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節
因為他們知道,在這個宇宙中,在另一個位面,還有一個人理解自己。 而從十一集開始,女主角以中考第一名的成績進入市一中高中部讀書,男主角則通過了院試,離開了老大臣的家,離開了那個充滿著不好回憶的私塾,進入縣學,成為一名秀才。 二人在各自位面的事業征程從這時候起才正式啟程。 作者有話說: 第128章 虧錢的第一百二十八天 ◎我繼續拍劇了!◎ 道具組的小jiejie們最近已經忙成了狗, 每天灰頭土臉的來上班,灰頭土臉的下班,別說臉上擦隔離畫眉毛了, 頭發劉海上的油擠一擠都可以炒一盤菜了。 一切都是因為從第十一集 , 也就是男女主角進入事業新階段開始, 整個劇本的改動幅度非常大,特別是女主角的高中到大學的生活和男主角的秀才到舉人到高中探花的這段學業生涯。 原版劇本里,白編劇還是考慮過初中生確實不合適正大光明談戀愛這點,所以當時寫前十集劇本的時候本身就沒有太多的明顯感情戲, 男女主角只是很隱晦的在暗戀。 暗戀嘛,主打一個除了當事人誰也感覺不到。 所以在后來前十集劇本修改的時候,很多已經拍攝過的初中的內容還是能用的(比如女主在初中學校里被欺負的劇情就還能用, 男主在老大臣家里被排擠的劇情也能用), 整個初中教室的布置也不用改,道具組的小jiejie每天相約喝奶茶吃泡芙看演員演戲, 好不快活。 但到了現在即將要拍攝的這段劇情里, 那差別就很大了。 因為原劇本里這部分內容可以說通篇就是披著學習的外衣在搞戀愛—— 女主角沒在好好學習, 整個高中就是被考第二名的男二號所欣賞, 然后就被同班另一個喜歡男二號的妹子給各種針對, 走的是誣陷——打臉,又誣陷——又打臉的過程, 當然, 中間還穿插了男主角在這其中的出力,以及吃醋,以及和女主角的同歸于好。 男主角當然也差不多。 嗯, 他在這個時間段遇到了他的啟蒙老師, 老師想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他——被他給委婉拒了; 然后縣學的同窗又有個meimei, 在給哥哥送飯的時候一眼瞧中了他——被他給回避拒了; 再然后是當上舉人之后,榜下捉婿這個傳統在這個位面變得委婉了一點,人家富商直接抬著成群結隊的嫁妝上門嫁女兒了——又被他給義正言辭的給拒了; 再再然后是聽說了這個消息想要蹭一把的老大臣的兒子帶著自家表妹登堂入室——被他直接轟走。 最后是當探花的時候又被公主給看上了——這是萬萬不能答應的!他是前朝皇孫,公主是當朝公主,他倆那是生死仇敵!于是在發現這一跡象的時候,男主角不得不透露,自己已有婚配,是從小就訂下的婚約巴拉巴拉,把女主角的身份換個古代殼子說了一下。 總的來說,整段內容走的就是女主這邊出現了男二號!男主吃醋!男主這邊出現了妹子!女主吃醋!然后終于兩人在男主被點為探花的當天相互坦白了心跡,可以進入偶像劇感情的下一階段! 道具組當然是根據劇本里的內容制作的道具和布置的場景。 你自己劇本里都沒有體現出主角團隊在認真學習,女主的課桌上當然也不會有什么特別的能夠顯示這個主角和班里其他人不一樣的東西啦! 至于女主角為什么這種情況下還能考第一? 那全憑她的聰明才智! 但新的劇本顯然不會這么搞。 “因為感情戲和事業戲的比重是一比九!”白編劇在經過分析得出這后面一大半要全改的時候自己也很崩潰。 “一共四十二集的電視劇,相當于里面只有四集的體量可以用在感情戲上……那不得省著點花?!”年薪已過五十萬大關的白編劇重新感受到了自己一年半以前那種一塊錢要掰成兩塊錢花的貧窮。 里面二十分鐘、也就是三分之一集的感情戲已經用掉了——用在男女主角小時候互相見面和女主角手把手教男主做菜這兩件事情上了。是的,白編劇給男女主的定位是摸不著彼此的青梅竹馬。 所以這些青梅竹馬的橋段理所當然的被劃歸感情戲上。 四集的體量已經只剩下三點七集,這種情況下,再讓女主角高中的時候和成為秀才的男主角談戀愛顯然是過于奢侈的,他倆還是好好按照原著悶頭搞學習搞事業吧。 女主角這邊,進入高中之后的生活可以說是煥然一新。 市一中收錄的是全市的尖子生,可以說中考前兩百名都在這所學校念書,里面不是學霸就是學神,哪怕是學渣,那也是擁有良好學習習慣和答題習慣的學渣。 和女主角初中那所學校就不能放在一起比! 班上老師的課講得飛快。人家班主任已經說得很清楚了,我們是市一中,如果一個學期只能上掉一個學期的課程,那只能說明這一屆太差,怎么也得把整個高一的知識給學扎實咯! 而一中的學生和女主角初中學校里那群也是完全不一樣的,人家很卷,除了聽老師上二倍速的課,平時還會自己去學校里的書店買習題做,有關系的還會拿到更為稀有的學校自創習題,周末,有條件的學生還會在家長的安排下去上各種輔導班培訓班,幾乎所有人在高一的時候已經想好了自己未來要學文學理,大概專業方向是哪幾個,想要就讀的大學又是哪幾所。 比如女主角的同桌,成績其實挺偏科的,數學不好但英語很好,家里周末專門送她去某知名英語機構住宿上課不說,還從隔壁市找了個外教,每周末跨市請到家里來陪自己女兒練口語,純聊兩個小時的天! 她的人生規劃就是高中畢業前參加國外學校的招考,然后出國留學。 這樣的班級氛圍,對于像女主角這樣以中考第一名成績進入學校、第一次全校摸底考試中總分也拿了全校第一的超級學神來講,簡直是如魚得水—— 沒有同學對她不友善,在這個崇拜學習的氛圍里,女主角這種頭頂第一名光環天然的擁有最高級的交友圈,身邊圍繞的都是各科大佬,一群人自習課的時候還會傳紙條,就為了問女主一道他們自己想了十分鐘沒做出來的題目。而作為回報,第二天,接受了女主幫助的住校生會給女主帶學校食堂班里公認的最好吃的早飯—— 一個玉米饅頭配一塊炸雞排。 四舍五入那就是漢堡了! 不得不說,學生之間的友誼真的是可愛極了。 女主角也在自己的高中時代擁有了第一個可以稱之為閨蜜的朋友(上一版本里的女二號),嗯,就是她那個有志向出國留學的同桌。 小姑娘長得人高馬大的但是特別粘人,屬于“我跟你關系好我連上廁所都要和你一起去”的那種,就讓女主角很受不了,每天晚上和男主角一起面對面吃晚飯的時候都要和他吐槽自己這個同桌有多么多么黏糊。 但男主角知道她很珍惜這個朋友,理由就是之前她還在飯桌上吐槽了人家小姑娘審美太差,莫名其妙的特別喜歡熒光綠桿子的筆,辣眼睛,然后一個星期前她收到了來自人家小姑娘贈送的熒光綠愛心筆,這筆她現在做作業還用著呢! 原本高潮迭起的高中生活變得平淡了,但是道具組就瘋了。 這不是就換教室里女主角一個人座位上那些個道具的事情,這特么是要換起碼一對??! 眾所周知,關系好的小姐妹就是什么筆啊筆記本啊筆袋啊甚至書包上的掛件啊都要搞同款的??! 男主角這邊,擺脫了充斥著嫉妒和仇視情緒的私塾,進入縣學進行秀才到舉人的學習課程之后,整個人也跟著開朗許多—— 男主角之所以在私塾里被同窗先生針對,很大原因是他年紀太小,可以說是少年天才。年紀大的同窗嫉妒他,教課的先生則先入為主擔心他成為班里的不穩定因素恃才傲物影響他對整個班級的話語權。 但這些問題在縣學并不存在。 因為縣學多的是同樣年少成名的天才。 有些雖然此時年紀已經大了,但當初入學縣學的時候甚至比男主角的年紀都小。 嫉妒? 嫉妒什么? 我覺得我只要努努力就能趕上他! 而當男主角展現出自己身為位面之子的學習能力之后,同學們很快就接納了他,并開始崇拜他,看他看過的書,穿他同款的衣服—— 喜歡搞笑劇情的白編劇在這一段里按照茍董那個盜版建議書里的要求,給男主角整了一段劇情,專門幫他樹立嘴硬和摳門的人設。 這段劇情就是說,男主角有一天縣學發的那套校服破了一道口子,學里的學生一般都會把衣服帶給后街的阿婆,給錢讓她幫忙縫縫補補。 但是男主角不! 他得省錢! 于是女主角就只能晚上專門抽空找了自家奶奶,看著她怎么把衣服縫好的,讓男主通過她的眼睛看會。 但是你們也懂的,這個世界上有些技能吧,就是眼睛看會了但手不會,比如男主角的縫縫補補技術,那確實是沒有后街的老婆婆優秀,縫完之后整個袍子直接就變成了—— “噗——哈哈哈,這個也太像百褶裙的褶子了吧?!你是縫錯了一個方向嘛?”女主角本身還在鉆研今天下午某同學給的數學題,看到這里直接歡樂到連題都不想做了。 第二天,男主角這特別的校服得到了全縣學同學的注目禮。 男主角只能硬著頭皮,在另一個位面女主的嘲笑中表示自己這衣服……是獨家設計!采用的是一個很遠的別的國家的一種叫做百褶的設計方法! 到這里,服化道三組的組員們跟著崩潰了—— 特么的我還要去給你設計古代男士百褶裙?! 還要給男主包袱里塞針線?! 那男主為了練習縫補技巧,是不是他的包袱和其他布類產品我也得搞點這種設計?! 當然,以上這些都還只是對之前現有的已經布置好了的場景和道具做額外的優化,實際上以上這些關于男女主角在學校里更加輕松的學習氛圍和各自交到了在自己位面朋友的事情,只是這段時間里占比比較小的部分,基本就是導演幾個鏡頭帶帶過,可能也就三到四個會著重拍攝的點。 實際上,在劇本里,這兩人在這個時間段的大頭則在于,他們倆要開啟自己正式的賺錢之路了。 這個時間段的男主因為離開了老大臣的家,雖然因為考上了秀才,已故老大臣的兒女最后幾天已經待他好得不行,甚至還打算把妹子嫁給他。 無cp的男主當然是拒絕了這件事,同時,小心眼的他也不打算把自己秀才能享受的待遇、免的田賦留給老大臣一家人——兩邊直接撕破了臉。 導致的結果就是男主角正式被斷供,沒了每月的供給,不得不自己找賺錢的渠道。 而另一個位面,女主角失去了九年義務教育的學費減免,失去了原初中大量的獎學金和競賽補助,也面臨著每年要交的更高金額的學費和三年后更加昂貴的大學學費。 二人都需要盡快解決自己的窘迫。 于是經過討論,在結合了兩邊的位面實際情況、他們本人身上只剩下一丟丟的積蓄以及女主特地從學校圖書館借來的各種創業書籍之后,二人分析決定—— 進軍教輔行業。 作者有話說: 嗯,女二號參考的是我高中的室友,這妹子后來去了一所世界知名大學念書。 第129章 虧錢的第一百二十九天 ◎我要拉贊助了!◎ 關于二人決定進軍教輔界的理由, 在這里也不做贅述了,這是屬于連白編劇在劇本里都不想讓男女主角多解釋的事情。整段故事情節還是以二人如何發展事業線為主線的。 在事業線發展這段內容上,白編劇在劇本里走的是同時段同步進行的描述手法—— 決定了要依靠自己扎實的學習基礎搞考試輔導用書, 第二天, 兩個人就各自考察起了市場上的同類競品了。 男主角走的是去書齋抄書的路線。 和所有古代科舉小說一樣, 在男主角所在的這個古代位面,書齋一樣為生活拮據的學子提供抄書的臨時工作,并且你還可以自己選要抄什么書。 所以男主角就借口自己要找書抄在書齋里翻閱尋找。 沒找到。 但你人都進書齋了,空著手回去不好吧? 這就跟你和小姐妹約好在咖啡店集合, 你人都坐在咖啡店的座位上了,你不點點什么照顧下人家的生意,你好意思走嗎? 于是他挑了本《三字經》, 在書齋伙計疑惑的目光下(這秀才什么毛病, 挑了這么久最后選了本《三字經》?)坐下來現場快速抄寫——還得趕著下午去第二家書齋呢! 相比之下,女主角這邊就簡單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