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章
書迷正在閱讀:師尊好兇、師尊飛升我墮魔、我佛不渡窮比[修仙]、懷了頂頭上司的崽、上帝視角的偏差、雙帝傾城、繃不住了!清冷E一生氣就變綠、公主殿下他入戲太深、師尊入魔后對我情有獨鐘、典藏玫瑰[先婚后愛]
“老蛤蟆,這可不像是你說的話……”老道士跟蛤蟆很熟悉,笑瞇瞇的捻著須尖兒,“嘿嘿,一定是欺負過你的,對不對?” “放肆?!?/br> 蛤蟆瞪著豆大的蟾眼氣得跳起來,在石頭上跺了幾下腳蹼,“老夫縱橫天地,萬千修道中人對我束手無策,當年為了圍剿老夫,那叫一個人山人?!?/br> “……法寶遮天蔽日?!标懥忌嫠押竺娴脑捊o接上,忽然一拍手掌,“師父不讓去,那就更要去了,若是師父仇人,做徒弟的,替你報仇,若是……” “唉,你你這弟子怎么就那么不聽勸呢?!?/br> 蛤蟆急了,唰的跳下石頭,蛙蹼吧唧吧唧走到徒弟面前,仰起大腦袋想要呵斥兩句,鼓起的兩腮忽然又消了下去,隨即嘆了一口氣,將雙蹼負在身后,微微頷首看去搖曳的樹枝。 “為師真是為你好……那座道觀啊……哎哎……” 蛤蟆正說的起勁,忽然察覺沒了動靜,急忙回頭,書生將書架掛去老驢背后,叫上老道士,以及那東方旭三人邊走邊說,朝山下走去。 “喂喂,就不管為師了?為師話還沒說完啊,重點還未講到……這個孽徒,當初就該直接把你吃了??!” 蛤蟆兩腮鼓了起來,下一個剎那,撒開蛙蹼飛奔起來。 “孽徒,等等為師?。?!” 第五百四十三章 都是故人 “這里的太陽怎么還沒有落山?。?!” 冰山裊繞薄薄寒氣,吹過去的風里帶著哇哇的喊叫,巧兒站在冰山上頭,從早晨到旁晚,看著太陽從東方過來,打了一個旋兒,又轉了回去。 一旁白裙飄飄的女子沒有驚訝,像是早就知曉一般,“沒有黑夜,倒有另一番感覺,巧兒我們下去吧?!?/br> “哦?!?/br> 雖然曾經到過古稀之齡,如今重新回到少女時代,巧兒終究還是心態擺到了當年的那種感覺,什么事都不用在cao心了,也不用每日心事重重。 冰山是沒有道路的,她跟在白素素身后,衣裙撫動間,幾個騰挪,身影唰唰的蹬著凸出的巖石和冰塊,飛快降到山腳下方,嘴里也嘟嘟囔囔的說著:“沒夜晚,睡覺都不踏實,眼睛一睜一閉都是白天,好難熬啊,對了,大哥哥不是說過要去外面看看嗎?怎么還沒動靜啊?!?/br> “先生這是要穩住道觀,重新布置一番,這冰天雪地的,他其實也待不習慣?!卑姿厮赝A送D_步,等著少女趕上來,并肩走去沒有窟窿的冰山墻面。 “不過應該用不了多久吧……昨晚聽先生說過?!?/br> “昨晚?” 少女身子前傾,探頭看向旁邊的女子,話語故意拉的極長,令得白素素臉唰的紅了起來,捏著拳頭輕打了下少女肩頭,嬌嗔了聲:“巧兒??!” 冰壁的光芒漫過一大一小的身影,白皚皚的冰雪世界轉瞬間在兩人視野里變作寬敞的冰窟,不過已經和往日大有不同。 原本縱橫交錯的冰椎冰層,已被清除了大部份,只保留了幾根大的冰柱支撐內部空間,清理出來的空間,竟搭起了大大小小的冰屋,屋子有半圓蓋在冰地上,也有人正施著法術將原來的模樣,重新修繕,改成了古代的閣樓…… 外面的冰面上,還燒起了篝火,弄的像一座村寨,青虛、玉晨、云龍、飛鶴……等等曾經的修道中人,從壁畫里出來,雖已不是rou身,但依舊保持著生前的習慣,大有在這里準備生活下去的打算。 有人看到進來的一大一小,連忙放下手里的活計跑過來見禮。 “段應龍拜見師叔祖!” 巧兒瞥了眼這位天師道掌教,趕緊揮了下手:“以后別這么稱呼,我現在可還是少女,沒以前那么老了,聽到了嗎?” “是的師叔祖,好的師叔祖?!?/br> 少女青筋一鼓一漲,捏緊了小拳頭,這時旁邊的白素素嘴角微微含笑,快一步遮在少女前面,朝那段應龍問道:“先生可出來了?” “半個時辰前已經從大殿出來了?!?/br> “嗯,那段掌教忙,我跟巧兒先回觀里?!卑姿厮乩倥砀A艘欢Y,這些都是禮數,畢竟先生喜歡講禮,跟隨的那些年里,自然也養成了這樣的習慣。 冷風吹在身上是沒有感覺的,二女跟門口用蹄子推出雪人輪廓的老牛打了聲招呼,跨入道觀時,那是又有數人從大殿里出來,見到外面等候的陳鳶時,一一上去見禮。 巧兒不認得所有人,但其中一個須發皆白的老人,卻是熟悉的,驚訝的叫出了聲。 “天師?!” 那邊幾人,天師張雙白、死去的虞飛鴻以及他的師妹,還有云賀老道,紛紛拱起手:“拜見靈顯真君——” “多禮了?!标慀S上前兩步,雙手虛托讓他們一一直起身說話,目光落在為首的天師張雙白身上,臉上笑容更盛,“原本我以為再見不到天師,想不到重新試了一試,看是否能從時空的洪流里,將天師尋到,看來做任何事,總是要嘗試一番的?!?/br> “呵呵?!?/br> 張雙白跟著笑起來,看去周圍,臉上多了些許唏噓的神色,“我也以為將迷失在那片混沌里,直到道消身亡……在那里面,我走馬觀花似得看完了時間長河里發生的一切,也看到了真君為天下人所做的事?!?/br> 這位老人的聲音到了這里,竟有些哽咽,拱起手再次拜了下去,這次不是為自己道謝,而是為天師府、為天師府曾經秉持的道義而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