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結后記
終于完結了,可喜可賀。首先必須感謝的是連載以來一直積極給我反饋的讀者們,對于我來說,連載期間的每個評論和點贊的意義都是無可替代的,它們是支撐我寫下去的最大動力之一。如果說這篇文章是我的親生孩子,那追到這里的各位大概就像是向孕期的我噓寒問暖送補品的七大姑八大姨們,沒有你們的鼓勵,我可能已經美美棄坑/流產了。所以真的很感謝你們! 需要承認的是,這是一篇非常平淡的文。人設普通,情節零碎無聊,語言也并不漂亮,特別是到了后期,因為趕時間而不得不持續高強度輸出但又缺乏輸入,每次碼字都覺得自己是個絕望的文盲。 因為本來計劃就是寫成日常向的HE中篇,所以我根本沒有指望過自己寫出什么跌宕起伏的精彩情節。采用的主要還是對照、隱喻和象征等比較生澀的寫法,更是暗戳戳地塞了很多自己喜歡的東西,比如存在主義、精神分析、歐洲文學,Lana Del Rey的歌,等等。也塞了很多自己曾思考的議題,比如生命、死亡、自殺、生活、自由、信任、愛和永恒,等等。 一堆雜亂無章的私貨摻雜在里面,使得這篇文章顯得有些不倫不類。要說能算得上是故事線索的東西,那大概就只有兄妹兩人的成長。他們漸漸地學會如何去“愛”,不論是學會愛對方,還是學會愛生活。 雖然這篇文最初完完全全就是出于滿足個人性癖和趣味的產物,但在寫的過程中,我感覺到他們漸漸不再受我控制。他們會有自己的煩惱,會做出自己的抉擇。在他們的選擇中,我也漸漸深化了對“愛”的認識。 我知道很多和我一樣的骨科愛好者,熱衷的是骨科的禁忌、背德、掙扎以至于變態,所以我也清楚有些讀者,不管是棄文了的也好,還是追到最后的也好,可能會因為這篇文在這方面的薄弱而感到些許失望。 我之前曾和朋友吐槽,說我嗑骨科的根源其實可能在于我對愛情的悲觀。很多時候,在很多作品里我根本不會相信他們之間的愛情有多么牢固,多么無可替代,多么意義重大,更不理解他們為什么會愛上對方,所以我很難嗑得動普通的CP尤其是異性戀。而骨科天然有著血緣和家庭的羈絆,雙方自幼便被緊緊地捆綁在一起(不過是背對背的),不管是要分離還是要相擁,都自有更為震撼人心的張力。但如果這種背德的關系僅僅停留在行為的越界上,而沒有深厚的感情基礎,那就只不過是有血緣關系、更為刺激的炮友,這顯然不符合我嗑骨科的初衷,也不符合我自己對HE的定義。 當然我知道也有人的性癖就是這樣,我也挺喜歡,但在這篇文里,我著重想探索和刻畫的可能還是“愛”,以及“永恒”,而這兩者也是我流HE的必要不充分條件。當然現實生活中我不可能追求這種玩意。只是在虛擬世界里,既然我選擇了看某種題材,就必然寄托著我某種不切實際的幻想,如果滿足不了這種幻想,我又怎么可能為之付出真情實感呢。 可能正是因為這樣,這篇文里其實想描摹的是“無可替代的愛”。啟示之間的愛不是外在的,無關彼此的性格、長相、喜好,而是更為深層和內化的,即在于對彼此毫無條件的付出與依賴,而這種付出和依賴恰恰根植在血緣之中,根植在對彼此天然的責任之中。 我自己所理解的啟示之間的愛,大概就像是血液流動那樣,平緩,自然,不易察覺,卻又是無比確定且無可置疑的事實,并且相信它會就這樣一直延續到死。 說實話,在開文之前其實并沒有想那么多,很多所謂立意的東西也都是邊寫邊復盤出來的(其實我經常覺得自己作為讀者,比作為作者要更稱職一些)。但還是有個最核心最原初的概念就是“存在主義”,也就是“對自己的行為和選擇承擔全部責任”,這早在第二章就有透露。 我們已經得知,母親不幸遭遇的源頭姑且可以追溯到私奔結婚,但這在當時,也是她自己做出的選擇。就算沒有與父親相遇,她還有無數種選擇,而從來就沒有哪一種,是能夠保證完全“幸?!钡?。 江啟年起初因為mama的遭遇,而產生過永遠把江示舟綁在身邊的想法。但后面他還是意識到她到底是完全獨立的個體,他沒有權利剝奪她的選擇權,為她做人生的抉擇。如果做了,他們之間的愛不僅會不再純粹,更會讓她從此喪失對自己人生不管是幸或不幸的“最終解釋權”。 所以江啟年后來會想方設法創造一切條件,讓江示舟能夠根據自己的意愿做出選擇。比如她和男生打籃球打得渾身是傷,就算吃醋,就算不安,也還是放棄了干涉她,只是給她買了裝備防止受傷。在她十八歲給她足以逃離他身邊的資金,讓她自由選擇她的人生。而如果他并不是她的哥哥,不是她的監護人,他本來是不需要做到這種份上的。 正如第二章里我寫江啟年和補課學生的關系是“名義上的師生,但本質是同齡人,只是處在不同的人生階段”,他和示舟的關系其實也一樣。因為剛好差了叁歲,又恰巧卡在一個成年一個未成年的時間節點,導致了兩人名義上的監護關系,但本質上又是同齡人,這大概也是后面江啟年在處理和江示舟關系時心理反復出現矛盾的原因之一。寫結尾的時候恰好在讀弗洛姆的《愛的藝術》。那么用弗洛姆的話來說,江啟年的愛,大概可以說是母愛與性愛的矛盾混合體。 從同齡人和戀人的角度來說,他對江示舟有著強烈的愛欲和占有欲,渴望觸碰、交合、融為一體,從而克服對孤獨與分離的恐懼;從監護人的角度來說,他對江示舟又有過度的保護欲,希望永遠把她綁在身邊,防止被外人傷害,但他又不得不主動去承擔分離的痛苦,在最大程度上尊重江示舟自己做出的選擇,讓江示舟能夠順從自己的本性,發展自己,成為一只自由翱翔的鷹,而不是在籠里寸步難移的金絲雀。雖然從各種方面來說,后者都明顯會比前者更加“安全”。 正因為是親人,因為是背德,所以才不得不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因為稍有不慎,毀掉的不僅是愛情,還有親情,更是年幼一方的人格。關于這個議題,《洛麗塔》里已經表述得很清楚了。 至于以江示舟為主視角的解讀,則可以結合文中提到過的叁個悲?。骸逗5呐畠骸贰堵妍愃泛汀犊ㄩT》。 在某些層面上,江示舟的形象與這叁個悲劇女主角是有重迭的。從感情的角度來說,她和小美人魚一樣,懷抱著難以啟齒且無望的愛,本該注定看著心愛的人與她人結為連理;從身份的角度來說,她和洛麗塔一樣是沒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與自己的監護人有著不倫關系;從性格的角度來說,她和卡門(即卡爾曼)一樣倔強驕傲、愛憎分明且熱愛自由,不會甘心成為任何人的依附。 然而作為擁有Happy Ending的女主角,江示舟又與她們叁個都不同。她沒有像小美人魚一樣,抱著沒說出口的愛走向毀滅(雖然差一點點);也沒有像洛麗塔一樣淪為“監護人”的禁臠,窒息于對方瘋狂的rou欲和絕對的身心控制當中;更沒有像卡門那樣玩弄感情誘人墮落,最后因追求自由而被喪心病狂的前夫開槍打死。 因為她是純粹且誠懇地愛著江啟年,而江啟年亦然。并且,他們最終都感受到了彼此的愛意。 以上可以說是一篇對讀者的交代,也是對自己寫作全程的一個反思。短時間內應該不會再修文了,因為本身就是時間有限匆匆開又匆匆完結的一個坑,有始有終對我來說已經很滿足了。接下來一年要準備考研和畢業,應該也不會常上線一一回復評論,但還是非常希望和歡迎大家在評論區里發表感想和解讀。 本來想搞個實物抽獎,但po的機制好像不太適合。。。 陪伴之恩無以為報,所以就請各位讀者朋友們點梗吧。清水和車都可以寫,時間線也不限,可以是各種play或想看的劇情補充或未來的故事,有人點我就寫。(不過肯定不會寫太多) 點梗有效期截止到7月中旬。 最后再次感謝愿意看到這里的你! --