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節
這比藍興預料得要好得多,他本以為是要墻倒眾人推了。以他對祝纓的了解,祝纓做事從來都是有把握的,這么擠兌他,他的心情是無法變好的。 現在祝纓把條件攤開了,沒有要踹開他,只是要“結交”杜世恩,那就可以接受了。畢竟,如果兩家一起把他給踹了,他也只有干瞪眼的份兒。宮里已經有好幾樁類似的事情了,他也無力去一一清算報復。只能在背后罵一句“虎落平陽”。 藍興道:“大人還是這么照顧我,以后還要請大人關照?!?/br> “那里的話?他們也知道這事兒不地道,不好意思同您開這個口,才央了我。我能有什么辦法?畢竟有點兒香火情,不管也太無情了?!?/br> “那是,那是?!?/br> 兩人聊得倒投機,祝纓再三表示,只要藍興還在,這買賣就斷不了。藍興也表示,很快就會安排祝纓與杜世恩見面。 杜世恩是個話少的人,他瞅不上藍德的跳脫,但對藍興還是有一點佩服的。 藍興同他講了一講,兩人足等了五天,才找到一個機會,一同出宮來。 還是在祝纓家,祝纓道:“罪過,一件小事,你我未必都看得上,卻又為了不生誤會,偏又費這個勁?!?/br> 她都給安排好了,雙方互通消息,宮里的報價是多少,會館出的價是多少。還是與之前一樣,宮里怎么報花賬她不管,她只管記著宮里的官價,有人問時絕不會露漏說是宦官們吃了差價。 當然,杜世恩得保證,會館能按時拿到這筆錢,不被拖欠。 當時就定了下來,也不落下文字,省得被人日后清算。 藍興假意推讓:“我要告老還鄉啦,以后不在京城,也用不著這許多錢,不如你們兩家分了我那一份?!?/br> 杜世恩道:“宮里怎么能少得了老前輩呢?” “都是老前輩啦,也該知道進退。相公們還有休致的時候呢,何況我們這做奴才的?只要你老弟在陛下面前為我美言幾句,早些放我走,就好啦?!?/br> 兩人假意稱兄道弟,藍興又給杜世恩托個孤,祝纓又給二人勸一勸。 會館方是項樂與王小娘子做為代表,三方講定,杜世恩才發跡,看這一筆錢也不能就說完全不在意了,他的笑也深了一點。 講完沒幾天,藍興就從宮里被打發了出來,他也沒有馬上回鄉,而是在京城的宅子里小住。 五月端午,宮里還給他賜了粽子。 祝纓這個端午拿到的賞賜比當年剛到京城時多了不知道多少倍,全家的粽子都有了,還有皇帝賜的新衣料。 鄭府、冷府等處也都給了她一些端午節應景之物,鄭熹也沒有再一張帖子把她召過去吃酒。 祝纓這個端午節倒過得挺自在,連同趙蘇家、趙振等人,都在府里吃粽子、縛五采線,他們飲雄黃酒,祝纓不喝酒,也佩了香囊。 席間,眾人說著趣事,趙振大為吃驚:怎么趙蘇也會講笑話了? 各家說笑過節的時候,一隊人悄悄地進了京城。前面囚車里是幾個男子,后面幾輛小車,跟著家眷。 囚車直往皇城去,小車卻被攔了下來:“只問犯官貪贓枉法事,爾等且家去!聽候發落!” 段氏雙目通紅:我還有家嗎? 囚車里最前面的是卞行,后面有他的兒子與親信等。既不是個連坐的罪名,卞行的兒媳段氏就沒有被鎖拿。她是出嫁女,父親兄弟參與謀逆,也不會問罪到她的身上。娘家、婆家都犯了罪,她反而安然無恙。 可是,又能到哪里去呢? 第337章 急惶 侍女怯怯地說了一聲:“娘、娘子?” 段氏回過神兒來,低聲道:“回府吧?!?/br> 侍女將簾子撩開一角,對車夫道:“回府?!?/br> 車夫甩起鞭子,調轉了馬頭駕車往京城的卞府駛去。馬車輕輕地搖,侍女覷著段氏的臉色,似是在安慰:“等回到家里,與老夫人她們好生商議,總會有辦法的?!?/br> 段氏搖了搖頭,侍女不敢再說話了。段氏閉上了眼睛,回府?老夫人她們?能頂什么用呢?不怨自己就謝天謝天了。 車到了府前停了下來,車夫道:“到了?!比×说首觼矸旁谲嚽?,侍女先下了車,伸手將段氏扶了出來了。 段氏抬眼看著這座顯得有些荒涼的府邸,心越發的沉了。正值濕熱天氣,墻頭已瓦縫冒出了些草莖竟無人摘除。在卞家得意的時候,是絕不會讓這種情況發生的。 侍女上前拍門,里面的人警惕地問:“誰?” 侍女道:“大娘回來了,快開門!” 門被拉開了一道縫兒,里面的人打量了侍女一眼,吃驚地道:“你們回來了?” “快開門,難道要大娘在外面等著不成?” 侍女叫開了門,又扶段氏到了門前,再吩咐:“把行李卸到長房?!?/br> 里面的仆人答應一聲,段氏又問:“老夫人呢?” “都在堂上,過節呢?!?/br> 段氏心里有了一點火氣,她一路奔波而來,狼狽不堪,府里還有閑心過節呢?她說:“我給老夫人磕頭去?!?/br> 卞府的這個端午節過得并不熱鬧,但畢竟是個節氣,還是聚在一起吃個粽子,求個好兆頭。席才擺上,說是段氏回來了。 席上安靜了一下,卞家的小兒媳婦便說:“既然大嫂回來了,公公與大伯也該到了吧?” 她丈夫橫了她一眼:“胡說!哪有不提爹和大哥,單提她的?我家哪有這么不分尊卑的事?” 老夫人懨懨地道:“吵什么?讓她過來吧?!?/br> 段氏風塵仆仆地拜倒在老夫人腳下,老夫人沒有看到丈夫和兒子,既失望又擔心,問道:“他們人呢?” 段氏看家里這些人從上到下倒都裝飾得鮮亮,心中更難過了,委屈地哭道:“被押到御史臺的大獄里了?!?/br> 老夫人此前還存著一絲僥幸,聽了這一句,被噎得靠在榻上半天沒能說出話來。叫“老夫人”的,叫“娘”的亂作一團,老夫人緩了口氣,道:“你、你且回你的房里收拾去。有什么事兒,過一時再說?!?/br> 段氏低聲斂氣地道:“是?!?/br> 她們一走,小兒媳婦悄悄地對丈夫道:“大嫂怎么這么老實了?” 她丈夫剜了她一眼,道:“她還想怎么不老實?” 老夫人道:“不吃了!” 眾人便都散去。 老夫人對侍女道:“走,看看大娘去?!?/br> 段氏的屋子還在,只是久未住人,正在打掃著,老夫人來了,段氏還是那一身衣裳沒來得及換。聽到有人過來,往外看是老夫人來了,忙迎了出去:“只掃出一間屋子,您到這兒來坐?!?/br> 老夫人看一看兒媳婦這妝束,首飾也少了許多,衣服料子看著倒還不錯,但也頗多褶皺,可見路上也是辛苦了。再看箱籠包袱,少得可憐。 老夫人進了屋子,婆媳對坐,老夫人劈頭便是一句:“我沒叫他們來,你可要給我說實話,你爹謀逆到底還有什么隱情?!” 段氏忍氣道:“何曾有什么隱情?我也是毫不知情的!” “要是沒有,怎么他們死了還不算,倒要牽連到我們?!你丈夫正在獄里關著!” “是他們說,有人告了公爹貪贓枉法?!?/br> 才說了一句,就被老夫人啐了:“呸!那算個什么罪名?誰個不干那些個事兒?滿京城的這些官兒,有幾個不收禮?不管請托的?被告的還少了嗎?有多少是被鎖拿進京下大獄的?你摸摸良心,拿這個話騙我老婆子,你還是人嗎?” 老夫人的怨氣大得很,這長媳是他們家求娶的不錯??丛诙瘟盏拿孀由?,她這個婆婆可是很縱容兒媳婦的。如今段家失勢了,這兒媳婦還拿以前的范兒來對婆婆?真是沒教養! 老夫人越想越氣:“你究竟知道些什么,趁早說出來!別再念著你那個娘家了!都死了,還能怎么翻身?要知道了,趁早揭發首告出來,讓他們爺兒倆早日回家是正經!我們家要是不好了,你還能有什么好?你現在只有丈夫可靠了?!?/br> 這樣的話,早在南方的時候她就聽丈夫說過一回了,現在再聽一次,段氏依然覺得刺心。 老夫人說得也是對的,她已經沒有娘家了。是真的沒有了,父親、兄弟都死了,母親等人都流放了。同姓的段家人也有,此時也是自顧不暇,且不知流落何方了。 可是,夫家對她的這個樣子,這個夫家,是她安身立命之所么? 孩子又哭了起來,段氏忍辱道:“我離京三千里,能知道什么事呢?您莫急,我姑母嫁在關家,今天過節,我打發人去給她請安。明天去看她,打聽打聽消息,看看能不能托人求情?!?/br> 老夫人緩了一口氣,問道:“那是大郎?” “是?!倍问厦藢鹤颖Я松蟻?,孩子只有兩歲,卞家的嫡長孫,卞行十分疼愛他。盡一州之膏腴將他養得白白胖胖,這幾個月吃了些苦,容易受驚。 老夫人逗了他一陣兒,哭聲漸歇,老夫人道:“罷了,你們休息吧。有空兒好好想想你的兒子,家里要是不好,他也沒個前程?!?/br> 段氏將老夫人送出門去,回來抱著兒子輕輕地拍著。侍女們輕手輕腳,打掃屋子、放鋪蓋。外面,老夫人的兩個侍女提了食盒過來:“老夫人命奴婢們送粽子來給大娘?!?/br> 段氏道了謝,讓自己的侍女接過了食盒。又向這兩個侍女打聽家里的情形,侍女道:“段親家壞了事,老夫人可嚇壞了。打聽消息也打聽不著,又過了些時日就傳出消息來,說是被賜死了。葬事也不能大cao大辦,就在城外埋了。也不知道親家葬到什么地方了。過了年,又傳說咱們家大人被人告了,老夫人家了好些錢打聽消息。如果家里也比不得以前了?!?/br> 段府被抄,什么都沒了。段家遠支還在,但都不在京城了。段嬰的岳家也是謀逆的人家,也無人保全他的妻子,都統統流放去了。 段氏又問了幾個人,知道嫁到關家的姑母倒是還在,關家在這次的風波中沒有受到波及,就還是原來的樣子,沒升也沒降。只沾了新君登基所有人一起升一級的光而已。 段氏再問如今朝上誰說話算數,侍女道:“這個婢子們就不知道了。大娘,先吃飯吧?!卑咽澈幸环?,走了。 粽子還帶著點溫,段氏吃了一個,只覺得堵得慌。屋子打掃好了,侍女服侍她沐浴,更衣,一身清爽之后,她的思路也回來了。眼下最好的就是蟄伏,別亂動,能求人說情就求。求不得,也就只好這樣了。與謀逆有關,這情也不是那么好求的。如果他們不回來,自己有個兒子傍身,也能過得下去。 段氏打開一個匣子,里面是一些地契、房契,這是她的嫁妝,卞行在刺史府的財產被封了,她是不指望能拿回來了。京城卞家的財產聽起來像是也花了不少,要過緊日子了。不過她也不怕,她還有奩田,還有陪嫁。 至于婆家對自己遷怒,也只有盡力應付了。熬到兒子長大了,陳年舊事過去了,兒子能夠出仕,她就熬出頭了。得給兒子留點兒私產,不能都投到府里了。 段氏想完了,晚上又去陪老夫人吃飯。 老夫人道:“你做新婦時,且不必伺候我用飯,現在又有了個孩子,你不管他,又到我這兒來做甚?等他們爺兒倆回家,看到咱們沒照料好孩子,怎么向他們交代?” 小兒媳婦聽了,噗哧一聲,沒忍住。大嫂在這個家里,以前可是個鳳凰。小輩兒的禮數她也只是面兒上的,別人立規矩的時候,她能坐著陪公婆說話。 可真是有意思哩。 段氏搖搖欲墜,仍是道:“孩子剛才已經睡了,且有保姆,我身為子媳,該侍奉您的?!?/br> 站了半天,才得回自己房里。房里,孩子醒了,正與保姆嬉鬧。侍女拿了飯來,段氏搖了搖頭:“不了。不餓?!?/br> 她早早地躺下,卻總也睡不著,一大早又起來向婆母問安。 老夫人道:“這些虛禮就免了,咱們以前也沒講究過這個。你不要去關家么?” 段氏道:“是?!?/br> 她本是打算先送拜貼給姑母的,現在只得親自動身,去到姑母家里去。姑母處境應該比她更好一些,她的表兄弟都成年了,表兄也出仕了。 到了關府,段氏的姑母聽說她來了,忙命請入。 姑姪相見,抱頭痛哭。段氏向姑母打聽,姑母切齒道:“咱們家這運氣上就是差了一點兒,就差了那么一點兒呀!” 然后慢慢說了她知道的情況,朝廷對外公布的內容都差不多。姑母道:“只好草草收葬,總算留了個全尸。也不得扶靈還鄉,廟里也不給寄放逆臣,只好在城外先找了個地方葬了。等到日后,再遷葬?!?/br> 段氏道:“我想去拜祭?!?/br> “好。擇個日子,咱們一道去?!?/br> 段氏又向姑母打聽自家公公和丈夫,問姑母知道不知道這樣進了御史臺,會有什么后果。姑母吃驚地道:“什么?他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