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節
她這話說的空蕩蕩的,不過這會兒的人對美好新生活的期盼都很熱烈,還是報以熱烈的掌聲。 只有許如意知道,這是張維的有感而發。 沸騰爐改造完畢后,其實都要提前進行靜態試驗的,不過這一步早在今天之前就測試過了。而且鍋爐已經試運行過一次,今天只是驗收。 按理說,這種事情應該是由相關部門驗收,但在1980年,夏國的鍋爐行業還不正規,正式連生產鍋爐必須要鍋爐許可證的規定都沒有。 ——這也是燎原廠想生產鍋爐就能生產的原因,要是再晚兩年,它就得需要先設計出爐型,再申請許可證,轉產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兒。 這次驗收本來說是由燎原廠和老山將的技術員一起驗收,但考慮到大家都對燎原廠有些不太信任,許如意就做主,請了周城化肥廠的技術員。 這會兒,來自化肥廠的技術員小胡喊了一聲:“點火!” 鍋爐啟動了! 這臺鍋爐蒸發量并不大,原本也只有4.5t/h,所以采用的是整床點火的方式,隨著點□□噴火,整個料層開始燃燒。 刀廠的這臺鍋爐,原本的爐膛設計有問題,所以這次改造非常大,不但將整個爐膛重新砌筑焊接,改變了支撐方式,還重新設計了埋管方式,加上了回水系統,二次灰飛回收裝置、省煤器,流量計等。 所以,幾乎可以算是一臺新的鍋爐了。 很快,送風機開啟,開始配風。 雖然看不到爐內的情況,但所有人都知道,此時此刻,煤炭顆粒已經被送入了半空中,整個爐膛中,從底料到半空都處于激烈燃燒的狀態。 果不其然,小胡就喊道:“點火成功!” 立時掌聲就響了起來。 但這一切才開始,隨之,其他的輔機也陸續啟動,整個鍋爐房里只有機器運轉的聲音。 當然,有人還在小聲議論著:“二次灰飛回收裝置是怎么設計的?”“底料是怎么配置的,很成功???”“這鼓風機功率不小?!?/br> 不過這些疑問自然有團隊的人回答。 許如意一直盯著,直到四十分鐘后,爆燃開始,然后再開始給煤送風,鍋爐依舊平穩運行中。 這就代表著運行完全沒問題了,掌聲又一次響起。 隨后就是等待著各項數據,這需要不短的一段時間,不過車間里可不空閑,廠長們趁著這個機會,終于開始肆意咨詢了。 廠子不同,問題也不同。 譬如趙光群他們都已經去過燎原廠了,對自身鍋爐的問題和解決辦法都有了了解,這會兒主要是問的施工,工期還有成本。 趙光群就打聽:“他們這個4.5蒸發量的爐子改造一共用了多少錢,成本多少,你們收多少?” 按理說,這都是各廠的秘密,是不能說的。 但這是80年代的夏國,大家親如一家,根本沒有隱瞞的想法,都不用供銷科的王川華開口,張清江直接自己說了。 “我們鍋爐改動比較大,爐膛重新設計,還要更換鼓風機,所以花費比較大,成本是兩萬三千塊,燎原廠的人工費是六千元?!?/br> 當然,人工費其實收了他們4800塊,不過這是前六個廠才有的待遇,許如意說了,后面來的都沒有,所以,張清江根本沒提這事兒。 改成了什么樣,大家有目共睹,其實早在問之前,趙光群他們這群算慣了經濟賬的廠長們,心里已經有個大概了,也有了預期。 可有點不太一樣。 他預估怎么也要三萬五千塊,而且根據經驗,實際會比自己的預期多一些,沒想到居然少了? 趙光群這些天可沒閑著,雖然覺得燎原廠更合適,可也沒少去夾具廠逛,跟北河廠的龐海他們聊天,聽聽他們對夾具廠鍋爐的改造想法。 經過對比,還是燎原廠更和他的心意。 今天如果一切順利,他肯定就簽了,所以對價格格外敏感,但搞過施工的都知道,預算只有超的,怎么還能少了呢。 他這隊是王曉宇和辦公室的李遠征配對,李遠征笑著說:“我們盡量使用了刀廠原本的東西,還從相關廠里要了點別人不要的東西,所以降低了成本?!?/br> 他們上次改造就是這么改的。 大家都不容易,關鍵的東西該買就買,不需要的就想辦法節省下來。 趙光群在心里又打了個對號,不但成本,連行事作風都符合他的預期。 而其他團隊那里,雖然人數不等,但一樣的熱鬧。 許如意也忙了起來,如同羅小華這樣的,他們沒有事先準備到,有些問題技術員回答不出來,許如意就被叫著各處給他們解疑。 就這么著,本來挺枯燥的驗收,時間也過的很快。 直到負責驗收的工作人員小胡,匆匆跑了出來,沖著張清江說:“數據出來了?!?/br> 大家一下子靜了下來,全部盯在小胡身上,他手里拿著張紙,張清江立刻接了過來,匆匆掃了一眼,臉上馬上就露出了笑容。 “蒸發量從4.5到8t/h,我們符合預定標準了!” “鍋爐效率從原先的60.9%打到了81.3%!” “壓力提高了0.2,爐渣含碳量從26.1%降低到了0.77%!飛灰含碳量從52.2%到了3.08%!” 大家都知道,張清江都笑了,這數據肯定不錯,可誰都沒想到,這也太成功了吧! 趙光群根本就等不及,立刻問:“耗煤量多少?標準煤耗和單位電量多少?” 張清江趕緊報了數字,耗煤量和單位電量略微上升,但標準煤耗卻下降了,幾乎同時趙光群就大致估算出了結果——成功,非常成功的改造!這一年能節省不少錢! 趙光群非常誠懇地沖著張清江說:“恭喜!” 張清江也是喜上眉梢:“許廠長,合作愉快!” 這一聲合作愉快,讓燎原廠的人忍不住都咧開了嘴,雖然報紙都發表了關于他們的文章,雖然有六家讓他們改造鍋爐,但結果沒出來之前,誰也不敢保證。 可現在不一樣了,他們真的成功了! 年輕人們忍不住,有的握緊了拳頭,有的拍了一下手掌,至于徐磊他們這些中年人,則靦腆點,就是臉上笑開了花。 而行動迅速的則是趙光群,他本來離著徐磊他們近,如今卻快速地走到了許如意面前,沖著她說:“許廠長,我們硫酸廠報名改造!” 趙光群想的很明白,雖然管理名額已經給他們了,不用爭取,可燎原廠規模有限,那天他們去,就剩下技術科三個人。 ——雖然許如意講的很不錯,可他們也能一眼看出來,人手不足,許如意才上陣的,許如意講的時候,徐磊臉上都有震驚表情,顯然沒聽過。 前六位是跟不上了,但這不是老山將改造完了嗎? 他第一個報名,那么老山將的團隊和工人就會直接服務他們,豈不是立刻就能進入改造? 要知道,早改完早省錢,誰家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 許如意都愣了,她安排團隊在這里,是想著吸引更多客戶,可沒想到,真有當場報名的。 許如意毫不猶豫:“好啊,歡迎歡迎?!?/br> 趙光群直接問:“我們是不是排第七,下一個就輪到我們了吧?!?/br> 趙光群跑得那么快,聲音也不小,自然讓大家看見了,如今聽了才反應過來,這這家伙怎么這么鬼,怎么能腦袋轉的這么快? 可都動心了。 既然來了,就是有意向的,如今老山將的數據這么好,而且燎原廠的規模又不大,萬一排到了后面,那等一天就是浪費一天的錢! 覺得差不多的,這會兒都朝許如意走過來,“許廠長,我們化肥廠也想報名,我們是多少號啊?!薄霸S廠長,我是糖廠的王愛山,我們要報名?!?/br> …… 許如意都沒來得及回答趙光群的問題,就被熱情地圍住了。 還是徐磊他們連忙過來,說是報名的到他那里填一些單子,許如意才被解放出來。 她這才先沖著張清江道了聲歉:“不好意思,我們喧賓奪主了?!卑蠢碚f,這會兒是大家恭喜老山將的時候。 張清江可不在意這些,實在是爐子的數據比他之前想的還要好! 幾句恭喜算什么,他這是得了實打實的好處。 更何況,許如意本身就是個大氣的人,因為這次要借著老山將驗收來宣傳,還許諾了三次免費技術指導,這不比什么都強? 他直接擺手:“您可太客氣了。你們商量著,我去看看食堂?!?/br> 請了這么多人來,肯定要吃飯的,他這一走,直接把主場交給了燎原廠。徐磊那邊在短暫的吵雜后,很快按著順序排成了長隊。 徐磊直接撕了兩頁稿紙,現場開始記錄。 許如意這才有機會回答趙光群:“您不是排第七,是排第八,所以還需要等一等,下個星期周城化肥廠的鍋爐就改造完畢了,驗收合格后,這支隊伍來負責你們廠的改造?!?/br> 趙光群都愣了,他沒瞧見有人比他快,難不成中間有人就報名了,他忍不住問:“第七是誰?” 這沒什么好瞞的,“熊廣濤!” 趙光群就想到了那天熊廣濤讓他們先走,自己回去,他居然那時候就簽訂了?!趙光群可不知道熊廣濤和許如意的過節,此時就一個感覺,這小子,太不仗義了! 以至于后面合作,熊廣濤都不知道為什么趙光群就是防著他! 等著吃完飯,送走了張維和武大成,許如意他們一行人,去客運站坐客車回燎原縣,路上徐磊忍不住興沖沖地講:“廠長,你知道一共約了多少家嗎?” 他都等不到許如意猜,立刻就說出來了:“12家?!?/br> 這可是真不少,鍋爐的改造時間有長有短,但這邊用的蒸發量都不大,所以平均也就是一個月,他們目前六個隊伍,這么算下來,一個月的純利潤足有三四萬塊錢。 不但夠發當月的工資和獎金,等著這18家都做完,連之前欠的兩個月工資都能發了。 徐磊一想到這個,簡直是前途光明。 旁邊王曉宇興高采烈,一邊走一邊說:“就是太忙不過來了,要是咱們全廠上,恐怕要更快!” 立刻有人就提議:“廠長,等著這批獨輪車做完,把現在這批工人抽調出來,那會兒就忙得過來了吧?!?/br> 這肯定不行的,張維臨走之前還說呢:“明天是報名截止日期,你們的產品我先報上去,你盡快把成品做出來,萬一省廳那塊問起來,得拿過去讓人家看看?!?/br> 這是因為名單都是有審核的。 廣交會名額有限,一年就開兩次,哪個省不想多掙外匯?所以對產品把關很嚴格。 獨輪車工藝品這種雖然看著簡單且重復,不過安全啊,肯定有人要,就是多少的問題。 要是帶去個賣不出去的東西,那不是浪費機會嗎? 所以,露營車這么新奇的東西,八成是要問的,那會兒可就不能僅拿照片了。 不過露營車的事兒,許如意除了郭培生、徐磊,還沒跟其他人透露,但現在既然能報上去了,自然是要說的。 許如意就說:“你可太小看咱們廠了。咱們就只改造鍋爐嗎?” 這話問的,王曉宇都傻了:“改造鍋爐還不好啊?!?/br> 許如意快走兩步,超過了所有人,扭回頭沖著大家倒著走:“改造鍋爐當然不錯,你看,原先不相信我們的,現在相信我們了,連鍋爐這么大的東西都搶著交到我們手里,更何況,我們還掙了錢?!?/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