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節
但投資人不這么看。 在他們看來, 《考公吧》所形成的是一整條的產業鏈。 “首先,是直播,用有大神級別的培訓老師直播考公課程、所有課程只需要六元會員費就都能看,晚上還有美女帥哥陪你一起復習、直播內容都會成為一部綜藝節目, 看了直播相當于看了一部綜藝節目這種四舍五入幾乎就是免費的蘿卜吊走了那些有想法想要考公務員、或者單純通過圍脖看熱鬧的觀眾?!?/br> 到了這一步,一個普通觀眾花費的金額應該就是一個月六塊錢。 切,一個人六塊錢。 投資人的下方, 并不甘心自己的“《考公吧》這檔節目撲街了”結論的某公司負責人暗戳戳算著價格。 “但實際上, 你我都是看了綜藝節目的,《考公吧》這檔綜藝節目里究竟用了多少的直播間內容, 這其實是有待考證的?!蓖顿Y人雖然不懂節目制作, 但他也是投了好幾個娛樂圈項目的, 你沒吃過豬rou你還沒見過豬跑嘛!這節目里到底有沒有直播間的內容, 他一個又追了直播又追了綜藝的人會不知道嗎?! 事實就是, 這節目里有六成的內容都和直播間的無關,要么是一些發生在直播間打開前或者直播結束之后的教室、宿舍的內容, 要么就是發生在小叢林或者食堂的小故事。剩下的四成雖然和節目有關…… 但人家綜藝節目不是按照直播順序來剪輯節目的??! 你就拿第一期圖形推理來講, 要知道直播第一天的課程里根本沒有一節課叫圖形推理!這個題型一直到直播一個月之后才出現在課堂上的!更不要說里面那些個老師在教室點名提問環節,什么小云仙第一次被叫到的時候答不出來題,后面這種題型學會了才逐漸能答出來…… 要不是他手底下的投資團隊里有個妹子一直想要考公務員跳槽(……), 每天打著考察新項目、探索綜藝流行新趨勢的旗號一分鐘不差的追著這個直播間, 他也不會知道, 合著這節目大家真情實感在為了嘉賓小云仙的圖形推理進步的那些個內容,全都是東拼西湊的! 觀眾們在第一期節目里看到的小云仙教室內被點名答題情況是這樣的: 第一天,被叫到,答不出來; 第五天,被叫到,思考了有半分鐘之后,她答出來了; 第十二天,她已經不需要老師點名了,她自己就已經會搶答了! 在彈幕看來,這就是“勤奮的學習就可以進步”的真實寫照。 但事實呢? 事實是第一天那個鏡頭是開播前三天直播間的畫面; 第五天那個鏡頭來自開播第二個月的直播間畫面; 第十二天那個鏡頭來自開播第一個月、第一堂圖推課的畫面。 嗯,簡單來講,這就是所謂的“學著學著反而更不會了”的真實寫照。 明明內容是一個內容,調整完順序這整個表達的意思都發生變化了! 所以就算你看過直播又有什么用? 只要你在某紅書上看過里面剪輯出來的一個小片段,你就會發現,咦,明明我花了六塊錢每天一個小時不差的看直播間了呀,但好像直播的內容和綜藝的內容不一樣! ……然后他們就會把n卡升級成r卡。 注意,這不是之前幾章里說的那些自發把會員從n卡升級為r卡的,他們是純粹被《考公吧》這檔節目給吸引升級的會員卡,放在投資人的眼里,因為這種理由升級的會員,這筆收入就應該算作是《考公吧》的功勞。 ……但那也不過是十八塊錢??? 我們合作的那個平臺人家的會員十九塊九一個月!比那個十八塊錢還多一塊九毛錢呢! 某公司負責人繼續不服氣的想著。 “……所以我說,你肯定是沒看過這檔節目?!蓖顿Y人再一次強調。 “就算沒看過,用腦子想想你應該也能想到吧?” “但凡是一個帶技能的影視綜藝節目,那它的剪輯和敘事最后一定能喚起一部分觀眾對于這門技藝的好奇和嘗試心理……這就是為什么很多我們國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會在一些綜藝節目里得到宣傳的原因,官方也會希望有看到的對這些內容感興趣的觀眾可以去報名學習這種技藝?!?/br> “你看人家考駕照的綜藝節目,你就會想要跟著也去考駕照,你看人家打網球的電視劇動漫,你就會也想要跟著去學網球,就算學不會,也還是想跟風買個網球,或者網球拍,人類就是這樣,看到什么就會也想自己嘗試一下?!?/br> 那么問題來了,如果一個r卡會員在看《考公吧》,他會不會產生一種我也想試試考公務員的想法呢? 如今追看《考公吧》這檔節目的r卡會員,主力軍基本分成三種。 一種是正在考公務員的,看到一檔講述藝人考公務員的節目,就忍不住想要看看,然后只要他看了,他就會想要那個能讓小云仙在二十天時間內從圖推小傻子變成圖推小達人的課程完整版。 但鑒于這檔綜藝節目很壞心眼的對課程沒有具體講解,就跟某游戲羊了個羊一樣,上來先教你最基礎的課程,給你個超級簡單有手就會的關卡,然后剪輯師立刻把題目難度飆升,讓你看題目云里霧里,怎么答都答不對,這種技巧在娛樂活動眾會很有趣味性,讓人看了之后覺得非常有意思,但對于學習來講就沒意義了,你看完了一期圖推節目,本身就會的題目還是會,本身就不會的題目就還是不會。 這個時候他能怎么辦? 直播他是已經錯過了,特別是現在,上一輪的公務員考試都結束了,直播間最近進入了考完之后的放松做游戲環節,根本看不到課程! 那可不只能掏錢看錄播了唄? 所以第一種人大概率是全部都升檔成ssr了。 第二種,則是曾經考過公務員考試,如今放棄了的。 這類人因為自己考過試,看一群藝人痛苦復習就看得津津有味,但也一樣的道理,既然之前有參加過,因為各種原因放棄了,但現在看到了一群大齡且低學歷的藝人們都在考公務員,他們難道不會生出“他們都行我為什么不可以”的想法嗎? 花個幾萬塊錢破釜沉舟買個課程他們是沒那個魄力的,但花八十四塊錢買個ssr,偶爾想起來的時候看看錄播課那就很劃算了呀! 所以第二種人也是有大部分會買這個會員的。 第三種人,則是那些有想法要考公,但可能還在學校念書、或者單純只是有這樣一個想法的人,在看《考公吧》的時候覺得這些學習方法都很有意思(考慮到要零基礎教學,節目組找來的老師講課都很通俗易懂),秉持著笨鳥先飛、未雨綢繆、好學生都是提前一年就開始復習的等心理,花八十四塊錢辦個ssr卡有什么問題? 一點問題都沒有! ……這樣一來,相當于每一個看這檔綜藝節目的觀眾都能為這家公司一個月掏八十四塊錢了,相當于一個觀眾可以給這個投資項目帶來遠超過別的投資項目的收益,一個人抵七八個呢。 到這個程度,某公司負責人閉麥了。 “節目雖然小眾,看的人雖然少,但卻幾乎能做到百分百讓所有追更這檔節目的觀眾都把自己的會員升檔到ssr,這種本事,你手里這些個綜藝節目是沒有的?!蓖顿Y人用一種羨慕的語氣說道。 “而且這還不是這個產業鏈的最后一步?!蓖顿Y人說到這里語氣微妙了很多。 “我們以為的綜藝節目,從直播開始,到綜藝正片,到錄播,已經很厲害了,但人家公司那個創始人的腦回路可比我們更厲害——你是否有注意到,狗屁倒灶那個app下面,有一個周邊商城?” “……所以我這個周邊商城又在里面當什么攪屎棍了?” 另一邊,同樣也在做節目分析的秦貝正在聽綜藝部對這部剛播出不久的綜藝做一個階段性小結。 《考公吧》這檔節目雖然在觀眾眼里才剛開播,但對于節目組來講,前十一期節目的內容都已經在這段時間里錄制剪輯完成了,所有參與復習的考生在上周末也已經送上考場考完這一次的省考了,他們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按照每周播一期的時間把前十一期節目陸陸續續放出去,同時,再等省考成績出來后錄制最后一期節目。 最忙的時間段已經過去,是時候可以分析一下這部綜藝了—— 不得不分析了! 現在圈內、外界都在對《考公吧》這檔節目唱衰歌呢! 我們得給貝總信心,讓貝總知道知道我們這節目其實一點也不差!它沒虧!它只是內秀!雖然賺錢了,但它賺得不聲不響! 這個階段性小結直接打碎了秦貝好不容易產生的“老娘終于虧啦”的歡快,讓她忍著一股“我看你們怎么辯”的氣,聽著綜藝部在那里鼓吹說她打造了一個產業鏈。 前面那些個也就算了,這個周邊商城也出現在產業鏈里面也太過分了吧? 我雖然在工作上面不是很上心,但你們不能隨隨便便拉個東西來就忽悠我吧? 我怎么記得這個周邊商城當時是荀家表哥提出來的一個方案來著?單純是想要線上銷售自家網紅自助壽司店里賣的那些小黑人擺件,所以才順手讓狗屁倒灶做的一個周邊商城? 這玩意兒和你們這檔節目八竿子關系打不著??! 結果人家綜藝部一口咬定說打得著!貝總!絕對打得著!打得死死的,打得透透的! “因為周邊商城,顧名思義,上架的那都是我們公司各個項目的周邊產品??!” 秦貝:……這個我知道,但我沒記錯的話我們公司周邊項目滿打滿算應該也就一個小黑人擺件?最多你就把實體雜志也可以算進去充數,除了這倆還能有啥? 綜藝部眾人:“還有《考公吧》里面嘉賓們使用的教材和練習冊啊貝總!” 說著,謝總監掏出手機,點開app,打開周邊商城,按照銷量從高到低排列,然后給貝總展示了一下商品界面—— 排名第一的是:《考公吧》官方指定教材 習題集套裝,為你的公務員考試保駕護航! 下面灰色的小字顯示已售8萬 看得人眼前一黑。 作者有話說: 講真,換成我我大概這個八十四塊錢和這套資料都是會入的…… 第122章 虧錢的第一百二十二天 ◎我賣書了!◎ 眾所周知, 一件商品上架到某個購物平臺,那不是白上架的,那是要抽成的, 你作為商家銷售了多少的數據, 你就要給平臺相應比例的分成。 大部分購物平臺出于擴大商品范圍和銷售量的考慮, 對商品上架是不收費的,人家問商家收的那叫廣告費,就是你作為消費者每次點進某寶,搜索某一個關鍵詞跳出來的商品順序, 排前面幾個那都是給了錢的。 但狗屁倒灶的周邊商城那不是一個正兒八經的購物平臺,按照官方的解釋,人家主營業務是搞雜志會員的!附帶著給會員提供一些付費服務, 包括可以看視頻之類的, 至于周邊商城,那就更是犄角旮旯里的副產品了。 特別是當初荀家表哥提出要搞周邊商城的時候, 我們貝總是特地要求這個商城里的商品要有溢價的, 并且作為商品示范, 關照了小黑人周邊必須要是自助壽司餐廳標價的兩倍。 所以整個周邊商城里的商品價格就都有溢價, 比你在某寶買同類型鏟平的價格要高。 在這種情況下, 商家當然也愿意給平臺、也就是狗屁倒灶一些分成。 “……可是消費者難道都是傻子嗎?我們平臺賣的產品比某寶官方旗艦店貴這件事情他們不知道嗎?!”瞳孔地震!這年頭難道有人放著便宜的正品不買,專門找個昂貴的平臺買昂貴的同款產品嗎? 這是何等的臥槽! 謝總監急忙解釋說那倒沒有這么過分。 觀眾之所以放著便宜的某寶教輔資料和練習冊不買而選擇狗屁倒灶, 那是因為狗屁倒灶賣的產品是人家某寶旗艦店所沒有的! “這些都是周邊!綜藝周邊!都是培訓機構的老師當初為了我們的藝人量身制作的!”謝總監強調。 這點大概要從貝總斥巨資、以絕對超過市場價的價格邀請各大培訓機構老師來教導藝人部的藝人們考公務員這件事情說起。 有關當初貝總斥巨資這件事在這里我們就不贅述了, 讓我們直接切換到培訓機構和老師的視角去看這個問題。 培訓機構在此之前是真的沒遇到過公司花錢請老師來幫自家的員工報名培訓考公務員的,但他們之前確實遇到過有些賊拉有錢的家長,因為擔心上網課的效果不如線下一對一, 就斥巨資請他們機構的老師來家里搞一對一家教! 再聯想到這家公司要他們教授的學生學歷大部分都是??苹蛘弑容^一般甚至可以說很差的本科、大齡、且已經脫離學習環境多年, 各大機構都覺得這種情況完全可以代入有錢家長的視角, 并直接按照上述收費標準的十二倍收費,同時按照一對一家教的教學模式對學生們進行教學。 那么好了,請問一對一家教在教學的時候是怎么做的? 你還會單純用那個適用于普羅大眾的、之前就出版的教輔書嗎? 這群學生的資質要是好到按照普羅大眾的教輔書就能教好,人家家長(公司)還花那么多錢請你來干嘛?嫌自己錢太多隨便找個理由花掉嗎? 這不就是讓你拿出自己的獨門絕活,給人家量身打造學習方案、學習計劃、每堂課的教學資料和按照人家的水平出每天的練習題的嗎? 人家私立學校都這么干的。 誰特么單純就按照課本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