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節
“稍等?!?/br> 她自搬出府衙之后閑言碎語少了很多,與之相應的,因為仵作這個職業,躲著她的人又多了不少。她平常連江舟也不讓多到她這兒來,聽到招呼鎖好了門才跟著牛金到了簽押房。 郭縣令見到她來,有點惋惜:倒是個佳人,可惜了。 祝纓已對小江簡要說了情況,讓她跟郭縣令走一趟:“帶上江舟吧。哎,郭縣令,縣衙有女監?能騰得出手就派兩個跟著她去,從現在開始學。小江,教不教?” 小江微笑道:“只要她們敢學?!?/br> 郭縣令道:“這回是來不及了的,人已經死了,再耽誤怕尸身腐敗?!?/br> 小江斂容道:“那就走吧?!?/br> “這、這,不用收拾么?” “大人去點人馬,我去收拾家什,叫上小舟就能走?!?/br> 祝纓道:“去支領車馬?!?/br> “是?!?/br> 小江等人走后,祝纓又問項樂:“你師姐怎么樣了?”這幾天項安雖得了她的允許,但總是不在身邊。項安與項樂一樣,都是很安靜守時的人,如果不是有特別的時候是不會缺勤她身邊的護衛差使的。 項樂道:“請大娘看了一回,說是以前底子有點兒虧了,師傅又死了,她累的。人是一口氣兒撐著,等安頓下來一口氣松了就病了。大娘好心,又給了好些好藥。這兩天已好了一些了?!?/br> 祝纓道:“那就好,讓項安也別累著了?!?/br> “是?!?/br> 項樂心里感動,口上卻不表白多言,只緊跟著祝纓,看她又去榨甘蔗汁,也去幫著使力。 花姐因祝纓到廚房忙,林寡婦向她說:“男人家不合進灶間?!北阋沧叩綇N房,看祝纓又在瞎忙。她對林寡婦說:“進就進了,你瞧巧兒,他爹還天天在灶間打轉呢?!?/br> 祝纓道:“那是?!彼笾P,將自己試做糖的步驟都記下來,一邊寫一邊問花姐:“你有本子不?” “什么?” “一些驗方呀!既然博士他們的道理不通,你這試過有效的方子不記下來推廣嗎?”祝纓很奇怪地問。她自福祿縣種麥起就是這么個法子,如今制糖雖不必非得自己弄出法子來,但也打算自己先動手做過知道是怎么個意思之后,再尋制糖的工匠來改良工藝,這個也是要記錄的。 都是類似的事,花姐之醫術為何不能記載? 她對灶間門口招招手:“干嘛呢?要看就進來大大方方地看?!?/br> 蘇喆和兩個小姑娘從門邊跳進了門框:“阿翁!你干嘛呢?” “做糖?!?/br> “上次那個?有點甜,又不太甜?!碧K喆雖然是山寨里的姑娘,卻能比山下的貧民吃得更好,更好的糖霜她也吃過。 祝纓道:“等著,我一定做出更好的。大姐,你想想?” 花姐道:“我也記過些筆記,要流傳出去還嫌早吧?” “管它呢!先記著,記清楚些,總比叫人胡說八道說你不疼好吧?你記,只要應驗了的,我給它結集成冊。笑話了,狗屁不通的歪詩文章都敢刊刻送人,救命的醫術為何不能刊刻出來?這是功德?!弊@t理所當然地說。 說著,她又想起了小江:“誒?小江單驗女尸也可記一下?!?/br> 她舀出一碗柘漿給了蘇喆:“吶,這個好喝?!表樖纸o兩個小丫環也各分了一碗。 花姐道:“那行,我回去整理一下筆記。唉,還道醫學博士能給我多些指點的?!?/br> “應該也有,”祝纓中肯地說,“他們學醫多年,有些道理還是精通的,你自己斟酌取舍唄?!?/br> 兩人一邊弄一邊說,祝纓嘗試了過濾,卻感覺用濾酒的方法濾柘漿不太行。最后說:“罷了,還是懸賞吧!” 花姐笑道:“不弄了?” 祝纓道:“家什先留著,以后自家榨柘漿喝也很好呢!我又不是賣糖的,不干了!再寫兩個匾吧,賞金就有了?!?/br> 花姐大笑。 ………… 祝纓出去就懸賞,一是找工匠,二是讓工匠嘗試制出更好的糖來。新甘蔗快上市,這個時候是最便宜的,此時不試驗更待何時? 懸賞完了,又讓顧同拿著她訂的本子,跟著制糖匠記錄。顧同仔細研究了一下她那個本子上的條目,回去便抄了個紙條,將這個法子給記了下來。 另一邊,丁貴也從陳知府處回來了,陳知府除了一封感謝的信,又讓丁貴捎帶了不少當地的特產。祝纓對丁貴道:“拿到后面去給大姐收一下吧。陳大人還說了什么不曾?” 丁貴道:“一直說謝……” 咚咚咚! 丁貴住了口,扭頭往外看了一眼。這一眼是什么也看不到的,因為響的是衙門外的鼓!有人擊鼓鳴冤了! 這不太對,一般百姓是不太會告狀的。告狀的情況多出現在官員新到任的時候,百姓對新官有點期望,這才會多告一點。其他的時候,告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不劃算,能忍就忍了。 如今南府應該已過了這樣的時期了,能有什么案子?還是底下各縣有什么冤假錯案? 丁貴道:“陳大人一直道謝,又說,大人要有用得著的地方,也只管再找他。大人,我出去看看那邊?!?/br> 祝纓點頭,他跑了出去,過了一陣兒回來,臉上的神色很奇怪,道:“大人,是有人喊冤……在門外一直叫著章司馬給他做主,章司馬已經出去看了?!?/br> “是窮人嗎?” 丁貴忍笑道:“是?!?/br> 祝纓道:“那就先交給章司馬吧,先不要問,不要管,你去悄悄聽一聽?!?/br> 丁貴道:“原告已叫出緣由來了?!?/br> “哦?” “說是他家房子叫鄰居一個富戶給強拆了。這事兒有點兒奇怪,富戶家的女兒被狐貍精迷惑了,富戶家要抓狐貍精,狐貍精跑了,說是跑到了他們家??伤麄兗覜]有狐貍精呀!富戶不信,要強行闖入……” 祝纓道:“有意思了。什么地方的人?” “就是南平縣的?!?/br> “你再去聽聽?!?/br> “是?!?/br> 丁貴悄悄溜到了外面,他將帽子一摘,混進人群里看章司馬。 章司馬表情凝重,拿著狀子簡直想打原告了!子不語怪亂力神,對,如果你扎小人,那是巫蠱,律法可能殺你全家。民間故事里,青天賢相可能做個夢就有苦主、神靈托夢提示線索,醒來就把案給破了。對,從皇帝到奴隸,拜個神、求個佛的是常有的,皇帝出生還有異兆呢!官員還舍房子當寺廟呢!但是,如果一個官員斷案時說:這是有狐貍精鬧的。一旦被翻出來,他這官兒也就做到頭了。 章司馬道:“先將被告押來!” 原告被告都是南平縣的,章司馬命人把郭縣令也給喚來。去的人回來說:“大人,郭縣令也在查案呢,還是人命官司?!?/br> 人命關天不是虛言,章司馬只得自己下令把被告也給喚來。原告被告都居住在鄉下,今天是帶不來了,章司馬得了個緩沖的時間。 第二天,府衙官吏例行晨會結束有兩個人都沒有馬上離開,都等著同祝纓說話。一個是小江,她要匯報一下驗尸的結果。一個是章司馬,他想跟祝纓先打個招呼。 章司馬先進的簽押房,將昨日的事情一說,又說:“原告不識字,尚無狀紙,著司法佐為他寫一個現補。已派人去傳被告了?!?/br> 祝纓道:“司馬去查就是?!?/br> 章司馬有心辯白一下自己現在必是秉公辦案,不是偏袒窮人,又覺得說出來沒意思,含了一口黃連出去了。 然后是小江進來,對祝纓道:“大人,我回來了?!?/br> “怎么樣?” “是自殺。也……不像是有人逼她的?!?/br> “咦?” 小江猶豫了一下,說:“我,看得出來。娘家婆家雖然鬧,提到死者的時候口氣都還算禮貌。新郎眼神也還端正。私下打聽了一下,也沒聽說婆家不好?!?/br> “知道了。你辛苦了,休息一下吧。帶幾個徒弟,然后你就輕松啦?!?/br> 小江也一笑。祝纓問道:“你有筆記本子嗎?” 第213章 荊綱 筆記本子? 當然是有的。因為剛才就在討論新娘自縊案,小江沒有問是什么筆記本子,她從腰間掛著的招文袋里取出一個本子道:“有的?!?/br> 將本子捧著放到了祝纓的桌子上。 祝纓拿起來看了一下,字跡很娟秀,上面記著小江驗過的一些尸身。最新的是血縊案的尸格副本,原件填完了已經交給南平縣了,這個是她自己留的備份。既可以為日后有人追查時留檔,也可以為自己日后總結或者教授徒弟時做準備。 血縊案前面就是嬌嬌的“尸格”,雖然嬌嬌后來活了過來,小江仍然仔細地記錄了當時她看到的情況。并且寫了個備注,即,并不是別人說的“尸體”就是真的死了,還有活了的可能。并且在后面又寫了幾個詞?!肮字挟a子”之類。 祝纓把整本都翻了,道:“已經比較詳細啦,除了尸格,也寫了一些傷情概要?” “是?!倍际菙喟笗r可能會用到的,雖然活人是郎中管的,但是涉及案情有時候也會讓仵作順便給看了。 祝纓道:“還不夠?!?/br> “還請大人指教?!?/br> “既然要帶徒弟了,就不能只有這些個,得自己歸納一下。尤其是女尸的特征之類?!?/br> 現在小江參與的案子還是比較少的,而總結經供是需要大量的實踐經驗才可以的,有啥都得記下來?;ń悴煌?,世間活人很多,只要愿意,她可以一天看十個病人。又要到哪里找十個橫死的人給小江去研究呢? 好在小江自己已經記錄了不少,只要持之以恒,終有可以結集成冊的那一天。 小江聽了,道:“也有一點的?!庇行炇母[門還是聽祝纓說的,她都記了下來。 從袋子里又掏出另一個本子,上面是她記的學習筆記。有一些是跟著仵作學的,另一些是祝纓說的,還有一部分是自己的經驗總結。只是記得都比較零散,她自己能看得懂,別人看著跳字得猜。 祝纓很快看完,道:“不錯,就照這樣的來?!爆F在結集成冊還為時過早,她現在就沒有跟小江說這個事兒。對小江這樣的人,與對花姐不能用一個方法,對花姐,可以給她說計劃到十年、二十年,花姐知道、記得,但不會日日惦記,把這件事在心里打一萬八千個滾兒。小江是個不會聽你畫十年大餅的人,那就不必說了。 她給小江放了一天假,讓小江回去休息。小江也只當她是平常的詢問案情,兼稍稍關心一下她的工作,福了一福,將兩個本子都拿了回去。眼見無事,她便辭了出去,轉身與項安打了個照面,項安正捏著一封信,叫了一聲:“江娘子?!?/br> “三娘。我的差使已回完了?!毙〗f,然后離開了簽押房。 項安看起來神情輕松了不少,祝纓道:“你師姐好了?” 項安笑道:“嗯。已經能下地啦,我想讓她再多歇幾天再尋生計?!?/br> 祝纓道:“不錯,已然到了這個地步,索性就多養幾天徹底養好了再動,免得病情反復?!?/br> “是?!表棸灿謱⑹掷锏男胚f給祝纓。 祝纓接了一看,又是一位半熟的熟人發過來的。此人是一位刺史,祝纓與他打過兩回照面、通過幾次書信,他與鄭侯關系密切。不能說是鄭侯一黨,至少也是能在鄭侯府里一塊兒吃個飯的。來信的內容與陳知府相仿——麥種他準備好了,已經種過一次了,不過效果不是很理想。取經來了。 祝纓也回了信,并且同意將筆記給他,又斟酌了一下距離,也派出兩個經驗比較充足的老農給他幫忙去。人是從福祿縣出的,讓莫縣丞從徭役里撥出兩個人過去,算作公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