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書迷正在閱讀:和異世創世神網戀了、當上帝重新開始進化、反派和龍傲天組CP了、道友你劇本真好看、師尊沒有求生欲、在我說了想開逆后宮后、喜歡我的都是弟弟怎么辦、[綜漫] 幼崽降臨暗墮本丸、宿主別炸了,我給你開后門、[網王同人] 網王之總是在放學后穿越
“我獨身一人在這里到處搜尋,天知道會遇到什么,收伏這頭何羅魚后,不僅僅搜尋效率大增,而且我本身也可以納影藏形省去許多麻煩與危險?!闭潜е@樣的想法,張烈駕馭赤陰與天鈞兩口飛劍繞身飛舞,反反復復地撲攻絞殺。 而對于何羅魚而言,rou身的不斷受創損傷也就罷了,最難纏的是眼前這名修士的劍上,附加著一種灼燒之力,每一劍斬在自己的rou身上,都會令神魂感受到一股疼痛徹骨之感。 不斷搶攻而上,最后張烈的劍光甚至破開那道道觸手轟砸,駕馭一劍刺入到何羅魚那小山一般的身軀中心處。 張烈他也并不知道何羅魚的rou身弱點在哪里,但世間大部分生物的rou身中心點都是足以致命的位置,只要破壞的足夠。 “吼!” 從何羅魚的反應來看,它的身軀結構也是類似,四面八方轟擊而來的巨大觸手與已經有些消減的雷霆,又一次頻率狂暴起來,張烈抽身而退,一拍腰間乾坤袋,自其中飛出一件品質很是普通的四階下品靈獸袋。 乾坤袋是儲存修士的財物法器的,而靈獸袋則是收取已被降伏的妖獸的,細致一點的還會分出靈獸袋靈蟲袋。 不過張烈并不主攻這一體系,事實上如果不是之前斬殺的那名紫府女修儲物袋里有這件閑余的靈獸袋,張烈也不會有這件法器。 在何羅魚明顯越打越疲憊,越打越rou身受損、精神恍惚之際,張烈催動了這件法器,于身旁的靈獸袋上射出靈光,罩在何羅魚的身上,想要將之攝取收伏下來。 一旦被靈獸袋收伏了,從此心靈神魂當中就會被打下烙印,修士可以仗以驅使靈獸。 不過靈獸階位越高,智慧與兇戾往往也就同比越高,長于馭獸的修士在同階修士中并不是弱者,這也是一門需要大量時間精力投入的修仙百藝,若不如此,被反噬簡直就是必然之事。 不過在張烈而言卻無所謂,他只是想要暫時收伏這頭何羅魚而已,只要這次收伏了,以何羅魚的智慧想要突破神魂烙印,至少也要幾個月的時間,眼前的緊要事務,早已然物盡其用。 天瞳之刃疊加張烈的劍意,有著極強的心神攻伐效果,盡管何羅魚rou身強大、恢復力驚人,但是它的心神修為卻并不會比紫府境人類修士更強,因此盡管四階下品的靈獸袋很糟糕,理論上幾乎壓制不住像何羅魚這樣的兇獸,但是當疊加的次數頻率足夠多之后。 那頭小山般的何羅魚,終有一次在靈獸袋放射出的淡黃色靈光當中逐漸縮小,被收入靈獸袋當中。 “呼……” 以劍撐地,此戰結束之后張烈也是神識法力消耗不低。 第二百四十一章:如此家族 在略作喘息之后,張烈御劍飛回海面,而后將靈獸袋打開,將其中小山般的何羅魚傾倒其中。 轟隆。 伴隨著巨大體形的砸入,四周的海浪因此而匯聚席卷,緊接著,就有磅礴水行元氣匯聚而來。 “何羅魚則號稱遇水不死,無限恢復,當真是厲害,如此水行控御能力與rou身,即便比之天生龍種也未必遜色了?!?/br> 當然,獲得這樣的力量也并不是沒有代價的,張烈可以感應到自身的神魂當中,現出一道與何羅魚相類的符咒。 這是主符控制著何羅魚神魂中的輔符,要控制它就要始終占據著自身相當的神識總量,甚至會有些影響御劍,只有專修馭獸的宗門,才會研究如何以最小的神識負荷代價,盡可能多的御使更多妖獸。 因為對于長于馭獸的修士而言,妖獸已然近似于法器了。 “好在我現在也沒有什么趁手的四階法器要用,何羅,去號令你的下屬搜尋族長,這是你最為重要的事情?!?/br> 就在這個時候,深海漩渦中的何羅魚再一次浮現出來,被張烈向其腦海當中打入指令。 這個時候,何羅魚的神識力量還是極為衰弱的,根本就沒有反抗張烈的可能,注視著面前青年道人猶如注視著自己的母親一般,應命一聲,而后聽話的潛水而去。 被重疊起來的三重界域并不廣大,至少這處妖神界并不是特別廣大,七日之后,張烈通過cao控何羅魚就可以確定,族長大概率并不在此界了,除非他隱藏起來了,不過那樣自己就更加找不到,終究不可能窮搜一界挖地三尺的搜尋。 在這段時間,張烈倒是通過何羅魚的視角發現了許多丹陽宮與影魔教的修士。 不過他并沒有下令格殺任何一方,因為會耽誤時間,宗門戰爭終究是宗門的事,而不是張家的事更不是自己的事。 在這七日搜尋中,張烈也意外找到了另一處天地界域薄弱處。 在妖神界搜索族長未有結果后,張烈收起河羅魚,御劍飛入進那處界域薄弱處,如同上一次一樣的感覺,就仿佛穿過一層薄薄的水幕,張烈出現在一處天地皆暗的空間。 “這里是,幽冥域?” 深呼一口氣,感受著天地靈氣的細微變化,雖然這里反倒比較熟悉了,但是張烈的精神卻更加緊張起來。 因為他在北域寒洲的時候,是去過幽冥域的,相比妖神域的萬類霜天競自由,幽冥域的一切陰靈對于生者都有著一股天然的敵意,妖神域的妖獸見到人類的第一反應還只是好奇,至于會不會發起攻擊取決多方面的考量,而幽冥域的陰靈發現生者,大部分情況下唯一的反應就是一擁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