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5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乙女游戲的女騎士(繁-西幻NPH)、我,天煞孤星,愛好交友、靈顯真君、師尊好兇、師尊飛升我墮魔
紀淵眸光閃動,景朝十七衛軍縱橫天下,所向披靡,壓得六大真統都要低頭俯首。 武廟的練兵之術、掌兵之法自然極為緊要,以戰陣形勢匯聚氣血汪洋,從而撼天動地,鬼神辟易! 可要論及根基,養兵才是重中之重! 吃什么? 看似只是小事,實則關系甚大! 否則的話,為何踏入換血三重天,就要經常吞服大丹,煉化兇猛藥力,才能增加功力? 整日就靠白米清粥度日,經歷九次伐毛洗髓的強橫武夫,也會變得虛弱,無法突破境界。 “正所謂,食水者善游能寒,食土者無心而慧,食草者善走而愚,食rou者勇敢而悍,食氣者神明而壽……不食者不死而神!” 紀淵念出這段武經摘錄的深刻道理,四重天開辟氣海,開始由內而外,吞吐天地元氣。 五重天逆反先天,煉化日月星辰的精光毫芒,才能真正擺脫丹與藥,轉而追求更高層次的靈材器物。 “此稻種出自上古、銘刻種植方法的玉簡來于周紹成。 不知能否用道蘊進階?” 紀淵隨手把玩著那份玉簡,忽然突發奇想。 道蘊是皇天道圖吸收存留于天地間的種種烙印、諸般痕跡。 可用作薪材拓印、抹消、鍛造、進階命數。 比起張奇山經常提及的風水大術,萬會人元和替天改命,其實要厲害得多! “投入三千道蘊,瞧瞧能夠進階成什么……” 紀淵閉目思索,心神沉下。 勾動識海的皇天道圖,道蘊如同薪材投進火爐,騰起大片焰光。 喀啦啦,那方玉簡被包裹進去,如同一片鴻毛載沉載浮。 其中許多古字紛呈變化,好像被打亂重新排列。 …… …… 深邃虛空,冥冥漠漠,日月星辰的光芒流轉,宛似湍急的激流橫沖直撞。 倏然間,滾滾黑云如大江漲潮迅速地擠壓過來,籠罩方圓數千里! 墨色濃郁,粘稠似油,好像一片滑膩膩的血rou泥潭,其中翻涌著觸目驚心的斷肢殘骸,極為可怖。 乍一看,宛若那陰司的十八重煉獄! 無窮生靈痛苦哀嚎,散發沖天怨念,化為大團的霧氣。 如同一顆顆猙獰的豎眼,掃向四面八方! 最深處,巨大的白骨蓮臺被下方的滾滾黑云托住。 端坐的那尊佛,生得方面大耳,極為富態,坦胸露腹,好似彌勒佛。 周身金光千重,瑞氣萬條,儼然充滿清凈意蘊! “百世經綸為何不降下法紙??? 如果說踏出天京之前的紀九郎,只是無關大局的小卒子。 可他如今離開大名府,才叫奇士門下的天運子栽了大跟頭,又把本座手底下兩個法王像屠狗似的宰殺掉了。 而且因果被斷得一干二凈! 就連動用化生池,將其再造出來都難! 這都不該死么?” 彌勒似的那尊大佛端坐白骨蓮臺,許是因為忿怒,那天女散花、法螺法鼓的勝景忽然一變。 大腹便便的肚皮上,長滿數千萬的瘡癤,巨大的膿包像氣泡一樣,不住地起伏。 里面還有一條條血紅肥大的蟲子鉆進爬出,仔細看去,它們竟長著一張張人臉。 這便是怒尊麾下的大不凈菩薩! 隨著祂的話音落下,虛空如同千百團陰雷齊齊震爆,炸出劇烈的波動。 許久后,待到四散紊亂的元氣平息。 一張鎮壓十方的金色法紙飄飄蕩蕩,憑空顯化。 幾個時隱時現的龍蛇道文烙印其上。 “真靈未錄,真名未錄,天機未定,暫且觀之?!?/br> 大不凈菩薩皺緊雙眉,好像并不滿意那座百世經綸的回答,卻也無可奈何。 “觀之?本座賜下去的瘟部真君道則權柄,落到那個紀九郎的手里頭! 那可是天庭八部之一! 補全的話,有望執掌一部!” 第438章 千戶事了拂衣去,余波未平復又起 須知道,太古天庭,統共分為八部! 上四部乃雷、火、瘟、斗; 各大真君的威權極重,生殺予奪,傲視三界,只屈居于帝位之下。 下四部則是財、水、痘、歲。 司職群星列宿、三山五岳、興云布雨、監察善惡等等。 自從天庭崩塌,徹底墜于歸墟深處。 諸天寰宇的正神權柄,一時之間全部空缺出來,重新化為道則,變作日月星辰。 其中有些位階太高,歷經數劫而不改,逐漸演成某種森嚴法度! 比如雷部正神應元真君,主天之災福,持物之權衡! 其合道之后,尊位無人可以填補。 但是驅動海岳,推遷四時,升降陰陽,演化雷劫等重大之事。 也并未因為應元真君的隕落、雷部的消亡,一切就化為烏有,點滴不存。 據說仙都玉璜和萬神雷池,這兩座重器靈性自生,早早將正神道則吸納進去。 使得廣大三界,幾經沉浮,仍舊可以依照天庭、陰司定下的規矩,運轉法度。 即便到如今這個末法大世,武夫踏入四重天,打破界限開辟氣海。 也要度過幾次小劫,引來天雷轟打,地火噴發。 上四部的權柄道則,多半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