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大概玉蟾婆動不動叫人打個半死,就是靠這一遁法絲血茍命,然后用風云龍躋之術隱身逃跑的吧。 當然李凡身上保命的手段這么許多,這一部縮頭烏龜遁法的練習優先度就不咋高了。這次也是因為要玩變裝潛入游戲,為了鋪墊人設,才順道把這些都一并練了。 于是準備準備覺得差不多了,李凡便使出無瑕遁身,遁地直往北方興業城去了。 第二百零七章 興業 李凡一路遁地潛行了幾百里,離了百岳山地界,到了平原地區才冒頭御劍飛空。 一路上都可以看到車馬輜重,川流不息得向著百岳山方向匯聚,每隔幾座山頭就能瞧見行軍中的隊列和駐防的營寨,看得出許多都是征募的新兵,正被調去補充百岳山防區的空缺。 路過附近市鎮的時候,李凡便去喝茶,順便打聽消息。 果然就和推測的一樣,巽國又要討伐百岳山了,連茶館的小二都知道,說這次巽國主又又又又集結了十萬大軍,誓要掃蕩百岳山,鏟平羅酆魔宮的余孽。 說真的,這巽國主大概也和李凡一樣有點強迫癥,動不動就集結十萬大軍,據說這都是國主繼位以來,親自發動的第五次十萬規模的圍剿了,只是這么多年一次都沒成,連羅酆洞天的影子都摸不到就是了…… 咳咳,不管怎么樣,看得出來巽國的國力還蠻強的呢,居然經得起這么反復折騰…… 如果連地方上的都督將軍門閥,日常出動私兵打劫山鬼六部也算上的話,那巽國對百岳地區,稱得上是連年征伐不休,可謂窮兵黷武了。但李凡瞧瞧鎮上的民風氣相,巽國百姓的氣色,居然還不錯…… 其實想一想也正常,巽國的地理位置實在太好了。 西邊是物產豐富的離國,東邊是錢帛滿倉的震國,北面是三垣直轄的中原腹心,南面是可以肆意劫掠,毫無還手之力的山鬼部落和南海散修,還有漓江的水道運貨。這四通八達的交通樞紐,自然成就了南方比離國還要繁華的商業中心。 再加上巽國宗室同四大門閥維持著明面上的和睦,也明確推行書院傳統的耕戰國策,直到目前這個奪嫡為止,之前都沒有出現什么政治上的內耗,不得不說巽國主是有那么點水平的。 雖然門閥世家土地兼并的問題在巽國同樣嚴重,但巽國還可以從山鬼那里搶奪土地人口,獎勵給寒門和將領換取他們的忠心。因此有著制衡,門閥也不至于囂張到離國那種爬到國主腦袋上的地步。 軍事上巽國采用優待將領的世兵制,可以傳承后代的私人部曲,許多都是久經沙場的專業老兵,不僅維持著相當的戰斗力,同樣也以軍屯的形式,駐扎在漓江南岸的肥沃平原上,拱衛興業城都的安危。這大規模的屯田軍不僅能夠自己負擔軍糧,甚至拿出一部分來交易,同樣也是巽國宗室威懾外國,鎮壓門閥的最大依仗。 再加上近來北邊的動亂天災戰爭和民變,從中原逃避戰亂而來的流民,也大部分都被截留在了安穩富庶的巽國安家,畢竟比起偏遠的離國,還是巽國同中原更近一些,于是大量的財富,技術,和知識都被帶來了興業城,使巽國的工商業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另外還有山鬼部民被劫來為奴為仆,人力充足,曾經的蠻荒之地,也被開發成了與中原幾乎毫無區別的富饒沃土。 這地方,只要不自己內亂起來,那確實足以割據一方,徐圖天下了。也難怪羊生有心投效到巽國來。確實是有成就一番王業的機會的。 甚至李凡都懷疑,如果羅酆余孽真個給剿滅了,三垣真的會放心得讓巽國這么強盛起來么。老是千里迢迢得抽調巽國的大軍去打羅教,打魔教,打神教,只怕也是有些防備之心了吧? 當然三垣放任巽國,或許也是因為巽國主還有一個比較致命的短板,那就是在一個仙魔縱橫的世界,手下修行者的高端戰力卻嚴重缺乏。 畢竟如今的宗室是半路扶正的,底蘊不足。 手里高端的仙道修行傳承,只怕還不一定比的過四大門閥,所以如今巽國的修士,主要也就出自書院和軍隊兩個派系,學的修行之法,也多是仙宮那些三流貨色的垃圾。 說是可以湊上十四個化神,但那是連四大家族的老祖,震國的姻親,三垣的靠山都算在一起的。也就是到了滅國之戰的時候估計會前來相助,真要是有那么多化神大修士聽憑吩咐,那羅酆仙宮還拿頭抵抗。 所以說白了,巽國主再是整得有聲有色,那也終究逃不出三垣的掌心,離譜點說,就仿效前朝舊事,一夜之間就給你滿門滅盡了也有可能的。 這個角度來看,仙宮也是有能人的啊,而且作風真是滿狠辣的,防患于未然,一有機會,就早早得把羅酆仙軍這些自己有傳承的心腹之患給鏟除了。要不然今日巽國換了絕陰神君那樣的作主,怕是已經舉兵打到三垣都不一定呢。 嘖嘖,巽國的藩王也好,羅酆的叛賊也罷,有三垣在頭上鎮著,這些野心家想要成就一番事業也挺難的呢。 李凡就這么胡思亂想著,一邊打探巽國的許是,一邊構思自己的人設,用劍光飛遁,趕往興業城。 這年頭在外邊行走江湖,假扮道士其實不大合適,因為你做正經道士的,出入城肯定要盤道查你的傳承,道牒,師門。答不上來就是野道士,是祭邪神yin祠的,不被三大派的天下所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