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節
趙蘇張了張口:“呃,不太多。離得太遠了,消息不太靈便。福祿縣的事兒知道得更多一些,家父家母現在仍在福祿縣居住?!?/br> 祝纓點點頭,又問:“經咱們舉薦的南方士子,你知道多少?” 趙蘇忙說:“凡在義父家里見過的,都能認得。他們外任上,遇到與戶部公文往來的,看到名字相熟,又或者所任地方有印象的,都會留意?!?/br> 祝纓道:“不是問這個,我是問他們的官聲、有無違法之事?!?/br> 趙蘇道:“知道一點兒,但不多?!?/br> 祝纓道:“以后這件事情,你要留意。咱們可不能像冼相公那樣,下面的人干什么他不知道,還在維護著。等到揭出來,已是騎虎難下,糊又糊不好,改又改不掉。到時候自己的正事還要被耽誤?!?/br> 趙蘇嚴肅地道:“是!是我疏忽了。他確是前車之鑒!不過,義父,水至清則無魚,南士只是籍貫相近,也不全是君子。薦他們的時候,是因為還算聽話能干。世上還是普通人居多,這個要求……” 祝纓道:“你斟酌,我就一句話:不能明著犯法?!?/br> “是?!?/br> “去吧?!?/br> 打發走了趙蘇,祝纓開始寫信。她勉強算是把梧州、南士的情況又捋了一遍,可以一總寫信了。于父母、鹽場、別業之外,又特別叮囑祝青君練兵的事情。 寫完發出,只等回信。 三千里地,又是自己派人而不是驛站快馬,往來須得幾個月的等待。 好在朝上漸漸平靜下來了,先是皇帝,也不知道是不是祝纓的哄騙起了作用,皇帝看起來安靜了許多。政事堂回報、朝廷奏事他都耐心地聽著,也不急著發表意見了。衛王、齊王等都被“優容”,但是一點實事也不讓他們管。問就是尊老愛幼。 冼敬奏上的召回一些經過地方歷練的官員任職中樞,皇帝同意了,但是沒問冼敬哪些“經過地方歷練的官員”值得召回。冼敬這一本,像是被準許了,又好像是被忽略了。 皇帝也對官員做了一些調,譬如,他調李彥慶做了禮部的侍郎,李彥慶,正經主動請命在地方磨了十年的人。 禮部尚書現在是姚臻,從吏部調到禮部像是降了,但皇帝又給他的子孫賜官,姚臻也算比較滿意。 真正召回的名單是陳萌給皇帝擬定的,陳萌的手里也有一份陳巒留給他的名單,也是當年陳巒比較看好的、派往地方的歷練的官員。時至今日,能留下來的都不是一般人,只不過這一批里有一個祝纓太顯眼,才顯得他們不那么耀眼。 實際上,與祝纓同批的有百多人,淘汰到現在也有幾十個,這些人加起來才是朝廷的中堅。 陳萌也不客氣與施鯤、祝纓分別見面,整理了三十個人的名單,列給了皇帝。陳萌準備得極充分,將各人的履歷、政績都簡要羅列,一人一張紙,留給皇帝慢慢看。 皇帝也不著急,鄭、冼兩黨正在廝殺。他們互相攻訐正好,只要證據確鑿,皇帝就把人拿下,以名單上的人代替。 換了三個人之后,冼、鄭二人都醒過味兒來,暫時暫停了這種毫無意義的舉動——皇帝居然變聰明了。 互相停戰之后,蘇喆任禮部郎中的事就很顯眼了。所謂顯眼,是因為一個女人,她堂而皇之地上朝了!哪天的朝她都能上,跟林風兩個像哼哈二將,每天騎著馬,一左一右跟在祝纓身后。 這就有點囂張了。 霍昱因而參了一本,請朝廷討論一下,這事兒不像話! 霍昱上第一本的時候,落到冼敬的手里,冼敬把這一本給扣下了?;絷啪玫炔坏交貜退?,便不再經政事堂,而是在朝上直接向皇帝接出了:“臣有本要奏!” 皇帝因問何事,霍昱當朝提出了自己的意見:“蘇氏,受國之恩,授以官爵,為國守邊,母女相承,遵其舊俗則可。立于朝上,任職禮部,則不可。臣不知丞相為何有此議,實在荒謬?!?/br> 第409章 紛爭 蘇喆的腦袋“嗡”了一聲! 自從授官以來,她承受了許多異樣的目光,但都沒有這一次對她的沖擊更大。在這大殿上,她有了一種回到幼年時的錯覺。幾乎所有人都歸罪于她,即使不明說,眼神也都帶著猶豫。認為她不祥。 血直往腦門上沖,她能肯定自己的整顆頭都已經紅掉了!血液撞著她雙耳咚咚地響。 她死死地盯著出列的霍昱的背影! 她不介意所謂東宮同僚們戲謔般地說:“小娘子,又來了?!庇只蛘摺斑@事兒有我們就行,你去與太子妃她們玩吧?!敝惖?。反正在梧州的時候,也沒少為這些事與番學的同學打過架。 他們看她帶著男人對女人的評估,間或帶一點輕佻,但是問題不大。雖然生氣,但是記一記仇,第二天伸腿絆他們個狗吃屎也就暫時解氣了。 但是霍昱不同!這人太惡毒了!這是要刨斷根吶! 霍昱的話進到蘇喆的耳朵里,就是一個“女的,不行”,與幼年時“克父,不祥”是一樣的,她阿爸不可能復活,她也不可能變成男的,所以世界給她一個否定。這讓蘇喆的心情越來越糟糕。 阿翁把她送到朝堂上就已經很吃力了,不能讓阿翁降了身份與霍昱對峙! 這是她的戰場! 蘇喆大步跨了出來,周圍的人稍有驚訝,旋即恢復了平靜。當朝被別人參了,相關人等出列辯解是有例可循的。 就這么站在了中央,她知道,若論講求禮儀制度之類,她肯定是辯不過霍昱的。禮制就擺在那里呢,怎么辯? 她還知道,只要她站在這里,一言不發,站住了,不要哭、不要后退,就夠氣死某些人了。 議論聲“嗡”了一下又小了下去,丞相、六部九卿等都扭頭往下面看,王大夫也邁出了半步,準備維持秩序。 蘇喆與祝纓的目光撞上了,她不在乎別人,只在乎祝纓的態度。蘇喆視力好,清楚地看到祝纓平靜的表情以及比表情還要平靜的眼睛。蘇喆腦袋里的血又慢慢地流回了身體里,她深吸一口氣,牽了牽唇角。 祝纓沒說話,陳萌說話了。祝纓表面上看是與這個任命沒有關系的人,而陳萌掌吏部,任命被質疑,需要吏部給個解釋。陳萌位高權重,但是決定快刀斬亂麻!因此不讓吏部的屬官出面,而是親自喝道:“蘇氏母女累受國恩、從無辜負之舉,有何不可?” 公開支持女人上朝,鄭熹與陳萌肯定不能同意。但是拿蘇喆借題發揮,二人心中都有點不痛快。蘇喆是怎么來的,二人都心知肚明。陳萌更是從陳巒那里聽到過關于對西番的一個策略。 現在霍昱在朝上來這一段,真是不知所謂! 霍昱道:“長此以往,是不是許了女子為官?天下秩序,豈不是要亂了?” 蘇喆想說話,又努力忍住了,她現在說不出好話來。她可真想說一句:你是要趕我滾蛋嗎?我回家之后可沒有現在這么好說話了! 陳萌對皇帝解釋道:“授蘇鳴鸞之職在二十年前,蘇鳴鸞以女子之身,見識廣遠,請受羈縻,南境遂安。從未見亂起?!?/br> 霍昱道:“彼時獠人亦力竭,不能為患……” 林風又一大步邁了出來。 “嗡”,又嗡了一陣,這次嗡的時間比蘇喆站出來還要長。 皇帝看了看祝纓,只見她一臉平靜,皇帝又看竇、鄭等人垂下眼,問:“丞相以為如何?” 竇朋對此事是睜一眼、閉一眼,可有可無的,甚至有點嫌霍昱多事,因此一言不發。陳萌已經說過了,李丞相猶豫了一下,道:“霍昱所言也不無道理?!?/br> 冼敬道:“膠柱鼓瑟,理從何出?既知其來歷,便當知‘從權’二字怎么寫!” 霍昱的脾氣也上來了,他并非針對蘇喆一人一事,誰不知道蠻夷酋長是特例?但是蘇喆是個女的,任命她也得把話給說明白了。冼敬先是扣了他的奏本,現在又置倫理綱常于不顧,這是要干什么? 霍昱不干了,他盯緊著冼敬道:“既然是‘從權’,就須得說明……” 說明什么?我還弄了一堆女丞女卒呢!祝纓截住了他的話頭:“這是朝堂,你有事便就事論事。清談誤國?!?/br> 霍昱更生氣了:“禮義之爭,分毫不能讓!這難道是清談嗎?” 祝纓不動生色地道:“我只知道邊境安寧不是清談?!?/br> 鄭熹也適時站出來說:“不錯,是該就事論事。陛下,臣以為蘇喆可以任職?!?/br> 皇帝本來也不覺得蘇喆當個官有什么不妥,打一開始祝纓就給他講解了梧州的前因后果,他還是岐陽王的時候就接受了這么個現實。 皇帝道:“可?!?/br> 霍昱氣結! ………… 朝會散后,皇帝將祝纓、蘇喆、林風都留了下來,又將霍昱也留了下來,要為雙方開解一二。 祝纓無所謂,她只要不在朝上公開討論女人是不是能夠當官就行了。至于霍昱私下里怎么罵,隨他的便好了。蘇喆做不做禮部的郎中,其實問題都不大,文職不行還有武職呢,總是能夠給安排好的。 她的心態是比較輕松的,蘇喆的氣也漸漸地平了,斜睨了霍昱一眼,沒說話。她也打定了主意,要賣皇帝的面子。林風不吭氣,卻狠狠地剜了霍昱一眼。 林風很討厭別人叫他“獠人”!此時他只恨自己的嘴不夠利索,不能好好罵霍昱一頓! 轉到了后殿,皇帝率先殿:“今天說的都是國事,切不可多想,更不要將怨氣帶出去?!?/br> 祝纓先應道:“是。朝上更熱鬧的時候也不是沒有,他們年輕,經的見的少,容易一驚一乍?!?/br> 蘇、林二人老實向皇帝行禮,皇帝又將他們好生安撫一番。 蘇喆道:“臣并沒有生氣,只是傷心。倒不像是個‘獠人’,倒像是個‘外人’了?!?/br> 林風馬上跟了一句:“就是!我們在梧州的時候,義父從來待我們都是一樣的!也沒見分什么內人外人?!?/br> 霍昱原就不是個笨人,此時也看明白了,這哪是開解???這是讓他跟這兩個毛孩子服軟呢?他認為自己沒錯,看皇帝的樣子,不由有些寒心。 “旁的猶可,臣絕不認這‘清談誤國’!”霍昱一個須眉男兒,眼睛里泛起了淚花。天地良心!他可是一片公心!再看看這朝上,就這么“從權”了! 皇帝也有一點點的尷尬,他掩飾地咳嗽了一聲,對祝纓使了個眼色。 祝纓走到霍昱面前,盯著他的眼睛問他:“蘇喆,可不可以做這個官?” 霍昱頂著皇帝的目光,硬著頭皮說:“現在說的不是她這件事?!?/br> “如果她可以,那你說的那些,就是清談!”祝纓毫不客氣地說,“你官居五品,身著緋衣,日與大臣論國政,若只知膠柱鼓瑟,便也不必與進出你府里的學子高談闊論什么‘取仕新法’了。三代之時沒有科考,圣王之制,舉薦而已。那個時候,孔孟都還沒出生呢?!?/br> 在霍昱愕然的目光中,祝纓從容說:“書生意氣,你不會指望他們只在你面前慷慨激昂吧?都已經宣揚到大街上了。改只改對你有利的不給別人喘一口氣,你不能把好處都占盡了,什么都是你說了算,誰也不是你的傀儡。朝廷會選最適用的,而不是調門最高最會自我標榜教訓別人的?!?/br> 霍昱背上一寒,心道:難道相公們今天是因為這個?那冼相公? 他無心再爭辯下去,皇帝、政事堂都要“從權”了,他又何德何能? 霍昱心中認定自己沒有錯,他委屈極了!冼敬自己沒能耐,自己不過有二三志同道合的好友,這就要被忌憚上了嗎?如此內斗,能成什么事?他覺得冼敬已經背離了初衷。 他對皇帝道:“陛下,臣看到什么,就說什么,若非政事堂扣了臣的奏本,臣也不會出此下策!” 皇帝又做了一回和事佬,道:“誤會解開了就好。你也是,該先問一問政事堂的?!?/br> “是?!?/br> 祝纓也順著說:“政事堂事務繁劇,下頭又報災了,他們先緊著要緊的事兒忙也是有的。既是誤會,說開就好?!?/br> 霍昱心里根本沒說開,但也不能在皇帝面前爭吵起來。 皇帝滿意地道:“好啦,你們都不要放在心上,中丞也不是因為私怨,尚書更是一片公心。蘇喆、林風,你們兩個也都不許再惱了,都要用心國事?!?/br> 幾人一齊答應了,皇帝自覺做了一件好事,滿意地讓他們離開了。 四個人出了門就分成兩撥,林風沖著霍昱的背影直翻白眼,被蘇喆給拉住了。祝纓道:“你們倆,跟我來?!?/br> 林風蹦了過去:“干嘛呀?” 祝纓道:“送你們去見你們的上官?!彼诛L臉上的淤青看了一眼,意有所指。 林風“啪”一下蓋住了臉:“別別別!不用!我自己去!”他的語氣十分的驚惶,“并不是我受到排擠的!本來好好的,您再一去,是顯得我有靠山了,也顯得我沒本事了。等我真被欺負了,再求您幫我出氣,成不成?” 好說歹說,祝纓才放他自己走了。 蘇喆跟在祝纓身后,她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