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節
張元都有點蒙:“不用我們講行嗎?” 劉曉紅倒是品出味兒來了,“您是給他們時間,讓他們自己衡量這個方案好不好,值不值?” 許如意點頭,“就是這意思,讓他們全廠研究,去打聽去問去找專家,來評估這個方案值不值得?!?/br> 可劉曉紅不太贊同:“萬一拿了方案就把咱們踹開了呢?!?/br> 雖然都是國營廠,但不講究的人也是有的。 許如意自然知道這點,如果是在她的年代,她是肯定會按著程序一步步來的,但現在,整體環境比較好,還沒有被金錢至上不顧底線,絕大部分人還是很真誠實在的。 另外,燎原廠的情況也不一樣,它原先的名聲不好,雖然又是發文章又報道又是給他們現場講,但這么大的改造,人家肯定會多想。 還不如全盤托出直接讓他們考慮全面清楚,最終堅定了,兩邊再談。 她話說了,劉曉紅想想點點頭:“我明白了,我這就去送?!?/br> 這個行為,顯然也讓張清江很感動,許如意居然直接把方案給他們了——比之這份方案的詳細程度,燎原廠那天張元跟他說的,簡直就像是個大綱。 細化到什么程度? 譬如他們要改造爐膛的形狀,甚至將他們原有結構全部畫了出來,標注了不合理部分,再畫出了將要改造的圖紙,并一一注明每個改動的意義。 “爐頂都是直角,所有應力都集中在拱角位置,這樣極容易損壞,現在改為了一體化的混凝土框架……圖一……圖二……” “砌筑方法……” “結渣問題……” 他們提到的所有問題,在上面都有了解決辦法,燎原廠完全沒有藏著掖著,就這么大大咧咧拿給他看了。 如果這不是誠意,還有什么是誠意?如果這不是水平,還有什么是水平? 別說他了,整個刀廠的領導層都是很感動又認同的,他問:“我思來想去,覺得沒有什么不放心的?!?/br> 孟山盯著厚厚一沓子的改造方案,搖搖頭:“我也沒什么意見?!?/br> 張清江再看其他人,幾乎所有人都點了頭。 張清江就說:“那就簽了吧?!?/br> 老山將刀廠是第一個和燎原廠合作的,許如意特別重視,專門還打了一份三式的合同出來,上面還寫著燎原廠第二號合同,張清江就問:“怎么是個二號呢?我們不是第一個簽的嗎?” 許如意就說:“我給大成廠補了一個滲碳爐維修合同,他們是第一個相信我們,敢于用我們的廠家,這個一號非他們莫屬,不過您的二號也很有意義的?!?/br> 張清江笑著說:“我怎么覺得,這以后還有紀念意義呢?!?/br> 許如意大言不慚:“說不定呢,您看我也挺能折騰的?!?/br> 張清江居然真信了,“那我一定好好保存,到時候跟人家炫耀炫耀?!?/br> 張維局長自然也來了,她可是發現了,許如意雖然干事的時候很成熟,平日里可是真活潑。 本來他們機械局都是制造業的,大家都是出力的性子,話少得很,一開會黑壓壓一片,每個人臉上都是嚴肅表情,多少年也沒聽見句俏皮話。 如今卻被帶的活潑了不少,就連張清江這個刀匠都能開玩笑了,她直接說:“你怎么花樣這么多呢?” 許如意就問:“那張廠長喜歡這個花樣嗎?” 還別說,雖然這會兒合同不普及,也沒什么律師可以咨詢,可合同代表了約束,代表了燎原廠的誠意,張清江瞧著蓋著公章的一沓子紙,就是覺得放心。 張維只能搖搖頭,哎呀,她看著可是太高興了。 張清江簽合同后,陸陸續續地,邱勇和步前進他們都簽了合同,用劉福生的話說:這群人怎么想的? 張清江跟他關系不錯,還勸了勸:“燎原廠真的不錯,考慮問題非常周到,而且前十名人工費還能打八折,你們要是想改,趕緊的?!?/br> 劉福生對此只有一句話:“我們也跟北河省鍋爐廠定了,用不著?!?/br> 簽了合同就開工了,整個燎原廠更忙活,同時,鍋爐報那邊的反饋越來越多。 姜紅早就想到,報紙一出,許如意解決了大家都解決不了的困難,燎原廠從落后到奮發圖強,哪一個都會讓人受到鼓舞,肯定會引起共鳴和關注的。 可她萬萬沒想到,這關注會來的如此的快!如此的猛烈! 從周二出刊開始,他們就接到了電話,一開始那幾天是一兩通,都是京市和附近城市的工廠打來的。 “京市鍋爐廠專門打了電話給我們,讓我們幫忙轉達對你的謝意,你的文章對他們幫助很大?!?/br> “此外京市化肥廠,他們說自己的鍋爐蛇形管最近也漏了,正想辦法修補,就看到了你的文章,真是幫了大忙?!?/br> “還有京市螺絲廠的廠長打了電話過來,說你從這些現象就能看出可能是氫脆的問題,非常專業,同時說,如果還有困難,他們可以為大成廠提供幫助!” 許如意也沒在意,這也沒幾個啊。 但這兩天就不一樣了,一天電話就有十幾通,而且還收到了信件——足足二十六封! 姜紅是個穩重的人,雖然她盡量壓住情緒,可許如意還是聽出了她的激動。 “如意,電話很貴的。我們原先發了那么多稿子,可能會偶爾有人打電話來,但從來沒有這么多電話,你知道些電話背后是什么嗎?代表著同時最少有上百封信件寄出來,今天是二十六封信,明天可能就是一百二十六封,我們的祖國太大了,郵寄過來是需要時間的,但現在,開始了?!?/br> “你要做好準備,真的不一樣了?!?/br> 事實也是如此。 似乎一下子,影響力就到了肅南市。 燎原廠也開始接到了電話,并不多,畢竟這年頭電話并不普及,但分量極重,大多數是各地的鍋爐廠。 郭培生拿著他的小本本,直接跑到了許如意的辦公室里,小老頭高興的手舞足蹈:“京市鍋爐廠,東北鍋爐廠,華南鍋爐廠,他們都打了電話過來,說文章很有用,對他們很有幫助,謝謝咱們?!?/br> “他們還說,歡迎我們去交流,如果有什么轉產方面的問題,愿意提供幫助?!?/br> 這幾天其實已經好消息夠多了,可郭培生萬萬沒想到,還有更好的消息。 他們本來就是機械廠轉產鍋爐廠,許如意有技術有能力,但是很多東西光靠她一人是不夠的,工人的培訓,技術人員的進修,設備的更新換代,原材料的采購,這些都需要門路。 原先他們只顧著吃飯,如今他們開始掙錢了,緩過勁兒來了,郭培生自然想到了這些。 前幾天他還愁如何解決這些許如意個人能力無法解決的問題,今天人家就送枕頭來了。 他太明白了,這就是人家的感謝,謝謝許如意無私的分享了技術,為他們提高了成功率,節省了成本,郭培生直接將聯系本給了許如意:“咱們商量商量吧,怎么跟人家聯系聯系?!?/br> 隨后連大成廠那邊都開始收到電話了。 第一個打給蘇國強的不是別人,正是跟他們合作的妙音音響廠。 音響廠的廠長高愛林的聲音就跟他們家的音響一樣,又洪亮又清晰:“老蘇啊,你們廠上報紙了,你知不知道?!” 蘇國強當然知道,許如意拿到報紙第二天,就帶著京市螺絲廠的消息,把報紙送給了他。 他借此還跟京市螺絲廠取得了聯系,那可是首都地界的廠子,人才多,技術更全面,雖然他們的問題已經解決了,誰知道以后會不會有問題,這可是人脈! 因此,他由衷為許如意高興,回答也很自豪:“我當然知道。你怎么知道的?” 高愛林直接說:“我正在海市出差,我們聽說這邊有許多新的百貨大樓,我們想把音響放進去,來推銷一下?!?/br> “你不知道,現在音響廠太多了,老百姓家的日子好了,都愿意買個雙喇叭,買個黑膠機,放在家里氣派好看,我們一說人家負責人就擺手,說是沒名額?!?/br> “我們都以為沒可能了,結果他看到我們廠的名字,就問你們是不是大成螺絲廠供貨?我一聽就覺得奇怪,這遠在海市怎么知道這個?結果我一應,他反倒是更興奮了,一個勁兒問我們,你們螺絲斷裂的原因找到了嗎?是不是氫脆。還拿出了一張鍋爐報,我這一看,這才知道怎么回事?!?/br> “原來他對象就是海市鍋爐廠的,恰好看到了這報道。人家問我們解決問題了嗎?現在怎么樣,我這不聊上了嗎?哎呀,老蘇,你們可幫了我們大忙了。等見面我請你吃飯?!?/br> 如果說京市螺絲廠蘇國強覺得是意外之喜,這通電話讓他意識到了這篇文章的厲害,但隨后兩天,他陸續接到了不少熱心讀者信件,有的問他后續如何,有的給他分析具體原因,他才知道,這就叫轟動。 當然,既然能打給蘇國強,自然也有人發動關系,去問問認識的肅南市的朋友們。 所以,不但是張清江、邱勇、步前進他們接到了探聽地電話:“你們那個燎原廠怎么回事?怎么突然就從后進變先進了?” 同時還有夾具廠。 最氣人的是,劉福生接到的是北河省鍋爐廠的電話,廠長孫二虎問他:“這許如意挺厲害啊,那法子可是解決了我們大問題,這人你熟嗎?下次能不能引薦一下?!?/br> 劉福生:…… 最后才是市局。 這事兒許如意自然早跟張維報備過,張維在會議上,還說了這事兒,如果有問的,讓各廠配合,如果有電話或者信件,也要妥善對待。 但rou眼可見,武大成雖然看到了燎原廠真的進步了,可對一個報紙報道能夠引起什么,根本意識不到。 他只覺得,“既然如此,燎原廠的臭名聲,也算是摘掉了,那么我同意,將燎原廠從這次的分流名單上拿下來?!?/br> 別的沒說,那意思也很明白:沒多大用處。 開完會,武大成就去了省廳——市里的年中經濟會議已經開完了,省廳最近才開始。 這個會他已經參加過兩年,很知道流程了——肅南市的重工業一直不顯山不露水,比之省城東陽市的機床廠、煉油廠,比之江州市的水泥廠、化工廠等等,他們差太多了。 所以這樣的會議,都是陪跑的,老實聽會就行了。 可沒想到的是,這天會議結束后,省廳陸巡副廳長專門叫住了他,武大成還以為是什么事,沒想到陸廳長居然說的是:“鍋爐報的文章和報道我看了,這個燎原廠你了解嗎?” 武大成的腦袋在那一刻是蒙的,為什么陸廳長都知道了? 他就想起了張維今早在會上的話:“咱們肅南市的制造業,如今溫溫吞吞,高不成低不就,這不是一朝一夕能夠解決的。但現在燎原廠的出現,讓肅南市進入了大眾的眼簾,我們就要跟上,推出一個明星企業,帶動一群明星企業?!?/br> 他那會兒不以為意,現在卻冷汗漣漣。 好在,武大成雖然有偏見,可業務能力是相當不錯的,尤其是,他主抓企業分流,燎原廠排名第一,本來就沒少下功夫,對燎原廠被鍋爐報曝光這事兒了如指掌,隨后又被張維帶著去了燎原廠了解了他們如何改造鍋爐,對后面的事兒也清楚。 所以,只是蒙了一下子,隨后就打起了精神,把事情原原本本詳細說了一遍,沒想到的是,陸廳長說的是:“全力協助燎原廠打好這次翻身仗!” 武大成回去的時候,人都處于一種自我懷疑的狀態。 上次去燎原廠之后,他是改觀了,可就算許如意厲害,燎原廠這個基礎,能折騰成什么樣? 最多就是接點維修改造的活,等著他們鍋爐重新設計出來,如果需要的話,會有人訂購。 救活而已。 但報紙的力量真的這么強大嗎?連省廳都知道了,而且要全力支持,難到真能如張局所說,一個明星企業帶動一群明星企業嗎? 他原先是不信,現在則是第一次感受到了機會的來臨,這……時代真的不同了,是他目光短淺了。 等著到了市局,下了車,武大成已經目光清明,直接跟秘書說:“通知劉福生他們,來開個會,就……”他看了一眼表,這會兒已經是下午五點了,按理說都已經下班了,可還是說:“六點半,我在會議室等他們?!?/br> 而他,直接去了張維的辦公室,張維還沒下班,瞧見武大成急匆匆上來,還以為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傳達,沒想到武大成說的第一句話就是:“陸廳長問燎原廠了?!?/br> 許如意今天一下班,就瞧見了許為民在忙活,許吉祥一臉疑惑地坐在那兒不知道想什么。 許如意拿著毛巾一邊拍打身上的塵土,一邊問:“怎么了?” 許吉祥這才說:“有點不理解。我昨天收了幾本書,拿去肅南大學給老師看,沒想到老師一瞧見其中一本書就挺激動的,說是他送出去的,硬是塞給了我二十塊錢,然后就把我趕出來了,一句話都沒多說?!?/br> 她伸出手,手里還捏著兩張大團結,“這書我論斤買的,也就幾分錢的本錢,給這些錢太多了,而且,怎么這么激動啊,他沒事吧,我有點擔心?!?/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