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乙女游戲的女騎士(繁-西幻NPH)、我,天煞孤星,愛好交友、靈顯真君、師尊好兇、師尊飛升我墮魔
		
		    久而久之,對你有些畏懼心,自然帶出破綻。    既然二哥開誠布公,那么愚弟也就直言了。    我在真容院見紀九郎,目的很簡單。    我會開出很重、很重的價碼,讓他把巡狩的地點改成江南。    只要他在江南待夠十年,就像宗平南蟄伏招搖山一樣。    我會傾盡七府之地的無窮資糧,讓他入宗師五境!    真武山、老君教的鎮派神功,我也可以舍下臉面、有些手段,為他爭取到。    甚至于,我還會許諾,讓紀氏開枝散葉,    與江南七府的豪族門閥互相聯姻,成為賈、史、王、薛之外的第五座門庭!    徹底擺脫遼東軍戶的微末身份,摘下泥腿子的名頭,成為世代相傳的巨室貴胄!”    縱然是以燕王白行塵的鎮定心境,也不禁感到錯愕和意外。    既驚訝于寧王手筆之大,也疑惑于他為什么要這樣做。    以不惜成本的代價,耗費龐大資糧,讓一個正五品千戶巡狩江南?    “二哥想不明白?你以為我約見紀九郎,只想挖走東宮的一塊好苗子,然后把平靜的朝堂攪成渾水?    親手敲鑼打鼓告訴群臣,寧王白宏真要跟東宮打擂臺?    那二哥未免太看低愚弟了?!?/br>    寧王目光灼灼,好似燦然大星,鋒芒畢露道:    “天京城中的武勛、貴胄、世家,他們都不覺得一個遼東泥腿子翻得起多大風浪。    哪怕紀九郎被東宮相中,受太子信重,可底蘊與積累不是一蹴而就。    以一人,斗一家、一族?終究力有未逮。    這是他們的心思。    可我卻不這樣看。    此子是朝堂上的一顆炸雷,將種勛貴要面臨的一口神劍。    太子殿下手中有天資橫溢的姜贏武,統兵練軍的王中道。    上可用五軍都督府的譚文鷹牽制兵部,下可以拿招搖山的宗平南定鼎大局!    即便像二哥你這樣,獨領一支衛軍,手握重兵的藩王。    當真要跟太子相爭,勝算不會超過三成。    這樣雄厚的底蘊,又有圣人在背后支持。    監國二十年,平衡朝堂內外,并不稀奇。    但太子還是缺一個人,缺一個愿意做孤臣、直臣,且還沒有任何家族背景、門閥勾結,不受地方府州牽絆、不被武勛貴胄束縛的人!”    燕王白行塵面容沉靜,輕嘆道:    “我說老三你是兄弟里頭最機靈的,果然沒錯。    身在江南,卻對朝堂局勢變化把握得這么清晰,看得這么明白。    可你花這么大的代價,值得么?”    寧王并沒有因為這一句贊賞,從而露出喜色。    他立足于底樓,萬千燈火投落亮光,映著青色團龍大袍。    相比起氣度,這位向來低調的三皇子,還要勝過燕王一籌。    “太子殿下肯定會讓紀九郎去遼東,先除掉扎根多年的四侯八將,削掉武勛的羽翼,順勢立威,拿住兵權。    然后就是尾大不掉的淮西功臣,涼國公楊洪、韓國公虞照、泰元侯謝瞻云……遲早都要被剪除。    朝廷就是一方池塘,大魚太多,吃盡小魚,活水也要變死水?!?/br>    提及這些當朝重臣,寧王語氣并不激蕩。    如云淡似風輕,緩緩說道:    “太子殿下想得沒錯,但未必能夠如愿施行。    這幫武人手里握著刀,逼急了,什么都做得出來。    造反的膽子,他們未必敢有。    可助皇子奪嫡登位,換一個儲君,卻不是不行。    我敢與二哥打賭,只要紀九郎踏入遼東,要么他慘死在白山黑水;    要么他當真是不世奇才,強龍斗過地頭蛇。    前者,東宮震怒,但卻無濟于事。    后者,涼國公楊洪必然發難,不會坐以待斃。    到時候,淮西武勛、遼東將種、江南豪族,牽一發動全身,皆與東宮為敵。    朝堂勢必大亂,內亂一出,那些蟄伏已久的江湖余孽,也會搞風搞雨。    一子落錯,滿盤動蕩!”    燕王白行塵默默聽完,轉過身問道:    “那你怎么想?把紀九郎按在江南,天下會太平了?”    寧王眸光冷然,沉聲答道:    “沒了紀九郎,再無第二個人,可以讓太子做成遼東行!    圣賢有言,治大國如烹小鮮,要徐徐圖之。    我想不明白,太子殿下二十年監國,都已經撐過來。    如今,又何必急于一時!    遼東再怎么糜爛,也不過一時之癥。    為大局犧牲,又有什么關系?    再者,歷朝歷代,誰又不是與門閥共天下。    動武勛,再壓豪族……我看,難成?!?/br>    看著直抒胸臆的寧王,白行塵似是感到失望,搖了搖頭。    再次與其錯身而過,頭也不回,竟是踏出萬佛閣。    輕飄飄的話音,隨著風雪卷入門檻內,重重砸在底樓。    “老三,圣賢后面還有一句話,叫除沉疴下猛藥!    別去見紀九郎,也不要再打其余的心思。    東宮要做什么,與我等無關!    藩王,就要守藩王的本分!”    等到燕王身影消失于白茫茫天地,寧王方才嗤笑一聲。    似是不屑,又像輕蔑,喃喃低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