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乙女游戲的女騎士(繁-西幻NPH)、我,天煞孤星,愛好交友、靈顯真君、師尊好兇、師尊飛升我墮魔
“少年的肩膀,擔起的是草場鶯飛和清風明月, 可太子和藩王,卻是負著江山社稷。 皇兄撐得住,又何必我去扛?!?/br> 騎著血紋大虎的黑衣僧人,不知何時走近。 雙手合十掛著念珠,低頭道: “殿下……” “和尚勿要多言?!?/br> 白行塵似是知道黑衣僧人道廣要講什么,擺手打斷道: “本王適才心意已決,這是此生最后一次進京。 拜別過母親,再跟皇兄說上幾句真心話。 與老三、老四聚一聚,便回到邊塞,為大景辟土三千里?!?/br> 黑衣僧人眼皮耷拉,用力掐著念珠,沉聲道: “殿下,貧僧只說一句,只問一句,還請準許?!?/br> 白行塵眺望蜿蜒如巨龍的雄闊山脈,輕嘆道: “你說,你問?!?/br> 他知道這和尚性情執拗,若不說個明白,不會罷休。 名為道廣的黑衣僧人抬頭,擲地有聲道: “其實都是老調重彈,早就在燕王府講膩味的東西。 貧僧推演大勢之時,就曾說過, 縱然殿下與太子兄弟情深,互不相疑。 假如十年、二十年之后,圣人沖擊神通失敗,亦或者閉關不出。 大景失去這道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 太子順理成章,登基就位。 依照東宮的決策,必然會對外收回九邊兵權,對內重新整頓朝綱。 這時候,殿下該如何自處? 好,再退一步,就算太子倚重燕王。 獨削邊軍,不動殿下,彼此相安無事。 可殿下歸為五境宗師,至少可活兩百載。 太子不過四境,而且日夜cao勞。 倘若歸天,皇太孫繼位,他會如何看待你這位皇叔? 駐守邊關,手握重兵,威望隆重,武力超拔……他能不忌憚么?” 白行塵閉上雙眼,仿佛充耳不聞,未曾聽見一樣。 黑衣僧人按住胯下血紋大虎的碩大腦袋,繼續說道: “換一種局勢,若圣人沖擊神通功成出關,成為這部新史三千年來的第一人。 掃平九邊的余孽,化外的蠻夷,各自辟土三千里,立下無上的偉業! 太子繼位不成,卻仍有皇太孫……只要立長立嫡的規矩不變,只要殿下不擺明車馬表示奪位,去爭去搶。 人間至尊的寶座,絕但不會主動落到手里。 當初,圣人設立藩王,乃是百蠻余孽茍延殘喘,化外蠻夷虎視眈眈。 這才把殿下、懷王、寧王,分封于重地。 殿下曉得統兵,所以請命前往邊塞。 懷王去了北海之畔,寧王定于江南之地。 太子清楚其中的關節,所以對待各位藩王以寬厚為主,從不過多提防。 但皇太孫呢?他能受得了幾個割據一方的叔叔么? 他會不會……削藩? 殿下這時候不爭,等到那一日又該如何? 現在積蓄實力,不過是奪嫡。 若皇太孫真個繼位,再去謀大事,便叫做……造反了!” 白行塵面沉如水,這樣的長篇大論,黑衣僧人踏進燕王府的第一天,便就對他講過。 他們相對而坐,中間隔著一張棋盤,縱論景朝的局勢,天下的風云。 “話說完了,和尚想問什么?” 沉默良久,白行塵終究是未曾動搖。 黑衣僧人自認為舌燦蓮花,言辭犀利。 與皇覺寺的方丈辯論,跟天界寺的同門講法,皆沒有落過下風。 可在心志堅定宛如大岳的燕王殿下面前,次次都是無能為力。 “誰讓殿下徹底下定了決心?” 黑衣僧人道廣撥動念珠問道。 “那個北鎮撫司的千戶,紀九郎。 他也是皇兄頗為信重的一個少年俊杰,武道才情頗為出眾?!?/br> 白行塵語氣輕淡,眼眸如古井不波。 “本王這輩子爭強好勝,從不認為會輸給誰,哪怕是皇兄。 所以你進燕王府,陳明利害,共商大事時, 本王并未將你就地打殺,而是留在身邊。 對于奪嫡,的確存了幾分心思,想著如果圣人功敗垂成,本王就助皇兄壓服朝臣,平定動蕩。 圣人踏入六重天,一統玄洲,本王無需再守著邊塞之地,那便爭上一爭。 可這一次回京,本王想了許多,如果真的奪嫡,手上沾了自家人的血。 日后有臉去見母親,去見圣人么? 更何況,為了一個還沒出生的皇太孫,弄得兄弟反目,更加不值。 少年之時,本王出去闖蕩江湖,立志做個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豪俠。 那時候,本王的肩上是快意恩仇和騎馬仗劍。 可皇兄呢?他九歲就被立為太子,十二歲便開始參與軍事政務。 二十二歲入主東宮,后來圣人閉關,將監國之權全權交托。 也就是說,皇兄他的肩上從來都是家國大事。 和尚,我這輩子未封王前,是如飲烈酒的酣暢。 封王之后,是騎大馬挽強弓的快活。 不虧了。 洪水滔天而起,我只需要救一地、救百萬人。 而皇兄卻是必須救天下,救億兆黎民。 這個沉重的擔子,他挑了這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