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節
哪里想到,許如意還有打算:“到時候光明廠也可以租賃了,那邊技術科工藝科還有其他的相關科室,就有上百人。我上次還仔細看了看,居然還有英語專業畢業的,足夠了?!?/br> 雖然早就定了,要租賃光明廠,但畢竟沒到手,郭培生根本就沒想起這事兒,這會兒是啞然失笑,點頭說:“對,那就足夠了?!?/br> 這樣一份報告,許如意可是知道,省廳那邊肯定是開會先討論,再找人論證,即便是認為可行,還要進行人員挑選。 所以她這邊的時間其實很足。 第二天許如意就去了紅星廠,跟薛紅英聊了后,就先將二十人的技術隊伍抽調了出來,提前培訓。 設備的檢驗維修是個大課題,這一時半會根本不可能完全掌握,許如意的法子最簡單,從基礎開始。 她給剛剛認識的郭海英,傅君他們打了電話,問問教授們自己方便嗎?如果不方便有沒有得意門生,來給技術員上上機床的專業課。 機床是各個廠都配備的設備,郭海英他們只當是許如意在提高整個燎原總廠的技術水平,也沒多想,何況她給的課時費又高,問清楚了她的要求后,居然都是教授來。 許如意拿著各個教授報來的時間,覺得這可太實惠了。 等著郭海英給這部分技術員上了兩節課后,許如意終于收到了陸時章的電話。 陸時章的聲音非常的清溪:“許廠長,東陽廠設備改造升級小組成立了!我正式通知你,后天來省廳報道。你在組內擔任的職務是顧問?!?/br> 第36章 三章合一 陸時章給的報道時間是下周一。 他還給她介紹了一下這個工作組的組成:“組長是進出口管理處處長周雄安,副組長是東陽廠分管技術的副廠長高林,組員分為三部分,一部分由這次的鑒定組專家組成,分別是郭海英、傅君、雷大諾。一部分是進出口管理處的科員齊豐年、任曉友,外事處的翻譯吳海棠等,一部分是東陽廠原本的技術人員?!?/br> “你是唯一的顧問?!?/br> 這里面,原先南河重機械廠的人都沒參與,顯然上次只是借調,至于進出口管理處許如意倒是有些熟悉——上次張維不就是跟周雄安吵了一架,他們才能把收縮推車報上去。 許如意沒想到,這次又見面了,還需要合作。 許如意又問:“我們燎原廠的技術員能不能用上?” 陸時章點頭:“能,不過不是這時候,東陽廠還是以他們自己的技術人員為主,畢竟他們更熟悉機器。你不是在培訓嗎?以后會有機會的?!?/br> 這不就是說,以后這種事還讓她參與,許如意就放心了,聊起了其他事:“這次有周末嗎?” 實在是上次那種天昏地暗地忙,短時間可以,可長時間她還有本職工作呢。 陸時章肯定地說:“你的情況比較特殊,畢竟還擔任著廠長的職務,有創匯任務,我們商量決定,你可以機動。沒事就可以回燎原廠工作,也給你安排了一個有電話的辦公室?!?/br> 這可太方便了。 雖然現在燎原縣這邊有郭培生,紅星廠有薛紅英和鄔匯雍,其實日常生產都不用她分心,用郭培生的話是:“你想干什么就去干什么,你帶路我們跟著走,這樣咱們才能走的又快又好,這些日常,我們都能處理得了?!?/br> 更何況,最近燎原廠也提起了一部分新干部。 譬如李遠征已經是一分廠鍋爐廠的辦公室副主任了。 至于銷售這方面,王川華繼續兼任鍋爐廠和木藝廠的供銷科主任,但劉曉紅去了紅星廠,目前擔任供銷科副主任。 技術科這邊,燎原本廠的實力實在是太弱,如今徐磊在紅星廠,這邊有老大姐秦亞楠盯著,雖然她水平一般,但對燎原本廠和木藝廠都比較了解,為人負責勤懇,是個不錯的守成對象。 許如意將報道時間跟郭培生說了,叮囑郭培生將鍋爐生產許可證申請一下——1980年鍋爐行業還不標準,甚至連準入資格證都沒有,這也是燎原廠想轉產就轉產的原因。 但顯然這是不行的,后來鍋爐事故頻發,國家很快重視起來,在1982年就出臺了相關政策,也限制了鍋爐行業生產標準,只有取得鍋爐生產許可證,才可生產。 當年全國500余家鍋爐廠,最終只剩下了兩百多家,剩下的都被淘汰了。 如今,燎原廠有產品有實力,自然是早早打報告為好——雖然現在沒有出臺,但這一切都是有記錄的,當初政策下來后,第一批拿到生產許可證的,就是曾經預申請過的這些廠家。 郭培生自然記得這事兒:“你放心吧。那個帳篷和天幕的材料,我也有眉目了,說是海市的一家紡織廠進口了日本的津田駒噴水織機及配套的前織設備,現在能夠生產滌綸牛津布了,你不說這是最好的天幕和帳篷材料嗎?” “我已經和薛廠長說好了,帶廖小玲過去看看?!?/br> 這不僅僅是帳篷和天幕的材料,還是收縮推車內膽的好材料,恰好紅星廠是有工藝科的,里面有位技術員廖小玲是學習紡織材料的,紅星廠原是汽車裝配廠,她是專攻汽車座椅材料的,現在恰好用上。 許如意沒什么不放心的。 倒是回家跟許為民許吉祥說這事兒的時候,他倆有點不高興,畢竟才回來幾天啊,只是倆人都是懂事的孩子,誰也沒說出來。 許吉祥給許如意放了兩本小說:“你別天天弄你那些數據,看得人腦子都木了,也要學會輕松一點,有空看看小說?!?/br> 許為民給她炒了超級大的一罐辣椒rou醬:“多吃飯。要不許吉祥都比你胖了?!?/br> 許如意:…… 這個她還是不比了。 倒是惹得許吉祥氣得不得了,追著許為民打:“我哪里胖?哪里胖?我是長個了?!?/br> 是的,在家庭條件好轉半年后,許家人的面貌終于發生了質的變化——不再瘦弱,變得健康,連膚色都從原先那種病態的蒼白變成了健康的紅潤,頭發也都黑亮起來。 然后他們的個頭也猛地竄高了,許吉祥從一米四四竄到了一米五,許為民也從一米六二竄到了將近一米七,起碼不像是小學生了,而且還有繼續快長的趨勢。 原先大家都說,許如意長得漂亮。那是因為她長個的時候,家里父母還在,起碼能吃上飯,但是到了許為民和許吉祥兩個,他倆徹底是餓大的。 如今,原本的樣貌終于展現出來,整個家屬區都說:“老許家的三個孩子,可是真好看?!?/br> 許如意叮囑:“不要減肥,先長個再說別的。多喝點牛奶。對了,電話過幾天來安裝,你們別忘了?!?/br> 許如意還是把電話安上了,雖然花了不少獎金,但是總是出差,這樣才放心。 等著一切安排好了,周一一大早,王石頭開車送許如意去東陽市。 東陽市離著燎原縣是四個小時的路程,報道時間是周一早上11點前,兩人趕早不趕晚,五點就出發了。 一上車許如意就感到了不同,后車座上放了個繡著藍色小花的枕頭,前后之間還加了一道擋簾,王石頭笑著說:“這樣你中途能睡個覺?!?/br> 許如意真心實意地說:“謝謝?!?/br> 王石頭摸摸腦袋:“謝啥啊,我們謝你才對。還是老樣子,有熱米粥,你餓了就喝一口,我開車了?!?/br> 這一路是特別的順暢,九點就到了東陽廠,許如意到門□□了介紹信,王石頭就把車開進去了,報道就在上次使用的會議室里,現在它有了個新名字——東陽廠設備改造升級小組辦公室。 已經掛牌了。 這會兒大門敞開,許如意往前走了走,就聽見里面的說話聲:“不知道下一位到的是誰?” 這聲音潤澤,一聽就是郭海英,果不其然,等著她走到門口,就瞧見郭海英正跟一位面生的男同志說話,廠長胡浩也坐在一旁。 一看到她,郭海英就笑了:“如意?你來的可真早!” 許如意大步走了進去,她倆最近剛見過——周末郭海英剛剛給紅星廠的技術科人員上了一場關于機床系統動力的課程。 對的,原先是說抽調二十人上課,但第一節 課后,大部分技術員都反應,內容很實用,其他沒有被抽調的技術員就反應,能不能讓大家一起聽聽? 許如意這才知道,技術員們其實都挺有壓力的——手推車在他們看來沒啥技術含量啊,生怕被淘汰。 許如意哭笑不得,嬰兒車也有技術含量的,不過這些現在說都沒用,她想著養好學習習慣,到時候再找其他方面的專家他們一一補習就是了。 所以,又加了課時費,現在培訓都是上大課了。 郭海英打完招呼,許如意又跟胡廠長搭了一聲招呼,然后胡廠長給她介紹:“許廠長,我介紹一下,這位是我們東陽廠分管生產的副廠長高林,也是我們這個設備改造升級小組的副組長?!?/br> “老高,這就是大名鼎鼎的燎原總廠廠長許如意?!?/br> 上次調研,高林出差去了,并沒有出現,這是許如意第一次見他,三十來歲的樣子,戴著眼鏡,一看就是個讀書人。 許如意主動伸出了手,他客氣地握了握,說道:“久仰大名?!?/br> 隨后就是等待,這間會議室已經改變了內部布置,原有的大會議桌靠邊放,里面加了十幾個寫字臺,供大家使用。 許如意隨意坐在了郭海英旁邊。 到了十點二十,隨著周雄安帶著省廳幾位同志到達,設備升級小組終于全部到齊,胡浩跟大家見了面,就離開了,剩下周雄安主持工作,他雖然固執,不過的確是干事的人。 進門后也不休息,直接沖著大家說:“咱們也別寒暄了,干著活就熟悉了,升級刻不容緩,多一天就耽誤一天生產,咱們得抓緊時間?!?/br> 這么一說,大家紛紛點頭,高林也說:“是這個樣子?!?/br> 然后帶頭去了會議桌,許如意跟著郭海英也過去了,等著入座的時候,郭海英推她一把,讓她坐在了周雄安的右手邊,跟高林正對。 工作組一成立,名單就下發了,每個人手里都有。 許如意的名字這半年可在南河省工業系統內如雷貫耳,誰不知道她將燎原廠從鍋爐報曝光的臭老鼠變成了鍋爐報連載的香餑餑,誰不知道她第一次參加秋交會就拿下了2200萬美元的交易額。 但真看到,的確還是讓人驚嘆,這有二十歲嗎? 所以不少人的眼光都在打量她,許如意恍若不見,只聽著周雄安講話,這年頭還沒有那么多空話套話,周雄安的話很是簡潔,只是分配任務。 目前定下的方案,大致就是許如意的方案,從全部更換整機改為部分國產部分進口,這樣可以用同樣的價錢更換20%左右的設備。至于其他設備,則是盡量更換原廠件。 需要更換和需要修改的設備名錄,已經在這段籌備時間整理出來,所以周雄安上來就直接安排了各組要干的活。 一共分為了三組,一組是更換設備組,組員是郭海英(組長)、任曉友,還有東陽廠技術員五名,技工十人。 二組是維修改造設備組,組員是齊豐年(組長),傅君、還有東陽廠技術員五名、技工十人。 三組是談判小組,負責和外商的溝通談判,由周雄安擔任組長,高林擔任副組長,由雷大諾和吳海棠擔任組員。 他一一說分配,點一個名字大家就應一聲,一直到最后,所有人的名字都點了,除了許如意。 而且,周雄安也沒有解釋一下的意思,直接說:“分配完了,該干什么干什么,動起來吧?!?/br> 隨著一聲應和,只聽見椅子嘩啦啦的響,大家都站了起來,準備各組先開小會,再進行分工。 當然,不少人都忍不住看向了許如意,這第一天就被當透明人,這也太尷尬了吧,也想瞧瞧她會怎么辦? 其實東陽廠的人對許如意當顧問也不是很滿意,雖然胡廠長說了,許如意是個人才,她的方案改變了這次東陽廠升級的窘境,東陽廠這次改造肯定會效果不錯,但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 許如意不是這個行業的,縱然發了幾篇文章,可這里的專家包括東陽廠技術科的人誰沒發過文章? 至于說她參與了這次的升級方案,大家又沒有看見原文,都覺得不太相信——明明她上次來還是跟在專家后面一個旁聽生,不過短短時日,怎么能有這個本事? 其實名單一下來,不少人就議論紛紛,否則胡浩也不會專門開會敲打一番。 但如今,第一天就被周雄安視而不見,大家的這種想法又起來了,看樣子,省廳的領導也不認同許如意啊。 至于進出口貿易處的工作人員,尤其是齊豐年,可是太知道周雄安和許如意的過節了——許如意那個收縮推車一開始他們給卡住了,還是吵了一架才放上去的,哪里想到,賣了2200萬美元。 當時吵架雖然沒有人圍觀,但門開著,張維和周雄安的嗓門一個比一個高,其實很多人都聽見了。 秋交會的消息一回來,不少人都議論周雄安差點鑄成大錯,那陣,他們處長天天都不說話,顯然不怎么開心。 至于許如意,他也覺得人家挺郁悶的,這成交了往回想想,差點就沒來成,能不生氣嗎?要他他也生氣。 所以,齊豐年他們也覺得,這氣氛有點不對。 可許如意能怎么辦?無論是默默忍受,還是據理力爭,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