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2節
第582章 582凈土 ◎寧為太平狗,不作亂世人◎ 不周界。 某處不起眼的鄉間小屋,后院禽舍。 食槽口窸窸窣窣作響。 母雞們聽見熟悉的草料摩擦聲,睜開惺忪的眼珠子,瞧了眼堆得滿滿的槽口,還是抵不過睡意,又閉上眼珠。 白豬蹭地一下奔了過來,拱著腦袋,哼哼哧哧吞食飼料,又肥又壯的肚皮拖在地上,搖來擺去。 滴溜溜的眼珠子對著欄外,映出一個光禿禿的腦袋,不是平日喂食的主人,而是這家的幼子提婆達多。 木門微敞,一線縫隙投來昏暗的夜色,墻壁的油燈閃著微弱的光芒。 天還沒亮,白豬依是困乏,吃了一頓,又去睡了。 提婆達多放完所有槽口的食料,額外盛了一碗,出了禽舍,走到后山下,輕輕放在地上。 “這是你的份兒?!?/br> 輕嘬幾下,灌木叢間簌簌作響。 一只毛色鮮艷的黃鼠狼跐溜躍了過來,埋頭入碗,不多時,一點兒也不剩。 黃鼠狼繞著提婆達多轉了幾圈,貼著腳腕蹭了兩下,使勁兒點頭作揖,才邁著小步子躍走,一頭扎入后山。 杏黃色隱入翠綠的剎那,第一束淺金陽光灑了下來,好似往蒼翠蕭森的深山澆上一層酥油,暗沉的林壑忽地反射金燦燦的光澤。 林樹草木登時醒了,風過一晃,迎風招展的枝葉迸放綠油油的色澤。 朝陽躍過地平線,近東方的雄雞打出第一聲高鳴,自東向西,各家禽舍的雞一一應和。 嘹亮的鬧聲,此起彼伏。 各家各戶響起門開水潑的聲響,灶臺煙囪升起裊裊白線。 人們也醒了。 燦金的陽光灑落下,棟棟房屋高低錯落,沿河而建,鋪了小半個平原。 另一半是方方正正的田地,麥子熙熙攘攘擁擠在一塊,微風輕輕一吹,碩大的麥粒掉下來,跌進寒消暖升的土地。 過了村落,便是傍山而建的城鎮。整齊劃一的街道,鱗次櫛比的店鋪,花團錦簇的廣場...... 城墻盡頭的山麓,懸著一座明明赫赫的大廟,拾階而上,十丈高的菩提佛像慈眉善目,垂眸照拂四野城郭,一方百姓。 殿宇氣勢恢宏,銅爐香火不斷。 三聲的低沉悠揚的鐘鳴撞響山麓,林間飛鳥不絕。 一列列僧人徐步踏出正殿,結束早課誦經,陸續前往食堂進食早飯。 約莫百來名凡人跟在其后,恭聲請教佛理。 提婆達多駐足眺望,想從其中找到父母,人何其多,宛如一顆顆稻粒抖落麥穗,只能從衣裳顏色判斷。 往日都是他去早課,今天是在家的最后一日,住持特準他留家陪伴父母。父母深覺不敬,定要代他去誦經。 如此一來,仍是他獨自一人。 鄰居房屋,亮了整整一夜的油燈熄滅,投在窗戶的陰影緩緩起身。 幾聲桌椅板凳的輕響,大門開了。 老者抱著半個身子大的蓮花燈,快步走出院落,沿階走向河流,嘴里不住念叨。 “來不及了,趕不上世尊......” 寬闊清澈的河流途經每家每戶,環繞城鎮,地勢由低向高,朝遠方流去。 水面漂著不少蓮花燈,都是人們親手所制,口念佛經,縫制經文,注入滿心滿胸的敬意。 從下流漂上來的,推著這個村落的蓮花燈,前往下一個地方,最終匯聚所有人的信念,流到西方勝境,傳到菩提佛那兒。 老者懷里的蓮花燈密密麻麻縫滿【卐】字,每一片花瓣,每一面薄紗,金紅雙線交替織縫。就連中間的蠟燭,都鐫刻著一篇飽含敬意的心經。 歷經半年,日夜不輟,思及沒法傳遞給世尊,老者不禁潸然淚下。 提婆達多出聲道:“小僧幫您帶給世尊吧?!?/br> 老者頓住腳步,回望過來,“原來是提婆呀,老夫記得你是今日前往西方勝境?!?/br> 提婆達多點頭,“日落就啟程?!?/br> “那敢情好!” 老者轉步走來,小心翼翼遞出蓮花燈。 “咱們在小世界下游,這條河趕不上了,你是能趕上的?!?/br> 蓮花燈有半個身子那么大,提婆達多小心翼翼托著,認真承諾道:“小僧定會趕上世尊涅槃的時辰,把您的心意帶到世尊腳下?!?/br> 老者斷斷續續笑了幾聲,“那就拜托你了?!?/br> 提婆達多回到家中,收拾行囊。 各地分寺的僧衣制式不同,他在城鎮分寺的僧衣以后用不上了,無需再帶,不如留在家中。 裝上母親親手縫制的布鞋,一歲一雙,足矣。 提婆達多撫過家中的桌椅床窗,最后看了一眼,輕輕合上木門。 背著簡便的包袱,托著蓮花燈,走向城鎮。 村里的人們都收拾好了,出門開始新的一天。 桂花樹家的張伯扛著鋤頭、牽著牛兒,沿著田埂緩行。村口石盤家的李嬸背著竹籃,爬上桑樹采嫩葉。山后的老爺子挎著棋盤、搖著蒲扇,去村落那邊找朋友消磨時光。 汪地數聲狗吠。 十幾個孩子踢開家門,飛奔而出,后邊拖著一群狗友,撒腿跑去山里探險。 不顧爹娘的叫喊囑咐,身子晃得越歡,腳步踏得越重。 提婆達多路過的時候,都收到村民的問候。 “今兒就走了?哎,還記得個小不點兒,拜入分寺沒幾年,就能前往佛門主寺了?!?/br> “這叫悟性,老兒聽分寺住持說了,這孩子有慧根,是萬年難得的佛子,連主寺的師父都找好了,是個六環尊者呢?!?/br> “前途無量哪,以后說不定還能入嘉音寺?!?/br> ...... 提婆達多接受村民們的夸贊,始終保持一顆平靜無波的虔誠心,臉上謙虛恭謹。 告別眾人,出了村落,便是城鎮。 商鋪陸續開門,店主們拎著掃帚和簸箕,先掃了自家門前的落葉,依據各人時間,掃了街上的花葉。 部分堆在街道的觀賞樹下作為肥料,多余的便裝進袋子,放在小巷,等待垃圾集中的人員來收。 日頭尚早,人們才開始一天的勞動,游玩漫步的人不多,街道行人稀少。 唯有一處,人群堵了一圈又一圈。傳來陣陣喧鬧聲,似是吵架。 這可稀罕,人們紛紛圍去瞧熱鬧。 里邊是祖孫倆人。 滿臉皺紋的婆婆彎下膝蓋,顫顫悠悠跪了下去,枯槁干裂的手掌撐在地面,就要伏下身子。 正對的前方,人們匆忙散開,不敢受禮。 孫子急忙拖著她的身子,生怕她栽倒下去,“您都多大年紀了,能活多久,還去勝境朝覲?” 婆婆硬是磕了下去,“就因為活不了了,才要將這把老骨頭獻給世尊?!?/br> “享享福不好嗎?” 婆婆推開孫子的手,“咱們享的福,都是世尊受的苦?;盍艘惠呑?,最后獻出血rou怎么了?我爹沒估好日子,沒出發就死了。我娘剛走到中千世界,半道死了。我說什么也要走到靈山腳下?!?/br> 孫子急得跺腳,“爹娘怎么不來勸勸?” 婆婆溫和道:“他們都同意,就你個傻孩子想不透?!?/br> 圍觀的人見狀,開口勸道。 “最后的心愿了,就讓老人家去吧?!?/br> “父母前些年也去了,我姐陪著去,兩位老人家身子骨不好了,沒能到西方勝境。婆婆精神還好,可得加把勁兒?!?/br> ...... 孫子被勸服了,只能放開手。 不過,他說什么也不同意三跪九叩過去,硬是拉起婆婆,自個兒代她跪拜磕頭。 城鎮中央的廣場。 告示板下排列長隊,人們依次上前,拿起旁邊的墨筆,寫下各自的麻煩。 【后山東側一百零七號的施雨陣法似乎出了問題,雨水分布不均,我家的田地沒多少雨水,隔壁的田快被淹了。事態很急,希望大師前來看一眼?!?/br> 【西側第八百四十九號人家,圈里的豬染病了,用藥也無法解決。五十多頭豬,是我家的大半財產,望大師能夠出手幫忙?!?/br> 【南面丙區第三千五百六十八號溝渠,水位下降許多,供給不了轄區的田地。田地眾多,擔水艱難,希望大師解決麻煩?!?/br> ...... 列隊寫完。 今日的告示板就此為止,后寫的留待明日。 分寺僧人取走意見函,正要離開,就聽見幾條街外響起慌張的叫喊聲。 “大師且慢——” 村長疾步跑來,來不及喘氣,連忙道:“出事兒,村里出事兒了!” 僧人為村長順氣,緩聲問道:“怎么了?細細說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