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節
“又不跟她要這個!一年到頭的不容易,送禮,拿得出手的,自己就要rou疼。拿不出手的,臉上又怕不好看。跟我還弄這些做什么?” 老馬忙說:“要的要的,一片心,您不要是您心地好,我們不能沒良心。這個是小錢他們……” “哦?” 老馬斯斯艾艾地:“他們說您到街面上轉悠,他們有些怕。大人……” 祝纓與他一面往里走,一面問:“什么?” 兩人到了小廳,祝纓坐下,指了指下手的位子,老馬斜著身子坐下半個屁-股,才說:“道兒上這個鬼,是怕官府的??墒墙兴麄兣碌锰^了,就怕有亡命徒。您是金貴人兒,不合自己冒險的。有什么話叫下頭人傳去就行了?!?/br> 祝纓道:“沒找你,就是讓你安心過日子的。我與他們另有賬要算,你不要總往里面摻和,過你的日子吧。你說的事我知道了,回去吧。把他們的東西帶走?!?/br> 她已經很久沒有跟京城的黑-道直接打交道了,十幾年過去了,道上都換了一批人了。真老馬都死了,她還死盯著茶鋪收集消息,容易耽誤事兒。且京兆府現在還沒個正經的京兆尹,就算有了,還不知道是個什么樣子。 接下來她要在京城混,朝廷上的局面也不太明朗,在街頭巷尾有些耳目是必須的。也順手收束一些這些撈偏門的,別做得太過份。 雞鳴狗盜,自有其用處。 眼前這個老馬,是不太夠用的。而張、范二人為鄒進賢討情的事又給她提了個醒,地位越高,事情越多,就越容易不自己去接觸下面的人,要靠“中間人”,無論消息還是事情都容易走樣。就像朝廷里,皇帝、鄭熹這樣的人,對下面地方上的情況就是“道聽途說”。 得親自抓一抓。 當然,也不能凡事親力親為,但是過一段時間,她也得親自過問,沉下去、多花些功夫,不能蜻蜓點水。十幾年過去了,久不cao舊業,如今重新揀起來,發現本事還在,祝纓心情不錯。 現在錢掌柜等找到了老馬,火候應該差不多了。 打發走了老馬的第二天,祝纓帶上祝青君和胡師姐兩個又重到了那家小食肆。大廚提起勺子就往里喊:“掌柜的!” 錢掌柜出來,腰也弓了:“大人?!?/br> 祝纓道:“錢掌柜,生意可好?” 錢掌柜苦著一張臉:“大人說笑了,小人們這仨瓜倆棗,請您高抬貴手?!?/br> 祝纓道:“明天別做生意了,我包你這兒一天,你去幫我請些人,請誰,你知道的。青君,把訂金給他?!?/br> 祝青君拿出了一個小包,里面裝著些錢,往桌上一放。祝纓道:“我明天還來,告訴他們,別想著跑?!?/br> “哎?!?/br> 等三人離開,錢掌柜拿起小包,見里面寫了一串名字,京城撈偏門的都寫在上面了。錢掌柜的說:“得!你去買一頭新鮮的小羊,現在就宰了,大鍋里熬上一夜。我去寫帖子請人?!?/br> 錢掌柜的腿腳也已快,天擦黑的時候,把單子上的人都約到了,各人也不敢逃,灰溜溜地等著第二天。 …… 另一邊,祝纓帶著二女離開,又踱回了府里。蘇喆很好奇地問:“阿翁,您這又是去哪兒了呀?” 祝纓道:“出去逛街了?!闭f著,把街上順手買的一盒絨花拿了出來。 蘇喆接過了一看,笑道:“這個與咱們家里的不一樣?!?/br> 祝纓道:“那你們分了吧?!?/br> 蘇喆看看祝青君,祝青君搖了搖頭。到了晚間,兩個小姑娘在一起嘰嘰喳喳,蘇喆問祝青君:“今天干什么去了?”這是一個很奇怪的情況,胡師姐跟著就算了,為什么青君也跟著呢?祝青君在祝府的定位是有些不清的,有點像學生,但是很可惜,她又不像蘇喆有出路也不像祝煉是個男孩子。所以,她能做什么呢? 蘇喆是很想讓祝青君以后跟自己回阿蘇縣的,她情愿自己做縣令給祝青君請個縣丞的職位。但是在祝纓這里,蘇喆也知道,祝青君頂天了也就是項安的位置。 祝青君道:“去了個賣rou湯大餅的鋪子,我瞧那個掌柜的和廚子都不好人?!?/br> 兩人是無論如何也猜不著祝纓想干嘛。 次日,祝纓上完朝、應過卯,把事務往施季行身上一推就出了皇城,回家換衣服,帶上了祝青君與胡師姐就往rou湯大餅家去了。 到了錢掌柜處,只見桌凳都收拾得干干凈凈,一伙撈偏門的個個提前穿好了過年的新衣。大鍋里浮著羊腿、羊頭之類,錢掌柜垂手在巷口等著:“您老來了!” 祝纓笑問:“人都齊了么?” “是?!?/br> “有勞?!?/br> “不敢,不敢?!?/br> 祝纓這回就肯進他的鋪子里了,這里門窗都開著,因而采光尚可。錢掌柜請祝纓往主座上坐下了,大廚使大托盤往桌上上羊湯大餅,又有各色小菜,錢掌柜還往酒樓訂了酒席,又備下了上等的美酒,又給祝纓特意上了茶。 祝纓道:“坐吧?!彼劬σ粧?,又問張半仙腿怎么了。 張半仙很慘,因為姓張,上次祝纓路過他的時候多照了他,把他嚇壞了,越想越害怕,連夜想翻墻跑路,不合太緊張,把腿跌斷了。腿斷了,就不好跑,被巡夜的揪住了,今天只好回來了。 祝纓道:“多喝點兒骨頭湯,以形補形?!?/br> 張半仙哪知道自己差點得了個“親戚”呢?哭喪著臉應道:“多謝大人關心?!?/br> 錢掌柜他們把老馬還叫了來,祝纓指著老馬道:“這里的事,你今天要坐下了,就離不開這是非了?!?/br> 老馬站起來就要跑。 祝纓笑了,對錢掌柜說:“我離開京城十幾年了,街面上的人物已是換了一批,我都不太認識,勞您為我引見一下?” 錢掌柜哪敢說“不”?逐一介紹,行騙的、毆斗的、打手暗算的……最后一個是張半仙。 祝纓道:“自從王相公不做京兆做丞相也有二十年了,京兆府不大管著諸位豪杰。大理寺管不著京城治安,我還是有些事要向各位打聽的,怕到時候彼此不認識,生了誤會卻誤事,先認識一下。以后有事少不得勞煩諸位?!?/br> 錢掌柜等人都是老江湖了,聽她說得越客氣,心里越害怕,都說:“不敢?!?/br> 祝纓將眼睛望向一個穿得緊單薄的壯漢,這位在這些人里有些格格不入,他有點像老穆,靠拳頭的,偶爾也殺人。但殺人只是江湖傳說,據說沒人看見過。這人起身,甕聲甕氣地道:“聽大人吩咐?!?/br> 他的頭壓得很低,老實得緊。錢掌柜見狀,心道:這個樣子不像是怕官,倒像是被整治過了。 外面棚子下的桌子上停了一只鳥,低頭不知啄著什么。祝纓對胡師姐道:“打它?!?/br> 胡師姐也不遲疑,摸出一枚彈子,鳥兒應聲而斃。各路“豪杰”心道:這是立威么?不過是一手確實是俊。 祝纓道:“話說開了就好,青君啊?!?/br> 祝青君應聲而出。 這些人早就看到了祝青君,心里也在想,真不愧是“大人”出門還要帶個水靈的丫頭。不想祝纓卻是讓他們認識認識祝青君與胡師姐:“認好她們兩個,以后我不得閑,有話會讓她們傳的?!?/br> 祝青君顯出一個笑來,胡師姐雖然吃驚,也應了一聲?!昂澜堋眰冇珠_始懷疑,不知道祝青君有什么本事,竟是不能演示的嗎? 祝纓也不說,她知道的,江湖上有一些忌諱的。江湖很奇怪,既不大瞧得上女人,又很忌憚闖出名號的女人,這樣的女人一般比男人還狠。她把祝青君與胡師姐叫出來,胡師姐又露了一手,則祝青君也跟著不會被過份的輕視了。 至于能不能立得住,她相信祝青君可以。 祝纓道:“坐下來,吃飯?!?/br> 眾人陪她吃了一餐,祝纓吃飯也不端架子,吃得也不慢,從容吃完,微笑著對他們說:“大理寺雖然不管京城治安,你們也不要鬧得太過份?!弊尠傩詹荒芸空浀臓I生過上好日子,是朝廷的錯,別的不說,這些人里就有乞丐頭兒,俗稱“團頭”的。他們也控制著乞丐,可是乞丐哪兒來的呢? 只要不“過份”。 吃完了rou湯大餅,祝纓與祝青君、胡師姐一路走回府。走遠了一點,祝青君才問:“大人,為什么?” “嗯?什么為什么?” 祝青君道:“您是大人,要他們做什么,他們也會做的?!?/br> “嗯,糊弄上峰的事兒,可不止是衙門里有??!得叫他們知道,糊弄不了我。知道他們都住哪兒、窩在哪兒、手下都干什么的嗎?” “額……我這就去摸他們的底!” 祝纓笑道:“不急,慢慢來,著急就著相了。京城這一項事務,就交給你了?!?/br> “是!” 三人走回祝府,項樂迎了出來:“大人!有客?!?/br> “哦?” “卓郎君來了,說是有事請示?!?/br> 第348章 南人 卓玨知道自己比祝府這些梧州出身的人隔了一層,到祝府的時候他的心里略有不安,但仍是來了。 機會難得,他覺得他應該抓住。 遠遠地,他就看到祝纓走進了祝府,還對兩個女子說了什么?;蛟S是沾了些“夷風”,祝府會將一些重要的事情交給女人做,不是后宅的那種,到外面拋頭露面的也做一些。京城的風評,都說祝大理教化蠻夷,也被蠻夷給教化了。 可那有什么關系? 那些都不是他卓玨在意的。 卓玨不是在門房坐等的,這或許就是“南士”在祝府能夠得到的優待。他聽到動靜就從小廳里走了出來,徑直來到祝纓面前一揖:“大人?!?/br> 祝纓道:“進去說吧?!?/br> 兩人到了廳里坐下,不等祝纓開口,卓玨先說:“臨近年底,各處都忙,本不該來打擾的,只是今天路上遇到了一個人,晚生覺得還是同大人講一下的好?!?/br> 祝纓今天做了一件想做的事,心情也不錯,微笑道:“不用這么拘束,是什么事?” 卓玨也沒有“不拘束”,仍是恭敬地說:“昨天在路上走,偶然聽到了鄉音,不合勾起心思搭了句話,才發現是晚生的族叔……” ……倒敘…… 卓玨昨天確實是見了這位族叔,但昨天不是他第一次見這此人。 兩人第一次見面還是在一個月前,卓玨當時正在路上走著,天雖然冷,但是越來越熱鬧了,去年過年就耽誤了一些,今年他想到街上買些新奇物件。南北交通不便,自己打發個人送回家是難的,但是與趙振他們漸漸混得熟了,知道他們有一個會館的商路,每年能來回一、兩次,可以捎些東西。他家就在京城通往梧州的中途,說不得,多付會館一點錢,請人家給帶回家,同時也算給家里報平安了。 唯一不好的就是他手頭很緊,一般小京官的日子都過得緊巴巴的,他也不例外。好在家中薄有田產,也可請會館的人順便給捎一點錢回來…… 害!這么想著,卓玨臉上有點發熱。這樣的日子恐怕還得再熬些年頭,這年頭,一般人晉升是越來越不容易了。 正逛呢,耳朵里就飄進了一縷鄉音??催^去的時候,卻是一個中年人,背后跟著一個小廝。他的小廝也是嘴快,跟那個小廝也搭了句話:“你們是南邊來的嗎?” 兩邊都說的方言,頓時親近了起來。兩家主人也互通了姓名,通完了之后,卓玨才發現這一位是他的遠遠遠房的族叔。遠到都不是一個縣的,卓家祖上分了五房,卓玨家在一處,這一位是隔壁府的,如今已經做到了一州別駕,名叫卓宇。 早前卓宇不知道還有卓玨這位族侄,而卓玨隱約記得卓宇的名字。這是因為祭祖的時候,各支出挑的子弟都會被提及。卓宇與卓玨家遠遠遠親,提到的次數不多。 兩人就臨時湊到了一起,卓宇知道南人出仕、晉升都不如北方人順利,也好奇卓玨是怎么能到京城做官的!一般而言,南方出身的蝦米們在各地做小官會更容易些。 卓玨也想探一探這位族叔的口風,看看他背后有沒有什么了不起的人脈,如果沒有,則可試探問一問,能否拉到祝府這艘船上來。官場上混,不容易,他們南方人在朝廷里一向靠邊站,得抱團。祝大理雖然不是南方出身,但是對南方士子是照顧的,且身邊都是南方人。 素未謀面僅憑家譜認親的叔侄倆,很快就聊到了一起。卓宇帶卓玨去了他的住處,叔侄倆聊了起來。叔侄倆第一次見面,只是敘了家譜、講些鄉愁,再說一點早年趣事。末了,卓宇與卓玨吃了一餐飯,卓玨告辭。 過了幾天,卓玨提了點禮物過來,請卓宇吃飯,算是還席。 席間也只是說一些京城的趣聞,同時小小地向叔父請教一下為官之道。卓宇能爬到別駕,自有他的本領。 卓宇也粗淺地對他講了一些:“莫要渾渾噩噩,從無將手上的事做好了就一準能升了的道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