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節
“可不,嚇死了。哎,鐘欽差也沒落著好,也灰不溜丟的被‘勸’走了。如今這一團亂,新來的鄭欽差正在理事。他叫你辦什么,可不敢偷jian?;?!” “那是,那是!新欽差多么厲害的一個人??!不敢,不敢!” 徐甲一路“不敢”著到了府衙,屋子還沒來得及修的后衙正在準備殯事,哭聲震天。鄭熹與沈瑛卻從容不迫坐在前衙,一主一次,準備辦他們關心的事。 鄭熹吩咐了兩件事:“一、你們可有見著一個帶著母親的貨郎?十二、三歲,白凈,機靈。二、可知這府城中有個叫許友方的人?” 第27章 孝子 鄭熹與沈瑛對知府衙門內的鬧劇看法是一致的:不能不管,也不能管得太多。 二人勸走了鐘宜,鄭熹的話說得非常的委婉:“這孩子固然無禮,也是因為一片孝心,如今不宜再生枝節。您要是愿意,咱們將他父親的后事料理妥當之后一同回京,圣上如果問起,我必將所見如實稟報,不使世叔蒙冤。如何?” 鐘宜自是感覺十分的晦氣,哪怕只有他自己,善后都不太容易,如今又有一個鄭熹,此人不落井下石就算自己欠一個大人情了,讓他幫忙隱瞞倒打一耙?這人情太大,吃不消!也只能就坡下驢。 他倒也果決,心道:罷罷!我就回京請罪蟄伏幾年又如何?! 鐘宜接受了鄭熹的勸說。周游還有些不忿,明明這知府是自己死的,干鐘宜何事?卻被沈瑛攔住,低聲勸他:“死者為大。鬧大了于鐘大人官聲有礙。你要不信,回去問鐘大人?!?/br> 兩人又安撫這知府的兒子,趕緊把親爹的喪事給辦了,他們也不再去算兒子闖禍嚇死爹的事了。 將雙方都給勸住了,轉叫衙門里還能辦差的人,分一個來想忙料理知府夫婦的身后事,停靈幾日,叫這孩子帶著仆人扶靈回老家安葬。給出個文書,使沿途的官驛接待這扶靈回家的人。 處理完這些,兩人馬上寫了奏表,將案情、所見知府之死如實稟報,言明數日之后即押解人犯、連同物證一同回京。因為人犯在他們來之前受過拷打,傷勢略重,恐路上死了,所以先緩上一緩。 待快馬將奏表送出,本城的里長、鄰長也擠滿了前衙。 黃先生悄悄打了個哈欠,偷眼看鄭、沈二位,只見二人熬得眼睛微紅,卻都精神振奮,少且不得陪著了。他問:“人有些多,是一起一起叫進來,還是一同訓話?” 鄭熹道:“一同說了吧,你們也陪著熬了一夜了,早些吩咐完,叫他們去辦,你們也好歇著?!彼c沈瑛到了前衙,問出了兩個問題—— 一個白凈年輕的小貨郎,一個二十年前在這里的叫許友方的人。 鄭熹給出了賞格:“有線索的我必有賞,我不日啟程返京,動身前找到人,一條消息賞五十貫,報來得越早,得賞越多。動身前沒有消息,就不必再報了?!?/br> 這可是筆巨款!而且是起步價!報得越早,賞得越多! 人人心動。 其中徐甲心跳得厲害!他顫著嗓子道:“可……要是弄錯了呢?有沒有更明白的表記?” 更詳細的信息也不多,只知道這貨郎兩只擔子上的匣子不一樣,而許友方有一個女兒,算來今年應該二十歲了。 底下于是有人說:“仿佛聽過姓許的名字,但是不確切,是好些年前的事兒了,容小人回去核實?!?/br> 鄭熹道:“可?!?/br> 徐甲本來想馬上跳出來的,聽他這么一講,心道:我也去再看看是他不是!他們應該還沒跑! 一群人哄然而散,鄭熹對黃先生道:“我們也去行館休息了,事情讓他們辦,你們也歇著吧。有消息不必等,只管來報就是?!?/br> 黃先生如今可太喜歡他了!忙不迭地答應了。 鄭熹與沈瑛往后衙上了炷香,才去了為他們準備的行轅。由于府衙之外最好的地方之前被安排給了鐘宜,陳萌就想請他們去自己家住,鄭熹與沈瑛都說:“不必?!睂⑸蜱闪藖?,是皇帝體恤,辦案,到底是要避嫌的。 兩人到了黃先生等人盡力收拾好的另一處行轅,黃先生陪了來,還說:“狹窄了些,還望恕罪?!逼鋵崈壤锏牟贾檬且稽c也不比別處差的。 鄭熹與沈瑛也都帶了伺候的人,卻也不禁黃先生的人安排的仆人,只讓不要吵鬧,他們要休息了。人比人得死,這可比鐘宜又好伺候了!黃先生熬了一個夜也覺得輕松,腳步輕飄飄地在此處尋摸了間當值的屋子就睡在這兒了。 這邊,鄭熹與沈瑛也都又累又倦,沾枕即睡。仿佛才躺下沒多久,就有人小聲來報:“有線索了?!?/br> ……………… 卻說,錢壯人膽,徐甲思前想后,這欽差斷案明白,想不是個惡人,而貨郎一家又是裝瞎子又是吃官司,想必也不是什么好人,他說服了自己,如果確認了,不管是不是,都悄悄去告訴欽差。 徐甲先回自家,取了自己一套舊衣,抱在懷里去了出租的房子。 此時,那單間的房子里又是另一番景象了。 張仙姑把朱神漢料理干凈,朱神漢身上新傷疊舊傷,也不方便挪動。張仙姑給他洗了頭、擦了身,藥也上了,將人放到床上趴著,自去后面灶上做飯。祝三已經簡略地將那塊破門板修了修,弄了個略方正的樣子,又拿到門口使清水刷刷干凈,倚著墻晾曬著,預備晚上就架在桌凳上搭個簡單的板鋪。 將新的床板晾著,祝三又出去買了只雞、一點精米、雞蛋、白面,再去拿了只小砂鍋?;貋砟秒u給張仙姑燉了,給朱神仙補身子。她自己卻將砂鍋放在一邊,說:“熬藥得小爐子,我看也不難,我自己壘一個就得?!?/br> 張仙姑看朱神漢的樣子也確實可憐,沒好氣地說:“雞拿給我,先捆在那邊放著,我才將昨天那點rou骨燉上了,明天再吃雞?!?/br> 朱神漢含糊地道:“哎,也不是什么金貴人,有點吃就得啦。不是餿的就行!牢飯里還有砂子呢,我也吃了?!彼鴮嵆粤诵┛囝^,上完藥,也等不及吃rou骨頭就昏睡了過去。 祝三就去壘熬藥用的小灶,張仙姑繼續做飯,徐甲意思意思地敲了敲門,祝三兩手泥,張仙姑在圍裙上抹了把手出去問:“誰?” 徐甲道:“我看你家大哥卻才把衣裳也燒了,回去找了一件我自己穿的,別嫌棄舊?!?/br> 張仙姑臉色也好了,笑道:“哎喲,多謝了!” 徐甲問道:“傷得怎么樣?還行么?要是不成了,可得先告訴我?!?/br> 張仙姑將臉一翻:“這是什么話?我們好得很!” 徐甲裝作被她罵得不好意思,將臉別過去,掃到了墻邊看的擔子。不錯,貨郎,帶老娘,十二、三歲,白凈,擔子兩邊的匣子長得不一樣!就他了!哪怕不是十分的準、認錯了人,欽差如此好心,也能討點辛苦錢了。湊身新衣不成問題! 他把衣服放下,飛快地跑了。 祝三在后面干活,沒發現徐甲的異狀,她也不在乎徐甲,難聽的話,以前聽得多了,擔心朱神漢死在這屋子里不算是最難聽的。如今的她,親爹身上沒案子上,萬事都好辦。只等親爹身上的傷好一點,就換個地方重新開始。這一次事情下來,她倒覺得,先做個小貨郎,攢點本錢也不錯,不必非得跳大神賺錢!至于鄭熹,以今天早上府衙公子這一場鬧,且有他煩心的呢!他要找自己,有那個心,也騰不出那個手來! 壘完熬藥的小灶,點了把細柴,感覺還行,先洗了手,將砂鍋洗干凈,抓兩把米進去,又舀兩瓢水,放在后面慢慢燉著。那頭張仙姑的rou骨湯也煮好了,又往里下了許多菜蔬。再瞅瞅砂鍋,心道,還有大米,足夠好了。 張仙姑拿了三只碗放在鍋臺上,一只盛了許多rou骨配一勺湯,一只全是菜蔬,另一只盛了菜蔬之后又撥了兩塊帶rou的骨頭。將后兩碗端到前面桌上,對祝三道:“那個叫它自己先熬著。來吃飯!” 又端起滿起rou骨的那一碗到了床邊,對朱神漢道:“起來吃飯了!” 祝三端起碗來吸溜了一口rou湯。張仙姑的手藝就那樣,比起府衙的廚娘徐大娘,那可差得遠了,不過祝三向來不挑剔,覺得rou湯味道鮮美,撥了一塊骨頭進另一只碗里,她端著碗往門外走去,這屋子不大敞亮,還是門口亮堂。 到了門口還沒蹲下,一陣馬蹄聲傳來,祝三捧著個碗看過去,面色突變! 那個長寬一樣的! ……………… 金良被叫醒的時候正在痛快地打著呼嚕,他行伍出身,能吃苦,可在他熟睡的時候將他搖醒,他也是有脾氣的! 只是鄭熹都已經起身了,他也只能壓著起床氣說:“七郎,你接著睡。我去看看!那小子我也見過的!” 他本是鄭家的家仆,是鄭熹他爹鄭侯給他栽培起來的,跟著鄭侯出征,鄭侯也是個大方的人,見他忠誠可靠,索性放了他的奴籍,使他謀了個軍職。饒是如此,他也沒有出去自立門戶,仍然以鄭氏門人自居。這次鄭熹出京辦差需要人手幫忙,他也就求了鄭侯,進了隨從的名單一塊兒來了。 那怎么能讓鄭七沒睡好的時候親自去確認一個小貨郎呢?必得他去,讓鄭熹好好休息! 如果是小貨郎,這小子非得老實跟著七郎走不可!如果不是,金良睏得通紅的眼睛瞪了徐甲一眼! 徐甲并不知道,事分輕重緩急,人的份量也有輕有重。如果現在是有沈瑛外甥女的消息,你沖到他床邊吼,沈瑛都不會生氣。這小貨郎,份量顯然是不大夠的。鄭熹說的“有消息就可來報”,是有些客套的成份在內的。 然而,徐甲分不清,他更不知道其中內情,憑猜,是猜不透的。如果這事是黃先生在辦,他可能會先派人把祝三一家穩住,或者就拘在當地,等鄭熹及其隨從睡飽了,再去確認??墒屈S先生也去睡覺了,徐甲又一門心思來報信換賞,他連黃先生都沒請示。等黃先生知道的時候,徐甲已經見著金良、鄭熹了。 鄭熹只說了一句:“你這樣子不好,不許激怒他?!?/br> 金良殺氣騰騰地就來找小貨郎驗真偽了,一個徐甲跟在后面跑得快要喘死了。金良還是控制了馬速,沒有全力奔跑,到了祝三面前也很輕易就勒住了馬,將牙一呲:“小子,怎么說?” 里頭張仙姑見祝三站在門口不動,出來問她:“傻站著干什么?進來吃……” 金良對她又是一呲牙。 張仙姑“哎喲”一聲:“你不是那個錢袋叫人偷了的嗎?還是我家老三給你找回來了!茶棚!你忘啦?怎么找到這里來的?進來喝口水?” 徐甲遲一陣兒跑了過來,過來就聽到張仙姑這一句,心道:原來是欽差報恩的?哎喲,我頭先沒對她們太無禮吧?沒事兒,我還給了她們一套舊衣呢! 祝三掃了他一眼就把注意力放在了金良身上,問道:“干嘛?” 金良跳了下來,將她上下一打量,又看了她碗里的吃食,說:“就吃這個?” 祝三點點頭。張仙姑警覺起來:“你是什么人?”在張仙姑心里,拿吃食哄騙小姑娘的二流子都不是好東西!她雖然總提醒女兒“你是個男孩兒”,心里卻很明白自己生的是個女兒,她裝得再像男孩兒,確是個實打實的女孩子,會受到一切女孩子可能受到的傷害。 徐甲趕緊說:“這位是欽差大人的隨從,新近來的欽差大人!就是那位欽差放了你家當家的!” 金良問道:“什么當家的?什么放了?”怎么這貨郎家還有當家人?不像??! 張仙姑驚訝了起來:“??!什么?不是說已經開釋了嗎?難道還有別的事?他個死鬼能知道什么?他要真有咒人的本事,我們能窮成這樣嗎?能受人欺負嗎?” 這倒是句真話,雖然夫婦倆一個神漢一個神婆,其實加起來也沒有半分“法力”的,全靠坑蒙拐騙的小把戲謀生,其水平加起來也不如親生女兒祝三這個自學成材的。 徐甲趕緊說了,今天遇到這娘兒倆板車拖回個打得半死的神棍,他確定,就是從衙前拖回來的。就是那個巫蠱變盜墓的案子的本地神棍之一。 金良的不耐煩瞬間消失,說了一聲:“原來你是為了救你爹?!必浝芍八衅婀值呐e動就都有解釋了。去墓園,不肯報姓名,裝瘋賣傻,不肯做鄭熹的隨從,還逃跑! 這是“孝”??!世人對孝子的評價都是高的,何況是個十來歲的孩子。金良也覺得,鄭熹收了這個孝子是個好主意。他的表情不自覺地從“偽裝平靜的猙獰”變成了真的和氣。 金良對張仙姑也客氣了起來,說:“之前遇到過這個……三郎,大人覺得他很好,想收他做隨從,你們愿意不愿意?” 張仙姑當然不愿意!她的姑娘!給個男人當隨從?干嘛呢?哪怕是個欽差吧,想要她的閨女,也得等她閨女正經恢復女兒身,有個女兒戶籍再說,對吧?也不能就這么不清不白的給人扛活去呀! 經過府衙事件之后,張仙姑對官宦人家很抵觸,打個短工都能給她送人了,隨從?那還不是打死無怨? 張仙姑搖搖頭:“謝您抬舉了,我們粗人命賤,就這一個孩子,哪兒都不離開?!?/br> 金良看跟她也說不通,就問祝三:“三郎?” 祝三冷靜地問:“我現在是重犯家眷嗎?” 金良道:“應該……不是了?” 祝三道:“哦?!?/br> 金良見這娘兒倆油鹽不浸的樣子,想到鄭熹的計劃,再想想屋里還躺著個本地神棍。他往身上摸了摸,發現自己走得匆忙,沒帶什么傷藥,錢袋也沒帶,就說:“你們且安心住下,我去去就回!” 接著,一把提走了徐甲! 張仙姑有點心慌,問祝三:“這可怎么辦?” 祝三道:“先看看爹的傷?!?/br> ……………… 兩人來到床前,朱神漢還趴在那兒睡著。張仙姑道:“起來了!”朱神漢蠕動了兩下,沒起來。 張仙姑見狀不妙,將碗放在一邊,一摸朱神漢的額頭,果然,發燒了。嘀咕著用力將他推醒:“快,吃點兒。一會兒藥就好,肚里沒食可不行!賤皮子,大牢里好好的,挨打也好好的,才回來收拾干凈有得吃了,偏病了?!?/br> 祝三看了看朱神漢的背,這板子打得不算故意加重,可也不太輕,新傷撂舊傷,現在讓他動身趕路,又沒個舒服的車轎,那是催命。 朱神漢咧嘴笑笑:“沒事兒,松松筋骨?!?/br> 硬撐著半爬起來,他身上有傷,也不想下床,拿徐甲的舊衣披在身上,再拿被子蓋在衣服上,側躺著由張仙姑喂飯。 吃了兩口精神好了一點,張仙姑道:“再吃點兒,一會兒給你煎藥,你吃了就好了?!彼睦锛钡貌恍?,可是丈夫這個樣子也不太適合講剛才的事。朱神漢昏昏沉沉地吃完了飯,又沉沉地睡去。 張仙姑張張口,想對丈夫說話,忍住了,想對女兒說話,也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