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節
此話一出,會議室里一片寂靜。 眾人:“……”我們這本雜志,這么狗的嗎? …… …… 對,沒錯,都叫《狗屁倒灶》了,不做點狗的事情,真的都對不起荀董絞盡腦汁看了不知道多少本同人小說才取出來的這么富有內涵的名字! “公平公正公開那是官方排行榜應該要去考慮的事情,我們只是一個公司內部刊物,搞個排行榜只是為了雜志的可閱讀性和趣味性,目的是想要給大家宣傳一下因為審核等各種原因沒能在國內上映的電影電視劇?!必惪偫^續給下屬洗腦。 “至于排行……我們就是秉持著不客觀不公正不公平的原則排的!” “想想也知道不可能把全世界所有在當月上映的電影都看完的好嘛!既然如此就不要為難自己了嘛,看到非常好的電影就寫寫影評,看到不喜歡的電影就給個差評,要的就是主觀!如果覺得我們排的不合適就讓讀者向你們提!” 貝總瘋狂暗示:只是選了個最花錢的版塊讓你們花錢而已,老老實實把錢花了就行了嘛?! 娛樂排行榜這個欄目總算是在紛紛擾擾之中給定下來了。 然后貝總扔出了第二個炸彈—— “第二個欄目,是關于我們公司的吉祥物的?!?/br> “狗屁倒灶嘛,沒只狗怎么行?” 路主編聽到這里眼前一黑。 “貝總!” “不是說好的這是一本娛樂圈的雜志嗎?狗和娛樂圈有關系嗎?” 路主編苦口婆心。 “雜志是有自己定位的,雖然,娛樂圈也是個可能會火的題材,萌寵也是一個可能會火的題材,但是喜歡娛樂圈的和喜歡萌寵的不是一幫人??! 他們在選擇讀物的時候,肯定優先選擇整本雜志都是娛樂圈或者都是萌寵的,就跟你喜歡吃面條,不喜歡吃飯,那你肯定優先去那些面館,不會去那些賣面的飯館??!” 真按照金主爸爸這做法搞雜志,東一榔頭西一棒槌,一會兒搞影視區,一會兒搞萌寵區,總感覺不用半年他這個新工作就得黃!這時候他真的不得不忠言逆耳了! 但是貝總可不覺得這是忠言逆耳,她覺得路燈路主編真的無愧于他的那個名字,確實是他們公司的指路明燈。 本來她還擔心這么做會不會既吸引了想要關注娛樂圈資訊又吸引了喜歡萌寵的,經過人家業內資深人士這番解讀,她覺得自己這把是穩了。 目標不高,先虧他個兩百萬再說! 于是貝總一副“您說的對,但我不可能聽您的”的模樣,繼續堅持這個吉祥物專欄。 理由很簡單,《狗屁倒灶》為什么取名叫這個名字,狗狗就為什么要成為公司的吉祥物并擁有一個雜志專欄。 然后這個吉祥物專欄就也這么被冠以迷信之名落地了。 整個專欄內容很簡單,就是圍繞著他們還沒到來的吉祥物狗狗來的,主要就是每個月拍一拍狗狗的照片啊,向可能存在的狗狗的粉絲們匯報一下吉祥物狗狗的身高體重肺活量啊,額,忽略肺活量,并且可以接受讀者的投稿,回答讀者關于吉祥物狗狗的提問。 神特么一只現在他們都沒見到的狗狗還能在一本雜志里面有粉絲!人家還會來投稿提問! “沒有你們就編嘛!我們是《狗屁倒灶》雜志部,你們那么嚴肅正經實事求是干什么?”貝總說著一些不可理喻的話。 有這樣兩個欄目“珠玉在前”后面那些娛樂雜志常規的采訪欄目、近期動態、娛樂圈小故事等欄目就顯得中規中矩了。 等一切有關內容的討論都結束之后,秦貝才開始和他們商量雜志的定價問題、發售模式。 “常規的報刊亭發售當然還是有的,一本雜志定價二十塊錢,說便宜不便宜但說貴其實也貴不到哪里去?!?/br> 但是現在混跡報刊亭的要么就是兜兜里沒錢的學生黨,要么就是一直有閱讀習慣年紀大了一文錢掰成兩文花的老年人,這兩個群體怎么看都不是會買這種定價很貴的娛樂圈雜志的人。 報刊亭這個主打的就是一個絕對賣不出去! 已經倒閉過一回的雜志社眾人對此也了然于胸,但實體雜志行業本身就不景氣,價格降低也就多賣出去兩三本而已,他們都認為沒有必要為了兩三本去蹶金主爸爸的決策——雖然他們也發現,就算蹶好像也蹶不動,這位金主爸爸真的是非常堅定。 “貝總,我是建議,除了常規的報刊亭發售和委托郵政寄售之外,我們可以開放電子雜志這個品類?!?/br> 這是現在大多數存活雜志的生存方式,就是在賣實體雜志的同時,也賣給客戶電子雜志,或者客戶直接只買電子雜志,客戶只要登錄雜志官方網站,輸入自己的會員賬號密碼,就能看到這一期的電子雜志。 這種閱讀方式更加符合當代年輕人的閱讀習慣——就是看網絡小說的那種形式嘛!貝總和荀董都熟得很! 貝總覺得有道理,但是貝總有額外的想法。 她覺得給《狗屁倒灶》這本雜志搞個官網非常有必要,搞網站也能花不少的錢呢!能在這種必虧的項目上多花一筆錢就多虧一筆錢!有的花干嘛不花? 但是這個賣電子雜志,她就覺得過了。 感覺這種新模式能賺。 聽著還有好幾個成功案例了,那就更不行了。 但是如果單純否決是不可以的,荀董辦公室里那個李葉還坐著呢,不能讓他發現我居心不良…… 于是貝總是這么定電子雜志這件事情的。 她說:“網站要開,電子雜志也要辦,但是我看了下,現在你們雜志行業內部對于這個電子雜志的定價問題一直沒有個定論啊,有的一本雜志賣幾毛錢,有的一年要幾千塊!這讓我們這種圈外人想要搞一本雜志的很難做啊?!?/br> 理論上你到一個圈子里,應該是按照這個圈子的市場價來給自己的產品定價的,但現在這個產品的價格業內還沒個統一標準,是一個模糊地帶。 正常人:那我就自己隨便定價。 不正常的如貝總:“那就別定價了,送吧?!?/br> 她說:“我們不賣電子雜志,我們賣vip會員號!只要五塊錢一個月,就可以辦我們這個《狗屁倒灶》雜志部會員,只要是我們的會員,就可以享受我們的vip待遇——” “可以每月在網站郵箱里收到我們的電子雜志!”當人們知道這雜志在網上五塊錢就能買到一本,就更沒有人會去樓下報刊亭買了! “如果他愿意留地址,還可以收到我們寄出的實體雜志!”增加一下印刷費!印十本的錢和印一千本雜志的錢肯定是不一樣的! “除此之外,還可以對我們提建議!”能花錢買這個會員看這本雜志的估計智商上限也就那樣了,他們的建議貝總覺得是可以聽可以采納的。 路主編:“……”你這跟把自家雜志送人有什么差別? 路主編:算了,我也說不過你,你都有道理,你是金主爸爸,我聽你的吧。 路主編妥協了。 其他幾個編輯如果當初不是找不到新工作,也不會硬著頭皮在這家日薄西山的雜志社呆到倒閉的那一天,他們可不會關注這本雜志到底出刊了之后會不會火,他們只在意自己在這個新公司的待遇。 一問,才知道自己當時真的進錯了圈,娛樂圈公司的薪資待遇都好成這樣的嘛? 五險一金交齊, 底薪是他們在雜志社月均收入x1.2, 如果樓上那個拍電視劇的劇組新的制作項目賺錢了的話,整個公司每個人都能有一筆提成?。ó斎灰驗檫@回《相親2》他們還沒入職,這一波沒輪到) 早上十點上班(貝總說影視公司都是早上十點上班的),晚上六點下班,不要求加班,加班會給加班費,不打卡,不開例會,整個就是一個佛系經營全靠自覺! 更不要說他們雜志部還有特殊福利—— 可以申請所有視頻網站的會員! 還可以飛到各地去看電影參加各種電影節! 雖說是為了去看電影的,但你看誰家說去外地參加培訓是真的就參加個培訓的?你不在當地逛一逛你好意思嗎? 還可以擼狗狗! 這公司就算是讓我當個前臺接線員我都愿意! 散會的時候,貝總還特地交代了一句:“記得買最貴的星鉆vip,不要小家子氣用手機屏幕看電影,這樣能看出個什么細節來?!?/br> 一群職場老油條直接化身嬌俏小女生,連說話的聲音都變尖了:“好的貝總~” 這公司,我要待它一輩子! 誰也別想讓我離開這里! 作者有話說: 我也想呆在這樣的公司里! v了v了! 第27章 虧錢的第二十七天 ◎我要拍綜藝了!◎ 領回了一堆雜七雜八內容的新成立的狗屁倒灶雜志部, 除了主編路燈愁眉苦臉之外,其他全員都跟抽到了大獎一樣的興奮。 為了能在這家公司待一輩子,一群人風風火火地就按照貝總的要求開始行動了。 先去財務那里申請經費把會員賬號開通了, 根據貝總指示所有vip待遇直接拉到滿格!啊, 看著這滿滿的賬號, 幸福感爆棚! 然后去人事那里,把招聘要求掛出去,誠聘小語種專業人才,要求就是能空耳聽得懂臺詞, 主要工作就是以后出國看電影! 誠聘程序員,可以做網站維護的那種,主要工作就是日常維護官網!不用加班不用修電腦不用掉頭發! 就問你這工作換成你你來不來!啊, 看著這一刷新就能有一份應聘簡歷的報名郵箱, 滿足感爆棚! 緊接著是內部分工,本來打算國內上映的影視作品大家都看, 國外上映的每個人分地區飛過去看, 反正都不公平公正了就隨便唄? 結果貝總說不行, 要求一部電影必須要有三個人以上看過才行——你就算不公平不公正, 起碼也要保證符合大眾審美吧?三個人投票打分是起碼的吧? 于是女孩子們就表面上勉為其難、實際上歡呼雀躍地手拉手決定出國團建!m國、y國、e國走一趟!每個地方去三天!吃住公司都報銷!啊, 看著這寬松又充滿著趣味性的行程安排,愉悅感爆棚! 最后就是招聘來的制作網站的工作室程序員小jiejie們來對接《狗屁倒灶》雜志具體電子刊版面和網站頁面了。 原本興高采烈的眾人在一對接工作之后, 瞬間情緒從興奮到迷茫從迷茫到愁眉苦臉, 不到半小時,所有人與路主編完成了趨同。 真的到了實cao層面,這群人立刻就發現, 貝總那些零零碎碎的要求真的很難和他們的雜志結合到一起, 他們很難想象一本雜志如果真的按照貝總說的去搞了, 真的能搞嗎?會有收益嗎?真的不會賠本嗎? 而且整合完之后他們完全無法理解貝總想要的究竟是個什么東西啊。 比如說好的吉祥物版塊,那雜志就是雜志,狗狗就那么一只,才第一期,怎么才能做到讓一只狗占領整個欄目呢?也沒那么多東西能寫??! 難道就單純放個狗狗介紹? 那也不夠常規的一個專欄的篇幅??! 而且這個雜志的官網要怎么做?又要有會員注冊,又要有內部郵箱傳送電子雜志的,完全想不明白??!怪不得路主編從接到任務當天起就眉頭緊縮了,是真的完全想不明白這個雜志要怎么做??! 一群人愁眉苦臉了兩天,還好雜志部里有社牛小jiejie,小jiejie在當初去人事辦入職手續的時候剛好遇到了即將離開的《相親》劇組,厚著臉皮找里面的白露霜編劇要了圍信號。 這時候,這個圍信號的重要性就凸顯出來了——他們自己搞不定,可以場外求助??! 白編劇不愧是公司的元老級員工,對于貝總的要求那是有深入解讀的,她非常冷靜的聽完了雜志部雜七雜八顛三倒四的敘述,然后給出了自己非常扎心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