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節
玉榮心頭,還是不那么的是滋味。 可人嘛,得活得現實些。 孩子抱到壽康宮養,總好過了,她護不住孩子,得到了孩子夭折的苦楚。 兩相其害,取其輕。 玉榮在心頭這般對自己安慰了。 “……” 正統帝沒說話。 他的神色很淡很淡,卻是一股子的威勢,從帝王的身邊顯現出來。 殿中,氣氛是凝固起來。 這像是徒然的,溫度都降了下來。 “是你的意思?還是母后的意思?” 正統帝在許久后,才是問了一句。 正統帝一問話,凝固的氣氛被打破。 一種更凝重的氣氛,卻是顯現出來。 其它的宮人們,都是安靜的如鵪鶉,那是恨不能躲了地縫里,那是躲的不被發現了。 便是正統帝的貼身大伴李公公,在此時,也是想躲開些,以免被帝王的暗怒燒著了。 帝王一怒,伏尸百萬? 這也許有夸張的成份,不過,在封建的時代,帝王之威,也是赤果果用人命來彰顯的。 “妾求了皇太后娘娘,娘娘同意了?!?/br> 玉榮的臉上,帶上了忐忑不安。 這時候,玉榮心中平靜著。 如今,她更像是做戲,在做了一個學員的自我修養。 怕? 一點也不怕的。 玉榮肚子里的孩子,就是護身符。 皇帝沒喪心病狂到了,不要自己血脈的程度。那么,有何好怕的? 總歸,皇帝、皇太后之間有默契。 皇太后都答應了,可以抱養。李嬤嬤都光明正大的出現在永壽宮。 那么,皇帝會搏了皇太后的臉面嗎? 以玉榮的了解,不會的。 大不了,皇帝不開心,她這一個小小的婕妤,就是失寵罷了。 一個有皇子的后宮嬪妃,宮里的奴才再是踩高捧低的,也會給了一些余地的。 畢竟,起起伏伏,后宮里的事兒,沒什么是十拿九穩,百分百的定論。 皇帝心有白月光,玉榮肯定不會真的跟原身一樣的,奉上了一顆真心。 沒心談情說愛,那么,就得講一講實際的,關于后宮嬪妃的養老問題,不是嗎? 玉榮想的,就是這么的實際。 “……” 正統帝的目光,盯緊了玉榮的臉。 那灼灼的視線,簡直像是要把玉榮的每一寸肌膚,都是要看一個通透一樣。 良久后,正統帝說道:“母后同意了,朕無異意?!?/br> “妾謝圣上恩典?!?/br> 玉榮起身,又給正統帝福了一禮。 “朕的恩典?” 正統帝玩味的說了一句。 “妾是孩子的娘,圣上是孩子的爹?!?/br> 玉榮撫了小腹,笑容燦爛,說道:“您肯定同意了,孩兒去壽康宮承歡他的祖母膝下,可不是讓妾和孩子,都盡了一份孝心?!?/br> “孝,百善之首?!?/br> 玉榮說的認真,還不時點一點頭,自我肯定,說道:“圣上也是給咱們的孩子積福?!?/br> “在妾眼中,皇太后娘娘萬般好,不管妾腹中的孩兒是男是女,將來長大了像皇太后娘娘一樣的豁達大度,心胸開闊,妾就是心滿意足了?!?/br> 玉榮在皇帝面前,也是不掩飾的,那是拍了皇太后的馬屁。 玉榮相信,她這等態度做出來。 天常日久,皇太后一定能感受到了,她的舔狗之姿。 舔到最后,不管是不是應有盡有? 能給腹中的孩兒,那是尋得更多一些的善意,也是蠻好的。 這一日的午膳,正統帝在永壽宮用的。 晌后,正統帝才是離開。 至于當晚,正統帝沒歇了后宮的哪一處嬪妃處。 正統帝是歇在了乾清宮。 為何沒去嬪妃處? 當然不是為誰守身如玉了。 皇帝有專一的概念嗎? 沒有的。 畢竟,皇帝可有一個大大的后宮,各色的嬪妃,端是人比花嬌。 不肖說,今年還要大選,又要添了新人。 皇帝在琢磨著,一些個事情。 至于永壽宮耿婕妤的請求。午時,皇帝答應了。 可皇帝不傻,皇帝對于耿婕妤的話,半數是不相信的。 不過,不相信,歸了不相信。 皇帝還是同意了,皇太后的抱養。 壽康宮的一些消息,皇帝更是知道的。 皇帝沉默了,本身就是表明了一些態度的。 皇宮大選,秀女進宮的閱選,自然是層層遞進。 初選,復選,后宮的嬪妃們關注的不多。 等著將要閱選時,才是提起了后宮嬪妃們的心思。 打這兒,這些秀女入宮小住一月,讓宮中的貴人們查了品性。 這時候,就到了關鍵的點兒。 哪些人入選,哪些人會落了牌子? 永壽宮。 玉榮懷孕了,這在宮中,當然惹了注意的。 可大選當即,自然是移了一些關注。 今個兒,永壽宮迎來了客人。 玉榮見著了麗嬪。 麗嬪跟玉榮,還有張選侍、趙選侍,她們四人是一拔兒參加的大選,然后,被一起賜進了東宮的。 當年,麗嬪、玉榮皆是東宮的承徽。 張趙侍、趙張選,二人父親一個是七品的縣令,一個是八品的縣丞;這二人賜進東宮時,倒比承徽的身份低了兩等。 東宮的女眷品階。 太子發妻,自然是太子妃。 其下,有:良娣,定額兩人;承徽,定額四人;至于再其下,則是不定額人數,有:昭訓、奉儀。 麗嬪生下了二皇子,皇帝一登基,就冊封為一宮主位娘娘。 這后嬪妃里,在麗嬪其上的,自然便是皇后、惠妃、賢妃。 皇后母儀天下,掌管后宮,麗嬪是奉了小心的。 至于惠妃、賢妃? 惠妃生育有大公主,是第一個侍候了正統帝的女子。年歲比正統帝年長三歲。以這個時代的標準看來,就是人老珠黃了。 惠妃如今不甚得寵。 不過還是倚了王府舊人的身份,又是有一位公主承歡膝下,倒也不讓人小瞧。 賢妃? 賢妃夭折一位小皇子。 便是如此,后宮中,誰也是不敢忽視了賢妃。 當然,賢妃跟惠妃一樣,都是一年大選入宮,然后,一起侍候了正統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