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節
又不是沒看過這種比賽的音樂類綜藝節目,大家都知道大眾是有自己的主觀品味的。 比如某節目,觀眾就更喜歡能飆高音的歌曲,某節目,觀眾就喜歡熱熱鬧鬧唱唱跳跳的節目,明明從內行來講,別的歌別的表演更好、更精致、也更有音樂性,但觀眾就是投票瞎投。 這都是人家節目組經過篩選之后選出來的觀眾了,你這檔剛成立的節目,是能怎么篩選觀眾,確保篩選出來的觀眾就一定是最公平公正的? 抱著這種不服氣,第一輪比賽正式拉開了帷幕。 走出幕布作為主持人串講的是一個過氣了的老牌女主持,一上來一開口字正腔圓,自帶一種踏實舒服的感覺,在播報了一下這檔節目叫什么名字(《這歌聽上去很實用》)、念了下節目贊助商(還沒正式發刊的《狗屁倒灶》雜志)之后,開始介紹節目規則和本次比賽的主題。 “這次的創作主題是——當你在便秘的時候聽的歌?!?/br> “人都有便秘的時候,這個時候讓人覺得難受,覺得痛苦,又覺得只要忍一忍、熬一熬就熬出頭了……” 創作人們一臉不忍直視的表情聽著這段串講詞,心里萬分佩服這位主持人——講這段話居然沒有笑也真的是up翻跟斗——nb。 然后主持人開始介紹起了本場的五百位專業評委他們節目組是以什么標準選出來的,創作人們正襟危坐—— “現場五百位專業評委由兩種人構成,其中四百七十位,都是節目組聯系到的各地飽受便秘之苦的人民群眾,他們有的治好了,有的沒治好,有的反反復復,有的復復反反,另外三十位,則是來自附近醫院的消化內科的醫生和護士。 他們!就是本場主題競演歌曲的投票人!他們會把自己珍貴的一票投給最讓他們覺得實用的那首歌曲!” “我相信除了他們,沒有人更有資格對這次的比賽做出評價了!” 創作人老煙:“……” 創作人橙子:“……” 剩下二十六名創作人:“……” 那確實是最專業最資深的評委了。 老專業了, 也老資深了。 作者有話說: 嗯,大綱里這檔節目一共由兩期具體內容,因為我想不到那么多聽上去很實用的主題了…… 如果你們有就貢獻一下下哈,不然這檔綜藝節目應該就詳寫兩期內容奧。 第30章 虧錢的第三十天 ◎我又錄制第一期啦!◎ 《這歌聽上去很實用》第一期比賽, 一共收到了九首參賽歌曲,根據創作人自己填寫的一些對歌手的要求,比如是否需要煙嗓、是否需要哭腔、要男歌手還是女歌手之類的, 音樂總監會帶著他的小弟去海鮮市場, 咳, 不是,是歌手市場邀請合適的底層歌手。 不得不說,這年頭的歌手市場是真的很神奇,就, 又窮又擠。 圈里人都知道,現在發唱片做專輯已經不賺錢了,唱也歌已經從曾經最輝煌最賺錢的一個行業變成了娛樂圈貧困行業了—— 你就看現在還有幾個當年熱衷于每半年發一次唱片的歌手還在堅持發唱片的?為什么不發了?是寫不出歌了嗎?還是因為發了就是虧錢, 經紀公司實在是虧不起了呢? 大部分歌手都不怎么出來活動了, 出來營業的也都選擇上綜藝節目了,和以前完全不一樣。 大多數唱片公司已經到了靠賣歌曲的版權來維持生活了。 你會發現以前歌手市場人才輩出, 2005年的時候那叫一個神仙打架啊, 但是近幾年你仿佛印象里都沒幾個出圈的新人沒幾首出圈的新歌。 但與此同時, 擁有音樂夢想的青年們又前仆后繼義無反顧地扎進這個圈子里。 他們比前輩接受了更加系統完整的聲樂學習, 他們也比前輩會更多的音樂技巧, 但也因此,他們比前輩顯得更沒有自己的特點。 你可以聽到不少人去夸獎他們的嗓子有特點, 但你很難聽到有誰夸他們唱歌自成一個風格, 或者一開口就帶有感情,或者什么一開口就知道是他在唱,或者這首歌只有他唱才有感覺之類的。 所以他們很難在如今的市場里接到一首合適他們的歌, 很多人只能靠坐在直播間接受榜一大佬的點歌過活(當然這樣也很賺錢啦), 所謂登上大舞臺唱歌可能只是一場夢。 直到《這歌聽上去很實用》把目光投射到了他們的身上, 他們才突然眼睛里有了光! 創作人不再看歌手名字投歌曲,經紀公司也無法干預這首歌歸誰唱,一切全看他們資深的條件是否符合創作人對歌曲的要求!只要被選上,就可以登上大舞臺唱歌!如果節目不小心火了一把,他們還能跟著出名! 這一系列條件一開出來,謝總監左腳還沒跨出雙黃丸公司大門,自薦的電話就已經打到他手機上了! 海量的歌手自薦,也讓謝總監在選擇歌手的時候完全做到了滿足金主爸爸的要求(默默無名),同時又滿足創作人的要求(唱歌的歌手必須配得上我的歌,不會把它唱爛,現場發揮失常),在里面選出了不同類型的近四十名歌手。 每一個都穩扎穩打,主打一個不論他們手里拿到什么歌,都能保證絕不破音絕不跑調完完全全按照創作人的要求把歌給唱完。 這些歌手不是每一期節目都能上,可能十二期節目播完,有的歌手也只能唱一首歌,但對于他們來講,這也已經很值得了。 而站在創作人的角度,就是彩排的時候他們各自聽了自己這首歌的演繹,確實也不覺得歌手發揮得有什么不好,非常穩定,完全可以經得起一場比賽了。 讓我們把話題重新轉移回來,說回這次的第一期節目。 之前備采間里,節目組也已經向創作人們透露過,這次比賽九首歌里面,有五首都是《拉拉拉》。 按照如今的綜藝看熱鬧不嫌事兒大的習慣,他們非常喜歡把有些明明不是嘉賓們同一時間段講出來的話都給他們剪輯到一起讓人誤以為兩人是同時脫口而出什么,從而剪出各種巧合(cp感)來,更不要說這種明晃晃的巧合了。 這種情況節目組不利用一下造個話題都對不起創作人們如此敷衍還敷衍得非常一致的歌! 不把他們放到后面五個來表演,一個接著一個唱出來當場讓他們社死,他們都覺得這第一期拍了跟沒拍似的! 沒錯,就是敷衍。 因為對本身節目的機制非常自信,秉持著多花一筆錢是一筆錢的心態,在已經把邀請歌手的費用壓到最低(因為請的都沒啥名氣)的情況下,想要把五千萬給造作干凈,就必須要搞一個能多花錢的地方。 所以秦貝就很急智的選擇在找制作團隊的時候,找一群有相關工作經驗的人來組成一支團隊! 他們有的在做跟隨導演之前是給曾經的那些個倒閉了的唱片公司拍mv的導演,有的是某些歌手演唱會御用攝像,可以說每個人的簡歷拿出來都和音樂稍微沾那么一點邊。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他們又不是沒和歌手歌創作人接觸過,還能不知道這群人在這一次的創作中有沒有敷衍了事嗎? 九首歌里面五首歌歌詞都就一個字,拉。 另外四首歌曲,也各有各的敷衍—— 第一首是改編作品,當時主創團隊靈魂人物貝總曾經提過,改編曲目是可以的,只要改編得連他親媽都不認識就行,于是就有個創作人改編了一首歌用來當自己的參賽曲目—— 小黃人神曲《不拿拿》,人稱香蕉之歌,全篇歌詞都是香蕉,比那個《拉拉拉》好不到哪里去,但你也不好意思說人家這首歌和便秘沒關系,不是都說便秘可以吃香蕉嗎? 創作這首歌曲的創作人確實是業內知名的改編人士,隔壁有一檔音樂綜藝節目經常請他坐鎮改編,但是懂行的都知道,此人改編真的是時而用心時而不用心,也導致隔壁那檔節目一期好看一期又不好看,總之非常折磨觀眾。 當時剛接到這檔節目邀請的時候他也沒想太多,直接聯想到小黃人唱香蕉歌,覺得好玩就改了——反正這個主題聽著也挺搞笑的。 他是有過便秘經歷的人,深有感觸,神特么便秘想拉拉不出來的時候會想要聽歌??!一首歌怎么可能讓便秘人士拉出來!這歌寫了就沒用! 不得不說這位創作人真相了,但這并不影響他在這首歌第一個被演繹時候那種社死的感覺。 大概就類似于,你原本是班上的學習委員,老師今天課上發下來一張卷子要你們做,你覺得不重要就瞎幾把做,結果沒想到這不是一張練習卷!老師要收上去打分的!更沒想到你錯了很多不該錯的題!有的題全班就你一個人錯!老師還在當面拿著你的卷子給班里其他人看! 就問你換成你帶入一下社死不社死? 反正這位專門做改編的創作人是恨不得自己當場透明!尤其是他沒想到這檔節目投資力度還挺大!這么玩笑的主題居然會有這么大的舞臺和這么站得住腳的評審團—— 我以為我就是參加歌隨堂測試,結果等交卷了我才知道這場是期末考試! 尤其這首被他改得亂七八糟的《不拿拿》在演唱的時候,他還能聽到臺下有觀眾自以為很小聲地在問為什么這首歌會參加這次這個主題的比賽這件事。 “這歌挺搞笑的!” “那原版就很搞笑吧?” “我覺得這首歌到時候播出之后應該能作為某音神曲,或者b站鬼畜剪輯專用音樂?!?/br> “但是我不想笑,我還在便秘中,越笑肚子越痛,越痛越難受嗚嗚嗚?!?/br> “我理解你!聽我的!把嘴巴張開!呼吸道打開,然后按壓自己的胸腔,可以從嘴巴里排出一部分氣體——” “……你說的不就是打嗝嗎?” 他的歌不僅沒有讓觀眾變得舒服一點,還讓他們更難受了!這簡直就是一個音樂人一生的黑點! 這件事他聽到了,他邊上那幾個難道會沒聽到嗎?! 他們肯定聽到了!他都看見他們笑了! 早知道當時寫歌的時候就認真一點! ……早知道當時寫歌的時候就認真一點! 同樣的想法也出現在第二首表演歌曲出場的時候,第二位創作者的腦子里。 第二首歌的創作人比第一位《不拿拿》稍微態度端正一點——她起碼是原創。 曲子用的是自己還沒賣出去的曲庫里現成的曲,然后她再把度娘里有關治療便秘的傳聞中的古方復制粘貼進去作為歌詞。 從頭到尾這首歌從制作到出成品一共就花了十分鐘! 但事情就是這么個事情,當時她有多得意,如今就有多難受—— 誰能想到評委里居然會有醫院里專門治療便秘的醫生! 在醫生面前唱藥方你知道醫生本人是什么感受嗎? 這就跟中學生看綜藝節目的時候看到明星上來在解一元二次方程還配了歌柯南推理的bgm一樣的無語! “為什么藥方的順序換了?我當初背的時候不是這個順序??!” 為了符合歌曲的旋律!三個字和兩個字唱出來肯定節奏是不一樣的! “黨參就黨參,為什么要叫黨參藥?南方醫生的方言嗎?” 為了押韻!單純就是為了押韻!你聽上一句是阿膠,那下一句是黨參藥不就很押韻了嗎?! 創作人憋得滿臉通紅,但她什么都不能講,還因為好端端的古典配方配了個純用鋼琴和小提琴西洋樂器的曲子,被另外二十七位創作人用“你這個小jiejie長得人模人樣的居然會做這么偷懶的事情”的眼神行注目禮…… 啊啊啊啊社死啊社死! 悔不當初! 等到前四名創作人好不容易熬過了自己的社死現場,主持人再次登場,告訴下面的觀眾接下來是《拉拉拉》們之間的對決—— 終于輪到這五個人社死了咩哈哈! “但是相信大家聽完四首歌也該累了,讓我們中場休息一下?!?/br> 臺下的觀眾開始該活動腿腳的站起來活動腿腳,該上廁所的上廁所(他們雖然便秘了但不意味著他們不需要上廁所),節目組貼心的為大家在門口準備了餐車,有咖啡餅干牛奶和面包蛋糕。 場外節目組安排了一個攝像和一個場外主持,專門抓幾個不怕鏡頭的觀眾來講述一下對上半場這四首歌的評價。 而場內,二十八名創作人則被分成了三撥人各自進入備采間。 一撥人是上半場歌曲已經演完了的,專門被導演組拉去采訪一下自己對這一場比賽和這首歌曲的自身感受和評價以及排名猜測……這四個都覺得自己大概是第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