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0章
“消費被壓制,生產就會滯后,最后的結果只能是各個產業停滯不前?!?/br> “如果能夠統一月幣規制,放開購買范圍,短期內受到市場沖擊,各位的資產或有貶值,但為什么不把目光放長遠呢?” “通過消費流通促進生產,謀取全領域發展,蛋糕只會越來越大,不僅民眾變得富足,各位也能得到更多利益,不是嗎?” 眾大臣都沒有說話,目光越來越壓抑。 首先,索蘭黛爾說的是對的,消費刺激需求,促進生產擴大,這是很簡單的經濟原理,在座的都懂,也知道這么做可以提升整體財富。 但索蘭黛爾沒說的是,在這個過程中,貴族的絕對地位被削弱了。 貴族之所以為貴族,就是因為他們壟斷了上層資源,與普通人之間有不可逾越的鴻溝,這種差距保證了他們的統治地位與優越性,并能世世代代傳承下去。 如果家家戶戶都變得富足,都能享受到上層資源,今天低你一頭的人,明天努努力就能爬你頭上,那貴族的存在意義是什么? 這種局面下的貴族不叫貴族,頂多叫“比普通人富的普通人”。 蛋糕總共有10份,你占了9份。 蛋糕總共有100份,你占了20份。 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概念。 月幣分類制度是一堵屏障,保證了貴族凌駕于底層的資本,一旦這個屏障被敲破,蛋糕做大也沒有意義。 就算分到更多利益,總占比被完全稀釋,絕對優勢不復存在,貴族的地位也就會一落千丈。 亞當此時面色陰沉,也不知是不是被索蘭黛爾所激怒,竟直接捅破了王臣之間的窗戶紙:“在下請女王陛下明言,你的新政,是不是要消滅貴族?” 此話一出,索蘭黛爾被推到了很尷尬的位置。 有些事情縱使大家心知肚明,只要不說開就還留有余地,一旦擺上臺面徹底捅破,那就很難收場。 如果索蘭黛爾今天表明自己就是要消滅貴族,她就徹底站在了貴族集團的對立面,沒有任何斡旋余地,所有貴族都會把她當成死敵。 索蘭黛爾也不傻,知道這種話不能硬接,婉轉地答道:“我沒有要消滅貴族,在座的各位包括我都是貴族,你我王臣是同一戰線的盟友,何必說這種話?” 亞當抓起桌上的提案副本,聲音兀地變得高亢起來:“那請陛下正面解釋,提案中的第二模塊——回購封地——這是要干什么?!” 索蘭黛爾的這份新政提案,大刀闊斧的模塊有兩個,一是之前提到的改制貨幣政策,二就是回購貴族封地。 眾所周知,土地封賞是多古蘭德貴族的專項特權,他們在自己的封地上享有一定程序的自治權,以及絕對的生產權。 而回購封地,即意味著由王室出面,以當前公價買回那些封地,納為公有。 貴族會在這個過程中得到巨額財富,但會失去對封地的所有權。 索蘭黛爾為什么要制定這種前所未見的新政?這首先要提及她先前所頒布的一條法令。 作為「多古蘭德二十六世」,跟先前25位國王比起來,索蘭黛爾都是最為特殊的一個,她是第一位女王,也是第一位依靠奴隸起義上位的王。 自「眾神之長」太陽王定下鐵律,奴隸生來即為畜口,就沒有任何地位可言,而現如今,索蘭黛爾的出現撼動了這延續千年的局面。 入主宮廷的第一天,索蘭黛爾下達的第一條政令,就是在全境廢除奴隸制,在律法層面賦予奴隸公民地位,讓他們擺脫了微賤的身份。 斬斷枷鎖,賜予平權,這本應是無比熱血的事,然而這一政令換來的結果,卻令索蘭黛爾始料未及。 是,奴隸制在多古蘭德廢除了,以后沒有奴隸階級了。 然后呢? 廢除政治身份,奴隸就真的崛起了嗎? 這些奴隸曾經卑賤如畜口,沒有人脈,沒有地位,沒有財產,沒有權力,什么都沒有。 廢除奴隸制又怎樣?飯依舊吃不起,依舊沒有房子住,連一件溫暖的衣服都沒有。 制度的廢除不僅沒有給奴隸帶去自由,甚至出現了反效果。 許多貴族人家以新政為由,大肆驅逐自家奴隸,把他們趕到街頭風餐露宿。 這些奴隸原本還能像畜口般活著,現在被驅逐出門,連畜口都當不了了,活命都是個問題。 他們為了生存,不得不重新向貴族乞憐,希望老爺們能給一條活路。 而甩給他們的是一張張工作協議——沒辦法,女王要廢奴隸制,那就不能有賣身契了,你們來我這里不是當奴隸,是來“工作”。 由于大量奴隸被遣散,廉價市場勞動力嚴重飽和,奴隸們為了爭崗位搶破頭,不惜自降本就所剩無幾的身價,導致工作協議的待遇條件甚至比原來的賣身契還苛刻。 就這樣,奴隸們兜轉一圈,說是說變為合法公民,實則日子過得比以前還慘,不是奴隸更似奴隸,連帶著還擠壓了平民的競業空間。 底層人民現在是怨聲載道,對女王廢除奴隸制無比厭恨。 之所以會造成這種荒謬的現象,其根源在于——田土。 田土作為最基本的生產資料,可以說是經濟命脈所在。 貴族為什么可以占據絕對性地位,難以撼動?就是因為他們有著大量的田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