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節
花姐小心上來給握住張仙姑拿刀的手,說:“干娘,消消氣?!?/br> 祝纓也把祝大勸回屋,說:“仆人總會有的,容我再仔細找人雇來?!?/br> 祝大就在房里也高聲說:“做了官兒,沒個仆人像話?我就問一問,咋了?你要不愿意,我也不能強按頭不是?哪有婆娘跟男人耍菜刀的?!” 祝纓把手一撂,說:“我給您也拿一把來?” 祝大被噎住了,那邊張仙姑也被花姐勸得不說話了,祝大這邊在屋里對祝纓說:“你早點把這事兒弄好,不就沒今天這一頓了?” 祝纓也不跟他爭,說:“行?!毙睦飬s一點也不著急,這事兒寧缺毋濫,是絕不能急的。真要逼急了,她寧愿去找鄭熹借人。 有這一出,晚飯老兩口互相不搭話,晚上張仙姑抱了被子去祝纓房里:“我今天睡這兒?!?/br> 祝纓也不勸她回去,說:“行?!?/br> 張仙姑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對祝纓道:“你別什么都聽你爹的!這個老東西,日子不好的時候就縮脖子,日子好一點就要抖起來。這家是你撐起來的,都聽了他,一家子都得要飯!” “嗯,我心里有道理?!弊@t說。 張仙姑嘆了口氣:“說他不好吧,這么些年也過來。說他好吧,我實在說不出口?!?/br> 把祝纓給逗樂了。她一笑,張仙姑也無奈地笑笑:“還好還好,不嫖不賭。睡吧?!?/br> ………… 第二天一早,一家三口又跟沒事人一樣起床了?;ń銇碜<矣幸魂囎恿?,起初還以為是祝大對她不滿,過了一陣就發現,這一家人就是這么相處的,她第二天也淡定地起床、梳洗、幫忙準備早飯。 除了張仙姑跟祝大兩個人還互相瞪一瞪眼,祝纓和花姐已是談笑自若了。 張仙姑一邊吃一邊說:“花姐啊,上回溫家小娘子給了你些緞子、簪子,咱們怎么回禮呢?” 花姐道:“我再看她兩天,看她用些什么、缺些什么再說吧。她妹子身子也不太好,還要央我看看呢?!睖匦∧镒邮菧卦赖钠拮?,因為溫母身體不好,溫家都是她在打理。 祝纓笑道:“圣手!” 花姐道:“只是因為熟識才找的我呢?!?/br> 祝纓道:“是因為你手段高?!?/br> 吹捧了幾句,花姐催她去應卯。祝大雖與張仙姑慪氣,還是老實了下來,說:“天兒熱,趁早走?!?/br> 祝纓揣著加餐去了大理寺,花姐吃完了飯,與張仙姑收拾完了碗筷,先去尼庵。尼師見了她也高興,說:“還道你不來了呢?!?/br> 花姐道:“弟子一心向佛,怎么會不來呢?” 尼師笑道:“你來念經也是真心,想學些醫理更是真心?!?/br> 花姐道:“學這個也不是為了敲富貴人家的門,是想能堵窮人家屋頂的洞?!?/br> “阿彌陀佛?!蹦釒熜宦暦鹛?,招呼花姐過來接著忙?;ń阋矚g歡喜喜地過來,跟尼師一道配些消暑的飲品,放大鍋里煮好了,讓小尼姑們抬到山門外頭一個棚子里,里面擺幾只碗,盛了晾涼,供過路人取用。 忙完了,又向尼師請教溫小娘子的meimei的病癥:“說是小產,我覺得是宮里沒干凈……” 尼師道:“好些病癥是一看就明的,他們外頭郎中治不好,是因為不能看。你能看,就比他們強多了,不必因他們治不好,你就自覺也治不好?!?/br> 花姐得了指教,過一日去了溫家,先給溫母復診,見她的表情平展多了,不再是皺著臉。再與溫小娘子一道去溫小娘子meimei家,為這個年輕的婦人診治。先開一點藥調理,第二天再去為她清病根,最后留下恢復調整的藥方。 溫小娘子姐妹倆千恩萬謝,花姐心里喜悅,也只是笑笑。人家給她謝禮她也收了,預備給祝家貼補點兒,再留點兒給慈惠庵里買點藥也是好的。這兩年都是祝纓養家,又花錢幫她學醫,她也能拿回頭錢了,心情十分愉悅。 因為她這個人醫術對癥,溫母自覺好了很多,對溫岳道:“我病了這些年,你還要我跟二十歲的小娘子一般行動如風是怎的?這就很好啦!雖是府里的面子,識得這么個人,他愿意幫咱們,咱們這里見了效,又央了人情給你妹子瞧好了病,咱們就該去登門拜謝。不能叫人家說咱們不識禮數、只會占人家便宜?!?/br> 溫小娘子也說:“那位大姐極溫柔周到一個人,又體貼、心也好,我也愿意長久與她相好下去。聽說,她兄弟也是個可靠的人,咱們交這個朋友也是很合適的?!?/br> 溫岳已向甘、陸二人打聽了一回祝纓之為人,兩人都說她“仗義”“看著不粘人不上趕著奉承,但是心里明白”,便說:“我早已打算好了,等他也閑了,就去?!?/br> 溫母道:“還等什么?晚上就去嘛!也不要吝惜東西!我說一句,你們兩個是孝順孩子,尤其是大娘,自嫁進家里來,大郎拿回家里不少,在我身上花的也多,還要費力伺候我,大娘也不抱怨。如今我好了,咱們省好些開銷,以后你們兩個日子也能寬裕些,也好松松快快地玩耍、好好養幾個孩子下來。一家子紅紅火火過日子!” 一家三口都是明白人,真個備了一份厚禮,溫母又教溫小娘子:“我看她也沒個藥箱,已悄悄叫人去打了口藥箱,等會兒取了來,算給她的謝禮?!?/br> 溫小娘子道:“不如索性晚點,明天我再叫人去生藥鋪子抓些藥,將藥箱抽屜填滿了再送,豈不更好?禮物大郎早叫我準備了,也還差一點。明天備齊了,送個拜帖,后天正好休沐日,豈不更方便?” 溫母道:“你想得周到?!?/br> 一切準備妥當,溫家一家三口才登門。 祝纓這里收到溫岳的帖子,笑著拿給花姐看:“這是為你來的,我們是沾光?!?/br> 花姐心里高興,口上說:“是你先想到的,不然我還在庵里不敢出來呢?!?/br> 祝纓道:“終是你的本事!我昨天往那家酒樓里定了好酒菜,今天不管他們留不留下來用飯,咱們自己都要好好慶祝一下!” 張仙姑樂道:“這下好了,花兒姐也能安心住下了!頭兩年我看花姐住得不安心?!?/br> “干娘……” 一家子客氣個沒完時,溫岳一家已經到了,溫岳自己有仆人捧禮物,溫母還有個丫環扶持,溫小娘子沒帶丫環,花姐知道她在家也是有個丫環的。祝家就什么都自己動手了。 賓語寒暄了一回,溫家先是道謝,祝纓并不居功,只夸花姐?;ń銊t說:“心里也慌得很,是大娘子自己積德行善?!?/br> 張仙姑聽溫母一口一個“小祝大人”,忙說:“哎喲,什么小祝大人?太抬舉她啦!小祝,要么三郎,這一片兒就這么叫她?!?/br> 溫岳也就不好意思再叫什么“小祝大人”了,也叫她“三郎”,兩下就此改了口。雖不能說是通家之誼,倒也差不太多了,祝纓與溫岳也日漸熟識了起來。她對溫家一家三口觀感不錯,溫岳也是個沒爹的人,一家子卻過得富足而和睦。 她只有一點不滿:“憑什么他們搶在我前頭打了藥箱子呀?!”她對花姐報怨,“什么銀針金針的,得我來弄!” 花姐笑道:“好~那些交給你?!彼龔臏丶乙驳昧诵┲x禮,就拿出料子和簪子請張仙姑先挑。張仙姑道:“你自己留著,自己的東西總能放開了做兩身新衣了吧?”花姐見她不收,給她和祝大各做了雙鞋子才罷。 沒過幾天,便有人通過溫母和溫小娘子的路子,請花姐瞧瞧婦科的病。又有金大娘子因與張仙姑熟,聽了之后也頗為意動,經張仙姑也與花姐搭上了線?;ń銓ψ@t道:“我只知道貧苦婦人瞧病難,不想這些官宦人家女眷竟也不那么方便?!?/br> 祝纓道:“可見你眼光獨到,能想到這一層。你只管干!對了,我打算買頭驢,以后你出頭可以給你馱藥箱?!?/br> 花姐哭笑不得:“我且不用呢!那藥箱雖然好,常用的藥都全,可誰個大夫現場配藥的?差不多的病癥都是病人自己去抓藥。只有那些難以啟齒的方子,才用當面配一點藥。那時候才用得到自己帶藥箱呢。又不是搖串鈴的行腳郎中,又或是富貴人家養的隨行的醫生。且買了驢來,怎么伺弄呢?” 祝纓道:“說不過你。男仆是麻煩一些,女仆你找一個人吧,你近來愈發忙了,家里家務別再插手了,累呢?!?/br> 花姐這回沒有拒絕,說:“是呢,叫干娘做飯我來吃,我也吃得不安穩,是該有個女仆幫廚漿洗了。我這兩天就出去看看,太細致的丫頭也不敢要,干不得活。得是粗使的丫頭,就是粗糙些?!?/br> 祝纓道:“還能比我糙?” 花姐笑了:“你是最細致的一個人?!?/br> 她沒過幾天就為祝家提供了一個人選。 是個二十來歲的女人,五短身材,粗手大腳,劈柴做飯都做得,也能打水洗衣服。與大戶人家閨閣里的那種膚白貌美的丫環全然不同。祝大是不太滿意的,覺得花姐帶這樣一個丫環出去不太有面子。 張仙姑卻挺喜歡:“是個實在人?!?/br> 祝纓更關心她的來歷?;ń阏f:“姓杜,沒名字,排行老大,也有叫她大妞的,也有叫她大姐的。是京郊的人,父母死了,也沒兄弟,家里也沒個田產,她只好跑到城里來討口飯吃——再跑慢一步就要被族里‘嫁’給個瘸腿老光棍兒了。先是寄居在尼寺里幫傭,換個三餐一宿?!被ń憧此袃赡炅?,如今祝家缺人,心念一動就想這倒是個合適的人。 凡找仆人,也是喜歡要身家清白的良家子。有家人牽絆的最好,即使逃走了也有個地方追索。但是這種略貴。其次是身家清白走投無路的,這樣也不錯,因為容易與主人家一條心。那當然買一個奴婢回來更是便宜,正在壯年的粗使奴婢,買斷價十貫就算比較高的了。 祝家用人只要妥當,花姐說:“叫外面老田他們家打聽過了,是個樸實的人?!?/br> 祝纓決定把這個人留下來,包四季衣裳、一日三餐,一年再付五百錢。但是家里好些粗使活計就都有人干了,包括但不限于打掃、燒火、漿洗、打水、出門拎東西等等,張仙姑和花姐因此可以輕松許多,可以有閑情看書、管賬、做針線、跟鄰居閑聊串門等。 祝家沒用過仆人,就都聽花姐的了。 杜大姐衣服只要布衣就行,吃的更是不挑剔。因為祝家還沒有男仆,就先把門房西間收拾一下,弄了張小床、一個衣柜、一張桌、一張椅、一個盆架,就是她的房間了。 張仙姑扼腕:“早知道這樣,打家具的時候還有好些剩料,就該叫匠人當時就順手就打了的,現在還要現弄,多花錢?!?/br> 祝纓隨她念叨,讓杜大姐:“先住下來,聽娘和大姐的,我的屋里不用你管。你們忙,我還有事?!?/br> 張仙姑道:“哎,你干嘛去?” 祝纓道:“我去找王大人,有點事兒?!?/br> “????。?!” ………… 祝纓回房里抽了本書,王云鶴既然說過讓她有不懂的就問,她當然不會客氣。除了學問,她還準備了一點別的題目。 到了京兆府,里面的人已經跟她更熟了!差役們背后說“看不懂這些大人們”,明明大理寺搶過周游的案子,王大人卻跟沒事人一般,對祝纓比之前更好了。既然王大人不在意,祝纓又沒顯出其他的“劣跡”,他們也就含混著過了。 祝纓到京兆府,他們也打招呼,祝纓也與他們笑著問好。 王云鶴這天很忙,有個重要的客人,祝纓便把自己讀書的問題留了下來就回家了。 第二天到了大理寺,她膽子也大,跑去向鄭熹去打聽。 鄭熹笑道:“你也有見不著王云鶴的時候?” 祝纓道:“以往跑去借檔看的時候,也有見不著的呢!不過這回奇怪,他見客這么隆重。大人,劉松年是個什么人?” “哎喲!他來啦?”鄭熹很少發出夸張的語氣詞,這次好像是真的驚訝了。 他笑道:“天下文宗,只是有些不合時宜。你離他遠一點!此人心黑手狠,曾對陛下有功,然而太會作夭。也就王云鶴不計較?!?/br> 祝纓記下了,說:“天下文宗,還心黑手狠。這個‘天下文宗’別是坑來的吧?” 鄭熹笑不可遏,道:“不許胡說,這話給我爛在肚子里。正好,有件事你也管起來?!?/br> 祝纓問道:“不知道是什么事?” “那些個雜事你也知道得差不多了,如今有一件,大理寺缺人,那些吏里,你先粗篩一回,再報給大理寺正?!?/br> “誒?”祝纓沒想到這個事會落在自己頭上,她試探地問,“我行嗎?” 她自從轉做了大理寺丞,手上瑣事不少,也知道其中一些不太好叫外人知道的事兒。比如,大理寺里也有空餉這回事,有吏長期病假了,其實已經除名,但是賬面上還是照滿額的人數發錢米。 不過大理寺因為才被整頓過沒幾年,吏的空額不多。官員則是因為有吏部等專門管著,人合得上。鄭熹則是把這些空餉的錢都填進大理寺的公賬里,所以大理寺的伙食那是不錯的。 大理寺缺官,但是鄭熹不讓它時刻滿員,總要空出一點來,就這么釣著人。 鄭熹道:“這都干不好,以后還怎么干大事?去!” 祝纓抱著最新的命令,麻溜地出去選人了。她想了一下,大理寺現在的情況,鄭熹是想在這里穩扎穩打干出業績來的,所以要選的人必得是有點真本領的。從鄭熹端午節把他們幾個叫過去的情況來看,鄭熹配人是比較全面的。則在大理寺內,要把各類案件都用得著的人手都給鄭熹攏一個,同時,做雜務的人也要再有——現在干這些的是祝纓自己。還有,從吏上選了人出去,吏就又有空缺了,是不是再招幾個進來? 因做了大理寺丞,她就把大理寺現今的人員名冊又給扒拉了來,仔細看了一回。 仔仔細細寫了個自己的計劃又拿給鄭熹看。 鄭熹還沒打開就說:“叫你干事,你先給我出題目?!?/br> 打開一看,不由說:“想得倒是周到?!?/br> 祝纓道:“您要看著這樣辦沒毛病,我就照著這個找人了。每樣都找幾個備選,您看著合眼緣的再圈定?” 鄭熹道:“知道應該怎么干了還不快去?” 祝纓抱著自己寫的計劃就溜了。她算好了,按照她所了解的案件種類,什么會看賬的、會剖尸的、會背律條的都得有。此外,她還準備弄幾個會糊弄事兒的,就不干別的,專門用來推出去跟別的衙門扯皮。 她先去找到了左司直,道:“老左,這事歸我了!” 左司直大喜:“不愧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