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節
“男主!臥槽他為什么躺在病床上!” “發生了什么?!” 作者有話說: 第139章 虧錢的第一百三十九天 ◎我快放棄了!◎ 《鏡中人》預告片非常惹人遐想, 或者說是瞎想—— 你上來預告片里就把男女主角搞得奄奄一息,那可不所有已經在看這部劇的觀眾都給搞凌亂了嘛?! 就算大家都知道,這部電視劇是四十二集, 下周播出的內容距離真的結尾還有一個多星期的時間, 主角是不會在一部劇還沒到結尾的時候就死掉的, 但這也攔不住這群人胡思亂想! 就跟你每次看《還珠格格》小燕子被關在棋社里打黑工一樣,都知道她接下來會被主角團給救出來,但完全不影響你看到這一幕的時候對棋社老板的義憤填膺,以及心疼小燕子在棋社受到的苦(此處我說的是舊版的小燕子)。 我是知道男女主角車禍了/感染上瘟疫了也不會死, 但架不住我心疼??!我擔心??!我難受??!尤其是你也妹跟我交代前因后果,就只給我看了兩個人奄奄一息的三秒鐘畫面—— 這跟綁架犯給家里人發來一張奄奄一息的照片有什么差別?! 這不就是在逼著我們交贖金嘛?! 那你都這樣了我交不交呢? 可不得交嘛! 于是在這一片段還沒有播出的時候,狗屁倒灶app上每一集的點播次數都在瘋狂上漲。 都知道這部劇的導演特別喜歡在每一集的結尾留懸念, 都知道這部劇從道具組到導演組全都是細節控, 都知道這個劇組喜歡在揭露懸念之前的幾集留伏筆引導觀眾動腦筋去推理…… 完全等不及想知道下文的觀眾可不得一幀一幀翻前面的劇情,然后自己在網上頭腦風暴, 猜測出可能性一二三四來。 各大自媒體也看著跟風, 每天都在根據新的一集, 斷章取義猜測男女主各自出事的原因和之后故事的發展, 還有理有據, 惹得評論區一陣跳腳,反而因此養活了更多的自媒體賬號。 《鏡中人》的評論區里, 也開始出現無數的評論, 叫囂著“你有本事放預告片,你有本事日更十集呀!” 《鏡中人》劇組當然沒本事,日更一集那是上架前就定好的事情, 而且狗屁倒灶app也已經買了下一部劇, 約好的上架時間就是他們這部劇結束的時間, 到時候會在他們這部劇的最后一集下方關聯新劇的播放鏈接,如果縮短播出時間,那后面將會引來一系列的問題,牽一發而動全身! 但是這么好的機會,這么好的關注度,不回應些什么,如果沒抓住這波熱度,劇組這邊也覺得很可惜—— 他們這部劇可是符合了條件、能入圍明年的電視劇大賞的!提高關注度,就算到時候其他獎項撈不到,好歹還能拿個年度最受觀眾歡迎的最熱門電視劇獎當作保底??! 于是為了這個保底獎項,藍白黃影視部三巨頭湊在一起,在被茍董打發出去旅游之前,想出了一個主意: “我們之前不是拍過一個舊版本嘛?其實舊版和新版,雖然這些劇情關注點都不一樣,但實際上主要脈絡故事就是同一個故事,只不過舊版本把注意力集中在感情線上,而新版本把故事主線放在了事業線上而已……”白編劇提出。 “那既然這樣,我們為什么不把那些被廢棄的感情線,作為這部劇的番外呢?就跟有的作者寫小說的時候也是把事業線作為主線劇情,把男女主角的感情戲放在番外里一樣!反正素材都是現成的,也不需要重新找演員來拍,只不過重新把素材整合一下回應一下觀眾的呼喚和訴求、推動這部劇的熱度而已!” 白編劇把眼神遞給了藍導——如果真的要執行她這個方案,他們剩下劇組里的所有人都不用干活,只有藍導這個導演兼剪輯師需要動手而已。 藍導沉思了一下,覺得這方案可行。 考慮到他們后天就要啟程去茍董為他們貼心安排的長途旅行了,他當天就進了剪輯室,拉著白編劇在那里加班,看看里面哪些內容可以達到那個效果—— 就是播出之后呢,確實能讓觀眾磕到新的糖,但同時,這個糖又不明顯,且又能讓觀眾欲罷不能,還想要摩多摩多! 于是半遮半掩的,二人整了大概十二個小片段,每個小片段大概八分鐘到十分鐘的樣子,并設置好了播出條件—— 就是這部劇的總點播數要超過一定數量(解鎖不同的片段需要不同的數量)! 第一個十分鐘小片段當天就在狗屁倒灶app上架了,所有催更的網友歡呼著點開來—— 這個小片段里,沒有男主角的出鏡,單純是女主和女主的奶奶的故事劇情。 在主線劇情里,因為大部分的鏡頭都聚焦在了女主的事業上面,對女主和女主奶奶的親情線沒有更多的描寫,所以導演和編劇進行斟酌之后,決定第一個片段用女主和女主奶奶日常的相處情節。 講述的是女主在投資教輔行業賺錢了、帶著奶奶去做了全套的身體檢查之后,和奶奶一起在看醫院寄來的體檢報告。 大量的你經常能在老年人身上看到的基礎疾病,在這個片段里,奶奶都得了。 隨著一個一個病被女主念出來,看著女主奶奶銀色黑色白色相間的頭發,所有的觀眾都陷入了沉重的思緒—— 又是為女主和奶奶感到難過,因為很多疾病其實是慢性病和老年病,治不好只能默默承受,非常的痛苦; 同時也是對自己的未來感到恐慌,因為我們都知道,這個老人的現在,有可能就是我們的未來。 而后半段,則是豁達的奶奶安慰女主,并且對女主表達了“如果你找的未來的另一半做不到巴拉巴拉,其實一個人過也不錯”。 以前在她的年代,結婚更多的是因為一個人無法在這個世界上存活,需要有另一個人一起分擔生活的重擔,但現在時代不一樣了,女孩子就算不結婚,她依舊能過得好好的。 于是曾經遭遇過不幸婚姻的奶奶給女主的建議就是,更希望她在找對象的時候在意情緒價值(當然原話奶奶說得沒那么書面用語),而不是像她當年那樣,為了生存而選擇一個人。 女主角在對奶奶的不舍中認可了奶奶的話,并表示情緒價值,其實自己從小就能給自己提供。 這段原著里就有,因為原著本身就是無cp,女主的奶奶有這種觀點,這就讓女主后期選擇事業而非愛情多了一個原因。 而在這個《鏡中人》這部電視劇中,這個片段在上架之后又讓滿世界找糖的觀眾有了新的思路找糖—— “表面上是女主在說自己未來不打算結婚,實際上!家人們!什么叫情緒價值我從小就學會了要自己給自己提供情緒價值?什么叫自己給自己提供!你們品!你們細品!” 論壇里,“師出同門”的狗友們立刻響應。 “品出了菜老師!我悟了!已知!男主和女主是從出生開始就互通了對方的位面感知!再已知!男女主是昏暗的少年歲月里,彼此的心靈寄托!結論!男主就是女主解決情緒價值的途徑!綜上——” “——綜上!男主就是奶奶希望女主能擁有的另一半!四舍五入,這個小片段是在告訴我們,奶奶祝福男女主在一起!” “……媽耶,磕學家不愧是磕學家,在我還為奶奶很可能不久于人世而難過的時候,你們居然在磕cp!” “……搞得我更想知道他們到底還有多少的私藏片段了!識相點就統統放出來!不要逼我跪下來求你!” 總而言之,觀眾們對于這個新的活動機制適應良好——比起某些app要加錢才能看到plus版,《鏡中人》這種只看播放次數、不要求充值加錢的方式讓大家紛紛夸贊這部劇良心,全然無視了狗屁倒灶app本身的使用就是要收費這件事情。 而隨著活動的進行,狗屁倒灶app的會員賬號活躍人數再次迎來新高,突破了十億數量大關,注冊賬號數則達到了十三億(友情提醒,一個人是可以注冊多個賬號的,只要你愿意付會員費,多少的馬甲都可以)。這讓雜志部高興得不得了—— 得益于貝總給他們這個app會員價格的跨度特別大,很多觀眾在嘗試過r級之后,后期都會因為各種原因升級到ssr級,使得他們不僅這幾個月收支平衡了、還把去年部門虧損的錢也給還清了! 而到第二個星期的周四開始,在預告里出現的男女主奄奄一息的畫面也終于陸續出現了—— 沒錯,這是白編劇經過了各種思考之后找到的一條可行的感情線,她三集半的感情線余量幾乎都用在男女主雙方各自的重傷上面了。 白編劇本人思考的邏輯是這樣的。 鑒于茍董在這部劇創設之初就要求男女主絕對不能出現靈魂互換這種劇情,也不能在現實中有面對面的交流,甚至在后期偽造的審核組的建議中更要求男女主的感情線必須要克制,克制到任何畫面你都絕對不能在毫無關聯的情況下發現男女主深藏在其中的感情線等多種因素制約,她干脆在雙方感情線的表達上放棄了另一半的回應! “單戀也是戀嘛!”她破罐破摔。 “女主因為和別的男生走得近,惹男主吃醋,這當然是一種男女主情感進一步的更讓人能看明白的表現——但同樣的,在女主下線之后,男主難以適應沒有女主的生活,難道不是一種感情的表現嘛?”她提煉邏輯重點。 “既然如此,干脆給他們創造下線的機會!” 而這個下線的機會,那對于編劇來說,真的是有手就行。 先短暫下線的是女主。 在星期四的劇情里,女主和奶奶在過年打車去祭拜父母的路上,遇到了有另一輛車的司機闖紅燈,發生車禍,女主的奶奶當場死亡,女主本人則陷入昏迷,男主在失去了女主位面視角之后,出現了一系列的狀況,側面表達了他對女主的在意。 嗯,女主昏迷是白編劇本身就設定好的劇情,而奶奶的車禍離世則是因為這段劇情是重制版(捂臉),扮演奶奶的演員在第二次被騙來補拍一個多月之后表示自己之前簽的另一個戲也叫她去拍了,經紀人詢問了能不能讓這個角色下線。 這種事情在片場不算少見,當年有部劇還因為女主角同時接了另一個組的戲,于是編劇就干脆把她給寫死,然后后面一半的劇女主都單純只是活在男主的回憶里呢! 白編劇想了想,覺得可以,這能讓女主下線時間久這件事情變得合理,于是順手就把奶奶給寫死了。 這一寫死,導致的結果就是當天很難得的沒有任何磕學家在評論區磕編劇發的這份明晃晃的糖,反而是之前放出的女主和女主奶奶的相處片段播放量更多了,整個彈幕全都是淚水。 主打一個你不放感情戲的時候我拼命磕糖,你一整集都是感情戲了我反而不磕了! 搞得遠在異國他鄉玩耍的白編劇看到這些評論非常難受——她斟酌了那么久的感情戲居然沒人在意! 也搞得一直時刻關注著《鏡中人》這部劇播出效果的秦貝和茍大頭非常難受——怎么就火了呢?!怎么特么的就是死了個既不是女二也不是女三的奶奶,圍脖都要上個熱搜呢!這個熱搜是沒東西好上了是嗎?!一天到晚搞得好像被他們這部劇給承包了一樣! 雖然這部劇只播了三分之二,但茍大頭和秦貝還是看明白了,《鏡中人》怕是不會黃了,他們的虧錢計劃在歷時一年又十一個月之后,基本上進度條為零,可以宣布放棄該計劃,調整公司方案了。 但在結果正式出來之前,兩個人就跟學渣一出考場就拒絕和其他同學對答案一樣,掩耳盜鈴——只要影視部《鏡中人》播出的最終結果沒出來,就不能代表我這個計劃完全失敗了! 然后兩個人非常默契的完全不提此事,并在最近只做兩件事。 一件是報復性吃吃喝喝——主打一個哪里貴去哪里,能在這最后時刻多花一點是一點!萬一這劇最后暴雷撲了呢? 另一件事則是——追看《鏡中人》。 嗯,他們也是資深的磕學家。 作者有話說: 嗯,《鏡中人》快播完了,男女主的虧本事業也告一段落,接下來要開始正兒八經賺點錢了。 第140章 虧錢的第一百四十天 ◎我快要播大結局了!◎ 女主短暫在男主的世界下線一集半之后, 兩人繼續三集的事業線。 在距離結局也沒幾集的情況下,這時候的事業線,雙方都來到了各自事業的高潮部分。 女主這邊, 教輔行業只是她當初唯一一個能選的行業, 但卻不是她本人想要未來深入工作的行業, 她有自己想要鉆研的內容和喜歡的專業,特別是在身邊唯一的牽掛奶奶走了之后,對她來講,接下來的生活就是要往自己想要去的地方走—— 比如成為一名專業的刑辯律師。 在已經不需要為錢考慮的情況下, 她毅然決然選擇了律師行業之中最苦、也是最有意義的一個類別,并決定做出點名堂來。 國內冤假錯案這種是不能播的,但沒事, 女主可以去接國外的案子嘛! 很快女主就依靠自己在教輔行業打下的人脈, 以及在學校老師的推薦下,成為了一名在國外、卻被告故意殺人犯罪的華裔的辯護律師。 整個案子非常繞, 白編劇為此不僅是把原著小說給看了好幾遍, 還找了自家公司行政部的法務, 很認真的詢問了里面的司法理論, 最終用一種外行人能看明白故事情節、內行人能看明白法學邏輯的方式, 把整個故事、包括女主查案取證等內容每個環節都算是寫明白了—— 藍導雖然在拍攝的時候把這些帶有懸疑情節的內容都給拍出來了,但在剪輯的時候考慮到時長和如今觀看網劇的觀眾普遍的高智商, 還是斟酌著刪了其中不少可以通過臺詞或者布景道具就體現出來的片段, 最終以拍攝內容的百分之六十的分量播出。 著實是逼得已經許久沒有認真動過腦子的觀眾在那里瘋狂頭腦風暴,一直在琢磨一個問題—— 那個華裔到底是殺人了還是沒殺人? 怎么感覺現在手頭的證據你要說人家殺人了其實也有不少證據佐證,但你要說人家沒殺人, 仿佛也確實沒有直接證據可以證明他殺人? 白編劇的劇本里當時是有明確寫明這件事情的。 但藍導在剪輯的時候把這塊內容隱去了, 導致了這三集本身只是一個平平無奇的懸疑推理小故事, 硬生生被網友們每天都送上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