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書迷正在閱讀:[綜武俠] 我靠復制粘貼稱霸江湖、當白月光哪有不瘋的、解綁備胎系統后我成了萬人迷、道祖是克蘇魯、武俠:開局獎勵滿級神功、全三界都以為我倆有一腿、失戀旅人、入海氣旋、被雙重人格太子纏上后、暴躁校霸好像在對他撒嬌
要知道,就連休這種非凡者二代都是遇到他之后才知道非凡特性的存在。 第53章 沉船 非凡特性以及與之密切相關的非凡特性不滅定律、非凡特性總量守恒定律都已經屬于挺高端的知識了,別說原著里尚未加入塔羅會的休,就連跟了冰山中將那么久的達尼茲都不清楚。 而眼前的格溫小姐作為一名‘資歷’很淺的野生非凡者,竟然能準確的叫出非凡特性的名字,這就很耐人尋味了。 聽到艾布納的話,格溫小姐表情有些茫然,好半晌后才緊張地問道:“知道非凡特性……很奇怪嗎?” “這說明你有神秘學的傳承!如果你這些知識不是從正規渠道來的,就不要隨意在陌生人面前展示,否則遇到有歹心的人,恐怕會遭到覬覦?!卑技{提點了她一句。 休這時莫名地看了艾布納一眼,眼神里仿佛在說:你有資格說這話? 艾布納假裝沒看到休的揶揄,心里則略有些委屈。他那時候剛穿越過來戒心還不重,而且面對她和老師這些原著里的正面人物,難免有些親近,所以才會多說了不少情報。 格溫小姐聽明白艾布納的意思后,松了口氣,道:“我相信你們……其實我之所以會熱衷于冒險,會成為非凡者,是因為我小時候偶然間得到過一本筆記。那本筆記上不但記載了不少神秘學知識,還連戰士序列魔藥配方都有收集。而在筆記的最后,筆記的主人提到了這個洞窟,說要來這里冒險……也不知道這里的雜物中有沒有他的遺物……” 艾布納聞言若有所思地點點頭,然后走到巢xue的雜物堆旁,一邊翻看部分包裹袋子里的東西,一邊又隨口問道:“那本筆記究竟是什么人寫的?里面有沒有自述?” “有,他自稱巨人后裔……好像是個第四紀的人……這是我根據他描述過的一些事件得出的結論?!备駵匦〗慊卮鸬?。 艾布納聽到這里停下了手里的動作,皺眉反問道:“第四紀的巨人后裔?他描述了什么?” “他在筆記里提到了蒼白之災,提到了七神再度聯手……”格溫小姐想了想,回答道,“我查了好久,才大致弄清楚蒼白之災是發生在第四紀末期?!?/br> 雖然蒼白之災里七神聯手的跡象很明顯,但這也不會是低序列和普通人能知道的,這個寫筆記的巨人至少是個中序列強者!可這里卻并沒有能匹配他身份的遺物……是被后來人拿走了?還是他根本沒死在這里,或者說這個洞里還另有乾坤呢? 想到這里,艾布納在觀察了水潭周圍的種種細節后,再次開啟了純白之眼, 接著,通過“回溯”,他看到了那條龍眼巨蟒不止一次地鉆入水潭,然后過不多久又傷痕累累地出來…… “原來如此,這里還不是盡頭!”看到這樣的場景,艾布納心里頓時有了數。他已經打算去水潭里探一探,畢竟就連那條防御差勁、智商低下的巨蟒都能多次安然返回,想來下面就算有危險也不會太大。 心里雖然有了決定,但艾布納沒有著急下水,他剛剛戰斗了一場,總得恢復恢復靈性才好繼續冒險。 而且正好趁著休息的功夫把目前的戰利品分了。 三人在把巢xue里的東西清點之后,一共得到了普通武器若干,金幣22枚,現金50鎊,以及序列9的非凡特性兩個。 艾布納和休商量了一下,分別拿走了‘獵人’和‘水手’的非凡特性,而現金和金幣則當作未付清的帶路報酬給了格溫小姐。 至于那些普通武器,對艾布納兩人沒有用處,他們也沒有人手來搬,索性就都給了格溫小姐,正好她新招募的船員還普遍缺少武器。 對此,格溫小姐并沒有異議,她在之前的戰斗里本來就沒貢獻,現在能拿到這么多武器已經是意外之喜了。 …… 廷根,黑荊棘安保公司內。 安娜小姐的未婚夫喬伊斯·邁爾在清醒后就已經恢復了正常,但他卻沒有忘記自己之前的瘋狂,正陷入深深地懊悔和愧疚之中。 好在安娜小姐對他的感情依舊,沒有因此而怪罪他,反而還極盡溫柔地進行著安慰 不過,喬伊斯目前還不被允許回家,他在初步接受完鄧恩隊長的審訊后,就被暫時保護性關押在了公司里。 這時,沒能參與審訊的克萊恩好奇地向鄧恩問道: “隊長,究竟是怎么回事?” 身穿黑色風衣,沒戴帽子的鄧恩掃了他一眼,順手將一張紙遞了過來,道:“你先看下這張通緝令。呵,看來一位非常兇惡和殘忍的非凡者進入了廷根?!?/br> 克萊恩接過一看,首先映入他眼簾的是素描畫像。 畫像的主人有張圓圓的臉蛋,氣質親和里帶著點靦腆,年齡不算太多,也就十八九歲的樣子。 “特里斯,疑似非凡者,初步評估為序列8‘教唆者’,不排除來自‘靈知會’的可能,苜蓿號慘案的制造者……有目擊者證明,他離開恩馬特港后來到了廷根,目前下落不明……” 特里斯……苜蓿號……竟然真是非凡者作案?克萊恩霍然想起下午夢境占卜里,喬伊斯在血海里游泳的場景。 “這個‘教唆者’本來是想將自己偽裝成拯救苜蓿號的英雄,但不知怎么居然露出了馬腳,以至于一下船就有很多和他并肩作戰過的人指證他為罪魁禍首??上М敃r沒有超凡者小隊的人在,普通的警察沒能阻止他的逃跑?!编嚩骰翼鵁o波,補充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