不可測的上古宗門,在中原也是大名鼎鼎的,并不一定就遜于現在的九大派。只不過這些宗門可能因為掌門在閉關修煉,或者骨干弟子有要事纏身,或者在鑄劍煉丹之類的事情脫不開身,就不會每屆都出現在九大派的名單里了?;蛘咧行¢T派,偶爾出那么一兩個精彩絕艷的掌門,替換掉上古仙宗老頭子的情況也是有的。 當然一定要選個最強的話,如今幾乎每一屆都是九大玄門的巨擘,綜合實力當之無愧如今玄門最強的門派,那就是峨嵋,沒有之一。 這一點光瞧云臺峰上的仙島就瞧得出來,最大最高的仙山就是峨嵋派的辦事處,聚集在仙山周圍拜會求見的修士也是最多的,元嬰的真人也得在門口候著。 李凡望氣也能看到,其他八大派駐在云臺峰的修士都是化神境界的,但氣勢依然要差峨嵋這邊的一截,只怕峨嵋派來鎮守云臺峰的,都是悟道境界的大佬了吧? 總之李凡逛了兩圈,也就是瞥一瞥三大派的實力。算算各仙山感知到的元嬰和化神修士的數量,最后粗略得出了一個顯而易見的結論。墨竹山真是鄉下地方…… 得,還以為是個副本,結果是龍巢。 李凡一時也沒找著什么三座道塔一片桃林的仙島,有些仙島也用禁制一般的迷霧籠罩著,大概是這會兒里頭沒人。他便干脆轉換思路找人。 這云臺峰雖然廣大,修士雖然眾多,但相對于凡間來說,其實是個村鎮的級別,頂多千人的規模罷了。大概也沒那么多修士有事兒沒事兒常駐在云臺峰的吧?那總有一兩個聽過‘紫釵’的名字吧? 于是李凡遠遠得感知到一處聚集了十幾個修士的仙島,就飛過去打探。飛得近了,發現那是一處平臺廣場。上頭一點幻術的痕跡都沒有,就是一塊仙島上,鋪了厚厚一層白磚,平平整整得和削過的豆腐塊一樣。 如果李凡沒猜錯,那應該就是玄天劍意經常懷念的,從北辰劍宗時代遺留下來的上古遺跡,斗劍場。 嘖嘖,你瞧這地磚,多平,多白啊,畢竟是拿來斗劍的地方,歷經風霜雷打,劍砍火燒都紋絲不動的,區區五百年的風霜又算啥呢。 可惜這十幾個元嬰修士聚集在這里不是斗劍的,而是在下棋,真是浪費了這么平的地…… 李凡腹誹著飛過去探頭張望,那些修士也沒理他,依舊自顧自得在推演。他們用的棋子類似象棋棋子,但有蒲團大,寫的也是人名。李凡一眼瞅著好幾個聽過的熟人,還看到好多‘南宮某某’的,就知道他們在推什么了。 這模擬的是坤國的戰場。 聞天君率領的雷部先鋒用黑子和雷雕旗表示,后頭是仙宮右將軍,儁刈神君的西宿衛軍,用白子白虎旗。南邊左翼,鸑鷟旗和紫色棋子的,應該是巽國的援軍,領軍主將寫著陸節,大概是四大門閥陸家的人。北邊右翼,是震國的青鸞旗幟,領軍的是個叫蕭宣達的宗室藩王,王君才的名字也在那一堆棋子里頭,大概每一個棋子都代表一個元嬰神將,或者一個單位的戰力吧。 這邊主戰場往南還有兩撥,朱雀旗幟和黃色的木制棋子,用白字寫了一堆南宮的,自然是南宮家的了。再往南離國軍隊也用朱雀旗幟表示,只是棋子上用黑字寫名字的,應該是指墨竹山一波的。 而與這六支仙宮的大軍對峙的,是用赤旗和紅棋子表示的神教精兵。除了有小部分和南宮家在外圍戰場,絕大多數都和仙宮的主力對峙,當然說是對峙,現在應該是在激烈廝殺,看起來雷部的大軍已經完全沖殺入神教的陣中,都快把當面之敵沖成兩斷,攔腰截斷了。 還好還好,看起來贏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