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乙女游戲的女騎士(繁-西幻NPH)、我,天煞孤星,愛好交友、靈顯真君、師尊好兇、師尊飛升我墮魔
“咚”的一聲,驚雷再次炸響,宛如陸地龍象橫行天地,勢不可擋! 爾后,接連五次轟鳴,好似踏罡步斗,幾乎震踏屋宇。 那些靠近過來的家丁護院,個個都是站立不穩,險些跌成滾地葫蘆。 喀嚓! 紀淵一鼓作氣,憑借命數加持,換血異象,直接沖入院內。 渾身的筋骨皮膜,似是承受巨大壓力。 如挽強弓,劇烈地彈抖,噼啪炸響。 粘稠如汞漿的血氣散發出來,好像一座烘爐揭開蓋子,冒出guntang的熱氣。 僅僅只是對抗宗師的外景天地,心神之力。 紀淵都要傾盡全力,感到濃重的疲憊。 他抬眼看向盤坐于地,手持銅缽的殺生僧。 “好徒弟,跨出這七步,便是真正的換血養身大成,可以著手煉骨了?!?/br> 殺生僧稀疏的眉毛抖動,蒼老面皮流露欣慰的神色。 “《不動山王經》,乃是皇覺寺的傳承神功,歷代極少有人功行圓滿。 你如今的筋骨之強,扛得住外景天地,氣力之壯,壓得過宗師心神。 足以證明,已經將《不動山王經》修持到小成境界?!?/br> 紀淵重重呼出一口氣,筆直如劍,久久不散。 反復幾次吐納,方才開口說道: “敢問臨濟大師,《不動山王經》中的須彌寶骨,應該如何淬煉? 我苦思冥想許久,也沒有頭緒?!?/br> 殺生僧慈和一笑,如作獅子吼,如作白象鳴。 字字句句,震耳欲聾,在紀淵的心頭炸響開來。 “一座須彌,諸山之王,高達八萬四千丈! 意欲登頂,自然是靠雙手雙腳,盡力攀之!” 殺生僧右手持著那口銅缽,張口吐出一偈。 “天生本性自由慣,不坐仙山不坐禪……瑤池美酒呼來暢,兜率金丹吞更歡! 好徒兒,且看你能攀多少丈的須彌山!” 鐺! 右掌翻落,將銅缽扣下。 第292章 山高八萬四千丈,寸寸皆是骨與血 殺生僧手持銅缽,右掌翻落,當頭扣下。 轟隆隆,好似雷聲大作,連綿爆鳴,震蕩氣浪。 區區一掌大小的缽口,蘊含浩蕩佛光。 其聲勢之大,宛如汪洋巨淵澎湃洶涌。 鋪天蓋地也似,直直地傾軋過來。 “這才是外景演化,自成天地……我的周天道場與之相比,實在差得太多?!?/br> 紀淵心念轉動,不閃也不避。 他感應到殺生僧并無惡意,只是為了傳授《不動山王經》的淬煉筋骨之法。 如果猜得沒錯,那口平平無奇,盛過酒rou的破爛銅缽。 應該就是皇覺寺隱脈的傳承器物,專門用于授法和對敵。 “須彌山高,八萬四千丈,我該如何攀之?” 紀淵抬頭望向排山倒海般的心神之力,給人一種天都塌了的虛幻錯覺。 隨后,“鐺”的一下。 銅缽扣在青石地磚上,撞出清脆的聲音。 如同施了須彌芥子的厲害手段,那襲白蟒飛魚服的挺拔身影,頃刻消失不見。 好像真正被裝進去一樣! 院內風平浪靜。 再無聲息。 “《不動山王經》分為小定、大定、常定。 唯有先入定,方能得不動。 其心安忍如大地,由此化身山王佛。 九郎踏破換血關,已經是小定,若能登頂須彌高山, 將二百零八塊骨淬煉完全,就有希望進入大定之境?!?/br> 殺生僧眼皮低垂,默默想道。 皇覺寺的六大正法,以未來無生佛最為玄奧。 看重稟賦,講究緣法。 歷代以來,許多天資橫溢的佛子,也難以參透修成。 千年以來,反而是年輕時被公認為駑鈍愚材的那位方丈。 莫名其妙進展飛快,一舉煉成無生佛身,洞徹先機。 至于大日真如法,是修持威猛之心,降魔之意。 每天采煉天地精氣,化為諸般異火,直至演化一輪照徹十方的金剛烈陽。 蕩滅邪祟,降伏外魔,無物不摧! 而漏盡神掌,取自《大智度論》中,破除執著煩惱的高深精義。 意思是,練此武學,煩惱不斷減少,智慧不斷增加,最終達成功果。 乃是極為玄妙的頂尖武學,將守御之法發揮到了極致。 只要心無破綻,招式便就天衣無縫,不會出現任何疏漏。 這三大神功,都是皇覺寺的顯宗法門。 但凡拜入廟宇,剃度為僧,慢慢磨礪心志,成為內門弟子,皆有機會接觸練習。 另外還有三卷武學,乃是隱脈傳承。 外人莫說修煉,可能都不會聽說。 即為,持揚善之心,行懲惡之道的六滅破戒刀。 不朽不滅,不破不碎的不動山王經。 以及要修色身、法身、應身,直指成佛作祖之道的斷三世如來身。 “不傳九郎六滅破戒刀,因為他本就是個百無禁忌,殺伐果決的性情。 心中無戒,又如何破之?強行修持,只會走到岔路。 不傳斷三世如來身,是因為他乃入世之人,而非出世之僧。 身上背負的業力因果,氣數國運,永遠難絕,成不了佛,也做不成了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